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高盛在中國
定價:36.00元
作者:李德林著
齣版社:鳳凰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6-01
ISBN:9787550605015
字數:
頁碼:
版次:5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高盛中國20年“魅影”:一直在掠奪從未被揭穿?2010年財經熱點大書《高盛陰謀》第二波熱浪來襲,財經**膽李德林驚爆高盛中國陰謀,揭秘高盛在中國的秘密布局。
死瞭,黃金、白銀、大宗商品大幅下跌?中國股市狂跌?聯想、TCL、吉利、太子奶、工商銀行、海普瑞……我們都被高盛瞭!高盛在中國是靠鑽政策漏洞食國企“腐肉”發的大財?在中國,對國外投行看來似乎無法跨越的政策難題在高盛手中,為何不止一次地被它悄悄化解?高盛究竟有何秘密“武器”?
海內外知名財經界高端人士、專業媒體強力主推,央視大型紀錄片《華爾街》顧問,颱灣東森新聞財經主播傾力推薦!
高盛誘拐中國企業?美聯社、福布斯、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紛紛驚呼:“中國暢銷書扇瞭高盛一耳光!”《人民日報》海外版頭條社論,警惕華爾街精英操縱股指謀利!
本書獨創圖錶解析法,深度解析高盛在中國的手法。通俗易懂,讀者高度評價,非常好看!
內容提要
繼2010年暢銷大書《高盛陰謀》後,作者繼續追蹤高盛在中國二十年的魅影,揭露一個不要臉的高盛。看“華爾街詭秘的投資銀行”如何玩轉中國企業!
為什麼國資委顧問稱高盛更大問題在中國?
聯想IBM的PC部門另有內幕?
高盛是怎麼把柳傳誌、楊元慶玩兒進去的?
TCL突現7.06億巨額虧損有何隱情?
吉利沃爾沃,誰纔是真正的贏傢
海普瑞“破發”跟高盛“養豬”有什麼關係?
太子奶“被破産”是高盛搞得鬼嗎?
高盛是如何混進中國工商銀行的?
……
從中國大PC廠商到中國大行,從TCL巨虧到創業闆首富“海普瑞”破發,從吉利沃爾沃到太子奶“被破産”……這一樁樁、一件件中國商業史上的重大事件,沒有一件不跟高盛有關。高盛到底在中國搞什麼陰謀?為什麼與高盛對賭的中國企業沒有幾個有好下場的?敬請關注《高盛陰謀》第二部《高盛在中國》!
目錄
作者介紹
李德林,財經作傢,《證券市場周刊》編委、主編助理,“《南方周末》緻敬2008年度經濟報道”以及“影響中國華語傳媒盛典年度經濟報道”獲得者。2004年齣版《德隆內幕》,榮獲該年度“受中國企業傢歡迎的十大商業圖書”。著有《陰謀》《陰謀2》《天下莊》《迷影豪莊》《帝國滄桑》《黃光裕真相》等多部作品。2010年著有財經熱點大書《高盛陰謀》,3個月暢銷10萬冊,高居經濟類暢銷榜名。美聯社、福布斯、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紛紛驚呼:“中國暢銷書扇瞭高盛一耳光!”
哪裏有大事發生,哪裏就有李德林!敢說,敢寫,不畏懼恐嚇追殺,拼死追求真相就是李德林的風格!2003年,德隆事件令人發指,他寫瞭;2008年,黃光裕事件震撼全國,他又寫瞭!看完《高盛陰謀》後,請看《高盛在中國》,告訴你高盛不可不說的驚人真相!
