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物理实验9787512713123 中国妇女出版社 别莱利曼

趣味物理实验9787512713123 中国妇女出版社 别莱利曼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别莱利曼 著
图书标签:
  • 物理实验
  • 趣味物理
  • 科普
  • 青少年
  • 科学
  • 实验
  • 儿童
  • 别莱利曼
  • 中国妇女出版社
  • STEM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悟元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ISBN:9787512713123
商品编码:29528569686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7-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趣味物理实验
作者 别莱利曼
定价 26.00元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ISBN 9787512713123
出版日期 2016-07-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全世界孩子喜欢的大师趣味科学”丛书是一套适合青少年科学学习的读物。在书中,科普大师别莱利曼不仅向小读者们讲述了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的常识和基础知识,还运用各种奇思妙想和让人意想不到的分析,为小读者解密科学谜题、解析科幻故事,激发小读者对学习科学知识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让小读者学会活学活用科学知识。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不仅可以轻松爱上科学学习,还能激活无穷的科学想象力,掌握科学思维的技巧。同时,对各种生活现象与科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也能产生深刻的认识。总之,这是一套通俗易懂、妙趣横生、引人入胜而又让人受益无穷的超级科普读物!


   作者简介

雅科夫?伊西达洛维奇?别莱利曼(1882~1942)

出生于俄国格罗德省别洛斯托克市,享誉世界的科普作家、趣味科学的奠基人。1959年,“月球3号”无人月球探测器传回了世界上张月球背面图,其中拍的一个月球环形山就被命名为“别莱利曼”环形山,以纪念这位科普大师。

别莱利曼从17岁时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文章。1909年大学毕业后,开始全力从事科普写作和教育工作。从1916年开始,他用了3年时间,创作完成了其代表作《趣味物理学》,为以后一系列趣味科普读物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别莱利曼一生共创作了105部作品,其中大部分是趣味科普读物。他的作品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对世界科普事业作出了非凡贡献。

别莱利曼的趣味科学系列丛书既妙趣横生又立论缜密,是受欢迎、*青少年阅读的科普书。一些在学校里让学生感到难懂枯燥的科学问题,在别莱利曼的笔下,都改变了呆板的面目,显得和蔼可亲了。


