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
本书融合了北京妇产医院儿科医生做妈妈后的亲身经历及其多年儿科医生的一线临床经验,从儿科医生和妈妈的双重角度出发,将科学、正确的宝宝日常护理知识呈献给大家,不仅从医学角度告诉家长怎么做,还从心理、生活方式等方面给家长以安慰和指导,让家长更容易接受。
目 录
宝宝日常护理篇……13
抱姿:妈妈们面对的第一件事情……14
抱起新生儿是门技术活……14
新妈妈必学的5种抱姿……16
抱宝宝不能犯的3个错误……18
穿着:家长不可不听的必修课……19
宝宝穿什么根据月龄来……19
给宝宝穿脱衣服有讲究……23
宝宝衣服的清洗与晾晒……26
儿科医生眼里的“蜡烛包”……27
宝宝的鞋袜怎么选……28
尿布:小尿布里也有大学问……29
儿科医生眼里的尿布和纸尿裤……29
第一次给宝宝换纸尿裤或尿布……33
尿布的清洗消毒要做到位……34
一次性纸尿裤过大过小都不好……35
卫生:儿科医生的卫生课……36
儿科医生眼里的卫生不是无菌……36
宝宝的“餐具”——乳房和奶瓶的清洁问题……37
宝宝的口腔卫生怎么搞……38
宝宝逮什么咬什么会不会不卫生……39
如何给宝宝洗头……40
宝宝的洗澡用品与大人不一样……42
第一次给宝宝洗澡……43
不要过度清洗宝宝私处……45
宝宝房间的4大卫生要求……46
大小便:判断宝宝健康的重要
依据……47
宝宝大便传递出的健康信号……47
小便也是反映宝宝健康状况的晴雨表……48
睡眠:妈妈们最操心的事……49
宝宝独自睡还是与大人睡……49
妈妈不要强迫宝宝改变睡姿……50
要不要使用枕头以及怎么用有说法……52
宝宝睡得好,自然长得快……53
睡好需要好条件……54
让宝宝养成睡眠好习惯……56
3种常见的不良睡眠模式……57
让宝宝入睡的方法……58
训练宝宝自己入睡的窍门……59
宝宝半夜醒来,医生妈妈也头疼……60
宝宝起得太早怎么办……62
营养:做一个合格的宝宝营养师……63
早期营养要努力避免过敏……63
宝宝的第一口奶应该是母乳……64
预防母乳不足,多方面去努力……65
坚持母乳喂养6个月……68
上班后顺利背奶的4个细节问题……69
对母乳过敏也应该坚持喂母乳……70
配方奶粉是最佳母乳代替品……71
不适合的配方奶粉需要换掉……72
从按需喂养过渡到按时喂养……73
合理添加辅食,避免营养缺乏……74
辅食要随宝宝的发育进行调整……76
做好断奶前后的营养衔接……77
让宝宝自己把握进食量……79
宝宝厌食、拒奶,要找原因……80
妈妈不可不知的宝宝必需营养素……84
儿科医生眼里的营养素补充问题……86
非诊断需要不用特意测微量元素……87
宝宝无须特别补充DHA、ARA……88
这些宝宝需要补充维生素D……89
别把宝宝当成钙片“回收站”……91
预防缺铁,保证智商发育所需……94
缺锌会影响胃口……96
预防维生素A缺乏……97
别把宝宝养成肥胖儿……98
喝水问题不需要过度关注……101
正确评价宝宝的发育成长……102
身体部位:让宝宝全身上下都健康无恙……103
囟门:保护柔软的囟门不受撞击……103
眼睛:宝宝的眼睛巧护理……104
鼻子:鼻腔不要过度刺激……105
耳朵:避免伤害,保护听力……106
脐带:护理脐带残端要用心……107
臀部:保证臀部的清洁和干爽很重要……108
指甲:剪的时候注意安全……110
皮肤:护肤品的使用原则……111
互动交流:建立母子间的情感纽带……113
我对母子情感关系的理解……113
宝宝不能完全交由他人代为抚养……115
多抱抱宝宝,增进亲子感情……116
妈妈喂奶时要和宝宝有眼神交流……118
多跟宝宝说话好处多……119
主动发现宝宝的需求……120
宝宝哭闹,妈妈们应该各有一套哄乖的办法……121
黏人程度与亲子关系有关……122
和宝宝玩耍是件快乐的事情……123
儿科医生眼里的宝宝抚触……125
常做婴儿操可增进亲子感情……128
出行:家人是最好的安全督导员……129
带宝宝外出需要注意的几点……129
医生妈妈对背带、腰凳以及推车的看法……130
选购、使用婴儿背带、腰凳的门道……131
安全舒适是选购婴儿推车的前提……132
出门带齐必需品……134
多做户外活动,增加宝宝的体验……135
少带宝宝到人多的地方……136
带宝宝外出要提防被拐带……138
带宝宝旅游需要注意的4个细节……139
四季:宝宝的春夏秋冬这么过……140
春天不能一味“捂”着宝宝……140
春、夏、秋都要防过敏……141
春天尤其要注意避免皮肤干燥……142
多久洗一次澡、怎么洗,要根据宝宝自身
情形决定……143
