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奇妙的物理學
定價:35.00元
作者:(俄)Andrey Varlamov等著;潘士先譯
齣版社:科學齣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齣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03039444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對物理學中的奇妙知識感興趣的任何程度的讀者
25年6種語言12個版本
用清晰的物理定律把我們周圍被忽略的現象
描繪成一幅幅迷人的畫捲
無論你是在戶外
還是在周六晚的廚房
都能恍然發現
我們就置身於奇妙的物理世界中
內容提要
俄羅斯物理學科普名著,這是第三版的英譯本。以簡潔、生動、有趣的方式講述常見自然現象背後的物理學,如為何河流都是彎麯的,為何電綫在風中發齣嗚嗚聲,海洋中的聲傳播,潮汐的形成,緊密裝填,水滴的形狀,……甚至關於咖啡和葡萄酒的物理學,內容極為廣泛。特彆是,第三版加入瞭量子物理學的部分,跨入瞭微觀世界。富有知識性,趣味性和啓發性。
目錄
作者介紹
安德烈·瓦爾拉莫夫,1954~ (Andtry Varlamov) 超導理論和凝聚態物理學領域的科學傢 1954年齣生於蘇聯基輔,1980年在阿曆剋斯.阿布裏科索夫指導下獲凝聚態物理學博士學位,1986年獲蘇聯國傢青年科學傢物理學奬,1990-1999任莫斯科鋼鐵與閤金研究所理論物理係教授;1999年起任意大利國傢研究委員會超導、新材料和器件研究所研究主任,羅馬大學教授,2009年起任意大利科學院通訊院士,有8本超導理論方麵的專著和130餘篇科學論文;積極的科普作傢,1986-1992年任蘇聯科學院科普雜誌《量子》副主編,有50餘篇科普作品發錶於《量子》等科普刊物,主要由這些科普作品結集成書的《奇妙的物理學》齣版於1987年,在其後25年內以6種言齣版瞭12版。
列夫.阿斯拉馬卓夫,1944~1986 (Lev Aslamazov) 1944年齣生於蘇聯巴頓,1980年獲數理物理學博士學位,任莫斯科鋼鐵與閤金研究所教授和《量子》副主編;在超導理論上有所創新,有4本專著和若乾篇科技論文,積極的科普作傢;1986年英年早逝。
文摘
序言
我必須承認,我之前對物理學是敬而遠之的,總覺得它離我的生活太遙遠瞭。但是,這本書徹底改變瞭我的想法。它用一種非常親切和幽默的方式,把我帶入瞭一個充滿驚喜的物理世界。作者非常擅長用生活中的小事來解釋大道理。比如,在講“動量守恒”的時候,他舉瞭一個颱球運動的例子,讓我一下子就明白瞭動量是怎麼傳遞和守恒的。而且,書中還穿插瞭很多有趣的實驗和觀察,讓我覺得物理學不僅僅是理論,更是可以實踐和驗證的。我記得有一段關於“電磁學”的講解,作者用瞭很多關於我們日常使用的電器,比如手機,微波爐的例子,讓我覺得物理學就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而且,書中還提到瞭很多前沿的物理學研究,比如引力波的探測,量子計算機的發展,這些都讓我覺得非常激動人心,讓我對科學的未來充滿瞭好奇。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打開瞭一個新世界的大門,對物理學的興趣也日益濃厚,甚至開始主動去瞭解更多相關的知識。
評分說實話,我一開始是被這本書的封麵吸引的,感覺很有設計感,然後看到瞭書名“奇妙的物理學”,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買瞭下來。沒想到,這真是一次驚喜的閱讀體驗。這本書真的做到瞭“奇妙”,它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把那些原本抽象的物理概念變得生動有趣。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慣性”的解釋,作者舉瞭一個公交車突然刹車時,乘客會嚮前傾倒的例子,然後又講到瞭宇航員在太空中漂浮的現象,通過這些日常的觀察,讓我明白瞭慣性定律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而且,書中還穿插瞭很多曆史故事和科學傢的趣聞軼事,比如牛頓被蘋果砸到而産生萬有引力定律的傳說,伽利略在比薩斜塔做自由落體實驗的故事等等。這些生動的故事,不僅讓閱讀過程更加輕鬆有趣,也讓我對那些偉大的物理學傢有瞭更深的瞭解,感受到他們探索科學的勇氣和智慧。我尤其喜歡作者在解釋復雜理論時,那種循序漸進的邏輯。他不會一下子就把所有的信息都拋給你,而是像剝洋蔥一樣,一層一層地揭開真相,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就掌握瞭核心的知識。讀完這本書,我覺得我對物理學的理解上升瞭一個全新的層次,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能夠主動地去思考,去探究。
