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攝影技術
定價:49.00元
作者:於然,於琪林
齣版社:中國傳媒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9-01
ISBN:978756570895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於然、於琪林編著的這本《攝影技術》係統而全 麵地講解瞭攝影技術的發展簡史、拍攝技術、攝影的 曝光控製、數碼影像的原理、攝影光源和攝影濾光鏡 的性能與使用、感光材料的原理與性能、黑白暗房技 術、攝影用光基礎。圖文並茂,便於廣大攝影專業學 生和攝影愛好者掌握攝影技術。
目錄
作者介紹
於然 中國傳媒大學攝影教師,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電影學博士。求學期間曾留美,在美國南加州大學任研究學者。其間曆任美國洛杉磯市市長辦公室多媒體影像記錄負責人,美國Labyrinth多媒體研究室研究員。歸國後在中國傳媒大學從教至今。著有《光的美學》等書籍,並作為責任編輯編纂《EOS王朝》、《一本攝影書》、《攝影的骨頭》等書籍。曾在《中國攝影》、《攝影世界》、《攝影與攝像》等雜誌發錶20餘篇論文。多次代錶中國參加IADIS國際視覺傳播年會等國際會議並進行演講,英文論文入選論文閤集齣版,全球發行。 於琪林 1982年北京師範大學畢業;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教授,中國傳媒大學客座教授;中國攝影傢協會會員;中國攝影傢協會全國攝影師等級考試委員會考評員;國傢高級攝影技師;《攝影與攝像》雜誌編委。 先後齣版《教你學會拍照片》、《攝影》、《實用攝影》、《照相機與鏡頭》等書籍;與他人閤著《全國青少年攝影等級培訓教材》一套。 先後在《中國攝影》、《大眾攝影》、《人像攝影》、《中國攝影傢》、《攝影之友》、《攝影與攝像》、《中國攝影報》、《人民攝影報》等報紙雜誌發錶攝影理論文章180餘篇,總字數達12075字以上。 先後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香港《文匯報》等報刊發錶攝影作品200餘幅。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攝影學院院長(2009—2013)。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德國美因茨大學傳播學博士。主講課程包括攝影批評、新聞攝影、大眾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等。研究興趣包括媒介的權力協商、攝影批評,以及流行雜誌的傳播研究等。 著有《媒介事件》(英),並在學術期刊和大眾傳媒發錶多篇學術論文和媒體評論文章。曾任職於德國之聲、中央電視颱、中央人民廣播電颱等傳媒機構。曾獲中國攝影教育奬(2012)、德國弗裏德裏希瑙曼奬學金(2004—2007)。
文摘
序言
我是一名影視製作專業的學生,對視覺語言的錶達有著天然的敏感。這本《攝影技術》恰好滿足瞭我對專業攝影知識的渴求。書中對於“鏡頭語言”的解讀,讓我耳目一新。我過去更多地關注畫麵本身的構成,而這本書則深入分析瞭不同焦距的鏡頭如何影響觀眾的情緒和觀感,以及如何通過鏡頭運動來營造敘事感。例如,書中關於“如何利用長焦鏡頭壓縮空間,營造壓迫感”的講解,讓我聯想到瞭很多經典電影的鏡頭運用,這對我日後的影視創作有著直接的指導意義。我對書中關於“不同光源的特性及其在畫麵中的應用”的內容尤為著迷,它不僅僅是技術上的講解,更是對光綫的情感解讀,讓我開始思考,光綫如何能夠成為敘述的一部分。此外,這本書還觸及瞭色彩心理學在攝影中的應用,以及如何通過色彩搭配來烘托主題,這對於我理解和創作具有強烈視覺衝擊力的畫麵非常有幫助。這本書的專業性和深度,讓我覺得它不僅是一本攝影技術指南,更是一本視覺敘事寶典。
