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数据通信
定价:33.00元
作者:孙群中
出版社: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0-08-01
ISBN:978756352370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4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系统介绍了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数据信道、数据信号码型及数据信号的传输方式;差错控制技术;数据信息的基本交换方式;数据通信网络协议;几种公用数据通信网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宽带通信网的概念和未来发展方向。
全书分为8章:章概述,第2章数据信号传输,第3章差错控制,第4章数据信息交换,第5章数据通信网络协议,第6章公用数据通信网,第7章计算机网络,第8章宽带通信网。每章后面都有本章内容小结和习题。
本书以知识面宽、浅显易懂为特点,力求与实践相结合,易于学习、理解和讲授。
本书既可以作为高职高专通信类、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从事通信工作的科研及工程人员的学习参考书。
目录
章 概述
1.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及发展
1.1.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1.1.2 数据通信的特点
1.1.3 数据通信的发展
1.2 数据通信系统
1.2.1 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
1.2.2 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3 数据传输代码
1.4 数据传输方式
1.4.1 并行传输与串行传输
1.4.2 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
1.4.3 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传输
1.5 数据通信的复用技术
1.5.1 频分多路复用
1.5.2 时分多路复用
1.5.3 统计时分多路复用
1.5.4 波分多路复用
1.6 数据通信网
小结
习题
第2章 数据信号传输
2.1 数据传输信道与信号
2.1.1 数据传输介质
2.1.2 信道与噪声
2.1.3 数据信号基本码型
2.2 数据传输信号线路码型
2.2.1 数据传输对信号线路码型的要求
2.2.2 常用基带信号传输线路码型
2.3 数据传输的基本形式
2.3.1 数据传输系统的基本概念
2.3.2 数据信号基带传输
2.3.3 部分响应形成系统与编码
2.3.4 数据传输系统性能分析——眼图
2.3.5 基带传输中的时域均衡
2.3.6 数据序列的扰乱与解扰
2.3.7 数据传输系统中的时钟同步
2.3.8 基带数据传输系统
2.4 数据信号频带传输
2.4.1 频带传输系统组成
2.4.2 幅移键控
2.4.3 频移键控
2.4.4 相移键控
2.4.5 多进制数字调制
2.5 数字数据传输的概念及特点
小结
习题
第3章 差错控制
3.1 差错控制的基本概念
3.1.1 差错控制的基本思想
3.1.2 差错类型
3.1.3 差错控制方式
3.1.4 差错控制编码原理
3.1.5 差错控制编码的分类
3.2 常用的差错控制编码
3.2.1 简单的差错控制编码
3.2.2 线性分组码及汉明码
3.2.3 循环码
3.2.4 卷积码
3.3 ARQ原理及滑窗协议
3.3.1 ARQ原理
3.3.2 滑窗协议
小结
习题
第4章 数据信息交换
4.1 数据信息交换的基本方式
4.1.1 数据信息交换的概念和分类
4.1.2 电路交换
4.1.3 报文交换
4.1.4 分组交换
4.1.5 几种交换方式的比较
4.2 路由选择
4.2.1 路由选择的基本概念
4.2.2 路由选择的原则
4.2.3 路由选择的算法
4.3 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
4.3.1 流量控制
4.3.2 拥塞控制
小结
习题
第5章 数据通信网络协议
5.1 通信协议的概念和协议分层结构
5.1.1 通信协议的概念
5.1.2 通信协议的作用
5.1.3 通信协议的组成要素
5.1.4 通信协议的分层概念
5.1.5 通信协议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5.2 物理层协议
5.2.1 物理层的位置与接口标准
5.2.2 物理层的接口功能
5.2.3 物理层的接口特性
5.2.4 V.24/RS-232C建议
5.2.5 V.35建议
5.2.6 X系列建议
5.2.7 数字网络接口G.703建议
5.3 数据链路层传输控制规程
5.3.1 传输控制规程的种类概述
5.3.2 数据链路控制规程的功能
5.3.3 数据链路控制规程——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
5.3.4 点对点协议
5.4 网络层协议
5.4.1 X.25建议
5.4.2 PAD相关协议
5.4.3 X.25网间互联协议
5.5 TCP/IP通信体系结构
5.5.1 TCP/IP模型
5.5.2 TCP/IP模型各层的功能
5.5.3 TCP/IP各层主要协议
5.5.4 TCP/IP模型与OsI标准模型的比较
小结
习题
第6章 公用数据通信网
6.1 分组交换网
6.1.1 分组交换网概述
6.1.2 分组交换网的结构与组成
6.1.3 分组交换网的业务功能
6.2 帧中继网
6.2.1 帧中继概述
6.2.2 帧中继协议
6.2.3 帧中继网的结构与组成
6.2.4 帧中继网的入网方式及网间互联
6.2.5 帧中继网的业务功能
6.2.6 帧中继网的应用
6.3 数字数据网
6.3.1 DDN概述
6.3.2 DDN的结构与组成
6.3.3 DDN的入网方式及网间互联
6.3.4 DDN的业务
6.4 ATM网
6.4.1 ATM概述
6.4.2 ATM信元
6.4.3 ATM协议参考模型
6.4.4 ATM交换原理
6.4.5 ATM的网络结构
6.4.6 ATM的业务
6.5 IP网
6.5.1 IP与ATM的结合
6.5.2 MPLS概述
6.5.3 MPLS的网络结构
6.5.4 MPLS工作原理
6.5.5 MPLS的应用
小结
习题
第7章 计算机网络
7.1 计算机网络概述
7.1.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7.1.2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
7.1.3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7.1.4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拓扑结构
