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7天學會常用電子元器件識彆與檢測(雙色版) | 作者 | 黃芹 |
| 定價 | 20.00元 | 齣版社 | 中國電力齣版社 |
| ISBN | 9787512351035 | 齣版日期 | 2014-01-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大32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常用檢測工具的使用,電阻器的識彆與檢測,電容器、電感器的識彆與檢測,晶體二極管的識彆與檢測,晶體三極管的識彆與檢測,場效應管、晶閘管的識彆與檢測,集成電路的識彆與檢測等。 |
| 作者簡介 | |
| 黃芹,安徽省淮北工業學校老師,長期從事PLC的教學和電工培訓的工作,先後獲得維修電工技師、AUTOCAD高級、數控車技師等技能證書。 |
| 目錄 | |
| 前言 天 常用檢測工具的使用 【知識1】常用檢測工具的使用 【技能訓練1】常用檢測工具的使用 【知識2】電烙鐵的使用 【技能訓練2】電烙鐵的拆裝 【技能訓練3】電烙鐵的檢修 【技能訓練4】電烙鐵的操作技能 第2天 電阻器的識彆與檢測 【知識1】電阻器的識彆 【知識2】固定電阻器的檢測 【技能訓練1】識讀並測量色環電阻器 【技能訓練2】熱敏電阻器的檢測 【技能訓練3】光敏電阻器的檢測 【技能訓練4】壓敏電阻器的檢測 【知識3】電位器的識彆 【技能訓練5】電位器的檢測 第3天 電容器、電感器的識彆與檢測 【知識1】電容器的識彆 【技能訓練1】電容器的檢測 【知識2】電感器的識彆 【技能訓練2】電感器的檢測 第4天 晶體二極管的識彆與檢測 【知識1】晶體二極管的識彆 【技能訓練1】晶體二極管的檢測 【知識2】穩壓二極管的識彆 【技能訓練2】穩壓二極管極性的檢測 【技能訓練3】穩壓二極管穩壓值的檢測 【知識3】發光二極管的識彆 【技能訓練4】發光二極管的檢測 【知識4】變容二極管的識彆 【技能訓練5】變容二極管的檢測 【知識5】光電二極管的識彆 【技能訓練6】光電二極管的檢測 筆5天 晶體三極管的識彆與檢測 【知識1】晶體三極管的識彆 【技能訓練1】晶體三極管的檢測 【知識2】特殊三極管基本知識 【技能訓練2】特殊三極管的檢測 第6天 場效應管、晶閘管的識彆與檢測 【知識1】場效應管的識彆 【技能訓練1】場效應管的檢測 【知識2】晶閘管的識彆 【技能訓練2】晶閘管的檢測 第7天 集成電路的識彆與檢測 【知識1】集成電路概況 【知識2】常用模擬集成電路 【技能訓練1】常用模擬集成電路的檢測 【知識3】常用數字集成電路 【技能訓練2】常用數字集成電路的檢測 【技能訓練3】其他集成電路的檢測 附錄A 常用晶體二極管型號 附錄B 常用數字集成電路引腳排列圖 參考文獻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序言 | |
這本書的“雙色版”設計,在視覺上給瞭我非常好的體驗。相較於傳統的黑白印刷,這種雙色印刷能夠更清晰地展現元器件的細節,尤其是那些顔色、紋路比較復雜的元器件。例如,在介紹一些電容時,雙色印刷能夠更好地突齣其外觀的差異,比如陶瓷電容的顔色,電解電容的顔色和極性標記,這些細節在黑白印刷中可能會模糊不清,但在雙色印刷下,就顯得格外醒目。而且,書中在講解檢測方法時,也會配閤相應的圖示,雙色印刷能夠讓這些圖示更加生動,例如,萬用錶指針的指示,或者數字屏的讀數,都能有更直觀的呈現。這大大降低瞭閱讀的難度,也提高瞭學習的效率。我覺得,一本好的技術書籍,不僅僅在於內容的深度,也在於其呈現方式是否能夠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識。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讓原本可能枯燥的學習過程,變得更加輕鬆愉快。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我一眼就喜歡上瞭,那種溫潤的紙質觸感,加上恰到好處的雙色印刷,讓它在眾多電子技術書籍中顯得格外清爽。我一直對電子元器件充滿好奇,但又常常因為那些密密麻麻的型號、顔色和形狀而望而卻步。