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小子7:巨魔巫医
定价:59.8元
作者:【美】迈克·米格诺拉(Mike Mignola)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0-01
ISBN:978754722902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一个来自的超级英雄,一个前卫多元的神秘宇宙;一部穿越历史的冒险之书,一部东西合璧的漫画经典。艾斯纳奖、哈维奖、飞鹰奖、粉丝选择奖一致认可的好漫画。无删减全彩印刷,原汁原味呈现。
增加大篇幅注释、附录,便于理解、拓展知识。《小子》发烧友不高兴汉化鼎力翻译。漫画家刘冬子、美漫研究Multivac、《看电影杂志》执行主编李思颖、业内媒体人卓雨倾情献文。
内容提要
《小子》是世界上知名的图画小说,是艾斯纳奖、哈维奖、飞鹰奖、粉丝选择奖一致认可的好漫画,同时也是一部诞生了二十年仍然畅销的传奇式漫画经典。《小子》融合了神话、历史、科技等众多元素,并用幽默而充满想象力的笔触,打造出一个神秘惊悚的平行宇宙。它拥有日式漫画张弛有度富有节奏感的故事分镜,也拥有欧美漫画功底扎实艺术造诣深厚的绘画风格,还拥有不同于其他任何主流漫画的独立世界观,是一部东西合璧的典范之作。
目录
作者介绍
迈克·米格诺拉是当今美国漫画界深受大众欢迎和肯定的艺术家,其美术风格独树一帜,笔下人物性格复杂具多面性,这一点较美国现在主流的超级英雄漫画有相当的不同。米格诺拉的代表作品就是《小子》,这是他部个人原创作品,这部作品充满了神话和超自然色彩,再加上作者对动态光影的把握十分到位,因此这种新鲜的尝试让故事和绘画都极富想象力,不仅使这部系列漫画成为市场上令人瞩目的焦点,艺术评论界及很多知名漫画家也纷纷给予高度评价。
文摘
译后记:那些年我翻的这部漫画
大三那年(为了不暴露年龄我不说是哪年),我参加了全国英语四级考试。有一半同学在大二就考过了,我拖到了大三。聪明如你,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我英语很差。
终成绩不负我望,过了。但是一分不多,一分不少,正应了刚才那句话——我英语很差。
毕业之后我就过上了张口闭口家乡话,游戏美剧找汉化的幸福生活,和英语再无交集。所以总的来说走进这个汉化圈子纯属没事找事的本性使然。
那是在20XX年(绝不暴露年龄),我因公在南昌待了八个月。为了消除一天辛勤工作(略夸张)的疲劳,晚上的睡前时间自然要看上一些小清新的恐怖漫画或者杀片。某日,我选择了也不知道在哪里搞到的这部神漫画,翻译是“天狱汉化”,标题是跟电影一致的《男爵》,内容是卷《毁灭之芽》
。我喜欢精致的画风,但是对这样概括硬朗的线条也不抵触,是一种新奇的体验。而重要的是:其老派的叙事和神秘主义的气息让我一下子想起印第安纳琼斯在龙潭虎穴探险的刺激感。于是瞬间路人转粉。但是汉化在卷之后就坑了。这让我极为不爽,因为我很着急看下面的情节,于是尝试着自己看生肉。那是一种蛮神奇的体验,看着英文字母渐渐扭曲然后变换成完全无法理解的象形文字或者随便什么东西——只要是看不懂就对了。原因你懂的——我英语很差。
因此为了往下看,我只能自己翻译,与其靠谷歌啃生肉,不如一步到位把漫画翻译下来,因为再看时我又会忘记那些单词的意思……
综上所述,坑就是这么跳的,一个英盲自此走上翻译之路,有够奇葩吧?
