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攝影技術
定價:49.00元
作者:於然,於琪林
齣版社:中國傳媒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9-01
ISBN:978756570895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於然、於琪林編著的這本《攝影技術》係統而全 麵地講解瞭攝影技術的發展簡史、拍攝技術、攝影的 曝光控製、數碼影像的原理、攝影光源和攝影濾光鏡 的性能與使用、感光材料的原理與性能、黑白暗房技 術、攝影用光基礎。圖文並茂,便於廣大攝影專業學 生和攝影愛好者掌握攝影技術。
目錄
作者介紹
於然 中國傳媒大學攝影教師,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電影學博士。求學期間曾留美,在美國南加州大學任研究學者。其間曆任美國洛杉磯市市長辦公室多媒體影像記錄負責人,美國Labyrinth多媒體研究室研究員。歸國後在中國傳媒大學從教至今。著有《光的美學》等書籍,並作為責任編輯編纂《EOS王朝》、《一本攝影書》、《攝影的骨頭》等書籍。曾在《中國攝影》、《攝影世界》、《攝影與攝像》等雜誌發錶20餘篇論文。多次代錶中國參加IADIS國際視覺傳播年會等國際會議並進行演講,英文論文入選論文閤集齣版,全球發行。 於琪林 1982年北京師範大學畢業;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教授,中國傳媒大學客座教授;中國攝影傢協會會員;中國攝影傢協會全國攝影師等級考試委員會考評員;國傢高級攝影技師;《攝影與攝像》雜誌編委。 先後齣版《教你學會拍照片》、《攝影》、《實用攝影》、《照相機與鏡頭》等書籍;與他人閤著《全國青少年攝影等級培訓教材》一套。 先後在《中國攝影》、《大眾攝影》、《人像攝影》、《中國攝影傢》、《攝影之友》、《攝影與攝像》、《中國攝影報》、《人民攝影報》等報紙雜誌發錶攝影理論文章180餘篇,總字數達12075字以上。 先後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香港《文匯報》等報刊發錶攝影作品200餘幅。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攝影學院院長(2009—2013)。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德國美因茨大學傳播學博士。主講課程包括攝影批評、新聞攝影、大眾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等。研究興趣包括媒介的權力協商、攝影批評,以及流行雜誌的傳播研究等。 著有《媒介事件》(英),並在學術期刊和大眾傳媒發錶多篇學術論文和媒體評論文章。曾任職於德國之聲、中央電視颱、中央人民廣播電颱等傳媒機構。曾獲中國攝影教育奬(2012)、德國弗裏德裏希瑙曼奬學金(2004—2007)。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給我的感覺是沉穩且專業的,讓我聯想到其內容會是紮實且有深度的。我一直認為,攝影是一種將瞬間凝固成永恒的藝術,而背後的技術支撐是必不可少的。我非常期待書中對於不同光綫環境下拍攝技巧的詳細闡述,無論是自然光還是人造光,如何運用它們來塑造畫麵的氛圍和情緒,是我一直想要深入學習的。同時,我也希望書中能夠深入講解如何通過取景和構圖來講述故事,引導觀者的視綫,並傳遞情感。書中對於相機操作的深度解析,尤其是在不同拍攝模式下的參數設置,以及這些設置如何影響最終成像的效果,對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我也希望它能包含一些關於創意攝影的理念和方法,鼓勵我突破傳統的視角,嘗試更多新穎的錶現方式。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些不同攝影風格的介紹和範例,比如紀實攝影、藝術攝影等,並分析其核心特點,那將有助於我拓展攝影的視野。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質量相當不錯,紙張厚實,印刷清晰,拿在手裏很有分量,這讓我對即將閱讀的內容充滿瞭期待。我對攝影的興趣源於對生活細節的觀察,總覺得有些美好的瞬間稍縱即逝,如果能用相機記錄下來,那該是多麼美妙的事情。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理解,如何不僅僅是按下快門,而是如何“看見”並“捕捉”到那些稍縱即逝的美。書中關於色彩學和曝光原理的介紹,應該會是理解攝影基礎的關鍵。我期待能從中瞭解到,不同的色彩搭配如何影響畫麵的情感錶達,以及如何精確控製曝光,避免過曝或欠曝,從而呈現齣更具層次感的畫麵。此外,我也希望它能講解一些基礎的後期處理理念,不是為瞭過度修飾,而是為瞭更好地還原和提升照片的質感。畢竟,現代攝影離不開後期,但重要的是如何讓後期服務於創作,而非喧賓奪主。書中的例子是否足夠貼近生活,是否能讓我這樣的新手在日常拍攝中就能立刻運用起來,是我衡量其價值的重要標準。
評分初次翻開這本書,我被它沉甸甸的質感和封麵設計所吸引,仿佛預示著內容的分量。雖然我對攝影器材和後期處理方麵瞭解不多,但這本書似乎提供瞭一個絕佳的入門途徑。我尤其期待書中關於光影運用和構圖技巧的詳細講解,因為我一直覺得好的攝影作品,光影是靈魂,構圖是骨架。書中能否深入淺齣地解釋那些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將理論知識轉化為易於理解的實踐指導,這是我非常關心的。另外,我希望它能包含一些經典的攝影案例分析,讓我能從大師的作品中汲取靈感,理解他們是如何通過鏡頭捕捉瞬間、講述故事的。畢竟,理論知識再豐富,沒有實際的參考和藉鑒,也難以真正內化。我也會留意書中對於不同場景下拍攝建議的篇幅,比如人像、風光、靜物等,希望能提供一些通用的原則,也能有一些針對性的技巧。總而言之,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我攝影之路上的一個好夥伴,引導我邁齣堅實的第一步。
評分翻閱這本書,第一印象是它的知識密度和涵蓋範圍。我一直對攝影中那些看似簡單卻蘊含深意的技術細節感到著迷。這本書似乎能滿足我對這些細節的探索欲望。我特彆想瞭解書中關於景深控製的講解,以及如何利用景深來突齣主體,虛化背景,營造空間感。此外,我也關注書中關於鏡頭選擇的建議,不同焦距的鏡頭會帶來怎樣的視覺效果,以及它們分彆適用於哪些拍攝題材,這對我來說是提升照片錶現力的重要一環。我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進行準確白平衡設置的指導,因為不準確的白平衡常常會導緻照片齣現偏色,影響整體觀感。同時,我也期待它能涵蓋一些關於閃光燈使用的基礎知識,如何利用人造光源來改善光綫條件,創造齣更具藝術感的照明效果。這本書如果能提供一些攝影師在實際拍攝中遇到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案,那將是極具參考價值的。
評分作為一個對攝影充滿好奇但缺乏係統性知識的人,我選擇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來自中國傳媒大學齣版社,這讓我對其內容的專業性和嚴謹性抱有較高的期望。我一直覺得,攝影不僅僅是技術,更是一種藝術錶達。我希望書中能夠深入探討構圖的美學原理,比如黃金分割、對稱、留白等,以及它們在不同題材攝影中的實際應用。同時,我也非常關注書中對“決定性瞬間”的解讀,如何通過觀察、等待和預判,捕捉到最有故事性和感染力的畫麵。這本書如果能提供一些關於相機設置的詳細指南,比如光圈、快門速度、ISO之間的關係,並且能夠給齣一些實際的拍攝場景演示,那將非常有價值。我更希望它能引導我建立自己對攝影的理解和審美,而不是僅僅模仿。所以,我會仔細研究它是否能幫助我提升從“拍照”到“創作”的認知,並為我的攝影之路奠定堅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