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廉價貨幣時代:2003-2013年經濟波動研究
定價:39.00元
作者:殷醒民
齣版社:復旦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6-01
ISBN:978730910688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中國經濟的高增長會延續嗎?為什麼要避免從緊的貨幣政策?2014年之後的貨幣政策是什麼?這些熱點與焦點問題正是這本《廉價貨幣時代(2003-2013年經濟波動研究)》直麵和闡述的主題。2008年9月美國金融危機以來,不斷變化的貨幣政策通過信貸和利率渠道對名義經濟增長率産生影響,企業傢和投資者在麵對貨幣與經濟變動之間的關係時猶如踏入迷霧。有關中央銀行采取措施和政策發力之間的時滯一直爭議不斷。
此時,貨幣存量增長率作為一個分析支點,結閤對大量經濟統計數據的檢測、甄彆與分析,能夠為我們指齣明確的投資政策方嚮,幫助我們精準把握經濟政策,提高實際投資迴報率。
本書由殷醒民著。
目錄
章 引論
1.1 經濟周期理論的啓迪
1.2 就業與增長
1.3 貨幣存量、價格與經濟增長
1.4 本書的主要觀點
第二章 貨幣供應衝擊、趨勢性通脹與經濟波動
2.1 貨幣供應衝擊的事實
2.2 價格波動與趨勢性通脹
2.3 貨幣政策效應的時滯性、投資拉動與經濟波動性
2.4 結論
第三章 中美“寬鬆”貨幣政策、通脹預期與宏觀經濟穩定增長
3.1 經濟總量變動與貨幣政策的對外影響力
3.2 中美“定量寬鬆”貨幣政策的差異
3.3 貨幣政策數量目標的偏離與通脹傾嚮
3.4 貨幣政策規則與經濟的穩定增長
3.5 結論
第四章 通脹的周期性特徵與貨幣政策的適時轉換
4.1 貨幣規則的解釋力:貨幣存量與貨幣收入及價格的關係
4.2 經濟復蘇過程中的貨幣擴張因素
4.3 貨幣存量變動的“滯”與“脹”程度差異
4.4 貨幣供應衝擊的産齣增長效應遞減
4.5 有關貨幣政策適時轉換的建議
第五章 通脹效應的減弱與優貨幣政策的選擇
5.1 貨幣政策的兩次調整“過度”
5.2 貨幣政策頻繁調整的經濟波動效應
5.3 通脹效應的減弱與通脹粘滯性
5.4 重新定義穩健的貨幣政策
5.5 結論與政策含義
第六章 溫和繁榮條件下穩健的貨幣政策的準則
6.1 貨幣政策的兩次逆轉
6.2 “緊一鬆”搭配的2012年貨幣政策
6.3 增長的趨勢性下行還是“增長衰退”
6.4 經濟平緩增長的貨幣信貸條件
6.5 穩健的貨幣政策的準則
第七章 從國民財富錶變動看經濟政策“糾誤”的方嚮
7.1 如何看清十年經濟現象的本質
7.2 國民財富增長的結構巨變
7.3 財富偏好與財富創造的錯配
7.4 經濟轉型與産能過剩的衝突
7.5 一個長期的政策含義
第八章 “求進”目標下的一個可信的貨幣政策取嚮
8.1 用好全球經濟復蘇的發展機遇
8.2 “w”型復蘇的貨幣因素再現
8.3 實現“求進”目標的宏觀經濟條件
8.4 經濟增長轉嚮“內生”的新動力
8.5 一個可信的貨幣政策目標
8.6 結論
第九章 廉價貨幣與投資繁榮時代:一個判斷
9.1 金融危機後的廉價貨幣現象
9.2 謹防“雙重抑製”的風險
9.3 産能過剩的化解之道
9.4 城市繁榮的“天量”投資需求
9.5 結論
第十章 總結論
10.1 中國經濟的高增長會延續嗎?
10.2 需要一個什麼樣的貨幣政策?
10.3 為什麼要避免從緊的貨幣政策?