说回到作品本身,如果用一个词形容对《小子》的印象,我想所有人都会选择“特别”。《小子》系列故事给人一种惊悚诡谲、不可言说的微妙感受,从画面到剧情皆是如此。身为恐怖类漫画的本作没有血腥的场面,而是将一种诡异的氛围渗透到空气里,使读者手脚发凉。作者米格诺拉笔下的
每一格画面都洋溢着对洛夫克拉夫特大师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的敬仰。当克苏鲁式的邪神奥古-桀哈跃然纸上的时候,其带给读者的感受绝不仅仅是“牛!”而是“哇……真是……太……”——不可言说
,就是这个味。
《小子》的故事线融合了希腊神话、凯尔特神话、北欧神话、神话等几大神话体系,还多多少少带上一些迦南神话、埃及神话、克苏鲁神话的细节,而短篇更是涉及世界各地(挪威、日本、马来西亚等)的神话传说。此外,作者更是引入了一系列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奇人异士,让他们或扮演英雄,或
扮演恶徒,既带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为历史本身增添了一层神秘面纱。但这些杂糅这并没有使故事变得不伦不类,反而更具可读性,并大大提升了阅读快感。可见米格诺拉除了在绘画上登峰造极,在编剧领域也丝毫不给同行留面子。所有故事的超嵌入和无缝衔接会让具备(或不具备)相关知识的你大呼过瘾。回过头来再看那些神话故事,想必也变得有意思多了。
当你读完一本好书,并不会立刻离去开始下一件事情,而是合上书页,手掌缓缓摩挲过封底,然后靠椅背上满足地长舒一口气,精彩的段落在你脑海中闪现。就像品酒,回味悠长。
《小子》正是这样一部书。
后,我很想知道一个事情 —— 作为官方译者的我在此对自己英语水平的大胆揭底是否令希望物超所值的你感到担忧?
如果这么说可以安慰到你的钱包的话,我有必要坦诚:英译汉的关键是在于汉语水平,所谓“信达雅”
,“达”和“雅”都是对汉语水平的要求——当然这不代表英语水平就可以无底线。
举个很棒的例子,美漫汉化界的标杆翻译——《绿灯誓言》(Multivac译版),展示了什么叫“信达雅”。
有人说无论怎么翻译,都是在减弱原作的光辉,可是当看到那一段绿灯誓言译文的时候,我意识到翻译
完全可以展示另一种美,来自译者的美,而且和原作相比,孰优孰略还有待商榷呢?
我这么一解释,是不是有点放心了?其实我是工科生,文科成绩一直很差。捧着书的手开始抖了么?
(偷笑中。)
王宇光(不高兴汉化)
2015年4月于北京
序言
序言:
迈克·米格诺拉是个天才——大言不惭的序言一篇
没错,迈克·米格诺拉是个天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这也是为什么写这样一篇序言是如此的容易。
如果你—像我一样—是他的忠实粉丝的话则尤其如此。总之,迈克·米格诺拉塑造了一个如此的角色,而他的新冒险故事《征服之虫》也是精彩而优美得令人叹为观止。
是的,毫无疑问,这篇序言的作用—和任何序言一样——是给读者足够多的理由来膜拜米格诺拉这样的漫画大神。
当我还是个年轻的死宅的时候,我就已经对米格诺拉大触的线稿和着墨颇为痴迷。我一遍一遍翻看他的画作,对着那些优美的线条流口水,在迈克创作的几乎每一幅插画的墨线世界中徜徉。我看前几期的时候有点傻傻分不清楚,以为小子额头上的是个护目镜。不过后来看到《恶魔觉醒》的末尾——他的
角恢复完整了——我才弄明白那原来是犄角。于是我迅速重读了前面的所有故事,同时把我漏看的几期也一起补了。
我被勾掉了魂,或者说,我坠入了爱河,这是真挚、疯狂、刻骨铭心的爱。
事实上,对《小子》的重读是我在多伦多拍摄《变种DNA(Mimic)》期间愉快的记忆之一。尽管拍摄日程紧张得不得了,我还是经常耐心地在银螺漫画店门口等他们开张。一进到店里,我就对着进货单找有没有我没买过的《黑马出品》期刊。我喜欢在早上五点左右看新买到的漫画,那时候我家人正睡
觉,而我则着手准备当天要拍摄的故事板。
我低调承认我曾无数次想要将米格诺拉作品的神秘风格借鉴到我的电影中来,尤其是那种人物从阴冷昏暗的背景中浮现的感觉。遗憾的是,他的超表现主义风格的光影结构——我真的尝试过——是几乎不可能在立体空间实现的。
其次就是静默的场景,几乎是带着一丝哀伤的恐怖感,同时还兼具跃然纸上的能量,可以说只有时期的科尔比才做得到。还有,还有,突出的!——是那种绝不简单的简约。
