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一对年轻夫妇,几年时间里走遍了北京及周边的山山水水,本书正是他们与自然接触时*直接的观察和记录。本书按不同的路线介绍了北京及周边地区植物资源丰富的地点和比较有**的物种。同时,本书也展示了北京地区部分野生植物资源,是一本北京地区观花指南。 本书不是在简单地传播一般性的植物知识,而是作者多年来观察自然的真情流露,以及对自然及发生在植物身上的故事的讲述。希望能激发读者去认识北京及周边的植物与生态环境,了解我们周围的自然世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一对年轻夫妇,几年时间里走遍了北京及周边的山山水水,本书正是他们与自然接触时*直接的观察和记录。本书按不同的路线介绍了北京及周边地区植物资源丰富的地点和比较有**的物种。同时,本书也展示了北京地区部分野生植物资源,是一本北京地区观花指南。 本书不是在简单地传播一般性的植物知识,而是作者多年来观察自然的真情流露,以及对自然及发生在植物身上的故事的讲述。希望能激发读者去认识北京及周边的植物与生态环境,了解我们周围的自然世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一对年轻夫妇,几年时间里走遍了北京及周边的山山水水,本书正是他们与自然接触时*直接的观察和记录。本书按不同的路线介绍了北京及周边地区植物资源丰富的地点和比较有**的物种。同时,本书也展示了北京地区部分野生植物资源,是一本北京地区观花指南。 本书不是在简单地传播一般性的植物知识,而是作者多年来观察自然的真情流露,以及对自然及发生在植物身上的故事的讲述。希望能激发读者去认识北京及周边的植物与生态环境,了解我们周围的自然世界。
序
前言
西北线1
走,找款冬去 // 2
田宋营的意外收获 // 7
神奇的大自然——松山之旅 // 10
特有植物丁香叶忍冬 // 20
探访延庆金牛湖 // 24
西北线2
可遇而不可求的紫花杯冠藤 // 34
走进野鸭湖 // 38
官厅边上的植物们 // 46
西北线3
城里的植物殿堂——中科院植物所北京植物园 // 52
探访药用植物研究所 // 55
没有爱错的独角莲 // 64
九月的翠湖湿地公园 // 67
西线
花开小龙门 // 76
百花之巅百花山的兰花们 // 84
东灵山不得不看的几种植物 // 88
集美丽与药性于一身的草麻黄 // 92
寄生灌木北桑寄生 // 98
北线
翻山越岭来寻你——侧金盏花 // 104
怀柔杏树台村看泡囊草 // 108
北京的小黄山——云蒙山 // 114
寻找入侵植物——印加孔雀草 // 118
东北线
雾灵山的花草精灵 // 122
瓜果庄园——黄家山 // 132
坡头林场——收获的季节到了 // 140
湖光山色尽收眼底的密云云岫谷 // 144
走进汉石桥湿地公园 // 148
西南线
千灵山,意外收获多物种 // 158
北京的小西藏——房山蒲洼 // 172
十渡植物等你来 // 178
十渡植物等你来 // 178
周边
探访天津的匙荠花海 // 198
美丽俏佳人天女花 // 204
六月,与小五台山的美丽约会 // 208
崇礼—沽源—木兰围场的一路采集 // 220
后记
植物名称对照表
认识并欣赏城市边周边的植物
首都北京之美,让人立即想到故宫、长城、鸟巢,但是对于我们喜欢野地的人来说,人造不如天成,人工物终不及自然物。稳妥点说,或许两者相映衬*符合审美的主客体互动本性。“燕京八景”的太液秋风、琼岛春阴、金台夕照、蓟门烟树(或蓟门飞雨)、西山晴雪、玉泉趵突、卢沟晓月、居庸叠翠,几乎都是人造物与自然物的**结合。2017年3月24日北京突降大雪,在居庸关长城,蜿蜒的雉堞与雪中开放的蔷薇科山桃彼此呼应,人为与天然混成美景。刚过去的冬天里,北京人一直盼着天降大雪,却只见到零星几个雪花。我读大学本科那时候,北京是经常下大雪的,如今失去了方知雪的可爱。滑雪场的造雪机当然能造雪,但两者**不可相比。
