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与岩石图鉴 :教你辨认231种矿物与65种岩石 9787553765747

矿物与岩石图鉴 :教你辨认231种矿物与65种岩石 978755376574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长伟 壹号图编辑部 凤凰含章出品 著
图书标签:
  • 矿物
  • 岩石
  • 地质学
  • 图鉴
  • 科普
  • 自然科学
  • 识别
  • 收藏
  • 地质
  • 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一鸿盛世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3765747
商品编码:29627564351
包装:平装-锁线胶订
出版时间:2017-04-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矿物与岩石图鉴 :教你辨认231种矿物与65种岩石

定价:39.80元

作者:陈长伟 壹号图编辑部 凤凰含章出品

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4-01

ISBN:978755376574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锁线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矿物与岩石图鉴》分为两大部分,即231种矿物和65种岩石,分别对其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为每一种矿物或岩石配有多角度高清图片,以及相应的说明文字,以方便辨认。

《含章·图鉴系列》内容丰富,涵盖了野菜、野花、恐龙、猫、名犬、鸟、蝴蝶、哺乳动物、观赏鱼、常见水果、常见蔬菜、药用植物、中草药、矿物与岩石等自然生物图鉴。全套共14册,每册均有丰富的文字图解以及高清鉴赏图片,图文结合,一目了然,便于了解和鉴别,同时也是值得珍藏的图鉴百科读物。

1.装帧精美:32开,铜版纸全彩印刷,是您的超值之选。

2.清晰明了: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介绍了生物的基本信息及各部位图解,让您一目了然。

3.值得珍藏:专业、实用、科学,是值得珍藏的图鉴百科!

4.受众广泛:不仅是适合孩子、成人的家庭拓展阅读书籍,更是自然科普爱好者的专业工具书!

内容提要


《矿物与岩石图鉴》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231种矿物和65种岩石,对其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类别、成分、硬度、特征、成因、鉴定、比重、解理、断口、晶系等,并且还为每种矿物与岩石配了多角度的高清彩色图片,展示矿物与岩石的各部位特征,以方便读者辨认。

