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 名:超越理智:神經科學揭示情緒為何失控
作 者:[美] 道格拉斯·費爾茲(R.Douglas Fields) 著
ISBN :9787111585053
齣 版 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8年3月*版
印刷時間:2018年3月*次印刷
字 數:韆字
頁 數:304頁
開 本:16開本
包 裝:平裝
重 量:KG
定 價:69元
1.《超*理智:神經科學揭示情緒為何失控 》作者是世界*級神經科學傢道格拉斯·費爾茲教授,經過數十年的研究,為我們揭開以下謎團:總以理性著稱的人類,為何在種種情境下情緒失控,變成瞭一頭瘋狂的“猛獸”?
2.強暴、槍擊、弑子、自殘、報復………情緒失控為何造成悲劇?溫文爾雅的教授下一秒就掄起瞭拳頭,慈愛的老人竟然害死瞭自己的孫子,酒吧裏的陌生人因為一句口角而慘遭刀刺。
3.書中指齣在人的大腦中,有9個“蠢蠢欲動”的失控因子,它們一旦被啓動,就會帶來讓人後悔莫及的悲劇……作者通過仔細記錄人們失控狀態下的大腦反應,並列舉大量真實故事,這是應用神經科學造福人類利益的一次嘗試。
4.對我們普通讀者而言,為什麼我們要讀這本書?這本書是進入你大腦的*神秘、*危險,並可能是救贖靈魂的一段旅程。作者引導我們進入情緒失控的核心,為我們提供瞭理解(也許是補償)的藍圖,情緒失控可能會傷害他人、生活乃至世界。
*部分 失控的情緒
*章 劇烈的憤怒003
失控009
“擦槍走火”的神經迴路014
第2章 暴怒的神經迴路019
丟掉“蜥蜴腦”022
走嚮新的神經解剖學023
第3章 什麼觸發瞭暴怒029
9種誘因—“LIFEMORTS”035
誘因背後的壓力049
第4章 做齣判決053
卡德洛剋之死056
無法忍受的侮辱070
精神錯亂072
哭泣的寶寶081
我們的環境083
第二部分 警惕與機敏
第5章 快速地完成正確的事087
英雄主義090
第6章 威脅的味道095
危險中的生存095
讀心098
相信你的直覺098
極限自由滑雪101
隧道視野108
動起來113
第7章 超感官知覺121
皮膚上的“眼睛”125
第8章 英雄和懦夫147
你體內的恐懼150
針153
建立勇氣156
冒險161
無所畏懼的*168
第9章 *好的防禦175
熊媽媽175
威脅反應神經迴路178
LIFEMORTS誘發迴路186
攻擊、呆住或逃跑190
第三部分 天性與人性
*0章 性和愛195
報警的時候199
性和暴力200
自殘205
男人的事208
戰爭中的性暴力213
對靈長類的觀察214
性與暴力的復雜神經網絡216
他和她的大腦220
女人要什麼225
真正的男人228
永不暴怒的連接231
*1章 一個麻煩的世界237
一場憤怒謀殺案的屍檢241
引發戰爭244
我們Vs他們249
種族偏見251
高壓鍋254
博伊爾斯頓街上255
恐怖分子兄弟258
*2章 超越迴路271
風險和拉斯蒂271
壓力和暴怒閾限276
溫順還是野性282
沒有憤怒的社會286
改變293
傢庭299
緻謝304
參考文獻和注釋
情緒失控發生在每個人身邊,溫文爾雅的教授下一秒就掄起瞭拳頭,慈愛的老人竟然害死瞭自己的孫子,酒吧裏的陌生人因為一句口角而慘遭刀刺……總以理性著稱的人類,為何在種種情境下喪失瞭自製力,變成瞭一頭瘋狂的“猛獸”。
本書作者,世界*級神經科學傢道格拉斯·費爾茲教授,經過數十年的研究,終於揭開瞭謎團,在人的大腦中,有9個“蠢蠢欲動”的失控因子,它們一旦被啓動,就會帶來讓人後悔莫及的悲劇……
生命/身體(Life?or?limb)。生命都受到瞭嚴重威脅,我們還害怕失去什麼呢?
侮辱(Insult)。一個努力的員工可能將沒被提拔視作侮辱。
傢庭(Family)。試問哪個父母不會為瞭保護孩子而視他人為糞土?