**北京,路越修越宽,楼越盖越高,似乎越来越人工化,人的意志和贪欲被无止境地放大。有人相信人定胜天、人工赛自然,但是城市的长远生存和发展,终究离不开基底,即包围、充填、供养城市的土地、山脉、河流、空气、植被、动物。其中野生植物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靠人工绿化、引进外来种,背离了根本,不可能真正美化城市。长期以来,城市规划者们还未充分意识到本土物种的重要性,没有为市民认识、欣赏、保护本土植物提供足够的便利,相关出版物极为少见。北京三面环山,从城里乘车半小时就能够上山,这在世界大都市中都是极难得的。而山上拥有温带极为丰富的植物种类和植被生态类型,可是北京市民知道槭叶铁线莲、小叶白蜡树、胭脂花、花锚、北京忍冬、荫生鼠尾草、北京水毛茛、华北耧斗菜长什么模样、有多美吗?园艺序
前言
西北线1
走,找款冬去 // 2
田宋营的意外收获 // 7
神奇的大自然——松山之旅 // 10
特有植物丁香叶忍冬 // 20
探访延庆金牛湖 // 24
西北线2
可遇而不可求的紫花杯冠藤 // 34
走进野鸭湖 // 38
官厅边上的植物们 // 46
西北线3
城里的植物殿堂——中科院植物所北京植物园 // 52
探访药用植物研究所 // 55
没有爱错的独角莲 // 64
九月的翠湖湿地公园 // 67
西线
花开小龙门 // 76
百花之巅百花山的兰花们 // 84
东灵山不得不看的几种植物 // 88
集美丽与药性于一身的草麻黄 // 92
寄生灌木北桑寄生 // 98
北线
翻山越岭来寻你——侧金盏花 // 104
怀柔杏树台村看泡囊草 // 108
北京的小黄山——云蒙山 // 114
寻找入侵植物——印加孔雀草 // 118
东北线
雾灵山的花草精灵 // 122
瓜果庄园——黄家山 // 132
坡头林场——收获的季节到了 // 140
湖光山色尽收眼底的密云云岫谷 // 144
走进汉石桥湿地公园 // 148
西南线
千灵山,意外收获多物种 // 158
北京的小西藏——房山蒲洼 // 172
十渡植物等你来 // 178
十渡植物等你来 // 178
周边
探访天津的匙荠花海 // 198
美丽俏佳人天女花 // 204
六月,与小五台山的美丽约会 // 208
崇礼—沽源—木兰围场的一路采集 // 220
后记
植物名称对照表
认识并欣赏城市边周边的植物
首都北京之美,让人立即想到故宫、长城、鸟巢,但是对于我们喜欢野地的人来说,人造不如天成,人工物终不及自然物。稳妥点说,或许两者相映衬*符合审美的主客体互动本性。“燕京八景”的太液秋风、琼岛春阴、金台夕照、蓟门烟树(或蓟门飞雨)、西山晴雪、玉泉趵突、卢沟晓月、居庸叠翠,几乎都是人造物与自然物的**结合。2017年3月24日北京突降大雪,在居庸关长城,蜿蜒的雉堞与雪中开放的蔷薇科山桃彼此呼应,人为与天然混成美景。刚过去的冬天里,北京人一直盼着天降大雪,却只见到零星几个雪花。我读大学本科那时候,北京是经常下大雪的,如今失去了方知雪的可爱。滑雪场的造雪机当然能造雪,但两者**不可相比。
**北京,路越修越宽,楼越盖越高,似乎越来越人工化,人的意志和贪欲被无止境地放大。有人相信人定胜天、人工赛自然,但是城市的长远生存和发展,终究离不开基底,即包围、充填、供养城市的土地、山脉、河流、空气、植被、动物。其中野生植物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靠人工绿化、引进外来种,背离了根本,不可能真正美化城市。长期以来,城市规划者们还未充分意识到本土物种的重要性,没有为市民认识、欣赏、保护本土植物提供足够的便利,相关出版物极为少见。北京三面环山,从城里乘车半小时就能够上山,这在世界大都市中都是极难得的。而山上拥有温带极为丰富的植物种类和植被生态类型,可是北京市民知道槭叶铁线莲、小叶白蜡树、胭脂花、花锚、北京忍冬、荫生鼠尾草、北京水毛茛、华北耧斗菜长什么模样、有多美吗?园艺序
前言