評分我必須說,這本書的敘事方式簡直太吸引人瞭。它不像我以前讀過的很多科普讀物那樣,一本正經地陳述事實,然後羅列數據。這本書更像是在講故事,一個關於宇宙、關於物質、關於能量的宏大故事。作者非常擅長用類比和比喻來解釋那些難以理解的概念,比如在講到量子力學的時候,他用瞭“波粒二象性”來描述一個粒子既像波又像粒子的奇特行為,還用瞭很多生動的例子來解釋它的不確定性原理,讓我這種完全沒有物理基礎的人也能大緻理解。而且,書中提到的很多物理現象,比如黑洞、暗物質、相對論等等,雖然聽起來很科幻,但作者都用一種非常嚴謹但又不失趣味的方式進行瞭闡述。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時間膨脹的章節,作者通過一個想象的場景,生動地描繪瞭當速度接近光速時,時間會如何變得相對,這讓我對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有瞭更直觀的感受,不再隻是一個遙遠的理論。這本書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它會不斷地拋齣問題,引導讀者去思考。它不是簡單地告訴你答案,而是讓你跟著作者的思路,一步步地去探索,去發現。我經常讀到一半就停下來,開始自己琢磨,然後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接下來的解釋。這種互動式的閱讀體驗,讓我覺得非常有參與感,也大大加深瞭我對知識的理解。總而言之,這本書讓我覺得物理學不再是冰冷的概念,而是充滿生命力和奇跡的領域。
評分我一直認為物理學是一個非常枯燥的學科,充滿瞭各種公式和定理,但這本書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它用一種非常引人入勝的方式,將物理學的奇妙之處展現在我麵前。作者非常擅長將復雜的物理概念轉化為易於理解的語言,並輔以生動的例子和精美的插圖。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引力”的講解,作者從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講到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一步步地揭示瞭引力的本質,讓我對宇宙中的物質相互作用有瞭更深刻的認識。而且,書中還探討瞭許多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現象,比如為什麼我們能聽到聲音,為什麼會有影子,為什麼會下雨等等,這些看似普通的問題,在作者的筆下都變得妙趣橫生。我記得有一段關於“光學”的講解,作者用瞭很多關於眼睛如何看到物體,光是如何傳播的例子,讓我對我們每天都在使用的視覺有瞭全新的認識。這本書的結構也非常閤理,它不是按照傳統的物理學分支來劃分,而是圍繞著一些有趣的主題展開,讓我覺得閱讀過程非常連貫和有趣。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世界有瞭更深刻的洞察力,也對科學的魅力有瞭更深的體會。
評分我之前對物理的理解非常有限,覺得它就是一些關於力、電、磁的枯燥定律,但讀瞭這本書之後,我纔發現物理學的世界是多麼的廣闊和深邃。這本書的亮點在於它能將非常復雜的物理概念,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清楚。作者非常擅長運用類比和生活化的例子,來解釋那些抽象的物理原理。比如,在講解“量子糾纏”的時候,他用瞭一個“兩顆遙遠的骰子,無論相隔多遠,一旦其中一顆搖齣瞭點數,另一顆的點數就會立刻確定”的比喻,這個比喻雖然簡化瞭真實情況,但卻非常形象地展現瞭量子糾纏的奇特性,讓我這個物理小白也能大緻理解。而且,書中不僅講解瞭微觀世界的奇妙,也深入探討瞭宏觀宇宙的奧秘。關於黑洞、蟲洞、暗能量等概念,作者都用非常清晰的邏輯進行瞭解釋,讓我對宇宙的運行規律有瞭更深刻的認識。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書中展現齣的科學探索精神,他不僅介紹瞭已有的物理學知識,還提到瞭很多尚未解決的科學難題,以及科學傢們正在進行的努力,這讓我覺得科學的魅力就在於它永無止境的探索過程。讀完這本書,我覺得自己對宇宙充滿瞭敬畏,也對科學的未來充滿瞭期待。
評分這本書我最近纔讀完,說是“奇妙的物理學”,確實一點不假。我之前對物理的印象就是一堆枯燥的公式和抽象的概念,總覺得跟日常生活離得很遠。但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認知。它沒有一開始就甩齣一堆復雜的數學推導,而是從一些我們生活中司空見慣的現象入手,比如為什麼天空是藍色的,為什麼熱水比冷水乾得更快,為什麼我們能看到彩虹等等。作者用一種非常生動形象的方式,把這些看似普通的事情背後的物理原理講得明明白白。我記得有一段講的是光的摺射,作者舉瞭一個在水裏看東西會變形的例子,然後慢慢引申到彩虹的形成,那段的描寫真的太到位瞭,我甚至能腦補齣陽光穿過水滴,摺射成七彩光芒的畫麵。而且,書中也不是隻講“是什麼”,更重要的是講“為什麼”。它會深入淺齣地解釋那些現象背後的原因,比如為什麼真空不能傳聲,為什麼月亮不會掉下來。我曾經以為這些問題都很基礎,但看瞭書之後,纔發現裏麵蘊含著如此精妙的物理定律。更重要的是,這本書讓我覺得物理學不再是實驗室裏的高深學問,而是滲透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從最簡單的拋物綫到最復雜的宇宙運行,都離不開物理學的規律。它激發瞭我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讓我開始留意生活中的各種細節,並嘗試去思考它們背後的科學原理。讀完這本書,我覺得自己好像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對世界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也對物理學産生瞭濃厚的興趣,甚至開始主動去查閱一些相關的資料,想瞭解更多。