基本信息
书名:奇妙的物理学
定价:35.00元
作者:(俄)Andrey Varlamov等著;潘士先译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03039444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对物理学中的奇妙知识感兴趣的任何程度的读者
25年6种语言12个版本
用清晰的物理定律把我们周围被忽略的现象
描绘成一幅幅迷人的画卷
无论你是在户外
还是在周六晚的厨房
都能恍然发现
我们就置身于奇妙的物理世界中
内容提要
俄罗斯物理学科普名著,这是第三版的英译本。以简洁、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述常见自然现象背后的物理学,如为何河流都是弯曲的,为何电线在风中发出呜呜声,海洋中的声传播,潮汐的形成,紧密装填,水滴的形状,……甚至关于咖啡和葡萄酒的物理学,内容极为广泛。特别是,第三版加入了量子物理学的部分,跨入了微观世界。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启发性。
目录
作者介绍
安德烈·瓦尔拉莫夫,1954~ (Andtry Varlamov) 超导理论和凝聚态物理学领域的科学家 1954年出生于苏联基辅,1980年在阿历克斯.阿布里科索夫指导下获凝聚态物理学博士学位,1986年获苏联国家青年科学家物理学奖,1990-1999任莫斯科钢铁与合金研究所理论物理系教授;1999年起任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超导、新材料和器件研究所研究主任,罗马大学教授,2009年起任意大利科学院通讯院士,有8本超导理论方面的专著和130余篇科学论文;积极的科普作家,1986-1992年任苏联科学院科普杂志《量子》副主编,有50余篇科普作品发表于《量子》等科普刊物,主要由这些科普作品结集成书的《奇妙的物理学》出版于1987年,在其后25年内以6种言出版了12版。
列夫.阿斯拉马卓夫,1944~1986 (Lev Aslamazov) 1944年出生于苏联巴顿,1980年获数理物理学博士学位,任莫斯科钢铁与合金研究所教授和《量子》副主编;在超导理论上有所创新,有4本专著和若干篇科技论文,积极的科普作家;1986年英年早逝。
文摘
序言
我一直认为物理学是一个非常枯燥的学科,充满了各种公式和定理,但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用一种非常引人入胜的方式,将物理学的奇妙之处展现在我面前。作者非常擅长将复杂的物理概念转化为易于理解的语言,并辅以生动的例子和精美的插图。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引力”的讲解,作者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讲到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一步步地揭示了引力的本质,让我对宇宙中的物质相互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书中还探讨了许多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比如为什么我们能听到声音,为什么会有影子,为什么会下雨等等,这些看似普通的问题,在作者的笔下都变得妙趣横生。我记得有一段关于“光学”的讲解,作者用了很多关于眼睛如何看到物体,光是如何传播的例子,让我对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视觉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本书的结构也非常合理,它不是按照传统的物理学分支来划分,而是围绕着一些有趣的主题展开,让我觉得阅读过程非常连贯和有趣。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世界有了更深刻的洞察力,也对科学的魅力有了更深的体会。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物理学真的非常“奇妙”。我原本以为物理学就是一堆冰冷的公式和抽象的概念,但是这本书却让我看到了物理学有趣、生动的一面。作者非常善于将科学理论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用我们熟悉的事物来解释那些深奥的物理原理。比如,在讲解“能量守恒”的时候,他举了很多我们生活中能看到的例子,比如摩擦生热,水力发电等等,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能量是如何转化和守恒的。而且,书中关于“时间”的讨论也让我印象深刻。作者从伽利略的落体实验,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步步地引导我们去思考时间的本质,让我对时间的流动有了全新的认识。我记得有一段关于“相对性”的描述,作者用了一个火车上的乘客和地面上的观察者的例子,生动地解释了参照系的概念,让我觉得非常有趣。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棒,既严谨又不失趣味,让我读起来一点都不会觉得枯燥。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周围的世界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物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迫不及待地想去了解更多。