西北线1
走,找款冬去 // 2
田宋营的意外收获 // 7
神奇的大自然——松山之旅 // 10
特有植物丁香叶忍冬 // 20
探访延庆金牛湖 // 24
西北线2
可遇而不可求的紫花杯冠藤 // 34
走进野鸭湖 // 38
官厅边上的植物们 // 46
西北线3
城里的植物殿堂——中科院植物所北京植物园 // 52
探访药用植物研究所 // 55
没有爱错的独角莲 // 64
九月的翠湖湿地公园 // 67
西线
花开小龙门 // 76
百花之巅百花山的兰花们 // 84
东灵山不得不看的几种植物 // 88
集美丽与药性于一身的草麻黄 // 92
寄生灌木北桑寄生 // 98
北线
翻山越岭来寻你——侧金盏花 // 104
怀柔杏树台村看泡囊草 // 108
北京的小黄山——云蒙山 // 114
寻找入侵植物——印加孔雀草 // 118
东北线
雾灵山的花草精灵 // 122
瓜果庄园——黄家山 // 132
坡头林场——收获的季节到了 // 140
湖光山色尽收眼底的密云云岫谷 // 144
走进汉石桥湿地公园 // 148
西南线
千灵山,意外收获多物种 // 158
北京的小西藏——房山蒲洼 // 172
十渡植物等你来 // 178
十渡植物等你来 // 178
周边
探访天津的匙荠花海 // 198
美丽俏佳人天女花 // 204
六月,与小五台山的美丽约会 // 208
崇礼—沽源—木兰围场的一路采集 // 220
后记
植物名称对照表
认识并欣赏城市边周边的植物
首都北京之美,让人立即想到故宫、长城、鸟巢,但是对于我们喜欢野地的人来说,人造不如天成,人工物终不及自然物。稳妥点说,或许两者相映衬*符合审美的主客体互动本性。“燕京八景”的太液秋风、琼岛春阴、金台夕照、蓟门烟树(或蓟门飞雨)、西山晴雪、玉泉趵突、卢沟晓月、居庸叠翠,几乎都是人造物与自然物的**结合。2017年3月24日北京突降大雪,在居庸关长城,蜿蜒的雉堞与雪中开放的蔷薇科山桃彼此呼应,人为与天然混成美景。刚过去的冬天里,北京人一直盼着天降大雪,却只见到零星几个雪花。我读大学本科那时候,北京是经常下大雪的,如今失去了方知雪的可爱。滑雪场的造雪机当然能造雪,但两者**不可相比。
**北京,路越修越宽,楼越盖越高,似乎越来越人工化,人的意志和贪欲被无止境地放大。有人相信人定胜天、人工赛自然,但是城市的长远生存和发展,终究离不开基底,即包围、充填、供养城市的土地、山脉、河流、空气、植被、动物。其中野生植物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靠人工绿化、引进外来种,背离了根本,不可能真正美化城市。长期以来,城市规划者们还未充分意识到本土物种的重要性,没有为市民认识、欣赏、保护本土植物提供足够的便利,相关出版物极为少见。北京三面环山,从城里乘车半小时就能够上山,这在世界大都市中都是极难得的。而山上拥有温带极为丰富的植物种类和植被生态类型,可是北京市民知道槭叶铁线莲、小叶白蜡树、胭脂花、花锚、北京忍冬、荫生鼠尾草、北京水毛茛、华北耧斗菜长什么模样、有多美吗?园艺工作者和苗木公司了解北京自己的野生植物宝贝,才有可能在城市美化中充分利用本土植物。而目前北京与其他北方大城市一样存在不足:对本土植物重视不够,没有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研究和驯化本地**植物,依然习惯于引进南方、准南方的苗木。为何热衷于引进别地的东西?除了经济利益的考虑,原因无外乎它们看起来很美。其实,外来种通常不适合本地,也不能彰显本地的自然特征,再美也是人家的美。目前各地城市的行道树和温室栽种,极为雷同,似乎与贪恋别人家好东西的心理有关。
北京是古都,风水不错,这里居住的北京人本来是了解周围的大自然的。**,我们开始迈入小康社会,北京也在倡导建设绿色北京,*有条件和理由了解周围的自然世界。植物学界本来是有条件撰写、出版各种百姓博物急需的植物手册、观花指南作品的,但是他们太辛苦,被课题压得几乎喘不过气来,也有一部分人压根瞧不上百姓那点可怜的需求。结果,他们并没有翻译出大量的一般性作品,也无心大量创作本土作品。可喜的是,这种局面近些年也在发生变化。