目录


10采集矿物与岩石

12矿物

16岩石

章矿物

24自然金

25自然银

26自然铂

27自然铜

28自然砷

29自然锑

30自然硫

31自然汞

31铋华

32镍铁矿

33石墨

34金刚石

35水羟砷锌石

35方钴矿

36砷镍矿

36辉铋矿

37方铅矿

38辰砂

39闪锌矿

40辉锑矿

41斑铜矿

42黄铜矿

43辉铜矿

44铜蓝

45雌黄

46雄黄

47黄铁矿

48磁黄铁矿

49辉砷钴矿

50白铁矿

51镍黄铁矿

52辉钼矿

53毒砂

54黝铜矿

55车轮矿

56硫锑铅矿

57深红银矿

58淡红银矿

58软锰矿

59尖晶石

60锌铁尖晶石

61赤铜矿

62铬铁矿

63磁铁矿

64钛铁矿

65赤铁矿

66锡石

67刚玉

68红宝石

69蓝宝石

70钙钛矿

71金红石

72晶质铀矿

72沥青铀矿

73石英

74玉髓

75蛋白石

76紫水晶

77烟水晶

78水晶

79发晶

80红锌矿

80水晶晶簇

81镜铁矿

81铌钽铁矿

82贵蛋白石

82蔷薇石英

83火蛋白石

84乳石英

84虎眼石

85玛瑙

86锑华

86压电石英

87石英石

87假蓝宝石

88水胆水晶

88青田石

89苏纪石

89硬锰矿

90蓝刚玉

90易解石

91金绿宝石

92板钛矿

92锐钛矿

93针铁矿

94褐铁矿

95铝土

96锆石

96氢氧镁石

97硬水铝石

98文石

99方解石

100白云石

100铁白云石

101菱铁矿

102菱镁矿

103毒重石

103碳酸锶矿

104白铅矿

105孔雀石

106蓝铜矿

107绿铜锌矿

108天然碱

108水锌矿

109菱锰矿

110菱锌矿

111石膏

112透石膏

112明矾石

113天青石

114重晶石

115铅矿

116胆矾

117水胆矾

117硬石膏

118重晶石晶簇

118重晶石玫瑰花

119天青石晶洞

119泻利盐

120钙芒硝

120青铅矿

121铬铅矿

122黑钨矿

123白钨矿

124天蓝石

124蓝铁矿

125绿松石

126磷氯铅矿

127钙铀云母

128银星石

129磷灰石

130磷铝石

130钼铅矿

131水砷锌矿

131橄榄铜矿

132钴华

133砷铅矿

134镍华

134钾石盐

135石盐

136萤石

137光卤石

138氯铜矿

139钒铜矿

139钒铅矿

140四水硼砂

141硬硼酸钙石

141斜钡钙石

142橄榄石

143黄玉

144蓝晶石

145硅硼钙石

146绿帘石

147异极矿

148绿柱石

149电气石

150堇青石

151斧石

152透辉石

153硬玉

154铁闪石

155透闪石

155针钠钙石

156硅灰石

157柱星叶石

157纤蛇纹石

158滑石

159硅孔雀石

160硅铍石

160叶蜡石

161白云母

162锂云母

163黑云母

164蛭石

165葡萄石

166鱼眼石

167微斜长石

167培斜长石

168透长石

169正长石

170青金石

171方钠石

172霞石

173钠沸石

174辉沸石

175钠长石

175海泡石

176高岭石

176锂辉石

177蓝锥矿

177符山石

178黝帘石

178中沸石

179方沸石

179蓝线石

180红柱石

180黑电气石

181铁铝榴石

182钙铝榴石

182石榴子石

183铁电气石

183锂电气石

184镁电气石

184透视石

185铁斧石

185赛黄晶

186阳起石

187钠闪石

188方柱石

188绿泥石

189海蓝宝石

190绿锂辉石

190铁锂云母

191冰长石

191锰铝榴石

192天河石

193黄榴石

193丁香紫玉

194拉长石

195水硅铜钙石

195镁铝榴石

196十字石

197榍石

198顽火辉石

199普通辉石

200蔷薇辉石

201金云母

201硅镁镍矿

202星叶石

203中长石

203透锂长石

第二章岩石

206粉红花岗岩

207白色花岗岩

208白色微花花岗岩

209辉长岩

210流纹岩

211黑曜岩

212雪花黑曜岩

213玄武岩

214杏仁状玄武岩

215多孔状玄武岩

216浮石

217云母伟晶岩

217闪长岩

218正长岩

218石英斑岩

219斑状花岗岩

219杏仁状安山岩

220角闪安山岩

220松脂岩

221金伯利岩

221粉红微花花岗岩

222辉绿岩

222石英二长岩

223粗粒花岗岩

223正长斑岩

224紫苏花岗岩

224斜方斑岩

225文象伟晶岩

226蛇纹岩

227更长环斑花岗岩

227白色花岗闪长岩

228钙长岩

228粒玄岩

229苏长岩

229粗面岩

230纯橄榄岩

231云母片岩

232片麻岩

233角闪岩

233大理岩

234黑板岩

234千枚岩

235黑色页岩

236化石页岩

237石膏

238白垩

239贝壳石灰岩

240白云岩

241烟煤

242无烟煤

243泥炭

244燧石

245铁陨石

246泉华

246石灰华

247钟乳石

247角砾岩

248黄土

248钾盐

249砂岩

250泥岩

250褐煤

251砾岩

251竹叶状石灰岩

252玻璃石英砂岩

253索引

作者介绍


陈长伟

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土木岩土工程师,中国海洋大学环境工程硕士。现供职于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长期的野外工作中,对第四季地质环境潜心研究,尤其对野花野草研究更深,并积累了大量原始资料,对进一步探明野花野草的生长习性具有重要意义。

壹号图编辑部

所辖壹号图库网目前签约摄影师数百人,现存图片数十万张。壹号图编辑部策划编辑的一系列图书,既保证了图书易懂、易学、易操作,又保证了知识的专业性、准确性,受到市场一致好评。

