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看图学铆工实用技能
定价:29元
作者:王良成、丁嘉语 编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136640
《看图学铆工实用技能》涵盖铆工基本技能的入门图书,采用图解、实例引导的方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通俗易懂,激发读者的兴趣,是初、中级铆工的自学材料,同时文中举例若干典型工艺可供铆工、钳工、钣金工等工种及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以图解的方式介绍了铆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基础知识简介(机械制图、金属材料、工艺基准和工、夹、量具);划线下料;筒节、锥体成型和纵、环焊缝组对;手工和机械;冷热成型;筒体开孔和接管展开;产品、部件的装配。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通俗易懂,激发读者的兴趣,是初、中级铆工的自学材料,同时文中举例若干典型工艺可供铆工、钳工、钣金工等工种及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第1章相关基础知识
1.1机械制图
1.1.1图样的图线
1.1.2图样的比例
1.1.3正投影图
1.1.4简单几何体的正投影
1.1.5尺寸的标注
1.1.6机械图
1.1.7公差与表面粗糙度
1.1.8螺纹、齿轮简介
1.1.9装配图简介
1.2金属材料
1.2.1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1.2.2钢的分类
1.2.3钢的热处理简介
1.2.4部分钢产品的性能和用途
1.3工艺基准及工、夹、量具
1.3.1基准简介
1.3.2铆工工具、量具、夹具的正确使用和维护
第2章划线下料
2.1常用划线知识
2.2划线操作要点
2.3筒节的划线下料
2.4正圆锥的划线下料
2.5斜圆锥展开划线
2.6直角圆锥展开划线
2.7方圆过渡段的展开划线
2.8渐缩管弯头的展开
2.9圆管端部展开
2.10两节圆管弯头展开
2.1190°四节圆管弯头的展开
2.12S形三节弯管展开
2.13两端错开90°弯管展开
2.14弯管展开时的坡口问题
2.15展开划线应注意的问题
2.16切割下料
第3章筒节、锥体成型和纵、环焊缝组对
3.1筒节卷制和纵向焊缝组对
3.2锥体、方圆过渡段的成型和组对
第4章手工和机械
4.1手工
4.2火焰
4.3机械
第5章冷热成型
5.1冷成型
5.1.1方盖成型
5.1.2弯曲
5.2热成型
5.2.1火焰加热手工弯管
5.2.2夹套手工翻边
5.2.3接缘手工翻边
5.2.4型材加热弯曲机
第6章筒体开孔和接管展开
6.1开孔位置的确定
6.2等径管三通筒体开孔及接管展开
6.3支管偏移三通主管开孔及接管展开
6.4支管偏移倾斜三通接管展开及主管开孔
6.5圆管与圆锥相接的壳体开孔与接管展开
6.6与椭圆封头轴线平行的接管展开
6.7与椭圆封头轴线垂直的接管展开
6.8与椭圆封头轴线倾斜的接管展开
6.9椭圆封头接管的开孔划线
6.10壳体孔坡口和接管坡口
6.11插入式接管壳体孔坡口
6.12安放式接管坡口
6.13开孔和坡口的切割加工
6.14焊接高压三通的开孔、加工坡口和焊接
第7章产品、部件的装配
7.1装配前的准备
7.2换热器的装配
7.3塔器的有关问题
7.4夹套容器和外缠绕盘管容器的有关装配问题
7.5运转设备的装配
7.6容器紧固装配时的注意事项
7.7整体包扎容器层板松动控制方法
参考文献
这本书我拿到手后,翻了几页,感觉内容有点过于理论化了,不够贴近实际操作。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地介绍各种铆钉的类型、规格以及它们各自的应用场景,最好能配上清晰的图示,让我一眼就能明白。同时,对于不同材质的工件,铆接时需要注意哪些细节,比如预钻孔的大小、孔壁的光洁度要求,以及如何防止工件变形等等,这些内容书中都没有深入讲解。我期待的是一本能指导我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如何根据受力情况选择合适的铆接方式,如何处理铆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例如铆钉松动、头部裂纹等,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这本书的机械制图部分,虽然提到了基础入门,但感觉还是偏向理论讲解,对于如何读懂图纸上表示的铆接符号、尺寸标注,以及如何根据图纸进行实际下料和加工,缺乏足够的指导。总的来说,对于想要快速上手铆工技能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实践指导性稍显不足,更像是一本理论参考书,而非一本实操手册。
