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临近海面空间内多智能体协同任务优化
定价:48.00元
作者:崔亚妮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121329920
字数:
页码:16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形成海洋区域信息化、精细化、立体化管理,提高我国海洋安全保障、应急处置、环境监测和海上智能化作业能力,是实现海上丝绸之路经济繁荣稳定的重要保障,是我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提升负责任大国形象的强大助力。本书是编者在多年从事多智能体协同控制和海洋通信技术研究基础上整理而成,重点介绍了临近海面空间内多智能体通信组网优化方法以及临近海面空间内多智能体协同任务规划方法,为相关领域研究者提供理论指导。
目录
作者介绍
任佳简介:男 汉族 34岁,中员。海南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在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人工智能技术和海洋通信技术。研究成果获得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发表论文25篇,SCI/EI索引16篇,出版专著2部,申报国家发明10项,软件著作权4项。目前承担国家科技合作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体系化”和“前瞻性”。它并没有止步于解决已知的优化问题,而是大胆地探索了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例如在极端干扰下的信息真空状态下的自组织能力。作者在讨论“可解释性AI”在多智能体决策中的应用时,提出了一种基于因果推断的后验分析方法,试图揭示复杂协同决策背后的“意图”,而不是仅仅观察最终行为。这部分内容非常具有启发性,它将我们从单纯的“黑箱优化”中解放出来,开始关注决策过程的伦理和透明度。阅读过程中,我经常会产生一种“原来还可以这样想”的顿悟感。这本书更像是一份路线图,它清晰地指出了当前研究的边界,并鼓励读者去探索更远的未知领域。对于希望在下一代智能系统领域做出突破性工作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不可或缺的智力投资。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质量和排版设计,也体现了出版社的用心。纸张的选择很有质感,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的疲劳感明显减轻。更为重要的是,公式和代码块的排版堪称教科书级别。清晰的上下标、规范的符号定义,这对于阅读数学密集型文献来说至关重要。我特别留意了书中关于“鲁棒性分析”的那一部分,作者采用了一种非对称扰动模型来测试系统的稳定性,这比传统的均匀随机扰动更能反映真实世界中的极端情况。在分析结果时,作者不仅给出了性能下降的量化指标,还深入探讨了导致系统失效的临界条件。这种由表及里的分析深度,让我对“可靠性设计”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再仅仅是一个验收标准,而是在设计之初就需要被嵌入到优化目标中的核心要素。这本书无疑是为那些需要将理论转化为工程实践的工程师和研究人员准备的宝典。
评分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想寻找一套系统性的方法论来指导我目前正在进行的一个无人机集群编队项目。坦白说,市面上的相关书籍往往偏向于某一个单一的算法,比如强化学习或者蚁群优化,但这本书的广度令人印象深刻。它似乎将不同范式下的协同优化思想熔于一炉,尤其是在第三章关于“异构系统集成”的论述,简直是为我目前面临的挑战量身定做。作者没有回避不同智能体能力差异带来的耦合性难题,反而将其视为一个优化的机会,提出了一个“能力加权”的协同框架。这个框架的数学基础非常扎实,推导过程严密,但同时,作者也提供了非常直观的图示来辅助理解那些复杂的张量运算。每当我觉得某个概念过于晦涩时,总能在相邻的图表或小节中找到一个绝佳的类比或简化模型,帮助我迅速抓住核心。这是一种非常高明的教学设计,既满足了专业读者的深度需求,又兼顾了初学者的接受度。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吸引人,色彩搭配既有科技感又不失稳重,封面的布局清晰,仿佛预示着内页内容的严谨与深刻。初翻几页,就能感受到作者在选题上的独到眼光,显然这不是一本泛泛而谈的入门读物,而是直指前沿难点。我个人尤其关注其中关于“去中心化决策”的章节,作者并未停留在理论的堆砌,而是结合了多个仿真案例,将抽象的算法模型具象化,这一点非常出色。比如,他对于网络拓扑变化下如何保证信息一致性的论述,逻辑链条非常完整,让人在阅读时能跟随作者的思路,逐步深入理解其中的复杂性。书中引用的参考文献也十分新颖,很多都是近两三年国际顶会上的成果,这表明作者的研究是站在学科前沿的,而不是在重复别人走过的老路。读完第一部分,我感觉自己对多智能体系统的实时协同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不再仅仅停留在教科书式的概念层面,而是开始思考如何在实际部署中应对那些“不可控”的环境因素。
评分这本书的叙述风格,怎么说呢,有一种古典的严谨美学在里面。它不像市面上很多快餐式的技术书籍那样追求速度和表面的炫酷,而是用一种近乎哲学的深度去剖析问题。在探讨任务分配策略时,作者没有急于抛出最终公式,而是花费大量篇幅去阐述不同约束条件下,目标函数设定背后的博弈论基础。这种细致入微的铺陈,虽然在阅读初期会让人感觉节奏稍慢,但一旦跨过那道理解的门槛,后续的学习就会变得异常顺畅。我发现,作者在处理“资源受限”这一常见难题时,引入了一种基于概率预测的动态规划方法,这在以往我接触的文献中是很少见的。它巧妙地平衡了计算的实时性和决策的准确性,读到这里我甚至忍不住停下来,在草稿纸上推导了一番作者的证明过程。可以说,这本书不仅提供了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读者如何“构建”解决复杂问题的思维框架,这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