评分这本书我最近才读完,说是“奇妙的物理学”,确实一点不假。我之前对物理的印象就是一堆枯燥的公式和抽象的概念,总觉得跟日常生活离得很远。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它没有一开始就甩出一堆复杂的数学推导,而是从一些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入手,比如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为什么热水比冷水干得更快,为什么我们能看到彩虹等等。作者用一种非常生动形象的方式,把这些看似普通的事情背后的物理原理讲得明明白白。我记得有一段讲的是光的折射,作者举了一个在水里看东西会变形的例子,然后慢慢引申到彩虹的形成,那段的描写真的太到位了,我甚至能脑补出阳光穿过水滴,折射成七彩光芒的画面。而且,书中也不是只讲“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讲“为什么”。它会深入浅出地解释那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比如为什么真空不能传声,为什么月亮不会掉下来。我曾经以为这些问题都很基础,但看了书之后,才发现里面蕴含着如此精妙的物理定律。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觉得物理学不再是实验室里的高深学问,而是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最简单的抛物线到最复杂的宇宙运行,都离不开物理学的规律。它激发了我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让我开始留意生活中的各种细节,并尝试去思考它们背后的科学原理。读完这本书,我觉得自己好像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对世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物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开始主动去查阅一些相关的资料,想了解更多。
评分我必须承认,我之前对物理学是敬而远之的,总觉得它离我的生活太遥远了。但是,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它用一种非常亲切和幽默的方式,把我带入了一个充满惊喜的物理世界。作者非常擅长用生活中的小事来解释大道理。比如,在讲“动量守恒”的时候,他举了一个台球运动的例子,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动量是怎么传递和守恒的。而且,书中还穿插了很多有趣的实验和观察,让我觉得物理学不仅仅是理论,更是可以实践和验证的。我记得有一段关于“电磁学”的讲解,作者用了很多关于我们日常使用的电器,比如手机,微波炉的例子,让我觉得物理学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而且,书中还提到了很多前沿的物理学研究,比如引力波的探测,量子计算机的发展,这些都让我觉得非常激动人心,让我对科学的未来充满了好奇。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对物理学的兴趣也日益浓厚,甚至开始主动去了解更多相关的知识。
评分我之前对物理的理解非常有限,觉得它就是一些关于力、电、磁的枯燥定律,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发现物理学的世界是多么的广阔和深邃。这本书的亮点在于它能将非常复杂的物理概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清楚。作者非常擅长运用类比和生活化的例子,来解释那些抽象的物理原理。比如,在讲解“量子纠缠”的时候,他用了一个“两颗遥远的骰子,无论相隔多远,一旦其中一颗摇出了点数,另一颗的点数就会立刻确定”的比喻,这个比喻虽然简化了真实情况,但却非常形象地展现了量子纠缠的奇特性,让我这个物理小白也能大致理解。而且,书中不仅讲解了微观世界的奇妙,也深入探讨了宏观宇宙的奥秘。关于黑洞、虫洞、暗能量等概念,作者都用非常清晰的逻辑进行了解释,让我对宇宙的运行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书中展现出的科学探索精神,他不仅介绍了已有的物理学知识,还提到了很多尚未解决的科学难题,以及科学家们正在进行的努力,这让我觉得科学的魅力就在于它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读完这本书,我觉得自己对宇宙充满了敬畏,也对科学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本书的文笔非常优美,充满了一种哲学思考的味道,虽然是讲物理学,但读起来却像是在品读一本关于宇宙的散文诗。作者不仅仅是在介绍科学知识,更是在引导我们去思考宇宙的本质,生命的意义。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量子世界”的描述,作者用了很多富有想象力的比喻,将那些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微观现象,变得生动而富有诗意。比如,他用“粒子在跳舞”来形容电子的运动,用“概率的海洋”来描绘量子态,这些描述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微观宇宙。而且,书中还探讨了物理学与哲学的关系,让我对科学的边界有了更深的思考。我记得有一段关于“时间旅行”的讨论,作者结合了相对论和一些科幻的设想,引发了我对时间和空间的无限遐想。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独特,它不是那种读完就忘的书,而是会在你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记,让你不断地去回味和思考。读完之后,我觉得自己对宇宙的理解又提升了一个层次,也对科学的魅力有了更深的敬畏。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我很少在科普读物中看到如此富有诗意和想象力的描述。作者就像一位技艺高超的导游,带领我们穿越物理学的奇妙世界。他不是用冷冰冰的术语来告诉你“这是什么”,而是用充满画面感的文字,让你“看到”那些抽象的概念。比如,在描述光的波动性时,他用了“如同微小的涟漪在时空中荡漾”这样的比喻,一下子就把我带入了那个奇妙的场景。