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信息系统(第2版)

军事信息系统(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传富 著
图书标签:
  • 军事信息系统
  • 信息安全
  • 通信工程
  • 网络技术
  • 国防科技
  • 军事通信
  • 数据安全
  • 系统工程
  • 信息技术
  • 电子对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电子工业出版社官方旗舰店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322327
商品编码:29509572910
包装:平塑勒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08-01

具体描述



商品参数

读者对象:

    本书较为全面地呈现了各种类型军事信息系统的概貌和最新发展动向,可为读者了解和认识军事信息系统,从而进一步深入学习做好充分准备。本书适合作为军事院校与信息系统相关专业大中专学生、研究生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以作为军事信息领域相关科研、工程和管理人员的参考书。



内容介绍

内容介绍:

      本书以适应军队信息化建设,提升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为指导,从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入手,以各类军事信息系统为主体,重点呈现多种类型军事信息系统的组成、结构、原理及发展趋势。本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共10章。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和第2章,主要介绍军事信息系统相关的基础知识,军事信息系统的发展、地位和作用,并对军事信息系统的结构组成和系统分类进行归纳和总结;第二部分包括第3章至第8章,主要介绍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军事信息系统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现状和发展趋势,包括预警探测系统、情报侦察系统、导航定位系统、军事通信系统和数据链、指挥控制系统、综合保障系统等;第三部分包括第9章和第10章,主要介绍军事信息系统中相关军事领域的主要关键技术,以及目前国外军队及我国台湾地区军队的典型军事信息系统。




目录

目录:

第1章  概  述    1

1.1  战争中的信息    1

1.1.1  信息的概念    1

1.1.2  信息在战争中的作用    3

1.1.3  信息优势原理    6

1.1.4  战争中的信息效能度量    7

1.2  军事信息系统的相关基础知识    12

1.2.1  系统概念    12

1.2.2  系统模型    13

1.2.3  系统性能    13

1.2.4  信息系统概念    13

1.2.5  信息系统功能    14

1.3  军事信息系统发展历程    15

1.3.1  术语演变    15

1.3.2  系统发展阶段    18

1.4  军事信息系统的地位和作用    20

1.4.1  对军事的影响    20

1.4.2  地位和作用    24

第2章  军事信息系统的结构组成    26

2.1  军事信息系统的功能及性能    26

2.1.1  系统功能    26

2.1.2  系统性能指标    27

2.2  军事信息系统结构及组成    28

2.2.1  功能结构    28

2.2.2  系统组成    29

2.3  军事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技术    30

2.3.1  体系结构的概念和特点    30

2.3.2  体系结构的发展历程    32

2.3.3  基于多视图的体系结构建模方法    33

2.3.4  体系结构框架    34

2.3.5  体系结构开发过程    42

2.4  军事信息系统的分类    43

2.4.1  按军兵种分类    43

2.4.2  按指挥层次分类    44

2.4.3  按系统规模分类    45

2.4.4  按应用领域分类    45

第3章  预警探测系统    47

3.1  概述    47

3.1.1  任务和作用    47

3.1.2  探测方式    47

3.1.3  主要性能指标    50

3.2  预警探测原理    51

3.2.1  目标特征    51

3.2.2  影响预警探测的外部因素    54

3.3  预警探测系统结构和组成    55

3.3.1  系统结构和组成    55

3.3.2  预警信息处理基本流程    57

3.4  预警探测系统类型    57

3.4.1  天基预警探测系统    58

3.4.2  空中预警探测系统    62

3.4.3  陆基预警探测系统    74

3.4.4  海基预警探测系统    75

3.5  预警探测系统的发展趋势    78

第4章  情报侦察系统    79

4.1  概述    79

4.1.1  军事情报的含义    79

4.1.2  军事情报的特性    80

4.1.3  军事侦察    81

4.2  情报侦察系统的结构和组成    81

4.2.1  系统结构及组成    81

4.2.2  系统工作流程    83

4.2.3  情报处理基本流程    84

4.2.4  情报信息综合处理    85

4.3  情报侦察系统类型    88

4.3.1  航天侦察系统    88

4.3.2  航空侦察系统    99

4.3.3  海上及水下侦察系统    111

4.3.4  地面侦察系统    123

4.4  主要发展趋势    129

第5章  军事导航定位系统    131

5.1  概述    131

5.1.1  产生与发展    131

5.1.2  在作战中的作用    137

5.1.3  性能指标    138

5.1.4  系统类型    139

5.2  自主式导航定位系统    139

5.2.1  惯性导航定位系统    140

5.2.3  地形辅助导航定位系统    145

5.3  陆基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    149

5.3.1  无线电定位原理    150

5.3.2  航海导航定位系统    152

5.3.3  航空导航定位系统    153

5.3.4  陆基无线电导航系统的现状    158

5.4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158

5.4.1  基本原理    159

5.4.2  GPS系统    160

5.4.3  GLONASS    167

5.4.4  Galileo系统    169

5.4.5  北斗导航系统    171

5.5  组合导航系统    179

5.5.1  无线电组合导航系统    179

5.5.2  惯性/卫星组合导航系统    179

5.6  其他军事导航定位系统    180

5.6.1  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多功能信息分发系统    180

5.6.2  定位报告系统    182

5.7  导航系统的应用及发展    182

第6章  军事通信系统与数据链    185

6.1  军事通信系统概述    185

6.1.1  军事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185

6.1.2  军事通信的发展历史    189

6.1.3  通信系统的军事需求    192

6.2  战略通信系统    193

6.2.1  光缆通信网    194

6.2.2  军用电话网    197

6.2.3  军用密话网    198

6.2.4  军用数据网    199

6.2.5  军事卫星通信系统    200

6.2.6  最低限度应急通信系统    207

6.3  战役/战术通信系统    215

6.3.1  区域机动通信系统    215

6.3.2  军事移动通信系统    218

6.3.3  战术互联网    225

6.4  数据链    230

6.4.1  数据链发展历程    231

6.4.2  数据链组成    233

6.4.3  标准体系    237

6.4.4  数据链的特征    238

6.4.5  典型数据链    241

6.4.6  军事通信系统及数据链的发展趋势    246

第7章  指挥控制系统    252

7.1  产生和发展    252

7.2  指挥控制过程    253

7.2.1  指挥控制模型    253

7.2.2  指挥控制过程    258

7.2.3  指挥控制系统与指挥控制过程的关系    260

7.3  指挥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261

7.3.1  指挥控制系统结构    261

7.3.2  系统组成    263

7.3.3  主要功能    267

7.3.4  系统分类    268

7.4  国家作战指挥中心    269

7.4.1  主要任务    269

7.4.2  美国国家作战指挥中心的实例分析    269

7.5  军(兵)种级作战指挥中心    270

7.5.1  空军作战指挥中心    271

7.5.2  陆军作战指挥中心    271

7.5.3  海军作战指挥中心    271

7.5.4  导弹部队作战指挥中心    272