这部精美的《北京自然笔记》是描写北京和北京周边植物的,有助于北京人了解自己的家乡或者第二故乡。本书作者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一对年轻夫妇。据我了解,*具体一点,文字主要出于大美女肖翠,图片主要出自分类才子林秦文。
两位作者本科都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肖翠老家陕西宝鸡眉县(太白山脚下),本科专业为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硕士专业为生态学。林秦文则来自福建安溪(茶的故乡),他是京城出了名的植物分类专家。小林读本科时我就认识他,数起来快有二十年了。多年来小林对我个人帮助甚多:我们一起去过小龙门和凤凰岭看植物;我一直在用的《北京植物志》也是小林当年帮我复印的;延庆有睡菜的消息*早是小林告诉我的(第二天我就开车去瞧了);向我**威廉斯(Vanessa Williams)演唱的《风中奇缘》主题歌;有一年我在云南拍到一种植物怎么也查不出名字,请教小林后迅速解决问题。林秦文与肖翠2005年恋爱,当时他们在调查北京密云的植被,博一的林秦文带队大二的肖翠,跑遍密云大小山脉,2012年两人结为伉俪,后来先后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工作。
这部书主要写地方野生植物(偶尔涉及栽培植物和动物),相当于北京地区观花指南。近几年有着“在地关怀”的本土自然、博物作品,开始呈现,安歌的《植物记》、谭庆禄的《东乡草木记》、莫训强的《南开花事》、年高的《四季啊,慢慢走:北京自然笔记》、张海华的《云中的风铃:宁波野鸟传奇》就是其中的代表。但愿这些作品也能**!许多人喜欢“非定域性”的动植物描写,而我则恰好相反。因为我个人觉得,“在哪里何时看到什么”是至关重要的信息,能提供这类信息的图书就比较实在。
作者在书中提到,写作受到了《檀岛花事:夏威夷植物日记》的启发,我自然**高兴。因为我以那种形式写夏威夷植物,的确出于一种“在地关怀”,我把访学的夏威夷当成了第三故乡,我也真的希望启发一些人亲自动手,以**人称进行在地自然写作。传播知识还是次要的,如我在上海交大出版社一套博物学文化丛书总序*末所讲,主要想通过实例“**”一部分人积极参与到博物学当中来!不过,肖翠比我写工作者和苗木公司了解北京自己的野生植物宝贝,才有可能在城市美化中充分利用本土植物。而目前北京与其他北方大城市一样存在不足:对本土植物重视不够,没有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研究和驯化本地**植物,依然习惯于引进南方、准南方的苗木。为何热衷于引进别地的东西?除了经济利益的考虑,原因无外乎它们看起来很美。其实,外来种通常不适合本地,也不能彰显本地的自然特征,再美也是人家的美。目前各地城市的行道树和温室栽种,极为雷同,似乎与贪恋别人家好东西的心理有关。
北京是古都,风水不错,这里居住的北京人本来是了解周围的大自然的。**,我们开始迈入小康社会,北京也在倡导建设绿色北京,*有条件和理由了解周围的自然世界。植物学界本来是有条件撰写、出版各种百姓博物急需的植物手册、观花指南作品的,但是他们太辛苦,被课题压得几乎喘不过气来,也有一部分人压根瞧不上百姓那点可怜的需求。结果,他们并没有翻译出大量的一般性作品,也无心大量创作本土作品。可喜的是,这种局面近些年也在发生变化。
这部精美的《北京自然笔记》是描写北京和北京周边植物的,有助于北京人了解自己的家乡或者第二故乡。本书作者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一对年轻夫妇。据我了解,*具体一点,文字主要出于大美女肖翠,图片主要出自分类才子林秦文。