夏季消暑别太贪凉……144
夏季头顶要凉爽,脚要保暖……146
宝宝中暑,糖盐水是良方……147
夏季注意保护宝宝肠胃……148
秋季把好卫生关,预防秋季腹泻……149
体弱宝宝不能“秋冻”……150
秋冬干燥,注意保湿……151
冬季保温要适度,别让宝宝“冬眠”……152
四季饮食安排各有重点……153
护理盲区:医生妈妈也会忽略的
护理区域……154
人为干涉宝宝生长过程对发育不利……154
没必要刻意选择宝宝的饮用水……155
不要让消毒剂成为宝宝的清洁必需品……156
避免频繁给宝宝使用湿纸巾、免洗消毒液
……157
宝宝食物放入冰箱有讲究……159
用微波炉给宝宝热食物的3个提醒……159
加湿器使用不当会给宝宝带来不适……160
家有宝宝,使用空气净化器也有更多禁忌
……161
专题:雾霾天如何保护好宝宝……162
宝宝异常状况篇……165
意外伤害:积极预防并学会急救方法……166
儿科医生认为家长应该学习的两种急救方法……166
吐奶不是病,但误吸可窒息……168
宝宝气道进入异物的预防与急救法……170
警惕宝宝误服药品或毒物……173
眼里进异物,别揉……175
耳朵进水要正确处理……177
鼻腔异物,不要自行掏……178
宝宝被蚊虫叮咬不能掉以轻心……179
宝宝掉下床,妈妈莫惊慌……181
宝宝常见外伤出血情况的处理……182
夹伤、砸伤的家庭护理……185
宝宝烫伤或灼伤的预防与家庭应急办法……186
溺水急救需把握黄金4分钟……188
电击伤的预防和急救……189
带宝宝乘坐各种交通工具时的安全事宜……190
猫狗抓咬伤要打狂犬病疫苗……192
常见病:好妈妈胜过好医生……194
儿科医生认为应带宝宝看医生的情形……194
心理因素也会引起不适……197
感冒的预防和护理……198
护理咳嗽要对症……200
照顾好发烧的宝宝……202
高热惊厥,没有实质性损害……205
照顾好腹泻的宝宝……206
注意日常调理,彻底解决便秘问题……210
找到宝宝腹痛的原因……212
照顾好爱出汗的宝宝……216
用药:医生妈妈也头疼的事情……218
别擅自给宝宝用药……218
不要随意改变药物的用法、用量……219
能吃药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输液……221
“小药”也不能滥用……222
退烧药的选择和使用……223
抗生素不能滥用,但该用还得用……225
成人药物不能给宝宝用……226
中药也需慎用……227
宝宝输液时家长要守在旁边……228
家里备药要注意安全……229
计划外疫苗该不该接种……230
宝宝不愿吃药怎么办……233
哺乳期妈妈不能随便吃药……236
专题:宝宝常用药的使用提醒……237
说实话,育儿的过程就像一场马拉松,充满了未知和惊喜,但也需要智慧和耐心。这本书的到来,让我觉得这场“马拉松”变得更加可控和有意义。我之前总觉得,育儿就是“带孩子”,但读了这本书我才意识到,原来它蕴含着如此多的科学道理和人文关怀。作者在书中对母乳喂养和配方奶喂养的科学解读,以及如何科学处理喂养中的常见问题,比如溢奶、便秘等,都给了我非常实用的建议,让我能够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做出最佳选择。而关于睡眠训练的部分,更是让我眼前一亮。书中提出的分阶段、循序渐进的睡眠引导方法,让我不再头疼宝宝“不睡”的问题,而是能够科学地帮助宝宝建立健康的睡眠习惯。更难得的是,这本书并没有一味强调“完美育儿”,而是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告诉我们如何在这个充满挑战的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并享受育儿的乐趣。它教会我,育儿不是一种“任务”,而是一种“陪伴”和“成长”。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我近期发现的最宝贵的育儿宝典!作为一位新手妈妈,我当初怀揣着满满的爱与期待,同时也伴随着一丝丝忐忑不安。在宝宝出生前,我疯狂地搜集各种育儿信息,从网上、朋友那里,各种说法层出不穷,一时间让我眼花缭乱,甚至有些焦虑。当我拿到这本《儿科医生妈妈的宝宝日常护理全攻略》时,真的感觉像找到了救星。书中的内容非常系统且条理清晰,从新生儿的喂养、睡眠、洗澡、抚触,到更宏观的生长发育、疾病预防,甚至是宝宝的心理发展,都给予了非常详细且实用的指导。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以一位儿科医生的专业视角,结合了自己作为妈妈的亲身经历,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许多我之前一直困惑不解的育儿难题。比如,关于宝宝的哭闹,书中不仅分析了可能的原因,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安抚方法,让我不再对着宝宝的哭声束手无策。还有关于辅食添加的部分,循序渐进的建议,让我能够安心地为宝宝准备第一口食物。这本书真的让我从一个手忙脚乱的新手妈妈,逐渐变得从容自信,我相信它也会帮助到无数和我一样的父母。