然后,他又巧妙地将光的粒子性融入其中,让我对“波粒二象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记得书中有一段讲到“熵”的概念,作者用了一个“万物终将归于混乱”的比喻,然后又结合了宇宙膨胀和生命衰亡的例子,让我对这个看似消极的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甚至觉得其中蕴含着一种辩证的美。而且,这本书的结构也很巧妙,它不是按照学科分类来展开,而是围绕着一些有趣的问题,将不同的物理学分支串联起来。这让我觉得阅读过程非常流畅,也更容易将零散的知识点融会贯通。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不只是学到了一些物理知识,更像是获得了一种看待世界的新视角,对宇宙的奥秘充满了敬畏和好奇。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是被这本书的封面吸引的,感觉很有设计感,然后看到了书名“奇妙的物理学”,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下来。没想到,这真是一次惊喜的阅读体验。这本书真的做到了“奇妙”,它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把那些原本抽象的物理概念变得生动有趣。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惯性”的解释,作者举了一个公交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倒的例子,然后又讲到了宇航员在太空中漂浮的现象,通过这些日常的观察,让我明白了惯性定律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而且,书中还穿插了很多历史故事和科学家的趣闻轶事,比如牛顿被苹果砸到而产生万有引力定律的传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做自由落体实验的故事等等。这些生动的故事,不仅让阅读过程更加轻松有趣,也让我对那些伟大的物理学家有了更深的了解,感受到他们探索科学的勇气和智慧。我尤其喜欢作者在解释复杂理论时,那种循序渐进的逻辑。他不会一下子就把所有的信息都抛给你,而是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揭开真相,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核心的知识。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我对物理学的理解上升了一个全新的层次,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能够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究。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的叙事方式简直太吸引人了。它不像我以前读过的很多科普读物那样,一本正经地陈述事实,然后罗列数据。这本书更像是在讲故事,一个关于宇宙、关于物质、关于能量的宏大故事。作者非常擅长用类比和比喻来解释那些难以理解的概念,比如在讲到量子力学的时候,他用了“波粒二象性”来描述一个粒子既像波又像粒子的奇特行为,还用了很多生动的例子来解释它的不确定性原理,让我这种完全没有物理基础的人也能大致理解。而且,书中提到的很多物理现象,比如黑洞、暗物质、相对论等等,虽然听起来很科幻,但作者都用一种非常严谨但又不失趣味的方式进行了阐述。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时间膨胀的章节,作者通过一个想象的场景,生动地描绘了当速度接近光速时,时间会如何变得相对,这让我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不再只是一个遥远的理论。这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会不断地抛出问题,引导读者去思考。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答案,而是让你跟着作者的思路,一步步地去探索,去发现。我经常读到一半就停下来,开始自己琢磨,然后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接下来的解释。这种互动式的阅读体验,让我觉得非常有参与感,也大大加深了我对知识的理解。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觉得物理学不再是冰冷的概念,而是充满生命力和奇迹的领域。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结构非常巧妙,它不像一本百科全书那样,把所有的知识点堆砌在一起,而是像一条蜿蜒的河流,带着读者缓缓地探索物理学的世界。作者非常善于用故事化的方式来讲述科学原理,让那些原本枯燥的公式和概念变得生动有趣。我记得有一段关于“熵增定律”的讲解,作者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将宇宙的演化比作一个房间,随着时间的推移,房间里的东西会越来越乱,越来越难以收拾,这个比喻让我对熵增定律有了非常直观的理解。而且,书中还涉及了很多我们熟悉的物理现象,比如声音的传播,光的折射,甚至是一些我们不太理解的自然现象,作者都一一进行了科学的解释。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宇宙大爆炸”的描述,作者用了一种非常宏大的视角,将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描绘得波澜壮阔,让我对宇宙的奥秘充满了敬畏。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沉浸,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科学探索的旅程中,不断地发现新的惊喜。读完之后,我对物理学的认识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也对探索未知充满了渴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