文摘









序言



寻迹地心宝藏:解锁岩石与矿物的奥秘 广袤的大地之下,孕育着无数令人惊叹的宝藏,它们以千姿百态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或晶莹剔透,或色彩斑斓,或坚硬如铁,或轻盈如羽。这些,便是构成我们星球的基石:矿物与岩石。它们不仅是地球演变的生动记录,更蕴藏着无穷的科学价值与人文魅力。 本书,是一次深入地心的探索之旅,旨在为所有对自然界怀有好奇心的人们,打开一扇通往矿物与岩石世界的绚丽大门。我们相信,认识并理解身边的石头,能让我们以全新的视角去审视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星球。 一、 什么是矿物?——地球的分子积木 在深入了解各种形态各异的矿物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白,究竟什么是矿物? 简单来说,矿物是具有特定化学成分和原子排列结构的天然无机固体。理解这两个关键词至关重要: 天然形成 (Naturally Occurring): 矿物必须是在自然界中形成的,而非人工合成。例如,人工培育的水晶虽然在外观上与天然水晶相似,但它不被视为矿物。 无机物 (Inorganic): 矿物通常不含有有机碳。石油、煤炭等虽然是天然存在的,但主要由有机物组成,所以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矿物(尽管它们常与矿石共生,并在地质学上被研究)。 固体 (Solid): 矿物以固态存在,冰(水)在低温下的固体形态是矿物,但液态的水或气态的水蒸气则不是。 特定化学成分 (Definite Chemical Composition): 每种矿物都有其相对固定的化学组成,例如石英就是二氧化硅(SiO₂),黄铁矿是二硫化铁(FeS₂)。当然,一些矿物存在一定范围内的化学成分变化(固溶体),但这并不改变其基本的结构和大部分性质。 有序的原子结构 (Ordered Internal Structure): 矿物的原子并非杂乱无章地堆积,而是按照特定的几何规律排列,形成规则的晶体结构。这种有序结构决定了矿物许多宏观上的物理性质,如晶形、解理、硬度等。 二、 认识矿物:从外到内的探秘 既然矿物是如此精密的“地球分子积木”,那么我们该如何识别它们呢?本书将引导您通过一系列直观且科学的观察方法,一步步揭开矿物的面纱: 1. 颜色 (Color): 颜色是矿物最直观的特征,但并非唯一的判定依据。许多矿物颜色丰富,如石榴石可呈红、黄、绿、黑等色;有些矿物颜色单一,如石英常为无色、白色或灰色。颜色的变化往往与矿物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有关,例如,紫水晶之所以呈紫色,是因为其中含有微量的铁元素。 2. 条痕 (Streak): 条痕是指矿物用硬度比它低的物体(通常是未施釉的瓷片)划出的粉末的颜色。这是区分某些颜色相似但化学成分不同的矿物的重要手段。例如,褐铁矿和黄铁矿颜色相似(均为黄色或黄褐色),但褐铁矿的条痕是黄褐色,而黄铁矿的条痕是绿黑色。 3. 光泽 (Luster): 光泽描述的是矿物表面反射光线的性质。常见的有金属光泽(如黄铁矿、黄铜矿,如同金属般闪耀)、非金属光泽(如玻璃光泽、油脂光泽、土状光泽、丝绢光泽等)。玻璃光泽常见于石英、方解石等,如同玻璃一般;油脂光泽则如油脂般温润。 4. 硬度 (Hardness): 硬度是指矿物抵抗刻划的能力。德国矿物学家摩尔在1812年提出了一套“摩尔硬度计”,将矿物按硬度大小分为10级,从1(滑石)到10(金刚石)。通过比较已知硬度的物体(如指甲、铜币、小刀、玻璃等)能否刻划矿物,可以大致判断矿物的硬度。例如,指甲的硬度约2.5,小刀的硬度约5.5。 5. 晶形 (Crystal Form): 在适宜的条件下,矿物会生长成具有一定几何外形的晶体。常见的晶形有立方体、棱柱体、锥体、针状、粒状等等。例如,石盐常呈立方体晶形,石英常呈六方棱柱体。观察矿物的晶形,是认识其内在结构的重要线索。 6. 解理 (Cleavage): 解理是指矿物晶体在一定方向上,沿晶面发生的脆弱性断裂。某些矿物在受到外力时,倾向于沿着特定的平面裂开。例如,云母在薄片状矿物中,具有非常好的平行解理,可以很容易地劈成极薄的片。方解石具有三个方向上良好的解理,形成菱面体。 7. 断口 (Fracture): 当矿物断裂时,如果不沿着解理面,而是随机地断裂,其断裂面的形状称为断口。常见的断口有贝壳状断口(如石英)、参差状断口(如长石)、钩状断口等。 8. 密度 (Density)与特重 (Specific Gravity): 密度是指物质的单位体积质量,而特重是指物质的密度与同体积水的密度之比。一些重矿物,如黄铁矿、方铅矿等,明显比常见矿物(如石英)感觉更重。 9. 其他特殊性质: 一些矿物还具有特殊的性质,如磁性(磁铁矿)、荧光性(某些方解石、萤石)、甜味(在空气中会变黏,如石盐)、酸性(某些方解石遇稀盐酸会产生气泡)等。 本书将详细介绍这些识别方法,并通过大量的实例,让您在实践中熟练掌握。 