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时令节气与动手做 农时节气创意手工书
定价:29.80元
作者:施国富,施永帆
出版社: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542762443
字数:
页码:12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时令节气与动手做 农时节气创意手工书》介绍了24节气的气候变化、各个节气中的民俗习惯与民俗活动,还有与各个时令节气相关的动手小制作、小游戏等。其中有很多的民俗活动和民间故事,这些都是我们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通过“动手做”等实践活动和“节气”的人文精神联系起来,让青少年继承传统又提高精神文明素养。
目录
春季的节气
1.塑“春牛”
2.自制雨量器
3.活动蛇玩具制作
4.春分测日影
5.放飞春天
6.牡丹贴花工艺
夏季的节气
7.立夏做彩蛋
8.蚕茧造型
9.麦秆贴画
10.北回归线标志模型制作
11.做“知了”
12.荷花工艺制作
秋季的节气
13.秋天贴叶画
14.萝卜造型
15.棉花做玩具
16.秋菊纸花工艺
17.菱角造型
18,螃蟹玩具制作
冬季的节气
19.毽子——生命的蝴蝶
20.做雪灯
21.堆雪人
22.绘制九九消寒图
23.蜡制梅花
24.闪熠冰灯自己做
中国的阳历
25.做一个针孔节气仪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套《时令节气与动手做:农时节气创意手工书》可以说是给了我一个惊喜,也给了我的孩子一个极好的学习机会。我之前总觉得节气这些概念比较抽象,尤其对于小孩子来说,可能很难理解。但这套书真的把它们变得生动形象了。比如,当读到“立春”的时候,书中有一个非常可爱的手工,是制作一个“迎春的小种子”,用一张小纸片包裹一些小石头,模拟种子在地里积蓄力量,等待春天发芽。孩子看着书里的图示,非常认真的在跟着做,还边做边问:“种子在里面不闷吗?它要什么时候才能出来呀?”我们借此机会聊了聊植物生长的过程,她听得入迷。到了“小暑”,书里教我们用淡蓝色的卡纸和白色的棉花,制作一个“清凉的扇子”,虽然只是个简单的手工,但却能让她体会到“暑气渐盛,需要避暑”的含义。最棒的是,这套书的手工步骤都非常详细,图文并茂,即使是像我这样动手能力不强的人,也能轻松上手,并且成品效果还不错。而且,书中选择的材料都是非常普遍的,比如各种颜色的卡纸、彩笔、棉花、毛线等,这些都是我家里常备的,用完之后也能方便地找到替换品,非常实用。通过这些手工,孩子不仅学会了如何动手,更重要的是,她开始对“节气”这个概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会问我:“妈妈,今天是几月几号?是什么节气呀?我们今天做什么呀?”这种主动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正是我们家长所期望的。
评分这套书简直是打开了我家孩子创意大门的钥匙!我一直想找一些能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的书,尤其是在传统文化方面,但又不能过于枯燥。这套《时令节气与动手做:农时节气创意手工书》完全满足了我的期待。首先,它选取了二十四节气这个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也最能与自然变化相联系的元素,将抽象的时间概念具体化,让孩子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四季的更迭和农耕的智慧。其次,书中的手工部分设计得非常巧妙,不仅仅是简单的剪纸或粘贴,而是巧妙地融入了节气的特点。比如,谷雨时节,书中就设计了制作“播种的小种子”的手工,用易于获取的材料模拟种子的萌发过程,让孩子在动手过程中理解“万物生长”的节气含义。立秋了,书中则会引导孩子制作“收获的金黄”,用金黄色的纸张和落叶模拟丰收的景象,让孩子感受到劳动的喜悦和自然的馈赠。这些手工都非常注重引导性,步骤清晰,即使是四五岁的孩子也能在家长稍加指导下完成,过程中充满了成就感。更重要的是,这些手工的材料都非常常见,比如彩纸、旧报纸、树叶、棉花等等,非常环保,也鼓励孩子发挥想象力,用身边熟悉的东西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品。每次看完节气相关的介绍,然后跟着书本动手制作,孩子都会特别兴奋,还会主动去观察窗外的植物,去发现和节气有关联的东西,这种将书本知识与生活观察结合起来的学习方式,真的让我觉得太有价值了。