   目录

Chapter 1生活中的有趣物理实验→ 1

比哥伦布更厉害→ 2

离心力→ 4

10种制作陀螺的方法→ 9

碰撞游戏→ 15

杯子里的鸡蛋→ 17

不可能发生的断裂→ 19

模拟潜水艇→ 21

水面浮针→ 23

潜水钟→ 25

水为什么不会倒出来→ 27

水中取物→ 29

降落伞→ 31

热气流与纸蛇→ 34

如何得到一瓶冰→ 37

冰块断了吗→ 38

听到的是哪个声音→ 40

钟声入耳→ 42

可怕的影子→ 43

测量亮度→ 44

脑袋朝下→ 47

颠倒的大头针→ 50

磁针试验→ 52

有磁性的剧院→ 53

带电的梳子→ 55

听话的鸡蛋→ 56

力的相互作用→ 58

电的斥力→ 59

电的另一个特点→ 61

用不准的天平称重→ 63

绳子会在哪里断开→ 64

纸条会从哪里断开→ 65

用拳头砸空火柴盒会发生什么→67

如何把物体吹向自己→ 68

挂钟走慢了该如何调整→ 69

会自动平衡的木棒→ 70

蜡烛火苗如何运动→ 72

液体会产生向上的作用力吗→73

天平哪边重一些→ 76

如何让竹篮能打水→ 77

肥皂泡中的奥秘→ 79

漏斗为什么“不工作”→ 85

翻转水杯,杯里的水有多重→86

不听话的瓶塞→ 87

不会燃烧的纸→ 88

神秘风轮→ 89

毛皮大衣能保暖吗→ 91

冬天如何给房间通风→ 93

可以用开水将水烧开吗→ 94

可以用雪将水烧开吗→ 96

蝈蝈在哪里鸣叫→ 98

从哪里传来的回声→ 99


   编辑推荐

   文摘


   序言

宇宙的奥秘,生活的智慧——从日常现象到科学本质的探索之旅 你是否曾对天空中划过的流星感到惊叹?是否曾好奇雨滴为何会落下,又为何能形成彩虹?是否曾想知道,看似简单的生活现象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科学原理?本书将带你踏上一段引人入胜的探索之旅,从司空见惯的日常事物出发,一步步揭开隐藏在宇宙深处的物理学奥秘,并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 一、 视觉的魔法:光影的变幻与色彩的秘密 我们生活在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里,但你可曾停下来思考,为什么我们会看到颜色?为什么有些物体会发光,而有些则只是反射光线?本书将从光的本质出发,深入浅出地讲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光学现象。 光的旅行: 我们将从最基本的“光是什么”开始,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以及它是如何以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穿越宇宙的。你将了解到,我们看到的每一个物体,无论是闪耀的钻石还是朴素的石子,都是在与光线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话。 镜子里的秘密: 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它们是如何改变我们形象的?我们会通过简单的实验,让你亲身感受不同镜子的成像原理,理解反射定律,甚至让你学会如何利用这些原理来观察难以触及的物体,或者设计出有趣的视觉效果。 彩虹的七色桥: 为什么下雨过后,天空中会出现绚丽的彩虹?本书将带你走进光的色散世界,了解白光是如何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以及水滴在其中扮演的奇妙角色。你还将学会如何通过棱镜来“制造”属于自己的彩虹,亲眼见证光的七彩变身。 透镜的魔力: 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它们是如何让世界变得更加清晰或更加广阔的?我们将深入讲解透镜的成像原理,包括焦距、放大率等概念,让你理解相机如何捕捉瞬间,以及我们如何通过眼睛看到远方的星辰。你甚至可以尝试制作一个简单的凸透镜相机,体验成像的乐趣。 光的“行走”: 光的直线传播是它的基本特性,但它在遇到障碍物时又会发生什么?本书将介绍光的衍射和干涉现象,让你理解为什么细缝会投下模糊的影子,以及为什么肥皂泡会呈现出五彩斑斓的色彩。这些看似微小的现象,却蕴含着深刻的物理学原理。 二、 运动的韵律:从静止到飞驰的物理学 从手中滑落的苹果到呼啸而过的列车,运动无处不在。本书将带你探索运动背后的规律,理解力量与运动的关系,感受物理学带来的秩序与和谐。 惯性:物体的“懒惰”本性: 为什么汽车突然刹车时,我们会被向前甩?为什么甩掉雨伞上的水珠,需要用力挥动?本书将介绍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让你理解物体维持其运动状态的倾向。你将了解到,惯性并非“懒惰”,而是物体固有的属性。 力与运动:推、拉、跳跃的奥秘: 力的作用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我们将详细讲解力的概念,包括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并介绍力的合成与分解。你将学习到,无论是踢足球、扔铅球,还是用杠杆撬动重物,都离不开力的巧妙运用。 加速度的秘密:速度的变化: 为什么物体在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快?为什么汽车启动时会加速?本书将介绍加速度的概念,即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你将理解,加速度是力作用下的直接结果,并学习如何通过实验来测量和计算加速度。 摩擦力:不可或缺的“阻碍”: 走路时,我们为何能站稳?写字时,笔为何能在纸上留下痕迹?摩擦力虽然有时被视为阻碍,但它却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力量。本书将深入探讨静摩擦、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让你理解摩擦力的产生原因、大小以及如何利用和减小摩擦力。 圆周运动的挑战: 旋转的陀螺、绕着行星运行的卫星……圆周运动是宇宙中最常见的运动形式之一。本书将介绍向心力、离心力等概念,让你理解为何物体在做圆周运动时会感受到一种“被拉扯”的力量,以及它在天文、工程等领域的重要性。 三、 能量的流转:热量、电能与动能的转化 能量是宇宙中最 fundamental 的概念之一,它以各种形式存在,并在不断地转化和传递。本书将带你认识能量的多种形态,理解能量守恒的规律,并从中体会科技发展的驱动力。 热量的秘密:分子的舞蹈: 为什么物体会变热?热量是如何传递的?本书将从微观角度,讲解热是由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产生的。你将了解到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这三种热量传递方式,并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例如冰箱制冷、房屋保温等。 温度的测量: 温度计是如何工作的?摄氏度、华氏度、开尔文……这些单位又代表着什么?我们将介绍不同类型的温度计,并讲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让你理解温度是衡量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电的脉搏:电流的奥秘: 电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能源。本书将介绍电荷、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并讲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你将理解,我们家中闪烁的灯光、运转的电器,都离不开电流的稳定输送。 电磁的关联: 电和磁之间有着怎样的神秘联系?