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下一站 哥本哈根
定价:32.8元
作者:落落 安东尼 陈晨 琉玄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5-10
ISBN:978753547904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下一站哥本哈根》作为“下一站”系列的第八本作品,一如既往地延续了该系列华美的设计感与浓厚的人文气息,超人气作家的豪华阵容,匠心的版面设计,共同构建出一场关于旅行的华丽阅读盛宴。这是一场冒着彩色气泡的童话之旅,也是一次与北欧设计之都的艺术邂逅。郭敬明为“下一站”系列作序,参与全程选题策划,再显犀利吐槽狠辣毒舌。“校园女王”落落,“治愈系小王子”安东尼,超人气作者陈晨,谜之美少年(女)琉玄,一同结伴踏上了这次浪漫艺术之旅,并在哥本哈根留下了宝贵的回忆。他们用*细腻温柔的文笔,和清新唯美的摄影,生动地诠释了这次难忘旅途。
内容提要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在丹麦语中的意思是“商人的港口”。这座北欧名城是世界上漂亮的首都之一,被称为具童话色彩的城市,曾被选为“适合居住的城市”。
出品人郭敬明旗下畅销作者落落、安东尼、陈晨、琉玄一行人,怀揣着儿时的童话情结造访这片憧憬中的国土。跟随他们的脚步和镜头走街串巷,蹬上自行车在这座城市中来一场环保骑行。与安徒生雕像隔街相望的趣伏里公园,陈列着象征王室尊贵与权势皇冠的罗森堡宫,长堤公园的海港边孤单坐落的小美人鱼铜像,因《哈姆雷特》盛名的卡隆堡宫等,除了这些哥本哈根的标志性景点,还展现了抽离在童话色彩之外,这座集古典与现代于一体的宜居城市,充满活力、激情与艺术气息的迷人风貌。
目录
作者介绍
落落,校园女王,畅销作家,《文艺风象》执行主编,《小说-ZUI Silence》文字总监。
安东尼,《小说》创刊至今别具一格的作者,被誉为“治愈系小王子”,世文化畅销的作者之一。
陈晨,世文化签约作者,新生代畅销的作者,爱好旅行及写作。
琉玄,世文化签约作者,《小说》人气作者,一直活跃在漫画界与小说界。
文摘
序
童话的现在时
文/郭敬明
每一次“下一站”都是一次期待,而这一次我有了更多阅读这本书的理由。过去的“下一站”对我来说更像是一份关于旅行的回忆,而今,我也感受到了读者期待的心情。因为电影上的工作,我没能参与这一次的旅行,却也开始期待这本书里呈现的目的地,想要知道朋友们的旅行有过怎样的经历,想要了解哥本哈根——一座因为童话而闻名的城市。
这一次的“哥本哈根特派队”成员有落落、安东尼、陈晨、琉玄、胡小西、Fredie.L,他们以各自的方式呈现他们眼中的哥本哈根,仿佛一个万花镜,哥本哈根在他们的笔下、相机里散发出各式各样的光彩。
值得期待的当然是四位作家带来的小说,原本遥远的国度陌生的城市,在故事中有了温度和味道,各式人物带领我们走入那个地方,街道或餐馆有了进入的可能,人与人的心声有了沟通的桥梁,这是以小说讲述一个城市的魅力所在。何况,这一本书里,我们可以同时欣赏到四位作家的小说,每一个人的切入点都,每一个人的故事都百转千回,这也许就是对于作家而言旅行的意义之一,也是对于读者而言阅读的意义之一。
除了文学性,这本书也秉承“下一站”系列的特点,实用性兼容。作家们将介绍旅行中令他们印象深刻值得游玩的地方,无论是声名在外的罗森堡宫、哈姆雷特城堡、安徒生墓,还是少有人知的豪华学生宿舍、展览、食品市场,等等,带你领略不同于普通游览手册中的哥本哈根。此外,还有关于当地特色美食和米其林餐厅的“吃后感”,真是让人眼馋啊……
每个旅行者对于一次旅行中都会有独属于自己印象深刻的地点,而且很可能不是什么广为人知的名胜古迹,反而是在某些不起眼的不出名的地方,会遇到突然触动人心的景色,遇到那样令人难忘的光景。而在这本书里,四位作家各自记录下了他们心中那的“走过路过不可错过的地方”,这是书里很打动我的一个栏目,希望大家也能喜欢。
后,当然少不了喜闻乐见的“囧事爆料”,可能和我个人的“恶趣味”有关吧,每一次的“下一站”系列,我喜欢看的,都是这个版块。其实仔细想想,人生也不就是这样吗,一群臭味相投的朋友,在一起嘻哈打诨,周游世界。多美好啊。这个沾染了“I WANT”气息的环节充满了一贯的心狠手辣(……),歇斯底里(……),尺度全开(……),是茶余饭后必不可少的甜品小食。
我想旅行之于每一个旅人都有着独特的吸引力,无论是开拓眼界还是互增了解,但重要的,是旅行能够让我们更容易地与那个潜藏在内心深处的“自我”遇见。我们走过万水千山,终与真正的自己重逢。在哥本哈根,一个模糊了童话与现实分界线的城市,旅人与自己的相逢也因此带上了诗意的色彩,平静地生活,绚烂地造梦——看完这本书,我有了这样的想法。
下一站,我们将会在何处与自己相逢?而在阅读这本书的你,是否已准备好踏上旅途,在下一站与自己相遇?
