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新版教师用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定价:28.00元
作者:郭斯萍,陈四光
出版社:江西高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810759199
字数:137000
页码:248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为了给班主任提供一些基本的读物,省教育厅组织有关专家学者编写了这套教材,共四本——《现代教育理念》、《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艺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希望班主任在培训和日常工作中重点关注几个问题:
一 是要有现代的教育理念。今天看来,地区与地区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差距既表现在“硬件”(如经费投入、教学条件、能力水平等)上,也表现在“软件”上,那就是教育理念。一些班主任带不好班,不完全是他的能力不足、努力不够,在很大程度上是他的教育理念出了偏差。班主任有什么样的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评价观、人才观、发展观,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他的管理行为,从而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他的带班质量。
二 是要掌握并不断提高班级管理艺术。班级管理工作需要智慧,需要大智慧,因为我们的工作对象不是无生命的物体,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且不同时代的学生身心发展有其不同的特点,今天的学生同十年、二十年前的学生相比,就呈现出了很多新的情况,教育上出现了很多新的难题,为此,需要班主任用心琢磨,掌握方法,提高技能技巧。
三 是要掌握德育和心育的知识及规律。“要成才,先成人”,任何时候,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都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班主任要认真思考并努力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形式手段,力求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因为学习压力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存在许多心理困扰问题,需要班主任予以关注并及时帮助疏通、缓解。西方社会学者勒弗在《学校保健服务》一书中说:“没有一位将军愿意送一群不能作战的体弱残兵上战场,学校中的学生也会面临到许多身心方面的困扰,即使是一些轻微的心理障碍或视听障碍,也可能给一个人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后果。”
当然,班主任培训(包括平时自学)的知识远不止这几个方面,还有其他相关的内容。对这些内容,希望班主任们认真地学习、钻研,并把它带回工作中,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提高工作质量。带好一个班级,也是“造福一方百姓”的事,因为带好了一个班级,直接受益的是几十个学生;间接的,几十个学生后面的几百个家长可以放心地工作、舒心地生活;再往大说,没有学校教育的“不合格产品”流向社会,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和谐。所以,班主任的工作看似很小,实则“善莫大焉”。
目录
部分 自我发展和班集体管理
章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应对青春期的来临
第二章 帮助学生培养健康情感,学会积极应对挫折
第三章 正确引导和管理班集体中的小团体
第四章 发挥良好班级氛围对个体的积极影响
第二部分 德育与心理健康
第五章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
第六章 培养良好态度与品德,共创健康心理
第七章 矫正青少年不良品德,促进心理健康
第三部分 学习心理
第八章 学习的不竭动力
第九章 学习困难与常见学习心理问题
第四部分 人际交往心理
第十章 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第十一章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十二章 与家长合作
第十三章 跨越交往障碍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我一直期待着,想着里面应该会分享很多新鲜实用的方法,来帮助学生们处理那些五花八门的小烦恼。毕竟,现在孩子的压力太大了,从学习到人际关系,再到对未来的迷茫,心理上的困扰真是数不胜数。我尤其希望能看到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不只是理论上的讲解,而是能告诉我,当面对某个具体的问题时,老师们究竟该如何引导,怎样去倾听,如何才能真正触碰到孩子们的心灵。有时候,最怕的就是那些空洞的套话,听起来头头是道,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无从下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切实可行、接地气的策略,让老师们能够更自信、更从容地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值得信赖的伙伴。如果书中能包含一些关于如何识别学生心理危机的早期信号,以及相应的干预措施,那就更好了,毕竟预防总比治疗强。而且,如果能有一些关于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的建议,也能更好地形成家校合力,共同为孩子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评分坦白讲,当初拿到这本《新版教师用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我的心情是有些复杂的。一方面,我对书中可能蕴含的教育智慧充满期待,毕竟教育是门艺术,尤其是在关注心灵成长这一块,更是需要精雕细琢。另一方面,我也担心这会是一本充斥着陈旧理论、脱离实际的“教科书”。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真正能解决当下教育痛点的“灵丹妙药”,而不是那些已经过时、早已被学生们“免疫”的陈词滥调。我尤其在意书中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部分,比如韧性、乐观、自我效能感等,这些都是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学生们必备的核心素养。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练习方法,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就能有所体会,有所收获,那将是极大的福音。而且,对于一些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孩子,如何去发现和引导他们的内心世界,也是我非常关注的。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一些耳目一新的思路,让我能够更好地履行作为一名教育者的责任。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我还是挺喜欢的,简洁大方,给人一种专业而又不失亲和力的感觉。这让我对里面的内容产生了一些好奇。我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关于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们建立良好沟通的秘诀。他们正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既渴望独立,又需要引导,有时候就像是带着刺的玫瑰,不容易接近。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破冰”的技巧,一些能够让他们放下戒备,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的方法。也许是关于如何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探讨一些关于心理健康的话题。另外,我也非常关心如何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让他们在面对失败和困难时,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并从中学习成长。如果书中能包含一些关于如何识别和应对校园欺凌、网络欺凌等问题的具体指导,那对我来说,将是非常有价值的。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脑海中浮现出无数个场景:一群正值青春期的少年,他们脸上写满了困惑、迷茫,或许还有些许叛逆。而作为老师,我们手握的这本书,是不是就是能够照亮他们内心迷途的那束光?我迫切地想知道,书中是否能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我们理解这些孩子们为什么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们是不是遇到了校园欺凌?是不是因为家庭变故而感到无助?是不是在学业压力下喘不过气?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教会我们如何去倾听,去共情,而不是简单地给出评判或解决方案。我更期待的是,它能教会我们如何去引导他们自我成长,如何让他们相信自己拥有克服困难的力量。书中是否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构建积极的班级氛围的建议?一个充满关爱和支持的集体,对于中学生来说,其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还能有一些关于如何处理师生冲突、如何化解误会的实用技巧,那就再好不过了。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期待,更多地是希望它能成为我工作中的一个得力助手,能够在我面对那些棘手而又敏感的中学生心理问题时,提供一些可靠的指导和支持。我知道,现在的孩子们面临的环境和压力与我们当年大不相同,他们的心理需求也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紧跟时代的发展,提供一些符合当下社会背景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和实践方法。例如,在处理学生的网络沉迷、社交焦虑、自我认同危机等方面,我希望能看到一些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同时,我也很关注如何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他们能够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并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就更妙了。毕竟,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没有问题,更是一种积极的、健康的生活状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