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輻射距離我們有多遠(普及版)
定價:28.00元
作者:天津市環境保護局
齣版社:中國環境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5-01
ISBN:978751110590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30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目錄
部分 基本知識和安全防護篇
章 原子世界發齣的信息
1.1 偶然的誕生——倫琴的發現
1.2 貝剋勒爾發現天然放射性現象
1.3 居裏夫人和放射性元素
1.4 人們對微觀世界的關注
1.5 對原子的認識
第2章 基本知識
2.1 宇宙射綫
2.2 地球上存在天然的放射性物質
2.3 生活中的“放射性”
2.4 認識輻射
2 5 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
2.6 奇特的同位素
2.7 天然放射性同位素
2.8 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2.9 電離輻射釋放的形式
2.10 射程與穿透作用
2.11 輻射源在人類生活生産中的應用
2.12 放射源
2.13 放射源的包裝容器
2.14 衡量放射源大小
2.15 如何錶示放射性變化的快慢
2.16 放射源的分類
2.17 射綫裝置
2.18 電離輻射常用的輻射量和單位
……
第二部分 核技術應用篇
第三部分 給您的建議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絕對是一本能顛覆你固有認知、刷新你對“輻射”看法的書!我一直覺得輻射就是和核彈、核事故掛鈎的,離我遙不可及。但這本書讓我意識到,輻射其實無處不在,而且很多時候是生命和宇宙運行的基石。作者用一種非常平易近人的語言,把那些聽起來很嚇人的概念,比如“黑體輻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等等,解釋得透徹易懂。他舉的例子都特彆貼切,比如從爐子裏冒齣來的熱氣,就是紅外輻射;手機通信,就是利用電磁輻射。讓我恍然大悟,原來我們每天都沐浴在各種輻射之中!而且,書裏對宇宙輻射的講解尤其精彩,從太陽本身發齣的輻射,到穿過星際空間的宇宙射綫,再到宇宙大爆炸留下的“餘暉”,這些都讓我對宇宙的演化和運行有瞭更深的理解。它不是那種枯燥的技術手冊,而是充滿瞭探索和發現的樂趣。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像是跟隨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在浩瀚的宇宙中進行瞭一次奇妙的探險,見識瞭宇宙最本真的模樣。
評分這本書完全刷新瞭我對“輻射”的固有印象!我一直以為輻射就是和危險、核泄漏掛鈎的,是需要極力避免的東西。但這本書用一種非常令人著迷的方式,展示瞭輻射的另一麵——它是宇宙的語言,是生命存在的基石。作者的寫作風格非常獨特,既有嚴謹的科學分析,又不乏浪漫主義的色彩,讓我讀來如同置身於一場關於宇宙的哲學思考之中。他不僅僅是介紹各種輻射的類型和性質,更是在探討輻射在宇宙演化、恒星形成、生命起源等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恒星輻射的部分,它解釋瞭恒星為什麼會發光發熱,以及不同類型恒星的輻射特性差異,這些都讓我對星空的奧秘有瞭更深的敬畏。同時,作者也沒有迴避生活中我們接觸到的各種輻射,比如微波爐、手機信號,但卻以一種非常客觀的態度,分析瞭它們的科學原理和潛在影響,讓我不再盲目恐慌,而是能更理性地看待這些科技産物。這本書讓我明白瞭,理解輻射,就是理解宇宙最本質的運行規律。
評分這本書絕對是打開瞭我對宇宙認知的一扇窗!讀之前,我對“輻射”這個詞的理解還停留在核能事故或者X光檢查,感覺離我的生活很遙遠。但這本書,用一種極其通俗易懂,甚至可以說是娓娓道來的方式,為我揭開瞭輻射的神秘麵紗。它不隻是介紹那些我們熟知的“危險”輻射,更是讓我驚嘆於宇宙中無處不在的電磁波,從微波爐裏的微波,到手機信號,再到遠古星係發齣的光,原來我們一直生活在一個由各種輻射構成的海洋裏!作者巧妙地運用瞭大量生動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讓我這個理工科背景不強的人也能輕鬆理解那些復雜的物理概念。比如,他將宇宙射綫比作宇宙中的“信使”,將背景輻射形容成宇宙誕生時的“迴聲”,這些畫麵感十足的描述,讓枯燥的科學知識瞬間鮮活起來。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太陽輻射的部分,它不僅解釋瞭為什麼會有白天黑夜,還讓我明白瞭太陽耀斑對地球磁場的影響,甚至聯想到瞭日常的天氣預報。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周圍的世界有瞭全新的認識,以前那些司空見慣的現象,現在都充滿瞭科學的魅力。它真的讓我明白,輻射並非隻是洪水猛獸,而是宇宙運行和生命存在的基礎。
評分對於一個對科學抱有極大興趣,但又缺乏專業背景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簡直是及時雨!我一直對宇宙中的各種現象感到好奇,但很多科普讀物要麼過於專業,要麼過於淺顯。而這本書,則恰到好處地找到瞭那個平衡點。它沒有迴避一些核心的物理概念,但卻用非常生動、形象的語言將其講解清楚。例如,在談到宇宙射綫時,作者通過類比,將這些高能粒子比作宇宙中的“信使”,它們攜帶瞭關於遙遠天體的信息,讓我對“間接觀測”有瞭更直觀的認識。而書中關於電磁光譜的介紹,更是讓我驚嘆於原來我們肉眼可見的光,隻是宇宙輻射中極小的一部分,還有那些我們看不見的X射綫、伽馬射綫、射電波等等,它們各自講述著宇宙不同的故事。我尤其喜歡作者在講解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時,那種抽絲剝繭般的邏輯推理,以及它所蘊含的關於宇宙起源的巨大信息量。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的知識體係得到瞭極大的拓展,對物理學和天文學的理解也上瞭一個新的颱階。
評分我之前以為關於輻射的書籍,要麼就是深奧的物理理論,要麼就是關於核輻射危害的科普,沒想到這本書竟然能把“輻射”這個主題講得如此有趣和全麵。它像一個知識的萬花筒,從宇宙的宏大尺度,一直延伸到我們日常生活的細微之處。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天文學的部分,它解釋瞭我們是如何通過接收不同波段的電磁輻射來瞭解遙遠星係的,比如射電望遠鏡如何捕捉到“宇宙脈衝星”的信號,或者紅外望遠鏡如何“看到”那些隱藏在塵埃中的新生恒星。這些內容讓我對宇宙探索的奇妙充滿瞭敬畏。同時,書中也沒有迴避輻射的另一麵,比如宇宙射綫對宇航員的潛在風險,以及我們日常接觸到的各種電磁輻射的科學定義和可能的健康影響。但它不是一味地渲染恐慌,而是用科學嚴謹的態度,分析利弊,提供理性的視角。我尤其贊賞作者在處理關於“輻射緻癌”這類敏感話題時的審慎和客觀,他引用瞭大量的研究數據,讓我們明白科學的界限在哪裏,哪些是閤理的擔憂,哪些是被誇大的謠言。這本書不僅滿足瞭我對宇宙的好奇,也讓我對生活中的一些科學信息有瞭更清晰的判斷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