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叶永烈科普全集(28卷)
定价:2880元
作者:叶永烈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22010275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由作者授权并亲自选编、审定,对其科幻、科普文学创作*完整汇集◆在科学性、思想性、通俗性、可读性、独创性、文学性等方面,都是中国科普读物创作的一个高峰
内容提要
《叶永烈科普全集》共28卷,1000余万字,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和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联合出版。《叶永烈科普全集》28卷分别是:—2卷《主力舰沉没》,第3卷《爱之病》,第4卷《黑影》,第5卷《暗斗》,第6卷《秘密纵队》,第7卷《神秘衣》,第8卷《小灵通漫游未来》,第9卷《哭鼻子大王》,0卷《奇怪的病号》,1卷《生死未卜》,2—13卷《叶永烈笔下的〈十万个为什么〉》,4卷《春花秋月》,5卷《人才成败纵横谈》,6卷《我的*本书——〈碳的一家〉》,7卷《白衣侦探》,8卷《电影的秘密》,9卷《化学的世界》,第20卷《空气的一家》,第21卷《科学家故事100个》,第22卷《飞天梦》,第23卷《追寻彭加木》,第24卷《科学明星》,第25卷《写给“小叶永烈”》,第26卷《每一个孩子都能写作》,第27卷《科普创作札记》,第28卷《科学文艺概论》。
《叶永烈科普全集》包括科幻小说、科学童话、科学小品、科普读物、科学家传记、科普创作理论等六类内容。《叶永烈科普全集》共28卷,1000余万字,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和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联合出版。《叶永烈科普全集》28卷分别是:—2卷《主力舰沉没》,第3卷《爱之病》,第4卷《黑影》,第5卷《暗斗》,第6卷《秘密纵队》,第7卷《神秘衣》,第8卷《小灵通漫游未来》,第9卷《哭鼻子大王》,0卷《奇怪的病号》,1卷《生死未卜》,2—13卷《叶永烈笔下的〈十万个为什么〉》,4卷《春花秋月》,5卷《人才成败纵横谈》,6卷《我的*本书——〈碳的一家〉》,7卷《白衣侦探》,8卷《电影的秘密》,9卷《化学的世界》,第20卷《空气的一家》,第21卷《科学家故事100个》,第22卷《飞天梦》,第23卷《追寻彭加木》,第24卷《科学明星》,第25卷《写给“小叶永烈”》,第26卷《每一个孩子都能写作》,第27卷《科普创作札记》,第28卷《科学文艺概论》。
目录
—2卷《主力舰沉没》
作者介绍
叶永烈,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国家一级作家,上海文史馆馆员。1940年8月30日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六年制本科)。11岁起发表诗作,19岁写出本书《碳的一家》,20岁时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此后,多年从事科普创作,曾先后创作科幻小说、科学童话、科学小品、科普读物1000万字。1979年3月,文化部和中国科协联合举行隆重仪式,授予“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称号以及奖金。曾任全国青联常委、中国科协委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科协常委、上海科普委员会主任、上海市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
文摘
序言
在我看来,生命科学是这个世界上最神奇、最动人的领域之一。这套书里关于生物学的篇章,简直就是一首赞歌,献给生命的奇妙与伟大。叶永烈先生以一种极具人文关怀的视角,带领我探索生命的奥秘。从单细胞生物的简单构造,到复杂生物体的精妙运作,他都娓娓道来,让我惊叹不已。我特别着迷于他对人类身体的介绍,从细胞的功能到器官的协同工作,他用一种清晰而又充满诗意的方式,描绘了我们身体这部“精密仪器”。书中的一些解剖图和生物结构图,虽然年代感十足,但却准确地展现了生命的细节。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不仅讲述了生命的物质基础,更深入探讨了生命的起源、进化以及遗传的奥秘,这些宏大的主题,在他笔下变得不再晦涩难懂。读到关于生态系统的内容时,我更是感受到了生命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以及我们人类在其中的责任。这套书让我对生命充满了敬畏,也让我更加珍视每一个生命的存在,并开始思考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和价值。