两位作者本科都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肖翠老家陕西宝鸡眉县(太白山脚下),本科专业为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硕士专业为生态学。林秦文则来自福建安溪(茶的故乡),他是京城出了名的植物分类专家。小林读本科时我就认识他,数起来快有二十年了。多年来小林对我个人帮助甚多:我们一起去过小龙门和凤凰岭看植物;我一直在用的《北京植物志》也是小林当年帮我复印的;延庆有睡菜的消息*早是小林告诉我的(第二天我就开车去瞧了);向我**威廉斯(Vanessa Williams)演唱的《风中奇缘》主题歌;有一年我在云南拍到一种植物怎么也查不出名字,请教小林后迅速解决问题。林秦文与肖翠2005年恋爱,当时他们在调查北京密云的植被,博一的林秦文带队大二的肖翠,跑遍密云大小山脉,2012年两人结为伉俪,后来先后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工作。
这部书主要写地方野生植物(偶尔涉及栽培植物和动物),相当于北京地区观花指南。近几年有着“在地关怀”的本土自然、博物作品,开始呈现,安歌的《植物记》、谭庆禄的《东乡草木记》、莫训强的《南开花事》、年高的《四季啊,慢慢走:北京自然笔记》、张海华的《云中的风铃:宁波野鸟传奇》就是其中的代表。但愿这些作品也能**!许多人喜欢“非定域性”的动植物描写,而我则恰好相反。因为我个人觉得,“在哪里何时看到什么”是至关重要的信息,能提供这类信息的图书就比较实在。
作者在书中提到,写作受到了《檀岛花事:夏威夷植物日记》的启发,我自然**高兴。因为我以那种形式写夏威夷植物,的确出于一种“在地关怀”,我把访学的夏威夷当成了第三故乡,我也真的希望启发一些人亲自动手,以**人称进行在地自然写作。传播知识还是次要的,如我在上海交大出版社一套博物学文化丛书总序*末所讲,主要想通过实例“**”一部分人积极参与到博物学当中来!不过,肖翠比我写工作者和苗木公司了解北京自己的野生植物宝贝,才有可能在城市美化中充分利用本土植物。而目前北京与其他北方大城市一样存在不足:对本土植物重视不够,没有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研究和驯化本地**植物,依然习惯于引进南方、准南方的苗木。为何热衷于引进别地的东西?除了经济利益的考虑,原因无外乎它们看起来很美。其实,外来种通常不适合本地,也不能彰显本地的自然特征,再美也是人家的美。目前各地城市的行道树和温室栽种,极为雷同,似乎与贪恋别人家好东西的心理有关。
北京是古都,风水不错,这里居住的北京人本来是了解周围的大自然的。**,我们开始迈入小康社会,北京也在倡导建设绿色北京,*有条件和理由了解周围的自然世界。植物学界本来是有条件撰写、出版各种百姓博物急需的植物手册、观花指南作品的,但是他们太辛苦,被课题压得几乎喘不过气来,也有一部分人压根瞧不上百姓那点可怜的需求。结果,他们并没有翻译出大量的一般性作品,也无心大量创作本土作品。可喜的是,这种局面近些年也在发生变化。
这部精美的《北京自然笔记》是描写北京和北京周边植物的,有助于北京人了解自己的家乡或者第二故乡。本书作者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一对年轻夫妇。据我了解,*具体一点,文字主要出于大美女肖翠,图片主要出自分类才子林秦文。
