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疾病和有關健康問題的國際統計分類(ICD-10)123捲+國際疾病分類手術與操作ICD9CM3+國傢疾病分類與代碼應用指導手冊 全5本 | ||
| 定價 | 1061.00 | |
| 齣版社 |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齣版社 | |
| 版次 | 1 | |
| 齣版時間 | 2016年12月 | |
| 開本 | 16 | |
| 作者 | 無 | |
| 裝幀 | 精裝 | |
| 頁數 | 共5本 | |
| 字數 | 共5本 | |
| ISBN編碼 | 9787567906822 | |
目錄
國際疾病分類 第九版臨床修訂本 手術與操作 ICD-9-CM-3(2011修訂版)+疾病和有關健康問題的國際統計分類 第十次修訂版 第二版 ICD-10(*一二三捲)
國際疾病分類 第九版臨床修訂本 手術與操作 ICD-9-CM-3(2011修訂版) 書號 9787537753470 定價 260.00
疾病和有關健康問題的國際統計分類 第十次修訂版 第二版 ICD-10 *一捲 類目錶 書號 9787117099707 定價 148.00
疾病和有關健康問題的國際統計分類 第十次修訂版 第二版 ICD-10 第二捲 指導手冊 書號 9787117099769 定價 37.00
疾病和有關健康問題的國際統計分類 第十次修訂版 第二版 ICD-10 第三捲 字母順序索引 書號 9787117105316 定價 218.00
國傢疾病分類與代碼應用指導手冊 孟群等編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齣版社 9787567906822 定價398元
真正讓我覺得驚喜的是附帶的那本《ICD-9》的手術與操作分類部分。說實話,很多人可能更關注疾病本身,但對於臨床醫生或者醫療信息管理者來說,操作編碼的復雜程度絲毫不亞於疾病編碼。ICD-9的結構雖然略顯陳舊,但它在手術描述上的詳盡和顆粒度,在某些特定曆史數據迴顧時顯得尤為珍貴。我曾經負責一個關於某項復雜心髒搭橋手術的曆史數據分析項目,要追溯十年前的數據準確性,如果不是手邊有這本操作分類的權威參考,光是解釋那些模糊的手術記錄就能讓人抓狂。這本書的排版和索引設計,體現瞭一種老派的嚴謹,雖然界麵不如現代軟件那麼炫酷,但那種“摸得著、翻得到”的實體感,在需要快速定位特定復雜操作時,反而比電子檢索更讓人安心。它就像一位沉穩的老教授,雖然話不多,但說的每一個字都擲地有聲,是理解醫療流程演變的必備工具。
評分這套共五冊的組閤,跨越瞭疾病診斷和治療操作兩大核心領域,構建瞭一個完整的醫療信息閉環。我特彆欣賞它在不同捲冊之間的邏輯銜接。比如,某個疾病(ICD-10)的代碼後麵,往往能直接對應到相關的手術操作(ICD-9/更新版ICD-10-PCS,盡管這本書的側重點不同,但思維是相通的),這種跨領域的參照能力,極大地提升瞭數據分析的深度和廣度。它幫助我們不僅僅看到“病人得瞭什麼病”,還能看到“我們對這個病做瞭什麼乾預”。在進行質量控製和效率評估時,如果缺少瞭其中任何一環的精確編碼,得齣的結論都將是片麵的。這套書的重量感和厚重感,恰恰體現瞭醫療數據標準化的嚴肅性和其在全球醫療體係中扮演的基石角色。它遠超瞭一般參考書的範疇,更像是一部醫療信息領域的“憲法”。
評分這套書給我的感覺是,它不是讓你“讀”完的,而是讓你“用”一輩子的。很多時候,我打開它並不是為瞭查找代碼,而是為瞭理解某個疾病分類邏輯背後的醫學思想。比如,ICD-10中對於精神障礙的分類,那種層次分明、從病因到癥狀的層層遞進,清晰地反映瞭當代精神病學的認知框架。我不是專業的精神科大夫,但通過閱讀這些分類的說明,我對很多臨床診斷的背後的思考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特彆是那幾本關於“損傷、中毒和外因”的章節,細節豐富到讓人咋舌,它們是如何將事故發生的場景、工具以及後果精準地量化成一組代碼的,這本身就是一門藝術。對於教學工作而言,它更是無可替代的教材,每一次給實習生講解病曆記錄的規範化時,這本書就是最後的仲裁者,它確立瞭醫療信息的“共同語言”。
評分這套關於國際疾病分類(ICD)的資料,對於任何一個在醫療衛生領域摸爬滾打的人來說,簡直就是一本“武林秘籍”。我剛拿到手的時候,光是看到那厚厚的幾本,心裏就有種踏實的感覺。特彆是那本《ICD-10》的1-3捲,簡直是疾病分類的百科全書。我記得有一次,我們醫院的編碼小組為瞭一個罕見的病例,爭論瞭整整一個下午,最後還是得翻齣這套書來做最終裁決。細節處理得極其到位,從最常見的感冒發燒到那些罕為人知的罕見病,每一個代碼的背後都有著清晰的邏輯和界定。它不僅僅是數字的堆砌,更像是對人類健康圖譜的一次精細描繪。閱讀的過程與其說是學習,不如說是一種探索,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代碼會把你帶到哪個角落的醫學知識深處。它的權威性毋庸置疑,每次版本更新,我們科室都會第一時間組織學習,生怕錯過瞭任何一個細微的調整,因為在醫療結算和流行病學統計中,一個代碼的偏差可能就意味著整個數據鏈的錯誤。能把如此龐雜、專業的內容整理得井井有條,實在令人佩服。
評分作為長期與醫療數據打交道的人士,我發現這套書最難得的品質是它的“兼容性”和“演化性”。盡管ICD-10和ICD-9在技術上有所迭代,但將它們放在一起,可以清晰地看到全球醫療信息編碼體係是如何一步步發展、改進、適應臨床實踐變化的。ICD-10在精神衛生、腫瘤學等領域的細化程度,相對於ICD-9,簡直是質的飛躍。通過對比學習,我能更好地理解為什麼某些疾病的統計口徑需要更新,以及新的分類標準是如何更準確地反映瞭醫學前沿的進展。對於那些從事公共衛生研究,需要進行跨年代數據對比的學者來說,這種“雙軌製”的參考資料簡直是如虎添翼。它教會我們的,不僅僅是如何查代碼,更是如何理解代碼背後的醫學進步麯綫,這纔是真正寶貴的財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