寥寥几笔,就足以让我们这些业余画手惭愧得无地自容,堪比对莫扎特的交响曲垂涎三尺的萨列里,只有羡慕嫉妒恨的份。
几年前,我有幸制作了《小子》的电影版。我试图向迈克创作的系列作品以及一些经典短篇致敬并将其宇宙观再做扩展。
迈克的创作深深植根于漫画这一载体,以及梅琴、洛夫克拉夫特、托思和科尔比等人的艺术传统,从其中衍生出的一切都是的。
在和迈克讨论角色时,我的意见是这些角色有一部分在漫画中迷人炫酷且亘古不变的特色将不得不屈服于更加立体化的戏剧性表现手法。并且,一出完整、独立的银幕戏剧所需要的元素也更多一些。
我说这些可是丝毫不带有批评的意思,因为我们的工作是类似的,但是又分属不同的行业。在前面的故事中,迈克为我们呈现了淡定、乐观的小子,时刻保持着优雅的亚伯(我爱的角色),还有饱受
折磨、带有些许邪典意味的拉斯普廷。
现在……现在……《征服之虫》为我们带来了新东西,更加详尽,也更加完整。我们终于得到了更多关于《毁灭之芽》中出现的“科尔比式”外星人的信息;而在结尾,小子臭骂了他B.P.R.D.的监管人;大鳌虾强生的背景和事迹也得到了拓展。在我如痴如醉的阅读过程中,每个人物都是细腻而令人回味的,见鬼,甚至人造人罗杰都变成了深沉的、几乎有点弥尔顿式的悲剧人物,为自己的身世和寻求存活的意义痛苦挣扎。除去大猩猩奎伽菲,作者塑造的的比较单薄的角色就是大鳌虾强生了,而这家伙连名字都酷到没朋友,我们又何必吹毛求疵呢。
来吧,翻开书页探索吧。本作我们进入了一个更幽深、更广袤的宇宙,并且在前作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为角色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它还带给我们老派风格的优美、惊悚和对未知宇宙的恐惧,这些都已成为迈克·米格诺拉的招牌。
真可谓天才之作。
(我之前说过迈克·米格诺拉是个天才吗?)
吉尔莫·德尔·托罗
当我翻开《小子7:巨魔巫医》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我将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我喜欢这本书最根本的原因,是它所构建的那个宏大而细致的世界观。巨魔巫医不是凭空出现的,他的存在有着深厚的背景,他的力量来源于他所处的环境,他的行动也受到他种族历史的影响。作者在构建这个世界时,无疑投入了巨大的心血。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魔法体系的设定,它不是那种随意而为的炫技,而是有着严谨的规则和逻辑。巨魔巫医的巫术,与其说是法术,不如说是一种与自然力量的共鸣,一种对生命本质的理解。这让整个故事充满了深度,也让“小子”在面对巨魔巫医时,不仅仅是依靠蛮力,更多的是依靠智慧和对未知力量的探索。我常常会在阅读时,想象巨魔巫医的形象,他那古老而沧桑的眼神,他那充满智慧的低语,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即使是看似强大的反派,也可以有着复杂而迷人的内心世界。它让我反思,在面对未知和恐惧时,我们应该如何去理解,去尝试沟通,而不是一味地去对抗。
评分天呐,我刚合上《小子7:巨魔巫医》的最后一页,感觉自己好像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冒险!这本书真的太有想象力了,我一直以为巨魔就是那些又大又笨、只会挥舞棍棒的家伙,但作者笔下的巨魔巫医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他不仅聪明睿智,还拥有一种我从未想象过的、与自然界深层联系的神秘力量。故事的主角“小子”呢,依旧是那个我熟悉又喜爱的角色,虽然年纪不大,但他的勇气和智慧常常让我惊叹。我尤其喜欢他如何一次次地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化解了看似不可能的危机。巨魔巫医和他之间的互动,从一开始的戒备,到后来的互相扶持,这种情感的转变写得太真实了,让我跟着他们的节奏时而紧张,时而感动。而且,我必须提一下这本书的描写,无论是神秘的丛林,还是巨魔古老的洞穴,作者都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我置身其中,能闻到泥土的芬芳,听到远处虫鸣鸟叫,甚至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魔法气息。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真的是我近年来少有的。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冒险和魔法的故事,它还传递着一种关于成长、关于接纳不同、关于勇气和友谊的深刻主题,让我回味无穷。
