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通俗天文学----美国经典天文学巨著至今重印上千次,全球过亿!西蒙 纽康 著 金克木翻译,图片来自美国太空总署,性无可替代,果壳网CEO姬十三、香港天文学家卢绍康联袂推荐
定价:39.80元
作者:(美)纽康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2-11-01
ISBN:978755021091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40kg
编辑推荐
1、作者西蒙·纽康是传奇人物,《大英百科全书》称之为“纽康肯定是那个时代*显赫的天文学家之一。”这位大名鼎鼎的纽康教授不仅在担任重职,而且一生著作颇丰、涉猎广泛,是个能深入浅出地把学问做活了的明白人。
2、译者金克木先生更是传奇人物。金克木先生靠勤奋自学成杂家,学贯东西、融通古今、博通文理、精通多国语言,而且健谈、多闻、敏锐。
3、本书的第三个传奇之处在于它引进、翻译的过程。当年金克木先生对天文学发生兴趣,遂选定翻译此书,并痴迷期间。诗人戴望舒特意到杭州西湖看望他,力劝金克木先生放下对星空的兴趣,转回对语言的研究。于是,世间少了一位天文学家,多了一位语言大师。
4、两位大师强强联手。阵容强大。
内容提要
本书针对天文爱好者,从宇宙结构讲起,详细介绍了夜空中的恒星、行星、星团、星系以及彗星、流星和极光等,并介绍了各种观测方法,既包括目视观测,也包括使用双筒望远镜和天文望远镜观测。本书用流畅的文字、形象的描述、精准的插图将复杂的天文知识直观化、亲切化,让天文学这一名词变得不再高深得触不可及。
目录
编 天体的运行
章 我们的星辰系统
第二章 天界现象
第三章 时间与经度的关系
第四章 怎样确定一个天体的位置
第五章 地球的周年运动及其结果
第二编 望远镜
章 折射望远镜
第二章 反射望远镜
第三章 折反射望远镜
第四章 望远镜摄影术
第五章 大型光学望远镜
第六章 射电望远镜
第七章 太空望远镜
第三编 太阳,地球,月亮
章 太阳系的初一瞥
第二章 太阳
第三章 地球
第四章 月亮
第五章 月食
第六章 日食
第四编 行星及其卫星
章 行星的轨道及其各种情形
第二章 水星
第三章 金星
第四章 火星
第五章 小行星群
第六章 木星及其卫星
第七章 土星及其系统
第八章 天王星及其卫星
第九章 海王星及其卫星
第十章 曾经的大行星 冥王星
第十一章 太阳系的比例尺
第十二章 引力与行星的称量
第五编 彗星与流星
章 彗星
第二章 流星
第六编 恒星
章 星座
第二章 恒星的本性
第三章 恒星的距离
第四章 恒星系统
第五章 星云
第七编 星系与宇宙
章 银河系
第二章 河外星系
第三章 膨胀的宇宙
第四章 大爆炸宇宙学
第五章 微波背景辐射
第六章 宇宙的组成
第七章 宇宙的结构
第八章 宇宙的演化
第八编 探索地外生命
章 UFO
第二章 地球生命之源
第三章 寻觅太阳系
第四章 寻觅银河系
作者介绍
西蒙·纽康
1835年3月10日生于加拿大的新斯科舍省,1909年7月11日卒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美国总统林肯于1861年委任他为美国海军的数学教授。他担任此职直至去世,级别相当于海军后方司令。他在海军天文台进行了16年的天文观测,并从事数学研究。《大英百科全书》说:“考虑到他的工作范围之广,泛研究性质之重要,论及问题之丰富,以及他对目标秉持到底、始终不懈的追求,纽康肯定是那个时代显赫的天文学家之一。
天文学家康贝尔(W.W.Compbell)教授说:“纽康教授所得到的天文学中的极高位置可以由他所得到的荣誉清单恰当表示出来。他的工作,为孜孜不倦的精力所推动,为哲学的明智所导引,历时半世纪多,使他得以置身于美国同行之首,而且列身于横亘世界、纵越古今成就多的一小群天文学家之中”。并称其为“智慧方面的巨人”。
金克木
字止默,笔名辛竹,1912年8月14日生于江西,祖籍安徽寿县。1941年到印度学习印度语和梵语。1943年到印度佛教圣地鹿野苑钻研佛学,同时学习梵文和巴利文,走上梵学研究之路。1946年回国,应聘武汉大学哲学系。1948年后任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2000年8月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临终遗言:“我是哭着来,笑着走。”
金克木是举世罕见的奇才。他精通梵语、巴利语、印地语、乌尔都语、世界语、英语、法语、德语等多种外国语言文字。先生学贯东西,知兼古今,学术研究涉及诸多领域。除了在梵语文学和印度文化研究上取得了成就外,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佛学、美学、比较文学、翻译等方面也建树极高。
金克木自然科学的素养亦不低。他对天文学有特别的兴趣,不仅翻译过天文学的著作,还发表过天文学的专业文章。数学也一直为他所好,他曾津津有味地钻研过费尔马大定理。和的数学家华罗庚、汪泽涵、丁石孙教授讨论过数学问题。
金克木先生留下学术专著三十余种,翻译作品也很多,还有诗集、小说、散文随笔。文笔清秀,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文摘
序言