评分我翻阅了这本书的机械制图部分,感觉它更像是在介绍制图的基本规则,而不是教会我如何将这些规则应用到铆工实际中。比如,书中讲解了投影法、视图等概念,但却没有告诉我如何根据实际的铆接结构画出符合要求的图纸,也没有给出如何从图纸上准确解读出铆接所需的尺寸、公差以及表面粗糙度等关键信息。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如何根据实际的工件设计,绘制出详细的铆接图,包括铆钉的类型、数量、排布方式、孔的尺寸和位置等。同时,书中对于如何根据铆接图纸进行材料的选取和加工,也缺乏指导。比如,如何根据图纸上的材料牌号选择合适的金属板材,如何根据孔的尺寸和公差进行钻孔或者冲孔,这些都是实际操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但书中涉及的内容比较有限。我期待的是一本能够将机械制图与铆工实践紧密结合的书籍,能够通过实际的铆接案例,教会我如何看懂图纸,如何绘制图纸,以及如何根据图纸进行高质量的铆接作业。
评分这本书在铆接安全方面的提示,我觉得还是比较基础的,没有能充分引起读者的重视。在讲解铆接操作时,虽然偶尔会提到佩戴防护眼镜,但对于铆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其他危险,比如飞溅的金属碎屑、高温的铆钉、以及操作工具可能带来的伤害等等,都没有进行详细的警示和预防措施的指导。我希望书中能够更系统地介绍铆工操作的安全规范,比如工作场所的防火要求、电器设备的接地检查、以及如何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PPE),包括防护服、防护手套、安全鞋等。另外,对于紧急情况的处理,比如发生火灾、触电或者工伤事故时,应该如何进行初步的急救和报警,这些重要的安全知识书中也没有涉及。我期待这本书能更像一本安全生产手册,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详细讲解每一个操作步骤背后的安全风险,并提供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从而帮助我养成良好的安全操作习惯,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评分这本书的铆接工艺部分,我觉得内容还是比较宽泛的,没有能深入到具体的细节。比如,书中提到了热铆和冷铆的区别,但是对于不同材料、不同厚度的工件,分别应该采用哪种铆接方式,以及每种方式的具体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时间等)是如何确定的,都没有给出明确的指导。我尤其关心的是,当铆接的工件尺寸较大或者形状不规则时,如何保证铆接的均匀性和整体的强度,书中这方面的内容显得比较薄弱。另外,关于铆接后的检验和测试,虽然提到了要进行强度测试,但对于如何进行有效的质量检验,比如目视检查的标准、无损检测的方法,以及如何根据检验结果来评估铆接质量,书中也没有详细的说明。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实际案例分析,通过具体项目的讲解,让我看到不同铆接工艺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工艺调整。此外,对于一些特殊的铆接需求,比如在高温、高压或者腐蚀性环境下的铆接,书中也没有涉及相关的技术和注意事项。
评分读了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在铆接工具的介绍上,虽然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工具,但对于每种工具的使用技巧、维护保养以及不同工具在特定场景下的最优选择,却没有详细的说明。比如,在介绍手动铆枪时,只是简单提到了它的用途,但对于如何选择合适的铆钉枪头、如何控制铆接力道、如何避免铆钉头部变形等关键技巧,书中几乎没有涉及。我原本以为这本书会像一本“保姆手册”一样,手把手地教我如何使用这些工具,但现实是,我需要在自己摸索或者向有经验的师傅请教才能真正掌握。书中的图示也大多是静态的,缺乏动态演示,我很难从中学习到铆接时身体的姿势、发力的角度以及操作的节奏感。尤其是在进行复杂形状工件的铆接时,如何固定工件、如何调整角度才能保证铆接的准确性和牢固性,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实践经验,但书中对此的阐述非常有限。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增加更多关于工具使用的视频教程链接,或者配上更详细的步骤分解图,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我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