10.4 2014年後的貨幣政策是什麼?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就像在經曆一場波瀾壯闊的經濟史詩。2003-2013年,這個看似有些遙遠的十年,卻對我們今天的經濟生活産生瞭深遠的影響。作者以其非凡的敘事能力,將那些抽象的經濟理論與具體的曆史事件巧妙地結閤在一起。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資産泡沫形成和破裂的章節。在廉價貨幣的環境下,資金泛濫,投資熱情高漲,各種資産價格被推嚮瞭令人咋舌的高度。作者不僅僅描述瞭現象,更重要的是,他深入剖析瞭導緻這些泡沫産生的深層原因,包括低利率、過度自信的市場參與者,以及監管的滯後。他提齣的“金融非理性繁榮”理論,對理解資産泡沫的本質有著重要的啓發意義。書中對於不同國傢在應對經濟波動時的政策差異也進行瞭細緻的比較,例如美聯儲的寬鬆政策與歐洲央行相對謹慎的態度,這種對比分析,極大地拓展瞭我的視野,讓我看到瞭經濟政策的多樣性和復雜性。此外,作者對於房地産市場和股票市場的分析也相當到位,他通過大量的圖錶和數據,清晰地展示瞭這些市場在廉價貨幣時代是如何受到影響,又是如何反過來影響整體經濟的。這本書讓我認識到,經濟波動並非偶然,而是各種力量相互作用的結果,而廉價貨幣無疑是其中一個至關重要的驅動因素。
評分讀完《廉價貨幣時代:2003-2013年經濟波動研究》這本書,我的腦海裏不禁迴蕩著那些年令人既興奮又不安的經濟景象。2003年到2013年,這十年仿佛是一場巨浪,席捲瞭全球經濟的每一個角落。作者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嚴謹的學術態度,將這段復雜的時期梳理得井井有條。我尤其對書中關於量化寬鬆政策的分析印象深刻。在當時,許多人對這種非常規的貨幣政策持懷疑態度,認為它會引發惡性通脹,但本書卻提供瞭一個更加 nuanced(細緻入微)的視角,剖析瞭量化寬鬆在穩定金融市場、刺激經濟復蘇方麵的作用,同時也指齣瞭其潛在的風險和長遠影響。書中引用的數據和案例都非常翔實,從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到中國經濟的崛起,再到歐洲債務危機,每一個事件都被置於廉價貨幣的大背景下進行解讀,使得整個經濟圖景更加清晰。作者並沒有簡單地將原因歸咎於“廉價貨幣”,而是深入探討瞭多種因素的相互作用,包括全球化、技術進步、以及各國央行的政策選擇。閱讀過程中,我仿佛置身於當時的決策會議室,感受著政策製定者的糾結與權衡。書中對於金融創新和衍生品市場的分析也令人拍案叫絕,那些曾經聽起來高深莫測的金融工具,在作者的筆下變得生動易懂,揭示瞭它們如何在驅動經濟增長的同時,也埋下瞭係統性風險的種子。對於任何想理解近二十年全球經濟演變的人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部不可或缺的指南。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增進,更是一種對經濟現象的全新認知。2003年至2013年,這段曆史,在作者的筆下,仿佛被賦予瞭生命。我特彆對書中關於“零利率陷阱”的討論印象深刻。在經曆瞭幾次大規模的經濟危機後,許多國傢為瞭刺激經濟,將利率降至接近零的水平,甚至實施負利率。作者深入探討瞭這種政策可能帶來的負麵影響,比如抑製儲蓄、扭麯資産價格、以及增加金融脆弱性。他通過對比不同國傢在零利率政策下的錶現,以及對未來可能齣現的“流動性陷阱”的警示,都讓我對央行政策的邊際效應有瞭更深刻的反思。書中對於金融監管在廉價貨幣時代的演變也進行瞭詳盡的描述,從巴塞爾協議的更新,到對影子銀行的關注,都展現瞭監管機構在試圖跟上金融創新的步伐,並控製係統性風險的努力。這種對政策製定與金融市場之間動態博弈的描繪,極具吸引力。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經濟的運行並非一個簡單的綫性過程,而是一個充滿反饋、相互影響的復雜係統。
評分《廉價貨幣時代:2003-2013年經濟波動研究》這本書,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過去十年經濟世界的大門。在閱讀過程中,我時常被作者精準的分析和獨到的見解所摺服。書中關於全球通脹與通縮的討論,尤其讓我感到豁然開朗。在許多人看來,廉價貨幣必然導緻高通脹,但作者卻指齣,在2003-2013年間,全球經濟並非處處都是通脹的陰影。他詳細分析瞭技術進步、商品價格波動以及全球供應鏈等因素,如何共同作用,使得通脹的傳導變得異常復雜。例如,他對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地位在抑製全球通脹中的作用的闡述,就非常有說服力。書中對於國際資本流動和匯率波動的分析也十分精彩,廉價貨幣使得資本可以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國傢間流動,這既帶來瞭投資機會,也加劇瞭金融市場的動蕩。作者通過對新興市場國傢在資本衝擊下的應對策略的剖析,展現瞭不同經濟體在麵對外部壓力時的脆弱性與韌性。讀完這本書,我對於“廉價貨幣”這個概念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它不僅僅是利率低、貨幣供應量大的簡單描述,更是一種深刻影響著全球經濟結構、金融市場以及普通人生計的強大力量。
評分《廉價貨幣時代:2003-2013年經濟波動研究》是一本讓我欲罷不能的書。作者以其獨特的視角,剖析瞭這段時期全球經濟的脈動。我尤其喜歡書中對“資産價格通脹”而非“消費品價格通脹”的側重。在量化寬鬆和低利率的背景下,大量的資金湧入瞭股票、房地産等資産市場,推高瞭這些資産的價格,而消費品價格的上漲幅度相對溫和。作者深入探討瞭這種“資産價格通脹”對財富分配和社會公平的影響,以及它如何加劇貧富差距。他提齣的“金融化”概念,以及金融部門在經濟中的過度擴張,都為理解當今世界許多經濟問題提供瞭重要的視角。書中對於不同經濟周期之間銜接的分析也十分到位,例如次貸危機如何演變成全球金融危機,以及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又如何考驗著脆弱的經濟復蘇。這種跨越式的分析,讓我看到瞭經濟事件之間的內在聯係,以及全球經濟一體化帶來的聯動效應。總而言之,這本書不僅是一部經濟史的寫照,更是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們所處的時代,以及我們可能麵臨的未來挑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