三、 岩石:地球物质的集合体 如果说矿物是地球的“分子积木”,那么岩石就是由这些“积木”构成的宏伟建筑。 岩石是自然界中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聚合体,是地壳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形态各异,性质千差万别,记录着地球亿万年的演化历史。根据其成因,岩石被划分为三大类: 1. 火成岩 (Igneous Rocks): 火成岩又称喷出岩或岩浆岩,是由地下的岩浆(熔融状态的岩石)在地壳内部或喷出地表后冷却凝固形成的。 侵入岩 (Intrusive/Plutonic Rocks): 岩浆在地壳深处缓慢冷却凝固形成,晶体颗粒通常较大,如花岗岩、闪长岩。 喷出岩 (Extrusive/Volcanic Rocks): 岩浆喷出地表后迅速冷却凝固形成,晶体颗粒通常较细,甚至形成玻璃质,如玄武岩、安山岩。 常见代表: 花岗岩、玄武岩、安山岩、辉绿岩等。 2. 沉积岩 (Sedimentary Rocks): 沉积岩是由地表暴露的岩石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压实、胶结等过程形成的。它们通常具有层理构造,并可能包含化石。 碎屑岩 (Clastic Sedimentary Rocks): 由其他岩石碎屑物堆积而成,如砂岩、页岩、砾岩。 化学沉积岩 (Chemical Sedimentary Rocks): 由溶液中的化学物质沉淀而成,如石灰岩、石盐、石膏。 有机沉积岩 (Organic Sedimentary Rocks): 由生物遗骸堆积而成,如煤、某些石灰岩。 常见代表: 砂岩、页岩、石灰岩、煤、砾岩等。 3. 变质岩 (Metamorphic Rocks): 变质岩是由已存在的火成岩、沉积岩或其他的变质岩,在高温、高压或化学活动的影响下,发生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的改变而形成的。 区域变质岩: 在大范围的地壳运动中形成,如大理岩(由石灰岩变质而来)、板岩(由页岩变质而来)、片麻岩。 接触变质岩: 在岩浆侵入体接触带附近的高温作用下形成。 常见代表: 大理岩、板岩、片岩、片麻岩、石英岩等。 四、 为什么学习岩石与矿物? 认识我们生活的地球: 岩石与矿物是地球的“皮肤”与“骨骼”,了解它们,就是了解地球的构成、历史与演化。每一次地壳运动,每一次火山爆发,都留下了岩石与矿物的印记。 探索自然界的规律: 矿物的晶体结构、岩石的形成过程,都遵循着严谨的自然法则。学习它们,有助于我们理解物质世界的规律性。 欣赏大自然的美学: 许多矿物拥有令人惊叹的色彩、形态和光泽,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造化,在岩石与矿物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它们是天然的艺术品。 应用价值: 许多矿物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如石油、煤、铁矿石、铜矿石、铝土矿等),也是建筑、装饰、科技等领域不可或缺的材料。了解它们,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 培养科学素养: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学习岩石与矿物,能够有效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本书的独特之处: 本书并非枯燥的学术专著,而是一本集科学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野外指南”与“案头参考”。我们将: 聚焦典型代表: 精选了最具代表性、最容易遇到的矿物与岩石,为您提供最实用的入门知识。 图文并茂的讲解: 采用高清实物照片,清晰展示矿物与岩石的外观特征,辅以简洁明了的文字描述,让您一目了然。 通俗易懂的语言: 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力求用最容易理解的方式解释复杂的科学概念。 实用的鉴别技巧: 详细介绍各种鉴别方法,并给出实际操作的建议,帮助您在现实中进行判断。 探索的乐趣: 鼓励您走出家门,带着这本书去探索身边的世界,从公园的鹅卵石到路边的砂石,都可能隐藏着有趣的发现。 无论您是地质学爱好者,还是对大自然充满好奇的学生,或是希望丰富自己户外活动的成年人,本书都将是您开启岩石与矿物世界的理想伴侣。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色彩斑斓、晶莹剔透、坚韧古老的微观与宏观世界,感受地球的脉搏,发现隐藏在脚下的神奇。 翻开本书,您将不再是那个对“石头”漠不关心的人,而是能够解读它们沉默语言的“大地低语者”。让我们一起,循着地心的宝藏,开启一场充满惊奇的自然探索之旅!