两位作者本科都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肖翠老家陕西宝鸡眉县(太白山脚下),本科专业为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硕士专业为生态学。林秦文则来自福建安溪(茶的故乡),他是京城出了名的植物分类专家。小林读本科时我就认识他,数起来快有二十年了。多年来小林对我个人帮助甚多:我们一起去过小龙门和凤凰岭看植物;我一直在用的《北京植物志》也是小林当年帮我复印的;延庆有睡菜的消息*早是小林告诉我的(第二天我就开车去瞧了);向我**威廉斯(Vanessa Williams)演唱的《风中奇缘》主题歌;有一年我在云南拍到一种植物怎么也查不出名字,请教小林后迅速解决问题。林秦文与肖翠2005年恋爱,当时他们在调查北京密云的植被,博一的林秦文带队大二的肖翠,跑遍密云大小山脉,2012年两人结为伉俪,后来先后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工作。
这部书主要写地方野生植物(偶尔涉及栽培植物和动物),相当于北京地区观花指南。近几年有着“在地关怀”的本土自然、博物作品,开始呈现,安歌的《植物记》、谭庆禄的《东乡草木记》、莫训强的《南开花事》、年高的《四季啊,慢慢走:北京自然笔记》、张海华的《云中的风铃:宁波野鸟传奇》就是其中的代表。但愿这些作品也能**!许多人喜欢“非定域性”的动植物描写,而我则恰好相反。因为我个人觉得,“在哪里何时看到什么”是至关重要的信息,能提供这类信息的图书就比较实在。
作者在书中提到,写作受到了《檀岛花事:夏威夷植物日记》的启发,我自然**高兴。因为我以那种形式写夏威夷植物,的确出于一种“在地关怀”,我把访学的夏威夷当成了第三故乡,我也真的希望启发一些人亲自动手,以**人称进行在地自然写作。传播知识还是次要的,如我在上海交大出版社一套博物学文化丛书总序*末所讲,主要想通过实例“**”一部分人积极参与到博物学当中来!不过,肖翠比我写得好!《北京自然笔记》与《檀岛花事》性质相似,但*系统*实用,不似我写得那么散漫。
本书内容简明,却不是简单地传播一般性植物知识,跟随作者“行走”书中每一条路线,能学到许多东西。其中描写了北桑寄生、独角莲、温桲、松下兰、山西玄参、红花鹿蹄草,它们比较少见。有些我在野外也没有碰到过,在书中读到它们也令我耳目一新,很有收获。
本书也很关注入侵种,如禾本科的蒺藜草属植物、菊科的印加孔雀草等。目前北京有害的外来种不算少,豚草、三裂叶豚草、刺果瓜(Sicyos angulatus)都已安家落户,以后会越来越多,专家有义务清晰地描述这些有害植物,让老百姓认识它们。用知识武装起来的百姓才有可能监督它们、控制它们。让百姓知道哪些是固有的、哪些是外来的植物,这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是,这事又绕不过去。不了解,怎么可能真正关注北京的生态环境,又如何可能真的热爱首都?
本书也展示了一般图书中不大可能收录的图片,如蒙椴小苗、百蕊草的根系、火焰草的基生叶、匙荠的果实等。这些都有助于人们认识植物的多样性和演化策略。
总之,我认为这部**植物作品立足于本地,扎实、实用,我愿意**给大家。它适合于所有热爱植物、关心北京发展的人阅读。
刘华杰
北京大学教授,博物学文化倡导者
2018年3月2日得好!《北京自然笔记》与《檀岛花事》性质相似,但*系统*实用,不似我写得那么散漫。
本书内容简明,却不是简单地传播一般性植物知识,跟随作者“行走”书中每一条路线,能学到许多东西。其中描写了北桑寄生、独角莲、温桲、松下兰、山西玄参、红花鹿蹄草,它们比较少见。有些我在野外也没有碰到过,在书中读到它们也令我耳目一新,很有收获。
本书也很关注入侵种,如禾本科的蒺藜草属植物、菊科的印加孔雀草等。目前北京有害的外来种不算少,豚草、三裂叶豚草、刺果瓜(Sicyos angulatus)都已安家落户,以后会越来越多,专家有义务清晰地描述这些有害植物,让老百姓认识它们。用知识武装起来的百姓才有可能监督它们、控制它们。让百姓知道哪些是固有的、哪些是外来的植物,这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是,这事又绕不过去。不了解,怎么可能真正关注北京的生态环境,又如何可能真的热爱首都?