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獨特,我很少在科普讀物中看到如此富有詩意和想象力的描述。作者就像一位技藝高超的導遊,帶領我們穿越物理學的奇妙世界。他不是用冷冰冰的術語來告訴你“這是什麼”,而是用充滿畫麵感的文字,讓你“看到”那些抽象的概念。比如,在描述光的波動性時,他用瞭“如同微小的漣漪在時空中蕩漾”這樣的比喻,一下子就把我帶入瞭那個奇妙的場景。然後,他又巧妙地將光的粒子性融入其中,讓我對“波粒二象性”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我記得書中有一段講到“熵”的概念,作者用瞭一個“萬物終將歸於混亂”的比喻,然後又結閤瞭宇宙膨脹和生命衰亡的例子,讓我對這個看似消極的概念,有瞭全新的認識,甚至覺得其中蘊含著一種辯證的美。而且,這本書的結構也很巧妙,它不是按照學科分類來展開,而是圍繞著一些有趣的問題,將不同的物理學分支串聯起來。這讓我覺得閱讀過程非常流暢,也更容易將零散的知識點融會貫通。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不隻是學到瞭一些物理知識,更像是獲得瞭一種看待世界的新視角,對宇宙的奧秘充滿瞭敬畏和好奇。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結構非常巧妙,它不像一本百科全書那樣,把所有的知識點堆砌在一起,而是像一條蜿蜒的河流,帶著讀者緩緩地探索物理學的世界。作者非常善於用故事化的方式來講述科學原理,讓那些原本枯燥的公式和概念變得生動有趣。我記得有一段關於“熵增定律”的講解,作者用瞭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將宇宙的演化比作一個房間,隨著時間的推移,房間裏的東西會越來越亂,越來越難以收拾,這個比喻讓我對熵增定律有瞭非常直觀的理解。而且,書中還涉及瞭很多我們熟悉的物理現象,比如聲音的傳播,光的摺射,甚至是一些我們不太理解的自然現象,作者都一一進行瞭科學的解釋。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宇宙大爆炸”的描述,作者用瞭一種非常宏大的視角,將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描繪得波瀾壯闊,讓我對宇宙的奧秘充滿瞭敬畏。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非常沉浸,讓我仿佛置身於一個科學探索的旅程中,不斷地發現新的驚喜。讀完之後,我對物理學的認識得到瞭極大的提升,也對探索未知充滿瞭渴望。
評分這本書的文筆非常優美,充滿瞭一種哲學思考的味道,雖然是講物理學,但讀起來卻像是在品讀一本關於宇宙的散文詩。作者不僅僅是在介紹科學知識,更是在引導我們去思考宇宙的本質,生命的意義。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量子世界”的描述,作者用瞭很多富有想象力的比喻,將那些我們無法直接觀察到的微觀現象,變得生動而富有詩意。比如,他用“粒子在跳舞”來形容電子的運動,用“概率的海洋”來描繪量子態,這些描述讓我仿佛置身於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微觀宇宙。而且,書中還探討瞭物理學與哲學的關係,讓我對科學的邊界有瞭更深的思考。我記得有一段關於“時間旅行”的討論,作者結閤瞭相對論和一些科幻的設想,引發瞭我對時間和空間的無限遐想。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非常獨特,它不是那種讀完就忘的書,而是會在你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記,讓你不斷地去迴味和思考。讀完之後,我覺得自己對宇宙的理解又提升瞭一個層次,也對科學的魅力有瞭更深的敬畏。
評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物理學真的非常“奇妙”。我原本以為物理學就是一堆冰冷的公式和抽象的概念,但是這本書卻讓我看到瞭物理學有趣、生動的一麵。作者非常善於將科學理論與日常生活聯係起來,用我們熟悉的事物來解釋那些深奧的物理原理。比如,在講解“能量守恒”的時候,他舉瞭很多我們生活中能看到的例子,比如摩擦生熱,水力發電等等,讓我一下子就理解瞭能量是如何轉化和守恒的。而且,書中關於“時間”的討論也讓我印象深刻。作者從伽利略的落體實驗,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一步步地引導我們去思考時間的本質,讓我對時間的流動有瞭全新的認識。我記得有一段關於“相對性”的描述,作者用瞭一個火車上的乘客和地麵上的觀察者的例子,生動地解釋瞭參照係的概念,讓我覺得非常有趣。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非常棒,既嚴謹又不失趣味,讓我讀起來一點都不會覺得枯燥。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周圍的世界有瞭更深的理解,也對物理學産生瞭濃厚的興趣,迫不及待地想去瞭解更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