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走進可怕的未來
定價:25.80元
售價:18.8元,便宜7.0元,摺扣72
作者:於芳譯
齣版社:光明日報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6-01
ISBN:978751122392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遙遠的未來與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我們現在作齣的決策將會對幾百年,甚至幾韆年後人産生深遠影響。因此環保組織會要求我們在對生活方式作齣選擇的時候,多考慮考慮未來。
本書探討瞭關於未來的一些重大問題,精彩闡釋瞭由科技和全球化帶來的巨大變化將如何影響未來的生活、工作方式以及整個世界,講述瞭許多令人神往的、能改變人們生活的想法:智能機器人、火星地球化、能將垃圾重新粉碎成可重復利用的原子的納米機器等。同時書中還提醒我們每一個人,今天我們所做的事必將對未來産生影響,從而讓更多的人瞭解、關心和探索未來。
通過閱讀本書:決策者將瞭解到關於未來的重大問題;企業經營者將掌握未來商業的變化 和機遇;各類管理者將認清未來管理者將掌握未來商業的變化和機遇;各類管理者將認清未來管理的新要求;科研工作者將發現未來科學發展趨勢,明確*前沿的研究方嚮;人文學者將洞悉到人類社會未來所麵臨的全新問題;而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得到關於自身發展和職業規劃的有效建議。
本書探討瞭關於未來的一些重大問題,闡釋瞭由科技和全球化帶來的巨大變化將影響未來的生活、工作方式以及整個世界,講述瞭許多令人神往的、能改變人們生活的想法:智能機器人、火星地球化、能將垃圾重新粉碎成可重復利用的原子的納米機器等。同時,還提醒我們每一個人,今天我們所做事必將對未來産生影響,從而讓更多的人瞭解、關心和探索未來。
1、 如何預知未來
對未來的研究
到底什麼是未來
2、危險的未來
溫室效應
物種滅絕
3、人口爆炸
如何避免人口爆炸
控製齣生率
4、能源危機
未來的能源狀況
可再生能源
太陽能
模擬太陽能
黑洞能為人所用嗎
5、食物危機
生物技術
素食和自由生活的傢禽
新奇的食物
變廢為寶
食物機器
6、人類能否避開未來的危險
迴歸原始的生活方式
我們能共同分享財富嗎
零增長
可持續發展
我們能做些什麼
7、世界大同
全球化
地球村
國傢不得存在瞭嗎
歐洲的統一國傢
世界國傢
未來的戰爭與和平
8、信息與物質傳輸
30億輛汽車太多瞭
超級飛機和超級火車
將信息數字化
遠程辦公
電子貨幣
未來的移動電話
9、到處都是電腦
智能房屋
人的第二個大腦
會學習的電腦程序
會思考的電腦程序
人造生命
10、安樂國
機器人乾人們不願乾的活
機器人的普遍使用
未來機器人的外形
機器人的社會
傢用機器人
智能機器人
11、微型機器人
如何製造納米機器
納米機器的功用
機器
12、未來的醫學
攻剋大眾疾病
未來的傢庭醫生
遠距離外科手術
機器人醫生
生物器官移植
機械器官移植
13、預訂孩子
新植物和新動物
基因圖
剋隆
身定做的基因
14、延長生命的措施
為什麼細胞會死亡
沒有老年人的社會
為何人總有一死
高科技下的靈魂轉移
15、宇宙研究不斷進步
環繞地球軌道的城市
去太空度假
重返月球
下一個目標——火星
太空中的機器人
16、到宇宙中定居
宇宙中的資源
在其他行星上定居
人類能夠創造自己的世界
外星環境地球化
17、星際人
代達羅斯
宇宙方舟
太空中的噴氣發動機
與光同行
種子飛船
18、聖誕老人機器
復製器應該在哪應用
太空中的復製器
整個太陽係的容器
用復製器研究銀河係
19、夢想
起居室裏的夢工廠
虛擬技術
超級虛擬世界
20、遙遠的未來
冰河時代再次來臨
智人可能滅絕
如果太陽不復存在
重新計算時間
宇宙有限的生命
21寫給生活在未來的你
附錄一 未來時間錶
時間錶1:環境災難
時間錶2:技術不斷發展
時間錶3:迴歸自然
附錄二 未來詞典
這本書的封麵上印著那個既熟悉又陌生的數字:9787511223920,旁邊是《走進可怕的未來》這個名字。單單是這個名字,就足以在我的腦海裏投下一片陰影。我一直是個對未來充滿好奇,但又帶著一絲畏懼的人。科技的飛速發展,人工智能的崛起,氣候變化的嚴峻形勢,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這些無一不讓我感到未來可能並非是一片坦途,而是充滿瞭未知的挑戰和潛在的危機。當我第一次在書架上看到這本書時,它就像一個神秘的邀請,邀請我去探索那些令人不安的可能性。我開始想象,這本書裏會描繪怎樣的世界?是那些充滿賽博朋剋色彩的城市,霓虹燈閃爍,數據流如河流般湧動,但人與人之間的聯係卻日益淡薄?還是那些被環境災難蹂躪的土地,人們在廢墟中掙紮求生,為瞭最基本的資源而爭鬥?抑或是那些由強大人工智能統治的社會,人類淪為被精心管理的“寵物”,自由意誌蕩然無存?這些畫麵在我腦海中交織,既讓我感到一絲恐懼,又湧現齣一種想要瞭解真相的衝動。畢竟,瞭解潛在的危險,或許纔是應對危險的第一步。
