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應急管理2015
定價:80.00元
作者:夏保成 姚軍玲
齣版社:當代中國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15408309
字數:
頁碼:304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2011
本書所收錄資料詳實、專業、實用,對於增進各省市區部門的應急管理與處置能力,在極大程度上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與財産安全,具有不小的藉鑒意義
目錄
作者介紹
夏保成,1957年11月生,法學博士,二級教授。河南省省管專傢,中國地震局地震應急預案管理專傢組副組長,中國公共管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雙法”學會應急管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應急管理學會專傢,河南省減災委專傢組組長,河南省應急管理專傢組專傢,河南省食品安全委員會專傢。
長期從事應急管理教學與研究,主持創建瞭我國個應急管理本科專業並初步建立瞭學科體係。主持教育部等省部級以上課題6項,齣版《公共安全管理概論》《西方公共安全管理》《國傢安全論》等專著、教材十餘種,獲得中國管理科學奬等省部級以上奬勵5項。在國傢行政學院、中國地震局、廣東省、重慶市等單位和地區做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類報告120多場。
姚軍玲,1972年生,河南安陽人,副教授,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北京外國語大學文學博士,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德文化與應急管理比較研究。
主持中德國際閤作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教育部第46批留學迴國人員科研啓動基金項目等省部級項目多項;參與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公關子項目、國傢社科基金特彆委托項目、2012年度河南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等國傢和省部級項目多項。與人閤作編著《中國應急管理(2011)》《中國應急管理(2012)》《中國應急管理(2013)》《中國應急管理(2014)》《應急管理比較研究》等。
文摘
序言
初翻開《中國應急管理2015》,我首先被其中大量的數據和圖錶所吸引。我一直認為,任何一項工作,如果離開瞭具體的數據支撐,就顯得蒼白無力。這本書似乎深諳此道,它以2015年為時間節點,通過詳實的數據,展現瞭中國在應急管理體係建設上的投入、成效以及存在的問題。我尤其關注那些關於各部門協同作戰、信息共享機製的描述,因為我總覺得,一個高效的應急管理體係,最關鍵的就在於“聯動”。我希望書中能通過具體的案例,比如某次大型演練,或者某次跨區域救援行動,來具體說明這種聯動是如何實現的,又遇到瞭哪些挑戰。同時,我也對書中關於預警係統、信息發布渠道的分析很感興趣,畢竟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第一時間獲取準確、權威的應急信息,對於公眾的自救互救至關重要。這本書的齣現,讓我覺得我對中國這個龐大體係的運作有瞭更直觀的認識,也讓我對國傢在保障民生安全方麵的努力有瞭更深的理解。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不僅僅是政策文件或者理論手冊,更像是一份詳實的“曆史記錄”。2015年,對於中國來說,是充滿挑戰的一年,也必然是應急管理工作取得重要進展的一年。我迫切想知道,書中是如何迴顧和總結那一年的應急管理工作的。是關於防汛抗洪的準備與應對,還是關於地震、颱風等自然災害的防範與救援?抑或是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如疫情的防控與處置?我希望書中能有具體的篇幅,去分析2015年發生的標誌性事件,以及國傢在這些事件中展現齣的應變能力、決策水平以及資源調配能力。我期待的不僅僅是事件的經過,更是事件背後的原因分析、經驗總結以及教訓吸取。這本書,對於我而言,就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中國在麵對危機時的堅韌與智慧,也讓我看到國傢為守護人民安全所付齣的巨大努力,這讓我深感安心。
評分閱讀《中國應急管理2015》這本書,我期待的不僅僅是對過往事件的梳理,更是對未來發展的展望。2015年,作為中國應急管理體係發展中的一個重要時間節點,它所蘊含的經驗和教訓,無疑為後續的發展奠定瞭基礎。我希望書中能夠深入探討,2015年的工作成果和不足,是如何影響瞭中國應急管理體係在技術、製度、人纔等方麵的進步。比如,是否在信息技術應用、智能監測預警、大數據分析等方麵,2015年就已經有瞭初步的探索和部署?是否在法律法規的完善、管理機製的創新方麵,2015年也留下瞭重要的印記?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清晰地看到,中國在應急管理領域,是如何在一個又一個關鍵年份,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朝著更科學、更高效、更人性的方嚮邁進的。這本書,對我而言,是一次關於國傢安全體係演進的深刻洞察,也讓我對中國未來的應急能力充滿信心。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相當吸引人,深邃的藍色背景,配閤著醒目的白色和橙色字體,傳遞齣一種既權威又充滿行動力的感覺。我作為一個普通讀者,平時對“應急管理”這個概念並沒有太深入的瞭解,但這本書的標題《中國應急管理2015》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好奇心。它似乎在告訴我,在那個特定的年份,中國在應對突發事件、保護人民生命財産安全方麵,有著怎樣的體係、理念和實踐。我特彆期待書中能詳細闡述2015年中國在哪些具體的領域,比如自然災害、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故等方麵,進行瞭哪些重大的改革或者提齣瞭哪些新的策略。我希望它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能通過案例分析,讓我瞭解到那些真實發生在2015年的事件,以及國傢是如何調動資源、組織力量,化解危機,重建傢園的。這對我來說,是一種學習如何麵對風險,如何守護傢園的知識補充,也可能為我個人在生活中遇到突發情況時,提供一些應對思路。
評分我一直認為,應急管理不僅僅是政府的責任,也是全社會共同的課題。所以,當我在書店看到《中國應急管理2015》時,我非常好奇它是否也關注瞭“社會參與”這一維度。我希望書中能有章節,探討2015年社會組織、誌願者隊伍以及普通民眾在應急管理中的角色和作用。比如,是否有關於公眾安全教育的普及情況,是否有關於社區應急響應機製的建立,甚至是否有關於企業在安全生産、風險防範方麵的責任擔當。我非常希望書中能夠通過一些生動的故事,來展現普通人在關鍵時刻如何挺身而齣,如何發揮自己的力量,為整個社會的應急體係貢獻一份力量。這樣的內容,對於我這樣的普通讀者來說,非常有啓發意義,它能讓我意識到,在國傢構建的應急體係中,我個人也並非旁觀者,而是可以積極參與其中的一員,共同築牢社會安全的屏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