評分最近對攝影産生瞭濃厚的興趣,在書店裏閑逛時,偶然看到瞭這本《攝影技術》。我本身就是個攝影初學者,看到“攝影技術”這四個字,就覺得這本書可能正是我所需要的。封麵設計很簡潔大氣,中國傳媒大學齣版社的字樣也讓我對這本書的專業性多瞭一份信心。翻開書頁,我被裏麵精美的圖片和詳細的圖解深深吸引。雖然我還沒來得及深入閱讀,但僅從目錄和章節的排布來看,我就能感受到這本書的邏輯性和係統性。從基礎的光圈、快門、ISO講起,到構圖、用光、色彩,再到不同場景下的拍攝技巧,感覺涵蓋瞭攝影入門所需的大部分知識。我特彆期待看到關於“如何運用光影來塑造畫麵情緒”的部分,因為我總覺得我的照片缺少一種靈魂,可能就是光影運用的問題。此外,書中還提到瞭一些進階的拍攝技法,比如長曝光、HDR等等,這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適閤新手,即使是有點基礎的攝影愛好者,也能從中獲益。我打算先從最基礎的章節開始,紮實掌握每一項技術,然後再慢慢探索更高級的內容。這本書給我一種“厚積薄發”的感覺,仿佛裏麵藏著通往攝影大師之路的秘籍。
評分作為一個已經拍攝瞭幾年照片的業餘愛好者,我一直渴望能有更深入的理論指導來提升我的作品質量。在朋友的推薦下,我購入瞭這本《攝影技術》。初讀之下,我就被其嚴謹的學術態度和豐富的實踐案例所摺服。這本書並非簡單羅列參數和技巧,而是深入剖析瞭攝影背後的光學原理、色彩科學以及視覺心理學,讓我對攝影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例如,在講解景深控製時,作者不僅僅給齣瞭如何設置光圈的建議,還詳細解釋瞭鏡頭焦距、傳感器尺寸與景深之間的微妙關係,這讓我恍然大悟,之前很多靠“感覺”來操作的技法,現在都有瞭堅實的理論基礎。我對書中關於“如何識彆和利用自然光特性”的章節尤為感興趣,我常常在戶外拍攝時,對不同時間和天氣下的光綫變化感到睏惑,這本書的講解讓我能夠更準確地判斷光綫條件,並將其轉化為富有錶現力的畫麵。同時,書中還提供瞭大量的優秀攝影作品作為範例,並對其拍攝思路和技術運用進行瞭深入分析,這對我來說是極大的啓發。我堅信,通過對這本書的學習,我能夠更精準地把握攝影創作的每一個環節,讓我的作品更具藝術性和感染力。
評分作為一名長期使用手機進行攝影的愛好者,我總覺得自己的作品離專業攝影還有很大差距,但又對復雜的攝影器材和專業術語望而卻步。這本《攝影技術》恰恰彌補瞭我的這一空白。它以一種非常親民的方式,將復雜的攝影原理和技巧一一拆解。即使是像“白平衡”這樣我一直不太理解的概念,書中也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和生動的例子來解釋,讓我一下子就豁然開朗。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如何用最簡單的設備拍齣好照片”的章節,它鼓勵我用現有的設備去實踐,去探索,而不是被器材所束縛。書中還提供瞭很多針對日常拍攝場景的技巧,比如如何拍齣好看的人像、如何捕捉美食的誘人瞬間、如何在旅行中記錄下難忘的風景等等,這些都非常貼近我的生活,讓我覺得攝影觸手可及。我正在嘗試書中的一些構圖和用光的小技巧,發現我的照片確實有瞭明顯的提升。這本書讓我覺得,攝影並非遙不可及,而是每個人都能享受其中的樂趣。
評分我一直認為,攝影不僅僅是按下快門這麼簡單,它更是一種觀察世界、錶達自我的方式。這本《攝影技術》正是從這個更宏觀的角度切入,讓我看到瞭攝影的深度與廣度。書中並沒有一味地強調技術參數的堆砌,而是更注重培養讀者的“攝影思維”。在閱讀過程中,我仿佛置身於一個充滿智慧的課堂,老師循循善誘地引導我如何去“看”。關於“如何通過構圖來引導觀眾視綫”的章節,讓我對黃金分割、三分法等構圖原則有瞭更深刻的認識,原來看似簡單的綫條和比例,蘊含著如此多的視覺奧秘。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攝影是減法的藝術”的論述,它提醒我在紛繁的畫麵中,如何提煉主體,排除乾擾,讓照片更有力量。此外,書中還探討瞭不同攝影風格的形成,以及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創作語言,這對於正在探索自己攝影方嚮的我來說,是極其寶貴的指引。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穿越攝影的迷宮,找到屬於自己的那條道路。它讓我明白,好的照片,是技術與思想的完美結閤。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