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摄影技术
定价:49.00元
作者:于然,于琪林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9-01
ISBN:978756570895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于然、于琪林编著的这本《摄影技术》系统而全 面地讲解了摄影技术的发展简史、拍摄技术、摄影的 曝光控制、数码影像的原理、摄影光源和摄影滤光镜 的性能与使用、感光材料的原理与性能、黑白暗房技 术、摄影用光基础。图文并茂,便于广大摄影专业学 生和摄影爱好者掌握摄影技术。
目录
作者介绍
于然 中国传媒大学摄影教师,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学博士。求学期间曾留美,在美国南加州大学任研究学者。其间历任美国洛杉矶市市长办公室多媒体影像记录负责人,美国Labyrinth多媒体研究室研究员。归国后在中国传媒大学从教至今。著有《光的美学》等书籍,并作为责任编辑编纂《EOS王朝》、《一本摄影书》、《摄影的骨头》等书籍。曾在《中国摄影》、《摄影世界》、《摄影与摄像》等杂志发表20余篇论文。多次代表中国参加IADIS国际视觉传播年会等国际会议并进行演讲,英文论文入选论文合集出版,全球发行。 于琪林 1982年北京师范大学毕业;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全国摄影师等级考试委员会考评员;国家高级摄影技师;《摄影与摄像》杂志编委。 先后出版《教你学会拍照片》、《摄影》、《实用摄影》、《照相机与镜头》等书籍;与他人合著《全国青少年摄影等级培训教材》一套。 先后在《中国摄影》、《大众摄影》、《人像摄影》、《中国摄影家》、《摄影之友》、《摄影与摄像》、《中国摄影报》、《人民摄影报》等报纸杂志发表摄影理论文章180余篇,总字数达12075字以上。 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香港《文汇报》等报刊发表摄影作品200余幅。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摄影学院院长(2009—2013)。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德国美因茨大学传播学博士。主讲课程包括摄影批评、新闻摄影、大众传播理论、传播研究方法等。研究兴趣包括媒介的权力协商、摄影批评,以及流行杂志的传播研究等。 著有《媒介事件》(英),并在学术期刊和大众传媒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和媒体评论文章。曾任职于德国之声、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传媒机构。曾获中国摄影教育奖(2012)、德国弗里德里希瑙曼奖学金(2004—2007)。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长期使用手机进行摄影的爱好者,我总觉得自己的作品离专业摄影还有很大差距,但又对复杂的摄影器材和专业术语望而却步。这本《摄影技术》恰恰弥补了我的这一空白。它以一种非常亲民的方式,将复杂的摄影原理和技巧一一拆解。即使是像“白平衡”这样我一直不太理解的概念,书中也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例子来解释,让我一下子就豁然开朗。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如何用最简单的设备拍出好照片”的章节,它鼓励我用现有的设备去实践,去探索,而不是被器材所束缚。书中还提供了很多针对日常拍摄场景的技巧,比如如何拍出好看的人像、如何捕捉美食的诱人瞬间、如何在旅行中记录下难忘的风景等等,这些都非常贴近我的生活,让我觉得摄影触手可及。我正在尝试书中的一些构图和用光的小技巧,发现我的照片确实有了明显的提升。这本书让我觉得,摄影并非遥不可及,而是每个人都能享受其中的乐趣。
评分我一直认为,摄影不仅仅是按下快门这么简单,它更是一种观察世界、表达自我的方式。这本《摄影技术》正是从这个更宏观的角度切入,让我看到了摄影的深度与广度。书中并没有一味地强调技术参数的堆砌,而是更注重培养读者的“摄影思维”。在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智慧的课堂,老师循循善诱地引导我如何去“看”。关于“如何通过构图来引导观众视线”的章节,让我对黄金分割、三分法等构图原则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原来看似简单的线条和比例,蕴含着如此多的视觉奥秘。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摄影是减法的艺术”的论述,它提醒我在纷繁的画面中,如何提炼主体,排除干扰,让照片更有力量。此外,书中还探讨了不同摄影风格的形成,以及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创作语言,这对于正在探索自己摄影方向的我来说,是极其宝贵的指引。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穿越摄影的迷宫,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道路。它让我明白,好的照片,是技术与思想的完美结合。
评分我是一名影视制作专业的学生,对视觉语言的表达有着天然的敏感。这本《摄影技术》恰好满足了我对专业摄影知识的渴求。书中对于“镜头语言”的解读,让我耳目一新。我过去更多地关注画面本身的构成,而这本书则深入分析了不同焦距的镜头如何影响观众的情绪和观感,以及如何通过镜头运动来营造叙事感。例如,书中关于“如何利用长焦镜头压缩空间,营造压迫感”的讲解,让我联想到了很多经典电影的镜头运用,这对我日后的影视创作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我对书中关于“不同光源的特性及其在画面中的应用”的内容尤为着迷,它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讲解,更是对光线的情感解读,让我开始思考,光线如何能够成为叙述的一部分。此外,这本书还触及了色彩心理学在摄影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色彩搭配来烘托主题,这对于我理解和创作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画面非常有帮助。这本书的专业性和深度,让我觉得它不仅是一本摄影技术指南,更是一本视觉叙事宝典。
评分作为一个已经拍摄了几年照片的业余爱好者,我一直渴望能有更深入的理论指导来提升我的作品质量。在朋友的推荐下,我购入了这本《摄影技术》。初读之下,我就被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丰富的实践案例所折服。这本书并非简单罗列参数和技巧,而是深入剖析了摄影背后的光学原理、色彩科学以及视觉心理学,让我对摄影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例如,在讲解景深控制时,作者不仅仅给出了如何设置光圈的建议,还详细解释了镜头焦距、传感器尺寸与景深之间的微妙关系,这让我恍然大悟,之前很多靠“感觉”来操作的技法,现在都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我对书中关于“如何识别和利用自然光特性”的章节尤为感兴趣,我常常在户外拍摄时,对不同时间和天气下的光线变化感到困惑,这本书的讲解让我能够更准确地判断光线条件,并将其转化为富有表现力的画面。同时,书中还提供了大量的优秀摄影作品作为范例,并对其拍摄思路和技术运用进行了深入分析,这对我来说是极大的启发。我坚信,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我能够更精准地把握摄影创作的每一个环节,让我的作品更具艺术性和感染力。
评分最近对摄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书店里闲逛时,偶然看到了这本《摄影技术》。我本身就是个摄影初学者,看到“摄影技术”这四个字,就觉得这本书可能正是我所需要的。封面设计很简洁大气,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的字样也让我对这本书的专业性多了一份信心。翻开书页,我被里面精美的图片和详细的图解深深吸引。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仅从目录和章节的排布来看,我就能感受到这本书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从基础的光圈、快门、ISO讲起,到构图、用光、色彩,再到不同场景下的拍摄技巧,感觉涵盖了摄影入门所需的大部分知识。我特别期待看到关于“如何运用光影来塑造画面情绪”的部分,因为我总觉得我的照片缺少一种灵魂,可能就是光影运用的问题。此外,书中还提到了一些进阶的拍摄技法,比如长曝光、HDR等等,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适合新手,即使是有点基础的摄影爱好者,也能从中获益。我打算先从最基础的章节开始,扎实掌握每一项技术,然后再慢慢探索更高级的内容。这本书给我一种“厚积薄发”的感觉,仿佛里面藏着通往摄影大师之路的秘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