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標題“7天學會常用電子元器件識彆與檢測”,立刻燃起瞭嘗試的決心。雖然我還沒有完全讀完,但僅僅翻閱前幾頁,我就被作者的講解方式深深吸引瞭。他沒有一開始就拋齣枯燥的公式和復雜的理論,而是從最直觀的元器件外觀入手,用生活中的例子來類比,比如電阻就像水龍頭,電壓就像水壓,電流就像水流,這種通俗易懂的比喻,瞬間拉近瞭我與電子世界的距離。我特彆喜歡書中對一些常見元器件,比如二極管、電容的介紹,不僅僅是告訴你它們長什麼樣,還巧妙地結閤瞭它們在電路中的作用,讓我能快速建立起“見形知意”的能力。這種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教學方式,讓我覺得學習電子元器件不再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情,而是充滿瞭趣味性和探索性,感覺這7天我真的有可能掌握一些實用的技能,為我後續的電子DIY項目打下堅實的基礎。
評分我一直覺得,學習任何一項技術,如果不能動手實踐,那終究是紙上談兵。這本書的亮點之一,就是它非常注重實操性。在介紹完各種元器件的基本外觀和功能後,緊接著就提供瞭詳細的檢測方法。我尤其欣賞書中對萬用錶使用的講解,從最基礎的電阻測量,到二極管的單嚮導通性檢測,再到電容的容量和漏電檢測,作者都給齣瞭清晰的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他甚至還考慮到瞭新手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比如如何正確選擇萬用錶的檔位,如何避免觸電風險等等。這一點做得非常到位,讓我這樣一個電子小白也能安心地拿起萬用錶開始實踐。書中提供的很多檢測案例,都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元器件,比如從廢棄電器中拆解下來的電阻、電容,可以根據書中的方法進行逐一檢測,這不僅鞏固瞭理論知識,還讓我獲得瞭成就感。我發現,通過實際操作,我能更深刻地理解元器件的性能參數,也更能體會到不同元器件之間的差異。這種“學以緻用”的學習模式,讓我對電子技術産生瞭濃厚的興趣,也讓我對自己的動手能力有瞭更強的信心。
評分作為一個對電子技術有初步瞭解的人,我常常在實際操作中遇到一些瓶頸,特彆是對於一些外觀相似但功能差異很大的元器件,總是容易混淆。這本書的齣現,可以說是及時雨。它在元器件的識彆方麵,做得相當細緻。不僅僅是羅列齣常見的元器件,更重要的是,它會點明這些元器件在外觀上的細微差彆,以及這些差彆可能帶來的功能上的影響。比如,書中對於不同顔色、不同封裝的電阻,以及不同材質、不同極性的電容,都做瞭詳細的對比說明。我特彆喜歡書中用圖文結閤的方式來展示這些細節,通過高清的圖片,我能夠清楚地看到元器件錶麵的標記、引腳的形狀等等。同時,作者還會講解這些標記的含義,比如色環電阻的色碼解讀,電容上的容量、耐壓值標識等等。這些信息對於快速準確地識彆元器件至關重要。通過閱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元器件的“辨識度”有瞭質的飛躍,以前那些模糊的印象,現在變得清晰起來,我相信這對於我日後的電路維修和設計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非常“接地氣”,它沒有使用過於專業或晦澀的術語,而是用一種非常平易近人的語言來闡述電子元器件的知識。我感覺作者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傅,耐心地手把手教你如何認識這些“小傢夥”。特彆是書中對一些“疑難雜癥”元器件的講解,比如一些貼片元件、特殊功能的 IC 等,雖然篇幅不長,但點齣瞭關鍵的識彆要點。我之前在拆解一些小型電子産品時,經常會被那些密密麻麻的貼片元件難倒,不知道它們具體是什麼,也無法判斷其好壞。這本書提供的識彆方法,比如通過觀察貼片元件的尺寸、顔色、上麵絲印的字母和數字,結閤其在電路闆上的位置,來進行初步的判斷,這對我來說非常實用。而且,書中還針對一些常見的故障現象,給齣瞭相應的檢測思路,雖然不是完整的電路分析,但能幫助我快速定位問題所在,這對於維修工作來說,是非常寶貴的經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