7.5.5  典型的军种级指挥控制系统    272

7.6  战区联合作战指挥系统    274

7.6.1  系统任务    274

7.6.2  系统组成    275

7.7  战役战术级指挥控制系统    275

7.7.1  航空母舰指挥控制系统    276

7.7.2  海上编队指挥控制系统    277

7.7.3  歼击航空兵师指挥控制系统    278

7.7.4  特种兵指挥控制系统    279

7.8  指挥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280

第8章  综合保障信息系统    282

8.1  概述    282

8.1.1  地位和作用    282

8.1.2  基本任务    283

8.1.3  系统结构    284

8.1.4  系统组成    285

8.2  测绘保障信息系统    285

8.2.1  地位和作用    285

8.2.2  基本任务    286

8.2.3  系统组成    287

8.2.4  发展趋势    288

8.3  气象保障信息系统    288

8.3.1  系统作用    288

8.3.2  系统分类    290

8.3.3  系统组成    291

8.3.4  发展趋势    291

8.4  后勤保障信息系统    292

8.4.1  地位和作用    293

8.4.2  系统的组成    293

8.4.3  发展趋势    295

8.5  装备保障信息系统    296

8.5.1  系统分类    296

8.5.2  系统组成    296

8.5.3  发展趋势    297

8.6  工程保障信息系统    298

8.6.1  系统分类    298

8.6.2  系统组成    299

8.6.3  发展趋势    300

8.7  防化保障信息系统    300

8.7.1  系统分类    300

8.7.2  系统组成    301

8.7.3  发展趋势    302

8.8  运输保障信息系统    303

8.8.1  系统功能    303

8.8.2  美军运输保障系统组成    303

8.8.3  美军运输保障信息系统    305

8.8.4  发展趋势    306

8.9  军用无线电频谱管理系统    306

8.9.1  军用无线电管理    306

8.9.2  战场频谱管理系统    307

8.9.3  战场频谱管理系统的体系及分类    308

8.9.4  发展趋势    308

第9章  军事信息系统主要关键技术    311

9.1  侦察监视技术    311

9.1.1  雷达技术    311

9.1.2  信号情报侦察技术    325

9.1.3  声学探测技术    335

9.1.4  辐射计探测技术    338

9.1.5  光电侦察技术    341

9.1.6  遥感探测技术    342

9.1.7  地面战场传感器技术    343

9.2  信息融合技术    344

9.2.1  信息融合过程和方法    344

9.2.2  数据融合模型    345

9.2.3  数据融合结构    350

9.3  辅助决策技术    352

9.3.1  军事运筹    352

9.3.2  专家系统    354

9.3.3  神经网络    355

9.4  信息安全技术    357

9.4.1  信息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    357

9.4.2  主要安全保密技术    358

第10章  外军及台军的典型军事信息系统    359

10.1  美军军事信息系统    359

10.1.1  战略指挥自动化系统    360

10.1.2  战术指挥自动化系统    364

10.2  俄军军事信息系统    374

10.2.1  战略指挥自动化系统    375

10.2.2  战术指挥自动化系统    377

10.3  日军军事信息系统    378

10.3.1  日本防卫厅C4ISR系统    378

10.3.2  陆上自卫队C3I系统    378

10.3.3  海上自卫队C3I系统    379

10.3.4  防空指挥自动化系统    379

10.4  印



《信息战:现代军事决策的数字化脉搏》 在瞬息万变的全球格局中,信息已然成为继弹药、兵力、装备之后,衡量一支军队作战能力的关键要素。当今的战场,不再是钢铁洪流的直接对抗,而是以信息为核心,围绕着信息的获取、处理、分发、利用以及防护展开的复杂博弈。这不仅考验着指挥官的战略眼光,更对参谋机构的决策效率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信息战:现代军事决策的数字化脉搏》正是一部深入剖析这一核心议题的巨著,它以宏大的视野、详实的论据,为读者勾勒出现代军事信息系统所扮演的至关重要的角色,并由此揭示出信息如何在现代战争中成为驱动决策、主导战局的数字化脉搏。 本书的撰写,并非仅仅是对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应用的简单罗列,而是从军事学的根本视角出发,探究信息系统如何重塑军事理论、作战模式、组织结构乃至国家安全战略。作者团队以其深厚的军事学功底和对前沿科技的敏锐洞察,为我们呈现了一场关于信息与战争之间深刻关系的饕餮盛宴。 第一部分:信息时代的军事革命——理论基石与发展脉络 信息时代的军事革命,是本书理论框架构建的起点。作者首先回顾了军事思想史上几次重大的技术革命,从火药革命、工业革命到核武器革命,并着重阐述了信息技术革命如何引发新一轮的军事范式转变。我们了解到,这不仅仅是技术的迭代,更是对战争形态、作战要素、作战理念的颠覆性重塑。 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通信、传感器、导航、空间技术等,如同新的“钢铁”和“蒸汽”,以指数级的速度渗透并改造着传统的军事领域。本书深入剖析了这些核心技术如何被集成,形成强大的军事信息能力。从最初的单项应用,到联合作战体系的构建,再到如今的全域感知、全域互联、全域交战的愿景,作者清晰地梳理了军事信息系统发展的历史轨迹和内在逻辑。 此外,本书还探讨了信息革命对军事理论带来的深刻影响。诸如“网络中心战”、“分布式作战”、“精确制导”、“智能化指挥控制”等概念,都与信息系统的发展息息相关。作者并没有回避其中的争议和挑战,而是以一种客观、批判的态度,分析了这些理论的优势、局限性以及它们在实践中如何演进。 第二部分:军事信息系统的核心构成——从感知到决策的链条 本书的第二部分,是本书最为详实和富有实践价值的部分。作者将军事信息系统拆解为一系列相互关联、协同运作的核心构成要素,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情报感知与侦察监视系统: 在信息战中,谁掌握了先机,谁就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本书详细介绍了各类侦察监视手段,包括陆基、海基、空基和天基的侦察平台,以及其搭载的先进传感器(如光学、红外、雷达、电子侦察设备等)。重点阐述了它们如何实现对目标信息的实时、连续、全天候的获取,以及如何将原始数据转化为可用的情报信息。 通信与指挥控制系统: 信息得以传输,指令得以下达,离不开高效、可靠、安全的通信网络。