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家具设计:制图 结构与形式
定价:65元
作者:叶翠仙 陈庆瀛,罗爱华 副
出版社:化工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84204
适读人群 :本书可作为家具制图规范速查手册使用,是一本行业实践的工具书,也适合作为各高等院校家具设计、产品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及其相关的教材,亦可供相关与行业的教学工作者、设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业余爱好者自学参考。
书中图例均为实际生产设计案例,可操作性强。
依据新的制图标准绘制,保证了全书内容的时效性。
作为家具制图规范速查手册,本书的编写结合了现代工程与家具设计制图的新方法,力求将制图理论知识与家具图样表达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本书的内容包括家具制图与识图基础知识,家具设计程序与设计表达以及不同材料、不同结构、不同类型家具的图样表达实例。书中图例均以企业生产实践中常用的设计案例为主,可操作性强,具有非常高的实际参考价值。本书依据新的制图标准《技术制图投影法》(GB/T 14692—2008)和《家具制图标准》(QB/T 1338—2012)绘制,保证了全书内容的时效性。
章家具设计程序与图样表达1
节家具设计程序与图样1
一、前期调研与策划阶段的图样1
二、设计定位与初步设计阶段的图样2
三、深化设计与方案呈现阶段3
四、产品制造与评价阶段5
五、营销推广阶段5
第二节家具设计不同阶段的图样特点5
第三节家具图样的绘制方法6
一、手绘6
二、尺规作图7
三、计算机绘图8
第二章家具制图标准与规范11
节《家具制图》标准简介11
一、图纸幅面、图框与标题栏11
二、比例13
三、字体13
四、图线种类及其画法14
第二节家具制图常用材料剖面符号与图例15
第三节家具尺寸标注17
一、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17
二、家具尺寸种类17
三、尺寸标注的基准选择18
第四节家具制图简化画法21
一、投影关系的简化画法21
二、某些结构的简化画法21
三、孔位的简化画法21
四、相同要素的简化画法22
五、对称图形的简化画法22
第三章家具图样绘制基础23
节家具平面图的绘制23
一、视图与投影规律23
二、组合体27
第二节家具立体图的绘制30
一、轴测图30
二、透视图32
三、透视图简捷画法与应用41
第三节家具内部结构图的绘制45
一、剖视图45
二、剖面47
三、局部详图48
第四章木家具常见结构基本图样画法50
节榫接合50
一、基本概念51
二、榫接合类型与特点51
三、中国传统家具中的榫接合示例53
第二节连接件接合56
一、螺旋式连接件56
二、偏心式连接件56
三、拉挂式连接件58
四、其他类型59
第三节柜类背板结构61
第四节柜内层板结构62
一、活动层板的安装结构62
二、挂衣装置的安装结构64
第五节柜门结构65
一、柜门类型65
二、对开门的安装结构66
三、翻门的安装结构69
四、移门72
五、卷门72
第六节抽屉结构73
一、抽屉的功能73
二、抽屉的类型73
三、抽屉的结构73
四、抽屉的安装74
第七节脚架结构76
一、脚架的功能与类型76
二、框架式脚架的结构76
三、包脚式脚架结构78
第五章家具设计图绘制80
节家具测绘80
第二节设计图类型与画法81
一、设计草图81
二、家具设计图84
三、模型88
第六章木家具施工图绘制89
节实木家具图样89
一、柜类家具91
二、桌类家具97
三、椅类家具109
四、床类家具121
第二节板式家具图样142
一、柜类家具143
二、桌类家具153
三、椅类家具159
四、床类家具165
第三节板木家具图样181
一、板木家具类型181
二、板木家具材料特点181
三、板木家具施工图实例183
第七章其他材料家具结构213
节金属家具213
一、概述213
二、金属家具概念214
三、金属家具分类214
四、金属材料216
五、金属家具的结构及连接方式219
第二节塑料家具223
一、概述223
二、基本概念224
三、塑料家具的结构设计225
第三节软体家具结构228
一、软体家具分类228
二、软体家具结构231
三、软体家具实例240
第八章单体家具图册设计245
节图册页面内容及编排245
第二节单体家具图册示例245
第九章系列家具设计254
节32mm原理与应用254
一、概述254
二、“32mm”的应用256
第二节系列家具设计手册实例260
一、产品外形结构与细节分析260
二、产品外观尺寸264
三、侧板孔位设计266
四、柜门设计267
五、抽屉设计268
六、原材料、辅助材料及常规五金参数272
七、应用示例274
第十章典型风格家具赏析275
节明式家具275
一、造型简练、以线为主275
二、结构严谨、做工精细276
三、装饰适度、繁简相宜276
四、木材坚硬、纹理优美276
第二节意大利古典式家具277
第三节法国乡村式家具278
第四节英国传统式家具279
一、齐彭代尔式279
二、赫普尔怀特式279
三、亚当式279
四、谢拉顿式280
五、邓肯·法伊夫式280
第五节美式家具281
一、仿古风格281
二、新古典风格281
三、美式田园风格283
第六节北欧风格家具283
第七节日本和式家具284
第八节后现代式家具286