评分自从家里有了这套《时令节气与动手做:农时节气创意手工书》,我发现我的孩子对自然和时间有了全新的认识。之前,时间对她来说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这套书则像一个神奇的指南针,将她带入了中国古老的时间智慧中。比如,“惊蛰”这个节气,书中通过制作一个“小蜜蜂的家”的手工,用卷起来的纸筒和一些小树枝,模拟蜜蜂在春天开始活动的场景,并解释了“万物复苏,蛰虫苏醒”的含义。我的孩子一边做一边问:“为什么蜜蜂这个时候才出来呀?它们都在睡了多久?”我借机给她讲了关于冬眠的知识,她听得津津有味。还有“处暑”,书中设计了一个用橘色和红色皱纹纸制作“秋日落叶”的手工,并配上了简单的关于“暑气渐消,秋意渐浓”的文字。孩子做的落叶非常逼真,她还说要把这些“落叶”贴在窗户上,感觉就像真的秋天来了。最让我惊艳的是,书中对手工的指导非常细致,即使是我这样不太擅长手工的家长,也能轻松地跟着书本完成,而且效果出奇的好。手工的材料也非常易得,多为环保纸张和家中常备的物品,这让我很放心。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手工,孩子不仅学会了如何动手,更重要的是她开始对“节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常常会在节气到来的时候主动问我:“妈妈,今天是什么节气呀?我们要做什么手工?”这种主动学习的动力,是我最乐于看到的。
评分我得说,《时令节气与动手做:农时节气创意手工书》这本书,绝对是我们家这个年龄段孩子(我孩子7岁)的书架上的“明星选手”。它不仅仅是一本手工书,更是一扇通往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和时间智慧的窗户。每次翻开它,都像是开启了一场与大自然的对话。书中对于每个节气的介绍,都非常简洁明了,语言生动,但最吸引人的还是那些手工创意。例如,当我们学到“清明”的时候,书中引导我们用绿色卡纸和一些羽毛制作“纸鸢”,讲解了清明节放风筝的习俗,并解释了“万物生长,生命勃发”的含义。孩子做的风筝虽然不一定能飞,但她对风筝的形状、颜色以及为什么能在清明节放,都充满了好奇。再比如,“霜降”这个节气,书中教我们用不同颜色的毛线和卡纸制作“秋天的毛衣”,来模拟秋天天气转凉,需要添衣保暖的感觉。这让她在动手制作的同时,也真切地感受到了节气带来的气候变化。更让我欣喜的是,书中的手工设计,大部分都非常贴合节气的主题,而且材料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比如彩纸、旧报纸、棉花、树叶等等,这不仅节约了成本,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废物利用和环保的意识。孩子每次做完手工,都会非常自豪地向我展示,而且还会主动去观察自然界的变化,比如看叶子是不是变黄了,有没有小虫子爬出来,这种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的学习方式,真的太棒了。
评分我必须得说,这套《时令节气与动手做:农时节气创意手工书》给我的家庭带来了很多惊喜和乐趣。作为一个对传统文化一直抱有好感,但又觉得有些古老概念难以向孩子解释的家长,这套书简直就是一座宝藏。它将二十四节气这样一个宏大的时间体系,通过生动有趣的手工活动,变得触手可及。我孩子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夏至”的那几页,书里设计了一个关于“影子游戏”的手工,通过观察不同时间太阳光影的变化,来理解“昼长夜短”的概念。我们跟着书本一起做了小人模型,然后用手电筒在墙上投射影子,孩子看得目不转睛,还不停地问为什么中午的影子最短。这种体验式的学习,比单纯的讲解要深刻得多。还有“白露”节气,书中引导孩子用皱纹纸和棉花制作“露珠”,用不同深浅的蓝色纸片来表现清晨的薄雾,整个过程充满诗意,也让孩子感受到了秋天特有的那种清凉和宁静。最让我感动的是,这套书不仅仅是教孩子做手工,它还融入了关于节气背后蕴含的农事活动、生活习俗,甚至是相关的诗词。比如,在讲到“小满”时,书里会提到“麦粒渐饱,田间忙碌”,然后设计一个用麦秆或稻草制作“小麦模型”的手工,让孩子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小满”的意境。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在享受创作的乐趣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吸收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而且这些知识是如此的生动形象,孩子非常容易记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