本书深入分析了现代军事通信系统,包括卫星通信、地面无线通信、光纤通信以及正在兴起的下一代通信技术。同时,详细阐述了指挥控制系统(C2)的核心功能,包括态势感知、情报融合、决策支持、任务规划和指令下达等。本书着重强调了这些系统的互联互通性、信息共享机制以及面对干扰和攻击的鲁棒性。 数据处理与情报分析系统: 海量的原始数据如何转化为有价值的情报,是信息战的关键挑战。本书介绍了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在军事情报分析中的应用,包括目标识别、威胁评估、规律预测、舆情分析等。作者还深入探讨了情报融合技术,如何将来自不同源头、不同类型的情报进行整合、比对和验证,形成更全面、更准确的战场态势图。 作战平台与武器装备的智能化: 现代作战平台,从飞机、舰艇到坦克、无人机,都已成为集成了先进信息系统的“智能体”。本书探讨了这些平台如何通过嵌入式信息系统,实现自主导航、协同作战、精确打击等功能。特别是在无人系统领域,本书分析了其在侦察、打击、支援等任务中的潜力,以及对未来战争形态的深刻影响。 网络安全与信息防护体系: 在信息战的大背景下,网络安全已成为军事行动的生命线。本书投入了大量篇幅,详细阐述了军事信息系统面临的各类网络威胁,包括网络攻击、电子干扰、信息欺骗、数据窃取等。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网络安全防护策略,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加密技术、身份认证、安全审计等,以及在战争状态下的信息对抗和反制措施。 第三部分:信息系统在现代作战中的应用——驱动决策与制胜未来 信息系统并非孤立的技术堆叠,它们最终的价值体现在对实际作战行动的支撑和驱动上。本书的第三部分,正是将理论和技术转化为实际应用场景的生动展示。 协同作战与体系对抗: 现代战争越来越强调体系作战的能力,即通过将不同种类、不同区域的作战力量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超越个体能力的整体作战效能。本书详细阐述了信息系统如何为实现多域协同作战提供基础,包括空、天、海、陆、网、电等各个域之间的信息共享、态势感知和协同指挥。 精确打击与效能提升: 精确打击是信息时代军事革新最显著的成果之一。本书深入分析了信息系统如何支持精确制导武器的运用,包括目标指示、弹道修正、末端制导等环节,从而大幅提升作战的精确性和效率,减少附带损伤。 战场态势感知与指挥决策: 动态变化的战场态势是影响指挥员决策的关键因素。本书展示了信息系统如何构建实时、全面的战场态势图,为指挥员提供决策所需的核心信息,包括敌情、我情、地形、气象等。通过智能化的决策支持系统,可以极大地缩短决策周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非对称作战与信息优势: 信息系统在非对称作战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书探讨了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以较小的代价实现对强大对手的有效打击,例如利用无人机、网络攻击、信息战等手段,打破传统的实力对比模式。 信息战与心理战: 信息战不仅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意志和心理的博弈。本书触及了信息战在认知领域的影响,包括信息传播、舆论引导、心理威慑等方面,以及如何通过信息手段影响敌我双方的士气和公众舆论。 第四部分:挑战与未来——前沿探索与战略展望 信息系统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技术和新的应用场景层出不穷。本书的最后一部分,着眼于当前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技术融合与集成创新: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6G通信、量子技术等前沿技术的不断涌现,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军事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本书探讨了这些技术如何与现有军事信息系统深度融合,催生出更智能、更自主、更强大的作战能力。 体制机制的重塑与人才培养: 军事信息系统的发展,不仅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对现有组织结构、作战条令、人才培养体系的挑战。本书强调了适应信息时代要求,构建灵活高效的指挥体制,培养具备信息素养和跨领域知识的复合型军事人才的重要性。 全球军事信息化的竞争与合作: 军事信息化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间竞争与合作的重要领域。本书分析了不同国家在军事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战略取向和发展重点,以及国际合作在技术共享、标准制定等方面的意义。 伦理与法律的考量: 随着军事信息系统能力的不断增强,例如自主武器系统的发展,也引发了一系列伦理和法律上的讨论。本书适时地提出了这些议题,并鼓励读者思考如何在技术发展的同时,遵循人道主义原则和国际法。 《信息战:现代军事决策的数字化脉搏》以其系统性的架构、前瞻性的视野、严谨的论证,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理解现代军事信息系统复杂性的全新视角。它不仅仅是一本理论书籍,更是一份对未来军事发展的深度洞察。本书的阅读,将帮助您深刻理解信息如何在现代战争中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要素,以及如何驱动着军事决策的每一次脉动。无论您是军事研究者、国防从业者,还是对现代军事发展趋势感兴趣的读者,本书都将为您打开一扇通往信息时代军事变革核心的窗户。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对我而言,是一次深刻的认知升级。我一直认为军事力量的强大主要体现在武器装备的先进性上,而《军事信息系统(第2版)》则让我看到了信息系统作为“软实力”在现代军事竞争中的核心作用。书中对军事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化建设、协同作战等方面的论述,都极具启发性。我尤其对书中关于“信息战”的章节印象深刻,它详细阐述了信息战的作战模式、攻击手段和防御策略,让我对信息时代战争的形态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书中还对信息系统的演进历程进行了梳理,从早期简单的通信系统到如今高度集成的 C4ISR(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和侦察)体系,展现了信息技术如何深刻地改变了军事作战的本质。尽管书中涉及的某些理论和技术非常前沿,需要一定的专业基础来深入理解,但其清晰的脉络和逻辑推理,使得整体的学习过程是富有成效的。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军事信息系统的教材,更是一份关于如何构建和运用信息优势以赢得未来战争的深刻洞察。