评分这本书是我在育儿路上遇到的最值得信赖的伙伴。它没有夸大其词的承诺,也没有不切实际的“育儿秘籍”,而是以一种科学、严谨、人性化的态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宝宝健康成长的蓝图。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宝宝情绪管理的探讨,它不仅教我如何理解宝宝的情绪,更教我如何以恰当的方式回应,帮助宝宝建立安全感和自信心。书中关于家庭成员如何分担育儿责任的建议,也让我受益匪浅,它提醒我们,育儿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需要整个家庭共同努力。而且,这本书在介绍各种护理方法时,都强调了“个体差异”,提醒我们要根据自己宝宝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这让我觉得非常贴心和实用。它没有给我们设定一个统一的“标准宝宝”模型,而是鼓励我们去发现和接纳自己宝宝的独特性。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拥有了一套“育儿作战地图”,在面对宝宝成长中的各种挑战时,我不再感到茫然,而是充满了信心和力量。
评分这本书真的像一本“育儿百科全书”,内容详实,涵盖面广,而且讲解得特别到位。我一直以为,只要有爱,就能把孩子带好,但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发现,原来科学的育儿知识是如此重要。书里关于宝宝疫苗接种的建议,让我对整个疫苗接种流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打消了我的一些疑虑。还有关于宝宝意外伤害的预防和急救措施,这部分内容非常实用,虽然我希望永远用不上,但了解了总比不知道要好。让我特别感动的是,作者在书中分享了许多自己带娃的“坑”,以及如何避免这些“坑”的经验,这让我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汲取到最宝贵的实践经验。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就像一位邻家大姐在分享她的育儿心得,让人读起来特别舒服。它让我明白,育儿的道路上,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总有过来人会为我们提供支持和指导。
评分自从有了宝宝,生活仿佛被按下了“加速键”,每天都在与各种新挑战打交道。这本书真的太及时了,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我迷茫无助的时候,伸出了援手。我特别喜欢它对一些常见育儿误区的纠正,比如关于“摇晃宝宝安抚”这个话题,书中就做了非常深入的解读,让我认识到其中的潜在危险,并学会了更安全有效的方式。另外,书中关于宝宝的疾病早期识别和居家护理的建议,也让我受益匪浅。当宝宝出现一些小状况时,我不再会像以前那样惊慌失措,而是能冷静地对照书中的描述,判断宝宝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这不仅让我自己安心,也大大减少了不必要的就医奔波。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还提到了宝宝的早期启蒙和感官发展,这部分内容非常有趣且富有启发性,让我学会了如何通过日常互动,更好地激发宝宝的潜能。这本书的排版也很好,图文并茂,看起来一点都不枯燥,很多小细节都考虑得非常周到,比如附录里的一些小表格和清单,方便我随时查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