7.1.5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7.2 局域网
7.2.1 局域网基本概念
7.2.2 以太网
7.2.3 局域网的应用
7.3 城域网
7.3.1 城域网基本概念
7.3.2 宽带IP城域网
7.3.3 城域网的应用
7.4 互联网
7.4.1 互联网概述
7.4.2 TCP/IP协议栈
7.4.3 因特网的应用
7.4.4 虚拟专用网
7.5 网络管理与网络信息安全
7.5.1 网络管理
7.5.2 网络安全
7.5.3 信息安全
小结
习题
第8章 宽带通信网
8.1 宽带通信网的概念
8.2 宽带通信网的未来发展方向
8.2.1 下一代网络
8.2.2 下一代互联网
8.2.3 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
8.2.4 宽带通信网的发展目标
小结
习题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数据通信是我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选择教材时,我非常看重其内容的系统性和前沿性。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涵盖了数据通信的经典知识,如OSI模型、TCP/IP协议栈等,还紧跟时代步伐,介绍了当前非常热门的5G、物联网等相关技术。这种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对于我这样一个需要全面掌握相关知识的学生来说,无疑是非常宝贵的。更重要的是,书中对于一些理论知识的讲解,并不是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到其背后的数学模型和算法实现。这对于我将来从事相关的科研工作,或者从事需要深度理解底层原理的开发工作,都非常有帮助。而且,书中提到的许多概念,我都能够在我参与的一些项目或者老师布置的实验中找到呼应,这让我感觉学习到的知识能够真正应用于实践,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
评分我是一位资深的网络工程师,在工作中接触数据通信已有多年,算得上是经验丰富。但随着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总感觉有些理论基础不够扎实,或者在某些细节上理解不够透彻。因此,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梳理知识体系、填补知识盲点的专业书籍。这本书的出世,无疑满足了我的这一需求。它在概念的阐述上非常严谨,对于一些核心原理的讲解深入浅出,并且提供了大量的参考资料和前沿技术的介绍,让我对整个数据通信的生态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不同通信协议的对比分析,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劣势阐述,这对于我优化网络设计和排查故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而且,这本书的参考文献非常详实,为我后续深入研究提供了方向。每次阅读,我都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感觉自己的知识体系得到了极大的巩固和提升。它绝对是数据通信领域从业者不可多得的一本宝藏。
评分我是一个对技术细节非常挑剔的读者,尤其是在学习数据通信这类需要精确性的学科时。这本书最让我赞赏的地方在于其内容的准确性和严谨性。我翻阅了很多资料,也请教过一些前辈,对于书中提到的每一个公式、每一个定义,我都能找到与之对应的严谨数学推导或理论依据。作者在处理一些争议性或者容易混淆的概念时,也展现出了清晰的逻辑和深刻的洞察力,能够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此外,书中对于各种数据编码、差错控制、多路复用等技术的阐述,都非常详尽,并且给出了大量的性能指标和分析。这对于我这样需要进行性能评估和优化的人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我甚至会把书中提供的一些公式和算法,应用到我自己的研究模型中进行验证,其结果都非常吻合,这充分证明了这本书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评分这次购书体验真的让人惊喜!一直以来,我对数据通信这个领域都充满了好奇,但苦于没有合适的入门书籍。偶然间看到这本书的封面和简介,瞬间就被吸引了。拿到书后,迫不及待地翻开,纸张的质感非常棒,印刷清晰,排版也很舒服,阅读起来一点都不会感到疲惫。我特别喜欢它在内容编排上的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逐步深入到更复杂的技术细节,让我这个初学者也能慢慢跟上节奏。而且,书中穿插的案例分析非常实用,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仿佛自己也置身于实际的网络环境中,亲自去解决遇到的问题。作者的讲解方式也很生动,不像有些技术书籍那样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逻辑性和条理性,读起来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即使是之前对数据通信一窍不通的朋友,我相信只要认真阅读,也能从中受益匪浅。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引领我一步步探索数据通信的奥秘。
评分刚开始接触数据通信的时候,我感觉像是在一片迷雾中摸索,各种术语和概念层出不穷,让我头晕脑胀。好在有这本书的出现,它就像一道光,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在于它能够把那些晦涩难懂的技术概念,用一种非常直观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图文并茂的设计,大量的示意图和流程图,让原本抽象的原理变得形象起来。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一些经典算法和协议时,会提供非常详细的步骤分解,甚至会有一些模拟场景的描述,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数据是如何在网络中传输和处理的。这种“可视化”的学习方式,极大地降低了我的学习门槛。而且,书中的练习题也很有代表性,能够很好地检验我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做题,我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并加以巩固。这本书不仅教会了我“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为什么”和“怎么做”,让我真正理解了数据通信的精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