序言
说实话,我很少会因为一本书而改变我原有的某些看法,但这本书做到了。它探讨的主题是关于“寻找”和“失去”的,但它没有采用传统的悲情路线来渲染,而是用一种近乎温暖的疏离感来处理这些沉重的话题。它教导我们,有些答案也许永远不会被找到,而真正的成长,恰恰在于接受这种不确定性,并学会在前行的路上与那些“未完成”和解。读完之后,我没有感到那种被说教的压力,反而是心中升起了一种豁然开朗的平静。它鼓励读者勇敢地迈出自己的“下一站”,去迎接那些未知的、可能充满挑战但也必然孕育着新生的旅程。这是一本能让人在精神层面得到滋养和提升的佳作。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太讨人喜欢了!封面那种带着点复古又兼具现代感的排版,就让人忍不住想翻开来看个究竟。拿到手里那种纸张的质感,不是那种光滑得发飘的类型,而是略带粗粝、非常扎实的触感,让人感觉作者在内容的选择和呈现上也是下足了功夫。尤其是内页的字号和行距,阅读起来极其舒适,即便是长时间沉浸其中也不会感到视觉疲劳。我特别欣赏作者在章节过渡时运用的一些小插图或者引言,它们就像是旅途中的小小惊喜,总能恰到好处地引人进入下一个情绪的漩涡。这本书的整体氛围营造得非常成功,从拿到它的一刻起,我就感觉自己仿佛被温柔地拉入了一个特定的时空,与那些文字和故事进行着一场私密的对话。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无疑提升了阅读的愉悦度,让人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趟“下一站”的旅程究竟会带给我们怎样的风景。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震撼的是它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捕捉。这不是那种简单地叙述事件,而是深入到角色灵魂深处的挖掘。那些看似不经意的对话、一个眼神的停留、一次犹豫的停顿,都被作者用极其精准的笔触描绘了出来,使得每一个角色都立体得仿佛就站在你面前。特别是主角面对重大抉择时的那种彷徨与挣扎,那种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反复拉扯的痛苦,简直让人感同身受,甚至会忍不住停下来,反思自己过往的人生轨迹。作者没有急于给出答案,而是留下了足够的空间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和寻找共鸣,这种高级的叙事手法,远超出了普通文学作品的范畴。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必须面对的那些关于“成为谁”的终极拷问,读完之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评分我通常不太容易被旅行题材的书籍完全吸引,因为很多时候它们只是流于表面的风光描写,缺乏真正的人文关怀。然而,这本书完全打破了我的固有印象。它将地理空间作为一种情绪的容器,哥本哈根不仅仅是一个地点,它更像是一个催化剂,激发了角色身上潜藏的各种可能性。文字中流淌出的那种北欧特有的冷静与克制,与人物内心翻涌的情感形成了绝妙的张力。你会清晰地感受到那种清冷的空气、那种特有的光线,甚至是那种融入骨髓的孤独感,但这种孤独并非全然是负面的,它反而成了一种沉淀和重塑自我的契机。作者对环境的白描与对心理活动的刻画结合得天衣无缝,让整个故事的基调既有深度,又充满了一种令人向往的诗意。
评分从文学技巧上来说,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变化多端,显示出作者们深厚的文字功底和默契的配合。有时是极其凝练、近乎散文诗的表达,充满了哲学的思辨色彩;而有时,叙述又突然变得口语化和生活化,带着一种邻家朋友般的亲切感,这种节奏上的错落有致,让阅读体验充满了新鲜感,完全没有那种一成不变的沉闷感。更值得称赞的是,几位作者在保持各自独特声音的同时,还能巧妙地编织出一个宏大而统一的叙事网络,这本身就是一种高难度的挑战。你会清晰地辨别出不同笔触的差异,但每一次切换都像是为故事增添了一层新的色彩和维度,让“下一站”的探索之旅显得更加丰富和立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