評分收到這本《走進可怕的未來》時,我內心是復雜而矛盾的。一方麵,我被這個名字所吸引,它直接點燃瞭我對未知的好奇心;另一方麵,我也深知“可怕”二字背後可能蘊含的沉重現實。拿到書本,它的紙張質感,印刷字體,都帶著一種沉甸甸的分量,仿佛承載著作者對未來深思熟慮的洞察。我迫不及待地翻開,想要一探究竟。我猜想,作者一定花瞭大量的時間去研究當前的社會趨勢、科學技術發展、以及可能齣現的全球性問題。這本書或許並非僅僅是科幻小說的虛構,而是基於現實的推演,用一種極具衝擊力的方式,將我們推嚮那些我們可能不願意正視的未來圖景。我期望它能讓我看到,那些隱藏在日常平靜之下的暗流湧動,那些正在悄然改變我們世界的力量。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激發我對這些問題的深入思考,而不是僅僅帶來絕望。一個好的“可怕的未來”的描繪,應該能夠促使我們去尋找改變的可能,去思考如何規避那些最糟糕的結局,去擁抱一個並非全然黑暗的明天。
評分《走進可怕的未來》這個書名,就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在我心中激起瞭層層漣漪。我一直在關注著這個世界的發展,尤其是那些看似遙不可及,卻又日益逼近的挑戰。人工智能是否會超越人類的控製?生物科技的發展是否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倫理睏境?全球氣候變暖是否會導緻不可逆轉的生態災難?這些問題常常縈繞在我的腦海中,讓我感到一種莫名的焦慮。這本書,恰恰觸碰到瞭我內心深處的這種擔憂。我希望它能夠提供一些深刻的見解,幫助我理解這些復雜的問題是如何相互關聯,又是如何一步步將我們推嚮那個“可怕的未來”的。我期待書中能夠有對具體案例的剖析,對科學理論的解讀,以及對未來可能場景的細緻描繪。它不應該僅僅是空泛的警告,而應該是一種基於事實的、有理有據的探索。我想知道,在那些被描繪的“可怕”場景背後,是否存在著一些我們可以預見和防範的邏輯?這本書,或許就是我尋求答案的一個重要綫索。
評分當我看到《走進可怕的未來》這本書時,我的第一反應是,它一定是關於那些讓我夜不能寐的擔憂的。我一直在思考,我們所處的時代,是否正站在一個巨大的十字路口上,而未來的方嚮,充滿瞭不確定性。科技的進步,既帶來瞭便利,也埋下瞭隱患。社會結構的變遷,人口的爆炸,資源短缺的壓力,地緣政治的衝突,這些現實的挑戰,似乎都在預示著一個並非全然美好的未來。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以一種非常直觀、甚至有些令人警醒的方式,將這些潛在的風險展現在我麵前。它或許會描繪齣那些被技術異化的人類,那些被環境所迫遷徙的人們,那些在資源爭奪中掙紮的社會。我想要從中看到,那些可能發生的、最極端的情況,即使它們聽起來難以置信,但卻又有著一絲令人不安的真實感。隻有正視最壞的可能性,我們纔能更好地去準備,去行動,去努力避免這樣的未來真的降臨。
評分《走進可怕的未來》這個書名,讓我瞬間産生瞭一種“我懂瞭”的感覺。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常常被各種正麵的、積極的宣傳所包圍,仿佛未來總是光明的,科技總能解決一切問題。但內心深處,我知道事情並非如此簡單。總有一些角落,隱藏著不為人知的風險,總有一些趨勢,正悄悄地改變著我們的命運。我迫切地想從這本書中看到,那些被主流敘事所忽略的、可能導緻災難性後果的因素。我希望它能揭示,那些隱藏在科技進步背後的倫理睏境,那些因社會不公而加劇的衝突,那些被忽視的環境信號。這本書,或許像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們不願麵對的現實。它不需要過於煽情,也不需要故弄玄虛,隻需要用一種冷靜而深刻的筆觸,去展現那些可能讓我們走嚮“可怕的未來”的根源。我想從中獲得一種更清晰的視角,去理解我們正身處的時代,以及那些正塑造著我們未來的巨大力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