用户评价

评分

一直以来,我都对那些隐藏在地壳深处的神秘物质感到好奇,但碍于专业知识的不足,总是难以真正入门。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而博学的向导,把我带进了奇妙的矿物和岩石世界。它从最基础的知识讲起,循序渐进,一点点地揭示了这些物质的奥秘。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每一种矿物和岩石时,都会附带一些关于它们与人类生活相关的应用,比如某种矿物是制造什么的原料,某种岩石又是如何用于建筑的。这些信息让科学知识不再遥不可及,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尝试着带着这本书去户外考察,去观察和辨认那些不同寻常的石头,每一次的实践,都让我对地球的了解更深一层。这本书,让我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了一个积极的探索者。

评分

我一直觉得,很多科普读物都存在一个通病,那就是过于强调理论知识,而忽略了读者的实际体验和感受。这本书却完全不同,它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带我走进了矿物和岩石的世界。书中的讲解,并没有使用过多艰深的术语,而是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我能够轻松地理解那些复杂的概念。我最欣赏的是,书中鼓励读者去动手实践,去观察、去触摸、去感受,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知识。我尝试着根据书中的指导,去寻找不同种类的石头,去观察它们的颜色、形状和光泽。每一次的尝试,都让我对大自然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亲近感。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本能够点燃我探索欲望的“伙伴”。

评分

我一直都对大自然的奇妙造化充满敬畏,尤其是那些深藏在地下的宝藏,总让我充满了无限的遐想。这本书,正是满足了我这种探索的渴望。它就像一本精美的百科全书,但又不像传统的百科全书那样死板。每一页都充满了图片和生动的文字,让我能够轻松地认识那些曾经只在电视或博物馆里见过的精美矿物和形态各异的岩石。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每一种物质时,都会附带一些关于它们的实用价值或者有趣的小故事,这让学习的过程充满了惊喜。我尝试着根据书中的描述,去识别一些我收集到的石头,虽然目前还不能做到百分百准确,但每一次成功的识别,都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成就感。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催化剂。

评分

说实话,我之前对“矿物”和“岩石”这两个词的印象,就是一个字:枯燥。直到我偶然发现了这本书,我的观念才被彻底改写。它就像一个拥有神奇魔力的魔法书,将那些在我看来冰冷、无趣的石头,变成了一个个充满生命和故事的个体。我非常喜欢书中对每一种矿物和岩石的“性格”描述,它们有自己的形成环境、独特的化学成分,甚至还有关于它们被发现和命名的有趣历史。阅读的过程,就像是在与这些来自远古的物质对话,感受它们亿万年的沧桑变化。我尝试着将书中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比如在户外散步时,会更加留意脚下的石头,尝试分辨它们的种类,寻找它们独特的纹理。这种将书本知识与现实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也让我对周围的环境有了前所未有的亲切感。

评分

作为一名对大自然充满好奇的爱好者,我一直渴望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脚下的土地,尤其是那些隐藏在土壤和岩石中的秘密。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像是打开了我探索世界的一扇新窗口。它的排版非常人性化,信息密度恰到好处,不会让人感到压迫,反而能让人在轻松的阅读氛围中汲取知识。书中关于不同矿物和岩石的介绍,不仅仅是简单的罗列,更融入了它们在地质演变中的故事,比如某个矿物的形成过程,或是某种岩石是如何在地壳运动中诞生的。这些故事让原本静态的知识变得鲜活起来,也让我对地球的过去和现在有了更立体的认识。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鉴别特征的细致描述,不仅仅是颜色和形状,还包括了硬度、光泽、条痕等多种维度,这对于我这样喜欢外出采集和观察的人来说,简直是宝贵的指导手册。每一次翻阅,都能发现新的细节,都能学到新的知识,这种持续的学习过程,让我感到无比充实和快乐。