我们将介绍电磁感应现象,让你理解发电机是如何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以及电动机是如何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这是现代工业的基础。 功与能:能量的“支付”: 功是力在物体移动方向上做的量。本书将介绍功的概念,并将其与能量联系起来,讲解动能(运动物体的能量)和势能(物体储存的能量)。你将理解,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是自然界的基本法则,它解释了从简单的投石到复杂的机械运动的能量流动。 功率:能量转换的速度: 功率描述了能量转换或做功的速度。本书将介绍功率的概念,并让你理解,为什么有些机器比其他机器在相同时间内能完成更多的工作。 四、 压强与浮力:液体与气体的智慧 我们身处在一个被气体和液体包围的世界。本书将带你探索这些流体世界的奇妙现象,理解它们所遵循的物理规律。 大气压:无形的力量: 为什么吸管能吸水?为什么吸盘能吸附在墙上?本书将介绍大气压强的概念,并讲解它是如何影响我们生活的。你将了解到,大气压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无处不在,并能产生巨大的力量。 液体压强:深度与方向: 为什么潜水员在深海中需要承受巨大的压力?为什么水坝通常会越往下越厚?本书将讲解液体压强的产生原因,以及它与液体深度和密度的关系。你将理解,液体压强在各个方向上都是相等的。 浮力:漂浮的秘密: 为什么船能在大海中航行?为什么物体会漂浮在水面上?本书将深入讲解阿基米德原理,让你理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相等。你还将学习如何利用浮力来计算物体的密度,甚至设计出能够漂浮的装置。 流体的流动: 水流为什么会从高处流向低处?管道中的水流速度与什么有关?本书将简要介绍流体流动的基本规律,让你对河流、管道中的水流有更深的认识。 五、 声音的律动:从振动到听觉的奇妙过程 我们通过声音来交流、感知世界。本书将带你走进声音的领域,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感知。 声音的起源:振动: 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是风吹过树叶?是乐器发出悦耳的旋律?本书将解释,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你将了解到,不同的振动频率会产生不同的音高。 声音的传播:介质的传递: 声音可以在空气、水、固体中传播,但它为何无法在真空中传播?本书将介绍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并讲解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与音色: 为什么男人的声音低沉,女人的声音高亢?为什么有的声音听起来悦耳,有的则刺耳?本书将讲解音调(由频率决定)、响度(由振幅决定)和音色(由波形决定)这三个声音的基本特性,让你理解声音的丰富多彩。 回声的奥秘: 为什么在空旷的山谷中,我们的喊声会重复出现?本书将介绍回声现象,让你理解声音在遇到障碍物后会被反射回来。你还可以尝试通过简单的实验来模拟回声。 六、 科学思维的培养:观察、思考与实践 本书不仅仅是介绍各种物理现象,更重要的是引导读者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好奇心是第一生产力: 鼓励读者从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出发,保持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不断提出“为什么”。 细致入微的观察: 强调观察的重要性,教会读者如何准确、客观地记录所见所闻,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 逻辑推理与分析: 引导读者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找出背后的科学原理。 动手实践的乐趣: 大量介绍简单易行的实验,鼓励读者亲自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体验科学的魅力。 本书的价值 本书旨在以一种轻松有趣的方式,打破物理学枯燥刻板的印象,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过程中,不仅能收获丰富的物理知识,更能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思维,并从中获得解决生活问题的智慧。无论是对科学充满好奇的青少年,还是希望重新认识世界、提升生活品质的成年人,本书都将是一份极具价值的启迪。它将告诉你,科学并非遥不可及,它就蕴藏在你身边的每一个角落,等待着你去发现,去探索,去理解。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个曾经的“物理学渣”,对任何跟物理沾边的东西都抱有敬而远之的态度,直到我的一个朋友强烈推荐了这本《趣味物理实验》。我本来没抱太大希望,觉得可能又是那些晦涩难懂的文字和枯燥的图示,但翻开第一页,我就被彻底震撼了。它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复杂的理论,而是用一种非常生活化、甚至有点俏皮的语言,把我带入了一个全新的物理世界。比如,书中讲解“浮力”的部分,不是冷冰冰地介绍阿基米德原理,而是通过一个简单的“沉浮实验”,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为什么有些东西会浮起来,有些则会沉下去,而且解释得极其透彻,完全没有我之前对物理的刻板印象。我甚至还跟着书里演示的方法,用家里的水槽和各种小物品做起了实验,发现原来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有趣的物理规律。这种“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让我这个曾经的“物理绝缘体”也开始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书中的一些实验设计得非常巧妙,既能激发好奇心,又能培养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觉不只是在学习物理,更是在学习一种思考方式。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一个充满惊喜的宝藏盒里探险。我一直认为,物理学是关于世界运作的本质,是解释万事万物的钥匙,但很多时候,我们接触到的物理知识都是碎片化的,缺乏系统性和趣味性。而《趣味物理实验》恰恰弥补了这一点。它没有长篇大论的理论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精心设计的实验,让我们亲身体验和观察物理现象。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惯性”的那个实验,用一张纸和一枚硬币,就能轻松演示出惯性定律,而且讲解得非常到位,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之前一直觉得模糊的概念。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怎么做”实验,更侧重于“为什么”会这样。它在实验的讲解中,穿插了大量生动形象的比喻和类比,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变得通俗易懂。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阅读一本书,更像是在和一个经验丰富的物理学家对话,他耐心地引导我,让我自己去发现和理解那些隐藏在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这种主动探索的过程,让我对物理的理解更加深刻,也更加持久。

