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太湖160問——中國江河百問叢書
定價:13.00元
作者:晏祖壽
齣版社:黃河水利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0-11-01
ISBN:9787806213346
字數:109000
頁碼:126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38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以通俗易懂的問答形式,從自然地理、曆史文化、社會經濟、治理開發等方麵全麵介紹瞭太湖的有關知識。融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是全麵瞭解太湖的一本通俗科普讀物。
目錄
自然地理篇
1 太湖流域麵積有多少?
2 你知道太湖流域的水係構成嗎?
3 太湖古代名稱是什麼?它在我國五大淡水湖中排第幾位?
4 太湖流域的地形,地貌有什麼特點?
5 你知道太湖流域及其平原的誕生與發育過程嗎?
6 太湖是怎樣形成的?
7 通常稱山間小河溝為“溪”,匯入太湖的溪也是小河溝嗎?
8 太湖流域有多少湖泊?你能說齣其中六個大中型湖泊的名稱嗎?
9 為什麼太湖流域會有這麼多的湖泊?
10 太湖中我多少大小島嶼?哪兩個較大的島嶼已和陸地連在一起瞭?哪個島嶼麵積大?
11 太湖下遊的三江指的是哪三江?
12 “五湖”指什麼湖?你知道吳越大戰“五湖”的故事嗎?
13 太湖流域有哪些城市?你能說齣無锡的名稱由來嗎?
14 太湖周圍有哪些名山?
15 為什麼稱太湖流域為江南水鄉?流域內哪個市的水麵麵積多?
16 你知道太湖流域河網的特點嗎?
17 太湖的形態特徵為何在全國大型湖泊中甚為罕見?它是如何形成的?
18 人人都說太湖美。太湖美在何處?
19 太湖流域的氣候有什麼特點?
20 太湖流域的降水量是多少?有什麼特點?
21 太湖流域全年有幾個雨季?有什麼特點?
22 你能舉齣梅雨和颱風雨成災的典型例子嗎?
23 哪幾年太湖水位曾創曆史新高?災害有多大?
24 太湖流域土地資源有多少?有何特點?哪些是全國七大流域之?
25 太湖流域水資源有多少?為什麼說太湖流域是我國水資源條件較優越的地區之一?
26 太湖流域的三大自然災害是什麼?
27 60年代以後,太湖流域齣現現偏旱大豐收、旱年豐收,大旱甚到特大旱不減産的現象,這是為什麼?
28 為什麼說洪澇災害仍然是太湖流域當前的心腹之患?
29 太湖流域的水災有什麼特點
30 什麼中潮災?太湖流域哪些地區潮災嚴重?你能簡要描述一下古今潮災的情況嗎?
……
曆史文化篇
社會經濟篇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最近迷上瞭一些關於中國地理的書籍,《太湖160問》這本書絕對是其中的佼佼者。我之前對太湖的印象,大概就是“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這句話雖然耳熟能詳,但卻很難讓我深入瞭解太湖到底“美”在哪裏。這本書用一種近乎“刨根問底”的方式,將太湖的“秘密”一一揭開。我特彆喜歡它“問答”的形式,感覺像是在和一個知識淵博的長輩聊天,每一個問題都引人入勝,每一個迴答都令人豁然開朗。比如說,我之前一直好奇,為什麼像太湖這樣的大型湖泊,它的水體會有時呈現齣不同的顔色?書中就從水體成分、藻類生長、光照等多個角度進行瞭詳細的解釋,讓我對水體變化的科學原理有瞭更深的認識。還有,關於太湖的命名,書中也追溯瞭曆史,介紹瞭不同的說法和演變過程,這讓我感覺到,即使是一個簡單的名字,背後也可能蘊含著豐富的曆史信息。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不迴避任何復雜的問題,而是用清晰易懂的語言,將專業的知識普及給讀者,讓我覺得學習地理和曆史,原來可以如此有趣。
評分說實話,我之前對很多介紹中國江河湖泊的書籍,都有點提不起興趣,覺得它們要麼太過於學術化,要麼太過於淺顯。但《太湖160問》這本書,卻讓我眼前一亮。它采用“問答”的形式,非常巧妙地吸引瞭我。我喜歡這種主動探索的閱讀方式,感覺像是自己在主動提問,然後又找到瞭滿意的答案。書中關於太湖的提問,涉及的範圍非常廣泛。我記得有一個問題是關於太湖的“三白”,書中不僅介紹瞭這“三白”是什麼,還詳細解釋瞭它們在太湖生態係統中的作用,以及它們對當地居民生活的影響。另外,關於太湖的“魚米之鄉”的形成,書中也進行瞭深入的分析,解釋瞭太湖周邊地區優越的地理條件和農業發展曆史。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還探討瞭太湖麵臨的一些環境問題,比如水汙染和濕地退化,以及相關的治理措施。這種對現實問題的關注,讓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知識的科普讀物,更是一本引發思考的社會讀物。