评分我一直是个对地球科学充满好奇的人,总觉得脚下的这片土地孕育了太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这套书简直就是我的福音!其中关于地质变迁和生命演化的章节,写得极其精彩。叶永烈先生用一种抽丝剥茧的方式,将数亿年前地球的面貌展现在我眼前,那些古老的岩石,那些已经消失的生命痕迹,在他的笔下活灵活现。我特别着迷于他讲述板块构造理论的那部分,那种宏大的尺度,那种在地壳深处涌动的力量,读来令人震撼。他将复杂的物理化学原理,融入到生动的故事和形象的比喻中,让我这个非专业读者也能轻松理解。书中的一些插图,虽然颜色不那么鲜艳,但描绘得非常写实,比如不同时期的地貌、动植物的复原图,都充满了科学的严谨性。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知识的科普,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去发现我们所处的世界是如何一步步演变成今天的样子,这种思考的深度,是很多现代科普读物所缺乏的。读完这些篇章,我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敬畏,也更加珍惜我们所拥有的自然环境。
评分这套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人,那种沉甸甸的分量感,加上略带复古的排版,一下子就把我拉回了那个充满探索精神的年代。拿到手的时候,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第一卷,里面的插图虽然是那个时代的风格,但却有一种独特的艺术感,每一张都充满了细节,仿佛在讲述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叶永烈先生的文字更是生动有趣,他能把那些看起来高深莫测的科学知识,用最浅显易懂的方式讲解出来,让原本枯燥的概念变得妙趣横生。我尤其喜欢他描述宇宙的部分,那些关于星辰大海的壮丽景象,在他的笔下变得如此触手可及,仿佛我就是那个站在瞭望台上的探索者,亲眼目睹着宇宙的奥秘。而且,书中对科学史的梳理也相当到位,不仅仅是知识的罗列,更有着对科学家们探索精神的赞颂,读来让人心潮澎湃,对科学充满了敬畏和向往。这种将知识与情感巧妙结合的写作方式,在如今快餐式的阅读环境中,显得尤为珍贵。我感觉这不仅仅是一套科普书,更是一扇通往智慧殿堂的窗户,让我看到了科学的无穷魅力,也点燃了我内心深处对未知的好奇。
评分说实话,我一直对技术和发明的发展史有些模糊的概念,总觉得那些机器和设备是凭空出现的。这套书完全改变了我的看法!叶永烈先生对于近现代科技发展的梳理,简直是一部生动的工业革命史。他从蒸汽机的发明讲起,一步步带我走过了电力的时代,内燃机的时代,再到信息时代的萌芽。我特别喜欢他描述那些关键性发明背后的故事,那些发明家们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如何凭借着智慧和毅力,最终改变了世界的进程。他不仅仅是介绍了一个个伟大的发明,更重要的是,他揭示了这些发明背后的科学原理,以及它们是如何相互关联,共同推动社会进步的。书中的一些图示,清晰地展示了各种机械装置的工作原理,让我这个对机械结构不太了解的人,也能一目了然。读到关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起源时,我更是感到惊叹,没想到这些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技术,竟然有着如此跌宕起伏的诞生历程。这套书让我看到了人类智慧的伟大力量,也让我对未来的科技发展充满了期待。
评分我一直认为,理解自然界最基本的力量,是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叶永烈先生在这套书里的物理学章节,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制的。他用一种非常亲切的口吻,将那些原本抽象的物理概念,变得触手可及。无论是牛顿的三大定律,还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他都用我能理解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解释清楚。我尤其欣赏他对“力”的解读,从最简单的推拉,到万有引力,再到电磁力,他层层递进,让我对这个世界最基本的相互作用有了清晰的认知。书中的一些小实验设计,虽然简单,但却极具启发性,让我能够在动手实践中加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例如,他讲述关于能量守恒的章节,用了非常生活化的例子,让我明白了能量是如何在不同形态之间转化,却永远不会消失。读到关于原子和亚原子粒子的时候,我更是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原来在我们熟悉的世界之下,还隐藏着如此微小却又强大的基本构成。这套书让我对物理学这门基础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让我开始重新审视生活中的每一个现象,从中发现科学的规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