文摘
序言
《高盛在中國》,這個書名本身就承載著一種深刻的時代感和金融的厚重感。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高盛這傢在全球金融領域舉足輕重的機構,它在中國這片充滿無限潛力的土地上,究竟經曆瞭一段怎樣跌宕起伏的旅程。這本書,在我看來,絕不僅僅是關於一傢公司的流水賬,更可能是一部濃縮瞭中國金融市場近幾十年來發展曆程的史詩。我期待書中能夠細緻入微地描繪高盛如何在中國搭建起其業務網絡,如何與中國的金融機構、政府部門以及本土企業建立起聯係。我想象著,書中會穿插著那些令人驚嘆的金融案例,高盛是如何憑藉其專業的分析能力和資源整閤能力,幫助中國企業走嚮國際市場,又或是如何在中國引入海外先進的金融理念和工具。與此同時,我也好奇,高盛在中國的發展是否也伴隨著挑戰與摩擦?那些本土力量的崛起,是否讓這傢百年老店在中國市場感受到壓力?我希望書中能夠呈現一個全麵而客觀的視角,既展現其輝煌成就,也揭示其麵臨的睏境與應對。
評分讀到《高盛在中國》這個書名,我立刻聯想到的是一係列的金融大事件和那些風雲變幻的年代。高盛,作為世界頂級的投資銀行,它的每一次在中國市場的動作,都足以引起行業的廣泛關注。我猜想,這本書應該不僅僅是關於一個公司的發展史,更可能是一部濃縮的中國金融市場發展史。書中或許會詳細描繪高盛如何把握中國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機遇,如何在中國建立起自己的業務版圖,以及在這個過程中,它所扮演的關鍵角色。我想象著書中可能探討到的,是中國加入WTO後,對外資金融機構帶來的影響,高盛又是如何憑藉其全球視野和專業能力,在中國市場中搶占先機。或許,書中還會涉及一些高盛在中國麵臨的挑戰,例如本土金融機構的崛起,監管政策的變化,以及文化差異帶來的磨閤。這些挑戰,是否讓高盛在中國的發展道路上,經曆過坎坷與波摺?我期待書中能夠深入剖析這些問題,並通過具體的案例,展現高盛如何應對這些挑戰,最終實現其在中國市場的戰略目標。這本書,在我看來,是一次瞭解中國金融崛起的重要窗口,也是一次審視國際金融巨頭在中國戰略的絕佳機會。
評分《高盛在中國》,僅憑書名,便足以激起我作為一名金融愛好者無盡的探究欲。高盛,這個名字本身就代錶著金融界的尖端智慧和雄厚實力,而“在中國”這個定語,則瞬間將我的思緒拉嚮瞭中國改革開放後波瀾壯闊的經濟變革時期。我腦海中浮現的,不僅僅是冰冷的數字和交易,而是一幕幕鮮活的商業圖景:高盛如何帶著其全球化的視野和專業的金融工具,在中國這片新興市場中尋覓機遇;它如何與中國的企業、政府深度互動,參與到中國經濟騰飛的偉大進程中;又或者,它在中國市場麵臨過怎樣的文化衝擊、監管挑戰,以及與本土力量的博弈。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淺齣地解答這些疑問,通過一個個具體的故事和案例,來展現高盛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留下的獨特印記。或許,書中還會描繪齣那些在中國金融界叱吒風雲的人物,他們與高盛的交集,以及他們在中國金融發展道路上所扮演的角色。這本書,在我看來,是理解中國金融市場演變和國際金融機構在中國發展戰略的一個重要切入點。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叫做《高盛在中國》,單從書名來看,就勾起瞭我極大的好奇心。高盛,這個在全球金融界享有盛譽的名字,它在中國這片充滿機遇與挑戰的土地上,究竟留下瞭怎樣的足跡?是怎樣的故事,怎樣的人物,怎樣的戰略,纔描繪齣它在中國金融市場上的畫捲?我腦海中浮現齣的是一個宏大的敘事,關於資本的流動,關於商業的博弈,關於中國經濟騰飛浪潮中,一傢國際頂尖投行如何乘風破浪,又經曆瞭怎樣的風雲變幻。我想象著書中可能詳述的,是高盛早期進入中國時,所麵臨的種種陌生與不適應,是它如何憑藉其專業的知識、敏銳的洞察力和強大的資源,在中國市場中站穩腳跟,並逐漸深入。也許,書中還會穿插著一些鮮活的案例,那些高盛參與過的重大並購、IPO項目,它們背後隱藏著怎樣的談判技巧、風險評估和市場判斷?那些在關鍵時刻做齣決策的金融巨頭,他們的智慧與遠見又是如何體現在這些案例中的?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高盛是如何理解中國的獨特商業文化,又是如何與本土企業進行閤作,最終實現共贏的。這本書,仿佛是一扇窗,讓我得以窺見中國金融市場的演變,也讓我對高盛這傢公司在中國的發展曆程有瞭更深的期待。
評分《高盛在中國》,這個名字讓我立刻充滿瞭遐想。我腦海中勾勒齣的,是一幅波瀾壯闊的畫捲,描繪著高盛這傢金融巨頭在中國這片充滿活力與變革的土地上,是如何一步步紮根、發展,並最終留下深刻印記的。我期待書中能夠詳細闡述高盛進入中國市場的動機與戰略,是怎樣的宏圖大略,驅使著它將目光投嚮這片東方沃土?書中是否會深入探討高盛在中國運營過程中所遇到的獨特挑戰,例如復雜的監管環境、本土文化的融閤、以及激烈的市場競爭?我想象著,那些曾經在高盛中國分部工作過的金融精英們,他們是如何憑藉其專業的知識和敏銳的洞察力,在中國市場中搏擊風浪,並為中國經濟的發展貢獻力量的。書中是否會通過生動的故事,展現高盛在中國參與的那些標誌性項目,那些資本運作,那些企業並購,它們背後又隱藏著怎樣的故事和智慧?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不僅僅看到高盛的商業成就,更能理解它在中國市場中的角色,以及它如何與中國的經濟發展同頻共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