参考文献288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视觉型”学习者量身打造的。我一直觉得,光看文字很难理解复杂的家具设计原理,而这本书恰恰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里面充斥着大量精美的三维渲染图和手绘草图,每一张图都仿佛在讲述一个设计故事。通过这些图,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不同结构组合在一起的效果,以及不同材质搭配所产生的视觉冲击力。特别是关于“形式”的章节,通过大量的案例展示,让我领略到设计的多样性和无限可能性。从极简主义的直线条,到古典主义的繁复雕饰,再到现代主义的抽象解构,它都一一呈现,并且附带了相应的结构分析。我感觉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技术指南,更是一本设计灵感的宝库,每次翻阅,都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激发出新的创作热情。
评分作为一名有几年木工经验的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提升我设计能力的书籍。这本书可以说是完全符合我的期望,甚至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停留在基础的制作技巧上,而是着重于“设计”的思维过程。书里关于“设计制图”的部分,非常实用,不仅仅是简单的线条绘制,更是包含了多种视角和比例的表达方式,让我能够更清晰地将脑海中的想法呈现出来。它详细介绍了不同视图、剖面图、以及尺寸标注的规范,让我意识到,好的图纸不仅能指导制作,更能避免无数的错误。更有意思的是,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家具历史发展”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家具风格演变”的内容,这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设计背后的文化根源,从而在自己的设计中融入更多深层的含义。我感觉这本书就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木匠,循循善诱地引导我,让我能够跳出“模仿”的怪圈,开始真正地“创造”。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给了我这个一直对木工家具设计充满兴趣,却苦于无从下手的人,一盏指路明灯。翻开它,我最先被吸引的是书中那些极具创意的家具设计案例。不像是那种生搬硬套的经典款,而是充满了现代感和个性化的表达。比如,我特别喜欢那个结合了日式侘寂美学和北欧简约风格的茶几设计,那种温润的木质触感,搭配流畅的线条,瞬间就勾勒出一种宁静而舒适的居家氛围。书中对于不同木材特性的解析也非常深入,从橡木的坚韧到胡桃木的温润,再到枫木的细腻,都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并且给出了在设计中如何充分发挥这些木材优点的建议。让我这种对木材了解不深的新手,也能快速掌握基础的选材知识。而且,书中的设计理念也不仅仅停留在“好看”的层面,更强调了人体工程学和功能性的完美结合。那些关于坐高、扶手高度、背部支撑的详细讲解,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家具坐着特别舒服,有些却不然。感觉这本书真的从“为什么”和“怎么做”这两个最根本的问题出发,带领读者一步步走进家具设计的奇妙世界。
评分我一直梦想着能亲手为家里设计和制作一件独一无二的家具,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巨大的信心和实用的指导。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将“家具结构设计”这个相对枯燥的技术性内容,讲解得生动有趣。书里用大量的图示和案例,一步步拆解了各种家具部件的连接方式,从最基础的板材拼接,到复杂的抽屉滑轨安装,都讲解得非常到位。让我这种初学者,也能清晰地理解每一个连接点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证家具的稳定性和耐用性。而且,书中还强调了“安全”和“环保”的设计理念,比如如何设计更符合人体工学,减少潜在的伤害,以及如何选择环保的材料和工艺。这些细节的关注,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是关于“做”,更是关于“做好”,是真正为使用者着想的设计。读完之后,我对未来自己的家具制作计划,有了更清晰的思路和更扎实的基础。
评分我一直以为家具设计是艺术家们的专利,普通人只能望洋兴叹,直到我偶然间发现了这本书。它真的让我对“设计”这件事有了全新的认识。书里没有那些高深莫测的术语,也没有令人费解的理论模型,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清晰易懂的图解和实例分析。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对于“结构”的讲解,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比如,在介绍榫卯结构的时候,它不仅仅是展示了各种榫卯的形态,更详细地解释了每种榫卯的受力原理,以及在家具制作中如何选择最合适的连接方式。我以前总觉得木工就是简单的切割和组装,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里面蕴含着如此多的智慧和技巧。书中的“形式”部分也很有启发性,它不拘泥于单一的风格,而是从自然界、建筑艺术等多个角度出发,教我们如何提取设计灵感,并将其转化为具有独特个性的家具作品。我尤其对其中关于“比例与韵律”的章节印象深刻,读完之后,我仿佛能看到一件家具的生命力,能感受到不同元素之间的和谐共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