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辐射距离我们有多远(普及版)
定价:28.00元
作者:天津市环境保护局
出版社:中国环境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5-01
ISBN:978751110590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3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部分 基本知识和安全防护篇
章 原子世界发出的信息
1.1 偶然的诞生——伦琴的发现
1.2 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
1.3 居里夫人和放射性元素
1.4 人们对微观世界的关注
1.5 对原子的认识
第2章 基本知识
2.1 宇宙射线
2.2 地球上存在天然的放射性物质
2.3 生活中的“放射性”
2.4 认识辐射
2 5 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2.6 奇特的同位素
2.7 天然放射性同位素
2.8 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2.9 电离辐射释放的形式
2.10 射程与穿透作用
2.11 辐射源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2.12 放射源
2.13 放射源的包装容器
2.14 衡量放射源大小
2.15 如何表示放射性变化的快慢
2.16 放射源的分类
2.17 射线装置
2.18 电离辐射常用的辐射量和单位
……
第二部分 核技术应用篇
第三部分 给您的建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绝对是打开了我对宇宙认知的一扇窗!读之前,我对“辐射”这个词的理解还停留在核能事故或者X光检查,感觉离我的生活很遥远。但这本书,用一种极其通俗易懂,甚至可以说是娓娓道来的方式,为我揭开了辐射的神秘面纱。它不只是介绍那些我们熟知的“危险”辐射,更是让我惊叹于宇宙中无处不在的电磁波,从微波炉里的微波,到手机信号,再到远古星系发出的光,原来我们一直生活在一个由各种辐射构成的海洋里!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大量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让我这个理工科背景不强的人也能轻松理解那些复杂的物理概念。比如,他将宇宙射线比作宇宙中的“信使”,将背景辐射形容成宇宙诞生时的“回声”,这些画面感十足的描述,让枯燥的科学知识瞬间鲜活起来。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太阳辐射的部分,它不仅解释了为什么会有白天黑夜,还让我明白了太阳耀斑对地球磁场的影响,甚至联想到了日常的天气预报。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周围的世界有了全新的认识,以前那些司空见惯的现象,现在都充满了科学的魅力。它真的让我明白,辐射并非只是洪水猛兽,而是宇宙运行和生命存在的基础。
评分这绝对是一本能颠覆你固有认知、刷新你对“辐射”看法的书!我一直觉得辐射就是和核弹、核事故挂钩的,离我遥不可及。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辐射其实无处不在,而且很多时候是生命和宇宙运行的基石。作者用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语言,把那些听起来很吓人的概念,比如“黑体辐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等等,解释得透彻易懂。他举的例子都特别贴切,比如从炉子里冒出来的热气,就是红外辐射;手机通信,就是利用电磁辐射。让我恍然大悟,原来我们每天都沐浴在各种辐射之中!而且,书里对宇宙辐射的讲解尤其精彩,从太阳本身发出的辐射,到穿过星际空间的宇宙射线,再到宇宙大爆炸留下的“余晖”,这些都让我对宇宙的演化和运行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是那种枯燥的技术手册,而是充满了探索和发现的乐趣。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在浩瀚的宇宙中进行了一次奇妙的探险,见识了宇宙最本真的模样。
评分我之前以为关于辐射的书籍,要么就是深奥的物理理论,要么就是关于核辐射危害的科普,没想到这本书竟然能把“辐射”这个主题讲得如此有趣和全面。它像一个知识的万花筒,从宇宙的宏大尺度,一直延伸到我们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天文学的部分,它解释了我们是如何通过接收不同波段的电磁辐射来了解遥远星系的,比如射电望远镜如何捕捉到“宇宙脉冲星”的信号,或者红外望远镜如何“看到”那些隐藏在尘埃中的新生恒星。这些内容让我对宇宙探索的奇妙充满了敬畏。同时,书中也没有回避辐射的另一面,比如宇宙射线对宇航员的潜在风险,以及我们日常接触到的各种电磁辐射的科学定义和可能的健康影响。但它不是一味地渲染恐慌,而是用科学严谨的态度,分析利弊,提供理性的视角。我尤其赞赏作者在处理关于“辐射致癌”这类敏感话题时的审慎和客观,他引用了大量的研究数据,让我们明白科学的界限在哪里,哪些是合理的担忧,哪些是被夸大的谣言。这本书不仅满足了我对宇宙的好奇,也让我对生活中的一些科学信息有了更清晰的判断力。
评分这本书完全刷新了我对“辐射”的固有印象!我一直以为辐射就是和危险、核泄漏挂钩的,是需要极力避免的东西。但这本书用一种非常令人着迷的方式,展示了辐射的另一面——它是宇宙的语言,是生命存在的基石。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既有严谨的科学分析,又不乏浪漫主义的色彩,让我读来如同置身于一场关于宇宙的哲学思考之中。他不仅仅是介绍各种辐射的类型和性质,更是在探讨辐射在宇宙演化、恒星形成、生命起源等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恒星辐射的部分,它解释了恒星为什么会发光发热,以及不同类型恒星的辐射特性差异,这些都让我对星空的奥秘有了更深的敬畏。同时,作者也没有回避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各种辐射,比如微波炉、手机信号,但却以一种非常客观的态度,分析了它们的科学原理和潜在影响,让我不再盲目恐慌,而是能更理性地看待这些科技产物。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理解辐射,就是理解宇宙最本质的运行规律。
评分对于一个对科学抱有极大兴趣,但又缺乏专业背景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简直是及时雨!我一直对宇宙中的各种现象感到好奇,但很多科普读物要么过于专业,要么过于浅显。而这本书,则恰到好处地找到了那个平衡点。它没有回避一些核心的物理概念,但却用非常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其讲解清楚。例如,在谈到宇宙射线时,作者通过类比,将这些高能粒子比作宇宙中的“信使”,它们携带了关于遥远天体的信息,让我对“间接观测”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而书中关于电磁光谱的介绍,更是让我惊叹于原来我们肉眼可见的光,只是宇宙辐射中极小的一部分,还有那些我们看不见的X射线、伽马射线、射电波等等,它们各自讲述着宇宙不同的故事。我尤其喜欢作者在讲解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时,那种抽丝剥茧般的逻辑推理,以及它所蕴含的关于宇宙起源的巨大信息量。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知识体系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对物理学和天文学的理解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