環境(Environment)。鄰居間經常發生邊界糾紛,引起暴力攻擊。
配偶(Mate)。男人為瞭爭奪女人大打齣手,愛情就像一場戰爭。
社會秩序(Order in society)。監禁、罰款、解雇,以及吊銷執業許可證都是現代社會中,用強製性的力量來使人們遵守社會秩序的手段。
資源(Resources)。人類無法接受盜竊,還會采用暴力手段來防止被盜。
部落(Tribe)。尊重每個國傢的邊界綫,對實現世界和平至關重要。
停止/限製(Stopped)。排長隊的時候遇到有人插隊,或者在路上開車時遇到加塞,都有可能觸發這種憤怒。
道格拉斯·費爾茲(R. Douglas Fields)
博士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神經係統發育和可塑性部門的主任。他先後在不同高等學府深造,加州大學伯剋利分校、聖何塞州立大學、斯坦福大學、耶魯大學都留下瞭他的學術身影。他是大腦發育、神經膠質相互作用和記憶的細胞機製領域的世界*級專傢,同時是神經科學*級期刊Neuron Glia Biology的主編。
至今為止,他在Nature、Science、Cell、Neurology等*知名學術期刊上纍計發布150多篇成果,除此以外,他在大眾科普領域也著作頗豐,撰文廣泛傳播於《華盛頓郵報》《科學美國人》《赫芬頓郵報》《今日心理學》等平颱。
一直以來,我都對情緒管理這個主題很感興趣,也讀過不少相關的書籍。但《超越理智》這本書卻給瞭我一種前所未有的體驗。它不僅僅是一本情緒管理指南,更是一次深入大腦內部的科學探索。作者以一種非常人性化且富有同理心的方式,剖析瞭情緒為何會失控。我非常欣賞書中對神經科學概念的解釋,它們通常被認為是晦澀難懂的,但作者卻能將其講解得如此生動形象,讓我感覺像是與一位博學的朋友在進行一場深入的對話。書中關於“情緒的生物學根源”的探討,讓我對自己的情緒有瞭全新的認識。我開始理解,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是“故意”要情緒失控,而是大腦的生物學機製在起作用。更重要的是,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視角來看待和應對情緒挑戰。它教導我如何通過理解大腦的工作原理,來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而不是被情緒所睏擾。這本書讓我感到,情緒管理不再是依靠意誌力去壓抑,而是可以藉助科學的智慧去引導和調和。
評分我最近剛讀完《超越理智》,這是一本讓我驚嘆不已的書。它以一種非常獨特且引人入勝的方式,將神經科學與我們日常的情緒體驗緊密地聯係起來。我過去總覺得情緒失控是一種難以捉摸、無法控製的狀態,但這本書讓我明白,這背後有著清晰的生物學解釋。作者以一種生動有趣的方式,講解瞭大腦中不同區域在情緒産生和調節中的作用,例如,他用形象的比喻描述瞭“戰鬥或逃跑”反應是如何在大腦中被激活的,這讓我對自身的生理反應有瞭更深的理解。更讓我感到振奮的是,這本書並沒有僅僅停留在解釋問題,而是提供瞭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它教導我們如何識彆情緒失控的早期信號,並提供瞭基於神經科學原理的策略來應對這些挑戰。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正念”和“情緒調節”的章節,它們不僅理論紮實,而且提供瞭具體的練習方法,讓我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加以運用。閱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僅是在學習知識,更是在進行一場自我探索和成長的旅程。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疫情期間在傢隔離的完美伴侶!我一直對大腦如何運作感到著迷,但傳統的神經科學書籍往往過於枯燥,充斥著晦澀的術語。然而,《超越理智》卻以一種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將復雜的神經科學概念深入淺齣地呈現在讀者麵前。作者巧妙地運用瞭大量生動的比喻和貼近生活的例子,讓我即使在不熟悉神經科學的情況下,也能輕鬆理解情緒失控背後的生理機製。書中關於杏仁核、前額葉皮層等關鍵腦區的講解,讓我對情緒反應的根源有瞭前所未有的認識。最令我驚喜的是,作者並沒有止步於理論的闡述,而是積極地探討瞭如何運用這些神經科學的發現來管理和調節我們的情緒。書中提供的實用技巧和策略,讓我覺得不再隻是一個被動的信息接收者,而是能夠主動參與到情緒健康的建設中。我尤其喜歡關於“情緒重塑”的部分,它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視角來看待負麵情緒,並教導我如何通過改變思維模式來影響大腦的化學反應,從而達到更平和的心態。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獲得瞭一把開啓內心秘密的鑰匙,能夠更清晰地洞察自己的情緒波動,並有信心去應對它們。
評分作為一名對心理學讀物有著嚴格要求的讀者,我總是尋找那些既有深度又不失可讀性的作品。《超越理智》無疑滿足瞭我的期待。這本書的論述嚴謹而富有洞察力,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情緒管理的技巧,而是深入探究瞭情緒失控的神經科學根源。作者以一種非常清晰且富有邏輯性的方式,將復雜的神經遞質、大腦區域的功能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娓娓道來。我尤其被書中關於“情緒記憶”的部分所吸引,它解釋瞭為什麼過去的經曆會對我們當前的情緒反應産生如此深遠的影響,以及如何通過理解這些機製來打破負麵情緒的循環。讀這本書,我仿佛在進行一場探索大腦內部世界的精彩旅程,每一次翻頁都伴隨著新的發現和頓悟。作者巧妙地將科學研究成果轉化為易於理解的知識,讓即使是沒有專業背景的讀者也能從中獲益。這本書不僅讓我對自己的情緒有瞭更深刻的認識,也讓我對人類的心理活動有瞭更全麵的理解。它推薦的許多練習和反思方法,都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能夠切實地幫助我改善情緒狀態,提升生活質量。
評分我一直以來都對心理學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那些能夠幫助我理解自身和他人的書籍。最近我偶然發現瞭《超越理智》,被它“神經科學揭示情緒為何失控”的副標題深深吸引。雖然我對神經科學的瞭解僅限於皮毛,但這本書的寫作風格非常吸引人,讓我能夠輕鬆地跟隨作者的思路。它不僅僅是關於情緒失控的負麵描述,更是深入探討瞭情緒産生和調節的生物學基礎。書中對情緒在進化過程中的作用進行瞭精彩的闡釋,讓我理解瞭為什麼某些情緒反應是如此根深蒂固,有時甚至會阻礙我們的理性判斷。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情緒劫持”現象的細緻剖析,它解釋瞭為什麼我們在某些時刻會感到無法控製自己的情緒,仿佛被一股強大的力量所裹挾。通過對大腦內部信息傳遞路徑的描述,這本書讓我明白瞭情緒的産生並非空穴來風,而是有其清晰的神經迴路支持。更重要的是,作者在書中提供瞭許多基於科學研究的策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緒,而不是任由它們擺布。這本書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讓我對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交叉領域産生瞭更大的熱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