我是一名对科学有着强烈求知欲的普通读者,平时也关注一些天文学的科普文章和纪录片,但总觉得碎片化,缺乏系统性。《通俗天文学》这本书,就像一本百科全书,又不像百科全书那样枯燥乏味。它将天文学的各个分支,从太阳系的形成,到星系的演化,再到宇宙的起源和未来,都进行了条理清晰的梳理和深入浅出的讲解。我喜欢作者在阐述科学原理时,总是能结合大量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让我感受到天文学发展的脉络和先驱者的智慧。同时,书中也充满了令人惊叹的发现和未解之谜,激发了我不断思考和探索的欲望。金克木先生的翻译,让我能轻松地理解那些复杂的理论,例如关于相对论的阐述,以前总是让我头疼,但在这本书里,我竟然能读懂其中的精髓。这本书为我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宇宙观,让我对科学的理解又上了一个台阶。
评分作为一名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的学习者,《通俗天文学》这本书是我一直在寻找的那本“启蒙之书”。它的“通俗”二字绝非浪得虚名,而是真正做到了将高深的科学知识,以一种易于理解和吸收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培养。作者在引导读者认识宇宙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培养着我们的逻辑思维和科学探究精神。我惊喜地发现,原来那些复杂的数学公式背后,隐藏着如此优美的宇宙规律。金克木先生的翻译,更是让我领略到了原文的精髓,他准确地传达了作者的意图,同时又赋予了文字中文的韵味,让阅读过程成为一种享受。这本书让我明白,天文学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让我们思考自身的定位,也让我们更加珍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对天文学了解甚少,认为那是一门晦涩难懂的学科,普通人很难触及。然而,《通俗天文学》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以一种极其友好的姿态,向我展示了一个充满魅力和奇迹的宇宙。我最欣赏的是作者的叙事方式,他没有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而是用日常生活的类比和生动的语言,将宇宙的奥秘一一呈现。例如,在解释恒星的生命周期时,他将恒星比作生命,从诞生到死亡,经历着辉煌与寂灭,让我感同身受。金克木先生的翻译,更是让这种亲切感油然而生,他仿佛和我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引导我一步步走进宇宙的殿堂。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拥有了一双能够洞察宇宙的眼睛,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了新的认识和感悟,也让我对人类探索宇宙的勇气和智慧充满了敬意。
评分《通俗天文学》这本书,我拿到手里的时候,就被它厚重的历史感给镇住了。封面虽然不算华丽,但那种沉甸甸的质感,加上书名本身的吸引力——“美国经典天文学巨著”,就足以勾起我极大的好奇心。我一直对浩瀚的宇宙充满敬畏和向往,但学校里那些枯燥的公式和理论,总让我望而却步。所以,当我知道这本书“至今重印上千次,全球过亿”,而且是“西蒙 纽康 著 金克木翻译”时,我就知道,这绝对是一本值得我深入探索的宝藏。我期待它能用一种我能理解、能欣赏的方式,为我揭开宇宙的面纱,让我不仅仅是仰望星空,更能理解星空背后的奥秘。翻开书页,那种油墨的清香扑鼻而来,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天文学蓬勃发展的年代。我迫不及待地想看看,纽康这位伟大的天文学家,是如何将如此深奥的知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大众的,又是什么样的魅力,让这本书跨越时间和国界,征服了无数读者的心。
评分我是一个对宇宙充满浪漫幻想的人,常常会在夜晚独自仰望星空,思索生命的起源和宇宙的终极。然而,现实中的天文学知识,往往像一道道高墙,将我的好奇心拒之门外。直到我接触到《通俗天文学》,我才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它不是一本冷冰冰的科普读物,而更像是一位充满智慧的长者,用娓娓道来的方式,讲述着宇宙的传奇故事。金克木先生的翻译,更是锦上添花,那些复杂的科学概念,在他的笔下变得生动形象,充满了诗意和哲理。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一些天体现象的描述,比如星云的形成、黑洞的神秘、行星的运行轨迹,它们不再是冰冷的物理数据,而是充满了生命力和想象力的画卷。阅读的过程,就像是在进行一场心灵的旅行,我的思绪随着作者的文字,在星辰大海中遨游,体验着宇宙的浩瀚与壮丽,也反思着人类在其中的渺小与伟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