評分我一直認為,瞭解一個地方,最能觸及靈魂的方式,就是通過它最 the 核心的地理要素。對於中國而言,江河湖泊無疑扮演著這樣的角色。《太湖160問》這本書,就是我走進太湖世界的絕佳起點。它不是那種宏大敘事的曆史書,也不是一本純粹的地理學著作,而是以一種極其接地氣的方式,將太湖的方方麵麵娓娓道來。我喜歡它提問的方式,那些問題,就像是我自己心中一直以來對太湖的好奇和疑惑,被一一提取齣來,然後又得到瞭詳盡的解答。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增長,更是一種情感上的連接。讀到關於太湖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詩篇的章節,我仿佛能感受到他們的情懷,他們的贊嘆;讀到關於太湖水利治理的艱辛曆程,我能體會到古人的智慧和不易。它讓我明白,太湖不僅僅是一片水域,它承載著數韆年的文明,它見證瞭無數的曆史變遷,它滋養瞭無數的生命,它也影響著這片土地上人民的生活。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加立體、更加鮮活的太湖,一個有溫度、有故事的太湖。
評分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時代,找到一本能夠深入淺齣、內容翔實的書籍實屬不易。《太湖160問》這本書,絕對是我近來閱讀過的最值得推薦的一本。它以“問答”的形式,係統地介紹瞭太湖的方方麵麵。我之前對太湖的瞭解,大多來自於一些零散的資料,而這本書則為我提供瞭一個完整而清晰的認識框架。書中關於太湖的“水質”問題,就用瞭相當篇幅進行探討,從影響水質的各種因素,到曆代對太湖水質的監測和治理,都進行瞭詳細的闡述,讓我對太湖的水生態環境有瞭更深的理解。又比如,關於太湖的“旅遊資源”,書中也進行瞭細緻的介紹,不僅僅是列舉瞭著名的景點,更是深入分析瞭這些景點形成的曆史原因和文化內涵。這種將地理、曆史、人文、生態等多個維度進行有機結閤的方式,讓這本書充滿瞭深度和廣度。它讓我明白,理解一個地方,需要從多個角度去審視,去感受。
評分我是一個對故事情節比較看重的人,所以看書時,如果內容太平淡,很容易就會失去興趣。《太湖160問》這本書,雖然是一本關於地理和曆史的書籍,但它的“問答”形式,反而讓它充滿瞭故事感。每一個問題,都像是一個引子,將我帶入一個關於太湖的“故事”之中。我記得有一個問題是關於太湖的“水怪傳說”,書中不僅講述瞭這些傳說,還從科學的角度對它們進行瞭分析,讓我既滿足瞭對神秘事物的好奇,又獲得瞭科學的解釋。又比如,關於太湖的島嶼,書中並沒有簡單地列齣島嶼的名字,而是會講述每個島嶼的曆史典故、人文傳說,甚至是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這種將地理知識與人文故事相結閤的方式,讓閱讀過程充滿瞭樂趣,也讓我對太湖産生瞭更深的感情。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情感的共鳴,它讓我看到瞭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太湖。
評分拿到《太湖160問》這本書,我第一感覺就是它“有料”。“160問”這個數字本身就充滿瞭吸引力,預示著內容之豐富。翻開書頁,果然不負所望。它以一種極其詳實的方式,解答瞭關於太湖的方方麵麵。我尤其喜歡書中對太湖地質地貌的描述,它不僅僅是告訴我們太湖有多大,有多深,而是會追溯太湖的形成過程,解釋它與周邊山脈、河流之間的相互關係。又比如,關於太湖的氣候特徵,書中也進行瞭詳細的分析,包括它對周邊地區氣候的影響,以及季節性變化帶來的不同景象。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還涉及瞭太湖的生物多樣性,詳細介紹瞭太湖中各種動植物的種類、習性,以及它們在生態係統中的角色。這種細緻入微的描寫,讓我仿佛置身於太湖之中,去感受那生機勃勃的世界。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用一種科學嚴謹的態度,將一個復雜的地理實體,以一種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現給讀者。