本书也展示了一般图书中不大可能收录的图片,如蒙椴小苗、百蕊草的根系、火焰草的基生叶、匙荠的果实等。这些都有助于人们认识植物的多样性和演化策略。
总之,我认为这部**植物作品立足于本地,扎实、实用,我愿意**给大家。它适合于所有热爱植物、关心北京发展的人阅读。
刘华杰
北京大学教授,博物学文化倡导者
2018年3月2日得好!《北京自然笔记》与《檀岛花事》性质相似,但*系统*实用,不似我写得那么散漫。
本书内容简明,却不是简单地传播一般性植物知识,跟随作者“行走”书中每一条路线,能学到许多东西。其中描写了北桑寄生、独角莲、温桲、松下兰、山西玄参、红花鹿蹄草,它们比较少见。有些我在野外也没有碰到过,在书中读到它们也令我耳目一新,很有收获。
本书也很关注入侵种,如禾本科的蒺藜草属植物、菊科的印加孔雀草等。目前北京有害的外来种不算少,豚草、三裂叶豚草、刺果瓜(Sicyos angulatus)都已安家落户,以后会越来越多,专家有义务清晰地描述这些有害植物,让老百姓认识它们。用知识武装起来的百姓才有可能监督它们、控制它们。让百姓知道哪些是固有的、哪些是外来的植物,这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是,这事又绕不过去。不了解,怎么可能真正关注北京的生态环境,又如何可能真的热爱首都?
本书也展示了一般图书中不大可能收录的图片,如蒙椴小苗、百蕊草的根系、火焰草的基生叶、匙荠的果实等。这些都有助于人们认识植物的多样性和演化策略。
总之,我认为这部**植物作品立足于本地,扎实、实用,我愿意**给大家。它适合于所有热爱植物、关心北京发展的人阅读。
刘华杰
北京大学教授,博物学文化倡导者
2018年3月2日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是一种截然不同的“北京视角”。过去,我更多地关注这座城市的历史脉络、人文风情,而《北京自然笔记(精)》则让我看到了它另一面——那充满活力的、呼吸着的自然肌理。书中的描写,不是那种宏大叙事的壮丽,而是微观世界的精妙。 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北京气候特点下,动植物生存状态的刻画。例如,在干旱的春天,植物如何顽强地绽放;在酷暑的夏日,动物如何寻找一处阴凉;在凛冽的寒冬,它们又如何度过漫长的时光。这些细节的捕捉,展现了生命在严苛环境下,依然能够找到出路、繁衍生息的智慧。 书中关于北京不同区域的自然景观的描写,也让我印象深刻。从城市的绿地公园,到近郊的山野林地,再到远郊的湿地与河流,作者都用一种近乎朴素却充满诗意的方式,记录下了它们的独特之处。我仿佛能看到那些高大的乔木在阳光下投下斑驳的影子,能听到溪水潺潺流动的声音,甚至能闻到野花散发的淡淡清香。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力,让人在不经意间,就爱上了这座城市隐藏的自然之美。
评分我从未想过,一本关于“北京”的书,可以写得如此“野”。《北京自然笔记(精)》颠覆了我过往的认知,它让我看到了这座千年古都,在现代化的浪潮中,依然顽强维系着它的自然脉搏。书中没有宏大的场面,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更多的是一种宁静的观察,一种细腻的描绘。 我被书中对北京四季变化中,那些细微之处的描写深深吸引。作者用一种仿佛拥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的洞察力,捕捉到了常人难以察觉的自然现象。比如,某一天清晨,空气中突然弥漫开的某种花朵的香气,预示着某种季节的到来;又比如,某种昆虫在特定的时间段内,突然活跃起来,传递着生态环境的信号。 更让我感到共鸣的是,书中那些关于北京城市景观与自然元素融合的描写。那些在高楼林立的夹缝中,顽强生长的小草,那些在古老城墙根下,安然栖息的鸟儿,甚至那些被遗忘的角落里,悄然绽放的野花。这些生命,以它们自己的方式,为这座冰冷的城市注入了温度与灵性。阅读这本书,就像是进行了一次特别的“北京城市徒步”,在作者的引导下,我看到了一个我从未仔细留意过的、充满生命力的北京。