评分

刚拿到《趣味物理实验》的时候,我并没有期待它能给我带来多少“惊艳”的感觉,毕竟市面上关于科普的书籍已经很多了。但是,这本书带给我的触动,远超出了我的预料。它没有像很多科普读物那样,用过于华丽的辞藻或者炫酷的特效来吸引眼球,而是回归到最本真的科学探索。书中对每一个实验的介绍都非常详尽,从实验器材的准备,到操作步骤的分解,再到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都做得非常到位。我最欣赏的一点是,它鼓励读者去思考“为什么”,而不是简单地接受结论。比如,在介绍“静电”实验时,它不仅教你如何摩擦气球产生静电,更会引导你去思考,为什么摩擦会产生静电,以及静电的传播方式等等。这种层层递进的探索方式,让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完成一个实验,而是在进行一次小型的科学研究。而且,书中对实验安全的提示也非常细致,让我能够放心地让孩子跟着一起尝试,在玩乐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这对于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绝对大有裨益。

评分

拿到这本《趣味物理实验》,老实说,一开始是被封面那些色彩斑斓、充满奇思妙想的小玩意儿吸引住了。我一直觉得物理离我们很近,但又好像有点高深莫测,是那种课本上密密麻麻的公式和定律,总让人望而却步。但这本书不一样,它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小时候玩过的积木,简单易懂,却能搭建出无限可能。我尤其喜欢其中一些不需要太复杂材料就能实现的实验,比如利用肥皂水制造彩虹,或者用气球和吸管模拟火箭发射。这些小小的惊喜,让我重新找回了对科学的好奇心,也让我意识到,原来学习物理并不一定是枯燥乏味的,它可以是充满乐趣和探索的过程。而且,很多实验都可以在家完成,这对于喜欢动手实践的我来说,简直是福音。我甚至开始翻箱倒柜,找出家里那些很久没用过的旧物,准备跟着书里的步骤,重新感受科学的魅力。这本书就像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用最生动有趣的方式,一点点地揭开物理世界的面纱,让我觉得,原来那些看似神奇的现象,背后都有着简单而美妙的科学原理。

评分

坦白说,我一直对那些“看起来很高大上”的物理实验有些畏惧,总觉得需要专业的设备和场地才能进行。《趣味物理实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这个认知。它所呈现的实验,很多都取材于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比如吸管、气球、水、硬币等等,这极大地降低了实验的门槛,让“玩转物理”变得触手可及。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光线折射”的那个小实验,用一杯水和一支笔,就能清晰地展现出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变化,而且解释得非常有条理,让我瞬间理解了为什么水下的物体看起来会“错位”。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讨喜,既有科学的严谨性,又不失幽默感,读起来一点也不会觉得枯燥。我甚至觉得,这本书不只是一本实验手册,更是一本“生活中的科学百科”。它让我开始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发现那些曾经被我忽略的,却又充满科学奥秘的细节。每次翻开这本书,都能给我带来新的启发和乐趣,让我觉得,原来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隐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