評分讀完《太湖160問》,我最大的感受是,原來我對太湖的瞭解,隻是冰山一角。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真的讓我大開眼界。它不是那種泛泛而談的介紹,而是每一個問題都進行瞭深入的挖掘和探討。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太湖曆史的章節,它將太湖與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緊密地聯係起來,讓我看到太湖在中華文明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例如,關於太湖在運河係統中的地位,書中就詳細介紹瞭太湖如何成為連接南北的重要水運樞紐,以及它對當時經濟發展的巨大影響。還有,關於太湖的漁業資源,書中不僅介紹瞭主要的魚種,還追溯瞭不同曆史時期太湖漁業的發展狀況,以及漁民的生活方式。這種將地理知識與曆史人文相結閤的方式,讓閱讀過程變得非常生動有趣,也讓我對太湖産生瞭更深的感情。我發現,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太湖的書,更是一扇窗,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廣闊的中國地理和曆史的世界。
評分這本書的齣現,可以說是填補瞭我心中長久以來的一個空白。我一直對我們國傢的地理和水文有著濃厚的興趣,特彆是那些孕育瞭無數文明、承載瞭無數故事的江河湖泊。當我在書店裏看到“中國江河百問叢書”這套書的時候,我感覺就像挖到瞭寶藏。而其中這本《太湖160問》,更是讓我眼前一亮。我對太湖並不陌生,它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是長江三角洲一顆璀璨的明珠,它的名字在曆史的長河中閃耀,關於它的傳說和故事更是數不勝數。我總覺得,對於這樣一個重要的地理單元,應該有更係統、更深入的瞭解。這套叢書的定位,就是以“問答”的形式來呈現,這是一種非常親切、直觀的學習方式。我迫不及待地翻開瞭《太湖160問》,立刻就被它所涵蓋的廣度和深度所吸引。它不僅僅是關於太湖的水質、麵積、深度這些基礎數據的羅列,更是深入到太湖的形成、演變,它與周邊地理環境的互動,它在曆代經濟、文化、政治中的地位,甚至是對太湖的保護和治理的探討。書中涉及的地理、曆史、人文、生態等多個維度,都讓我驚嘆於作者的學識和搜集資料的能力。每一問一答,都像是一次深入的探險,讓我對太湖的認知不斷刷新,不斷拓展。
評分“問答”的形式,對於我這種喜歡碎片化閱讀,又希望知識係統性強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太湖160問》這本書,就完美地結閤瞭這兩點。我經常是在通勤路上或者睡前翻上幾頁,隨手翻到哪個問題,就能得到一個獨立而完整的解答。但不思議的是,這些看似獨立的問答,卻串聯起瞭一個關於太湖的完整圖景。我發現,書中關於太湖的提問,覆蓋瞭從宏觀到微觀的方方麵麵。比如,它會問太湖的地理位置和行政歸屬,也會細緻到太湖某個角落的特色地貌;它會探討太湖的生態係統,也會深入到太湖中某種生物的生存狀態。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並沒有僅僅停留在“是什麼”層麵,而是很多問題都延展到瞭“為什麼”和“怎麼樣”,比如,為什麼太湖的水體容易富營養化?如何有效地進行太湖的生態修復?這些問題都觸及到瞭當下社會關注的熱點,讓這本書不僅具有學術價值,更具有現實意義。它讓我對太湖的認識,不再是停留在“一個美麗的湖泊”,而是上升到瞭對其復雜性、重要性以及未來發展方嚮的思考。
評分剛拿到《太湖160問》這本書,腦海裏閃過無數與太湖相關的畫麵:煙波浩渺的湖麵,點綴其間的島嶼,還有那水鄉古鎮的韻味。但說實話,我對太湖的瞭解,一直停留在比較錶層的印象。我清楚它很重要,但具體重要在哪裏,它的曆史文化底蘊有多深厚,它的生態環境麵臨哪些挑戰,我都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這本《太湖160問》的齣現,就像是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更深層次理解的大門。它的“160問”的體例設計,非常巧妙。它不會像一本枯燥的教科書那樣,從頭到尾灌輸知識,而是通過一個個具體的問題,引導讀者主動去思考,去探索。我發現,書中提齣的問題,涵蓋瞭從地理常識到曆史典故,從生態科學到人文故事,幾乎無所不包。例如,關於太湖的水係構成,它不是簡單地告訴你太湖有幾個主要入湖河流,而是會追溯這些河流的源頭,它們是如何流經不同的地貌,最終匯入太湖的。又比如,關於太湖的“四寶”(銀魚、白魚、白蝦、螺螄),書中會詳細介紹它們的生長習性,它們與太湖水質的關係,甚至還有關於它們在民間飲食文化中的地位。這種細緻入微的描寫,讓我仿佛置身於太湖的生態係統中,去感受那生命的脈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