评分

《军事信息系统(第2版)》,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厚重,封面设计简洁大气,充满了专业感。当我翻开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晰的目录,这为我快速了解全书的结构和内容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书中对军事信息系统各个层面的讲解都十分详尽,从基础概念、发展历程,到核心技术、应用场景,再到未来的发展趋势,几乎涵盖了军事信息系统领域的方方面面。我尤其欣赏其中对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部分的深入剖析,比如在网络安全方面,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威胁模型、防御策略以及加密技术,这对于理解现代军事行动中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有着醍醐灌顶的作用。另外,书中还结合了大量的案例分析,让理论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也更容易理解其在实际军事应用中的价值。例如,在介绍情报侦察与监视系统时,书中详细阐述了各种传感器技术、数据融合算法以及信息处理流程,并以一些经典的军事行动为例,说明了这些系统是如何支撑决策和行动的。这本书对于想要深入了解军事信息系统这个复杂而关键的领域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藏,它不仅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更指明了实践应用的方向,让我对这个领域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评分

坦白说,《军事信息系统(第2版)》这本书给我带来的震撼远超我的预期。在阅读之前,我以为它会是一本枯燥的技术手册,但事实证明我错了。这本书以一种非常系统和全面的方式,展现了军事信息系统是如何构成现代军事力量的神经中枢的。书中对信息系统在不同军事作战领域,如战略支援、战术执行、特种作战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配以丰富的案例和图示,使得即便是一些复杂的概念,也变得易于理解。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信息融合”的章节,它讲解了如何将来自不同传感器、不同平台的信息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统一、全面的战场态势感知图。这对于提高指挥员的决策效率和准确性至关重要。书中还讨论了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安全性等关键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这让我认识到,构建一个强大的军事信息系统,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挑战,更是对整个体系的严谨设计和管理。这本书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认识到信息系统在军事领域所扮演的不可替代的角色,也引发了我对未来军事技术发展的更多思考。

评分

《军事信息系统(第2版)》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扇通往现代战争背后逻辑的窗户。我一直对现代军事技术的发展充满兴趣,但往往停留在表面,这本书则深入到了技术背后的支撑体系。书中对于作战信息域的构建、信息流动的管理、信息共享的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让我明白了信息在现代战争中的核心地位。它不仅仅是武器装备的堆砌,更是信息获取、处理、分发和使用的集成。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不同国家军事信息系统发展战略的对比分析,这让我能够站在更宏观的视角去审视全球军事信息化的格局。书中的一些篇章,如关于信息对抗和网络战的论述,更是让人触目惊心,深刻揭示了信息作为一种新的战场维度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虽然我并非军事专业出身,但书中清晰的图表和详细的解释,让我能够逐步理解那些复杂的技术概念和战略意图。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是一份关于信息时代军事变革的深度报告,让我对军事信息系统的重要性有了全新的认知。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可以说是一次思维的洗礼。我一直对军事领域的信息化进程感到好奇,而《军事信息系统(第2版)》恰好满足了我的求知欲。书中的语言虽然专业,但逻辑清晰,层层递进,使得即使是对这个领域不太熟悉的读者,也能逐渐理解其中的奥秘。书中对于信息系统在军事指挥、战场态势感知、后勤保障等各个环节的作用进行了细致的描绘。我特别被书中关于“信息优势”的论述所吸引,它阐述了如何通过构建高效、可靠、安全的军事信息系统来获取和维持信息优势,进而取得作战的胜利。书中还对未来军事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如何被集成到军事体系中,以应对日益复杂的战场环境。这让我看到了军事信息系统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虽然书中某些技术部分的深度可能需要一定的专业背景才能完全掌握,但整体而言,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框架和研究起点。我从中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培养了分析和思考军事信息化问题的能力,这对于我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工作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