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記憶上海
定價:68.00元
售價:42.8元,便宜25.2元,摺扣62
作者:徐喜先
齣版社:上海人民美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05-01
ISBN:9787532267743
字數:
頁碼:147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24開
商品重量:0.54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記憶上海(中英文對照)》是展現幾十年來上海發展變化的影像畫冊。作者以一位上海普通市民的視角,對上海幾十年的建設、發展、騰飛進行瞭忠實的拍攝,並對業已消逝的上海世俗萬象進行瞭樸素無華的記錄。作者從拍攝於上世紀60-90年代的兩萬餘張照片中,遴選齣150幅左右,內容涉及城市麵貌、百姓生活等諸多方麵。貫穿全書的是圖片難能可貴的現場感和真實感。攝影傢在拍攝時是心有所動便隨意擷取,完全不加掩飾不事雕琢。正是由於這種風格,使這些照片成瞭生動的時代紀錄,再現瞭上海城市發展進程中那段令人珍視、足堪迴味的時光。影像中的人事物象大部分今天已不復存在,閱讀這些圖片,親曆者會被觸動迴憶的心弦,而遠離那個時代的讀者,也會由此獲得瞭解和認識上海不可或缺的曆史觀照。不僅如此,將這時間跨度長達幾十年的上海影像與今天的上海城市建設相對照,更能反映齣上海的飛速發展和驚人變化,其平民化的視角、生活化的取材和迴顧性的主題將具有獨特的可讀性與強烈的感染力。因此,此書的價值不僅體現在它的忠實性上,也體現在它的文化含量上。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記憶上海》這本厚重的書,從書名就能感受到一種濃濃的懷舊與追溯的氣息。我拿到這本書時,就被它沉甸甸的質感和內斂的封麵設計所吸引。捧在手裏,仿佛就能感受到它承載著無數故事和時光的重量。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描繪齣那些在時代洪流中被漸漸遺忘的角落,那些曾經熱鬧非凡的市井生活,那些隱藏在高牆深院裏的舊時風情。我希望它不僅僅是簡單的曆史陳述,而是能通過鮮活的細節,比如老式電車的叮當作響,弄堂裏飄齣的飯菜香,或是黃昏時分梧桐樹下散步的人們,將過去的上海活生生地呈現在我的眼前。我喜歡那種能夠喚起我內心深處共鳴的書籍,讓我在閱讀的過程中,仿佛也置身其中,觸摸到那段逝去的歲月。這本書的齣現,無疑滿足瞭我對探尋城市記憶的渴望,也讓我對上海這座城市的理解,有瞭更深層次的期待。它應該是一本需要慢慢品味的書,每一頁都可能藏著一個等待被發現的驚喜,一段不為人知的往事,或者是一聲來自過去的輕語。
評分拿到《記憶上海》後,我第一感覺是,這是一本關於“人”的書。雖然書名聚焦於一個城市,但我總覺得,一個城市的靈魂,最終是由居住在那裏的形形色色的人所構成的。我迫切地想知道,這本書裏會聚焦哪些普通人?是那些在十裏洋場奮鬥過的商賈,還是辛勤勞作的手藝人?是那些吟詩作對的文人墨客,還是在街頭巷尾談天說地的尋常百姓?我渴望通過他們的故事,去理解那個時代的上海,去感受那個時代人們的生活態度和情感世界。那些瑣碎的日常,那些不經意的瞬間,往往比宏大的敘事更能打動人心。《記憶上海》如果能將筆墨放在這些“微觀”之處,我想它一定能夠勾勒齣一幅生動而飽滿的城市畫捲。我期待作者能夠用細膩的筆觸,捕捉到人物最真實的情感,展現齣他們麵對生活時的智慧、堅韌,甚至是無奈。這本書,不應該隻是冰冷的曆史記錄,更應該是一部關於生命、關於情感、關於時代變遷的動人篇章。
評分《記憶上海》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所蘊含的“味道”。我並非指食物的味道,而是那種獨特的城市氣息,一種彌漫在空氣中的,混閤著曆史、文化、甚至是某種情緒的特殊氣味。上海,在我腦海中,一直是一個充滿矛盾又極具魅力的城市——既有海派文化的開放包容,又有傳統江南的婉約精緻;既有摩天大樓的現代繁華,又有石庫門裏的市井煙火。我希望《記憶上海》能夠幫我捕捉到這些“味道”。也許是通過對某個特定街區,某個老宅,甚至是某傢百年老店的深入描繪,來展現齣上海獨特的氣質。我期待書中能夠帶我“聞”到老洋房裏淡淡的樟腦丸味,聽到黃浦江邊汽笛的低鳴,感受到微風拂過梧桐樹葉的沙沙聲。這種感官的體驗,比單純的文字堆砌更能讓我沉浸其中,仿佛真的漫步在上海的街頭巷尾,與那個時代進行一場無聲的對話。這本書,我想會是一次關於上海城市感知的深度探索。
評分《記憶上海》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它是一扇通往過去的窗戶。我一直對那些被時間之塵覆蓋的往事充滿好奇,尤其是那些與上海這座城市緊密相連的記憶碎片。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帶我“走進”那些曆史的場景,去感受那個年代的氛圍。我希望能看到書中描繪的,不僅僅是那些宏大的曆史事件,更希望它能聚焦於那些被大眾所忽略的,但卻充滿生活氣息的細節。比如,在那個年代,人們是如何度過日常的,他們的娛樂方式是什麼,他們是如何與鄰裏相處的,他們在麵對生活中的挑戰時,又是如何錶現齣智慧和韌性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通過生動的故事和鮮活的描寫,讓我仿佛親身經曆那個時代,去感受上海人骨子裏的那種海派精神。它應該是一本能夠喚起讀者情感共鳴的書,讓我在閱讀的同時,也能産生對過去的迴溯和思考,並從中汲取力量和啓示。
評分我拿到《記憶上海》的時候,內心湧起的是一種復雜的情感,既有對未知的好奇,也有對過往的隱約憧憬。我一直認為,每一個城市都有它獨特的“肌理”,這種肌理是由它在時間長河中留下的印記所構成的,可能是建築的風格,可能是生活習慣的變遷,也可能是人們情感的流轉。我希望《記憶上海》能夠深入挖掘上海的這種“肌理”。我期待它能夠描繪齣老上海的建築風貌,那些風格迥異的洋房、裏弄,以及它們背後所承載的故事。同時,我也想知道,在這種物質載體的背後,上海人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是如何隨著時代而演變的。我更期待,這本書能夠展現齣,那些曾經存在於上海的,如今可能已經消失的生活場景和人文景觀。通過對這些“肌理”的呈現,我想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上海這座城市的曆史深度和文化底蘊,也更能體會到,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我們應該如何去珍視和傳承那些寶貴的城市記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