评分很难用一个简单的词来概括《北京自然笔记(精)》给我的感受。它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科普读物,却比许多科普书更能激发人对自然的兴趣。它也不是一本纯粹的散文集,但其中蕴含的情感却足够细腻动人。读这本书,就像是在跟随一个老友,在他们熟悉的故乡进行一次别开生面的漫步。 书中对北京特有的一些野生动植物的描写,让我大开眼界。那些我曾经只在书本上或电视上见过的名字,竟然就在我生活的这座城市里繁衍着,并且有着自己的生存之道。作者的笔触非常生动,他会描绘老北京城墙上爬满的藤蔓,在风中摇曳的身姿,会记录下在京郊山野中偶遇的珍稀鸟类,它们矫健的身影和悠扬的鸣叫。这种本地化的视角,让我对北京的自然生态有了更深切的认识,也更加珍惜这些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宝贵财富。 每每读到书中那些关于季节更替、植物生长、动物习性的片段,我都能感受到一种来自大地的力量,一种不屈不挠的生命力。这不仅仅是文字的魅力,更是作者深厚的生活体验和观察积累所赋予的。
评分这是一本让人读了之后,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留意身边事物的书。翻阅《北京自然笔记(精)》,我仿佛获得了一双能够“看见”的眼睛,看到了平时在匆忙中擦肩而过的那些细节。比如,作者对城市公园里各种野花的细致观察,从它们的花期、颜色,到它们如何巧妙地适应城市环境,甚至是用怎样的姿态迎接路过的行人。那些我曾认为只是“杂草”的东西,在书中竟然有了名字,有了它们自己的故事。 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穿插了作者与这些自然元素的互动。他如何蹲下身子,观察一只小蚂蚁如何搬运食物;如何仰望天空,辨认飞过的鸟儿种类;甚至如何记录下不同季节的虫鸣声,如同收藏一首首自然的乐章。这些片段让我觉得,作者并非高高在上地俯视自然,而是平等地与之交流,带着好奇、尊重与热爱。这种人与自然之间的温情互动,让整本书的基调变得非常温暖,读起来没有丝毫的距离感。我甚至开始期待,下次走在北京的街头,也能像作者一样,发现那些隐藏在平凡中的不平凡。
评分一直以来,北京这座城市在我心中,除了巍峨的故宫、热闹的胡同,还有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属于它自己的呼吸。最近翻开这本《北京自然笔记(精)》,那种感觉被放大、被具体化了。它不像我过去读过的任何一本关于北京的书,不谈历史,不讲建筑,不描绘人潮,而是把目光投向了那些我们常常忽略的角落——那些隐藏在钢筋水泥缝隙中、在寻常巷陌旁、在高楼大厦脚下的,生生不息的自然生命。 书中对于四季变化的描绘,不是冷冰冰的日期,而是融入了切实的感受。春天的细雨如何滋润着公园里的新芽,鸟儿们如何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宣告着复苏;夏天的知了如何在午后声嘶力竭地歌唱,荷叶如何在积水潭的碧波中舒展;秋天的落叶如何铺满地坛的石板路,带来了淡淡的忧伤与宁静;冬天的寒风如何塑造出玉泉山的光秃枝桠,却也孕育着来年的生机。作者的文字就像一支灵巧的画笔,勾勒出北京不同时节里,那些微小却顽强的生命力。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北京郊野的描写,那些曾经只是作为背景的远山,在书里变得立体而鲜活,仿佛能听到风吹过草地的声音,闻到泥土的芬芳。这让我重新审视了这座我生活了多年的城市,原来它不止有繁华,更有深沉而宁静的自然底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