评分

我是一名教师,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本既能作为教学参考,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读物。这本书无疑达到了我的预期,甚至超出了我的想象。首先,它内容的严谨性毋庸置疑,对于各种矿物和岩石的分类、特性描述都非常准确,这对于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基础。但更难得的是,它并没有让科学知识变得生硬,反而用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语言,将复杂的概念解释得通俗易懂,还穿插了不少有趣的案例和典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就能理解和记住。书中大量的精美图片,更是为课堂教学增色不少,学生们可以通过直观的图像,快速地建立起对不同矿物和岩石的认知,从而更好地理解书本上的文字描述。我已经在考虑将这本书作为学生们课外阅读的首选推荐,相信它一定能点燃他们对地质科学的热情,让他们爱上探索我们身边的“宝石”和“石头”。

评分

我是一个对收藏有浓厚兴趣的人,尤其是对于那些来自大自然的独特物品。这本书,简直就是为我量身打造的。它详细地介绍了各种矿物和岩石的特征,让我能够更准确地辨认和分类我收藏的物品。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每一种矿物和岩石的“家族史”,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又在何种环境下被发现,这些信息都让我的收藏变得更加有故事感。书中的图片质量极高,对于识别细微的差别非常有帮助。我尝试着根据书中的描述,去辨认一些我之前无法确定身份的石头,每一次的成功,都让我欣喜若狂。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图鉴,更是一个帮助我深入理解和欣赏我所热爱的事物的“宝藏”。

评分

这本书的设计,真的是太符合我的审美了。简洁而不失大气,封面那种低调的奢华感,立刻就吸引住了我。翻开书页,更是惊喜连连。那些精美的插图,每一张都仿佛经过了精心挑选和处理,色彩饱满,细节清晰,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矿物的内部结构和岩石的纹理。更让我称赞的是,这本书的文字内容也同样精彩。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深厚,用一种非常优美而富有感染力的笔触,讲述着关于矿物和岩石的故事。它不仅仅是枯燥的科学知识的堆砌,更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对大自然的赞美。每一次阅读,都感觉像是在与一位博学而风趣的长者交流,他用他的智慧和热情,点燃了我对这个世界的探索欲望。

评分

收到。以下是10段以读者口吻撰写的图书评价,每段约300字,风格、内容、语句结构各不相同,且不包含您提供的具体书名和ISBN信息,旨在展现不同读者的真实体验和感受。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非常吸引眼球,那种沉稳中带着光泽的质感,让人忍不住想捧在手里细细品味。翻开书页,我最先被那些精美的插图所震撼,每一张都清晰、细腻,色彩饱满得仿佛能触摸到矿物的冰冷光滑,或是岩石粗糙的纹理。文字部分也同样令人惊喜,虽然涉及的是相对专业的领域,但作者的讲解却非常生动有趣,像是拉着一个对地质充满好奇的朋友,手把手地教你认识身边的 rocks and minerals。我特别喜欢那种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从最基础的概念入手,逐步深入到更复杂的分类和形成过程,即使是零基础的读者,也能很快找到学习的乐趣。那种“原来如此”的顿悟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涌现,让人对接下来的探索更加充满期待。我曾一度以为这类书籍会枯燥乏味,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用一种近乎艺术品的方式,将科学知识呈现出来,每一页都充满了发现的惊喜,让我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有了更深的敬畏。

评分

这本书的品质真的让人无可挑剔。从纸张的质感到印刷的精度,都体现了出版方的用心。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它沉甸甸的分量,翻开来看,那些照片简直是摄影艺术品,每一张都将矿物的晶体结构、岩石的纹理刻画得淋漓尽致,色彩还原度极高,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大型的自然博物馆。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合理,逻辑清晰,让人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对于初学者来说,它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入门路径;对于有一定基础的爱好者来说,它也是一本值得深入研究的参考书。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不同矿物和岩石的“家庭关系”介绍,让我能够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不是孤立地记忆。这本书,无疑是我近年来读到的最令人满意的一本科普读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