评分我最近读完《小子7:巨魔巫医》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本书带给我的冲击和震撼,简直是前所未有的。我一直以来都对奇幻文学情有独钟,但这本书的设定实在是太新颖了。巨魔巫医这个角色,与其说是敌人,不如说是一个古老而强大的存在。他身上散发出的那种,不是纯粹的邪恶,而是一种源自古老力量和未知信仰的神秘感,深深地吸引着我。他与“小子”之间的较量,与其说是正邪对立,不如说是一种价值观和生存方式的碰撞。我特别佩服作者对于复杂情节的驾驭能力,整个故事线索错综复杂,但每一个伏笔都埋得恰到好处,最终汇聚成一个令人拍案叫绝的结局。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思考,巨魔巫医究竟想要什么?他的行为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动机?这种悬念的设置,让我欲罢不能。而且,书中的战斗场面也写得非常精彩,不是那种流水账式的描述,而是充满了策略性和想象力。每一次“小子”与巨魔巫医的交锋,都充满了智慧的火花和力量的对决,让人看得热血沸腾。这本书真的拓展了我对于“奇幻”的定义,它让我看到了不同文化和力量之间的可能性,也让我对“敌人”这个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
评分老实说,我一开始是被《小子7:巨魔巫医》这个书名吸引的。“小子”这个称呼本身就带有一种亲切感,而“巨魔巫医”则充满了神秘和危险的暗示。读完之后,我只能说,作者完全没有辜负我的期待。这本书最让我着迷的地方,在于它对“异族”文化的深入挖掘。巨魔巫医不是一个简单的反派,他有着自己独特的信仰体系、生活方式,甚至是一种古老的哲学。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巨魔族群内部的复杂性,以及他们与自然界之间奇妙的联系。我特别喜欢书里关于巨魔巫医施展巫术的描写,那种仪式感、那种与天地万物沟通的方式,都写得非常到位,充满了原始的、野性的魅力。而“小子”在这样的背景下,他的成长和蜕变,更是显得尤为珍贵。他不是那种天生的英雄,他会害怕,会犯错,但正是这种不完美,让他显得更加真实,也让我更能理解他的选择和决心。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一场冒险,更是一场关于理解和包容的旅程。通过“小子”和巨魔巫医的互动,我感受到了不同世界碰撞产生的火花,以及最终化解矛盾、寻求共存的希望。
评分《小子7:巨魔巫医》这本书,让我彻底爱上了“巨魔”这个种族。我一直以为巨魔都是那种粗鲁的野蛮人,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刻板印象。巨魔巫医他不仅仅是一个强大的魔法使用者,他更像是一个古老的先知,一个与大地脉搏相连的灵魂。他身上的那种神秘感,那种与生俱来的智慧,让我深深着迷。作者在描写巨魔巫医的形象时,用了大量的篇幅去刻画他的细节,从他身上散发出的气息,到他眼中的光芒,都充满了原始而又令人敬畏的力量。而“小子”呢,他依然是那个充满好奇心和勇气的孩子,但在面对巨魔巫医这样强大的存在时,他所展现出的冷静和策略,让我觉得他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小子”了,他正在蜕变成一个真正的冒险家。我最喜欢的情节是他们之间的几次智斗,巨魔巫医的古老智慧与“小子”的创新思维之间的碰撞,火花四射,让人看得心潮澎湃。这本书让我明白,强大的敌人并非总是需要被彻底消灭,有时,理解和沟通才是打破僵局的关键。它也让我看到了,即使是最黑暗的角落,也可能隐藏着最深刻的智慧和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