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学电子元器件超简单(全新升级版)
定价:49.00元
售价:35.8元,便宜13.2元,折扣73
作者:蔡杏山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7111544210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 基础起点低。读者只需具有初中文化程度即可阅读本书。 ◆ 语言通俗易懂。书中少用专业化的术语,遇到较难理解的内容用形象比喻说明,尽量避免复杂的理论分析和烦琐的公式推导,图书阅读起来会感觉十分顺畅。 ◆ 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表现内容。书中大多采用读者喜欢的直观形象的图表方式表现内容,使阅读变得非常轻松,不易产生阅读疲劳。 ◆ 内容安排符合人的认识规律。在图书内容顺序安排上,按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进行,读者只需从前往后阅读图书,便会水到渠成。 ◆ 突出显示书中知识要点。为了帮助读者掌握书中的知识要点,书中用阴影和文字加粗的方法突出显示知识要点,指示学习重点。 ◆ 网络免费辅导。读者在阅读时遇到难理解的问题,可登录易天电学网(�眅TV100�保�,观看有关辅导材料或向老师提问进行学习,读者也可以在该网站了解本书的新书信息。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本介绍电子元器件的图书,主要内容有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与变压器,二极管,晶体管,光电器件,电声器件,显示器件,晶闸管、场效应晶体管与IGBT,贴片元器件与集成电路,常用传感器,用数字万用表检测常用电子元器件,常用电工器件。 本书基础起点低、语言通俗易懂、内容图文并茂且循序渐进,读者只要有初中文化程度,就能通过阅读本书而轻松掌握电子元器件知识与技能。本书适合作为初学者系统学习电子元器件的自学图书,也适合作为职业院校电类专业的电子元器件教材。
目录
前言章电阻器1.1固定电阻器1.1.1外形与符号1.1.2功能1.1.3标称阻值1.1.4标称阻值系列1.1.5额定功率1.1.6选用1.1.7检测1.1.8种类1.1.9电阻器的型号命名方法1.2电位器1.2.1外形与符号1.2.2结构与原理1.2.3应用1.2.4种类1.2.5主要参数1.2.6检测1.2.7选用1.3敏感电阻器1.3.1热敏电阻器1.3.2光敏电阻器1.3.3湿敏电阻器1.3.4压敏电阻器1.3.5力敏电阻器1.3.6敏感电阻器的型号命名方法1.4排阻1.4.1实物外形1.4.2命名方法1.4.3种类与结构1.4.4检测第2章电容器2.1固定电容器2.1.1结构、外形与符号2.1.2主要参数2.1.3性质2.1.4极性2.1.5种类2.1.6串联与并联2.1.7容量与偏差的标注方法2.1.8检测2.1.9选用2.1.10电容器的型号命名方法2.2可变电容器2.2.1微调电容器2.2.2单联电容器2.2.3多联电容器第3章电感器与变压器3.1电感器3.1.1外形与符号3.1.2主要参数与标注方法3.1.3性质3.1.4种类3.1.5检测3.1.6选用3.1.7电感器的型号命名方法3.2变压器3.2.1外形与符号3.2.2结构、工作原理和功能3.2.3特殊绕组变压器3.2.4种类3.2.5主要参数3.2.6检测3.2.7选用3.2.8变压器的型号命名方法第4章二极管4.1半导体和普通二极管4.1.1半导体4.1.2普通二极管4.1.3整流二极管与整流桥4.1.4开关二极管4.1.5二极管型号命名方法4.2稳压二极管4.2.1外形与符号4.2.2工作原理4.2.3应用4.2.4主要参数4.2.5检测4.3变容二极管4.3.1外形与符号4.3.2性质4.3.3容量变化规律4.3.4主要参数4.3.5检测4.4双向触发二极管4.4.1外形与符号4.4.2性质4.4.3特性曲线4.4.4检测4.5双基极二极管4.5.1外形、符号、结构和等效图4.5.2工作原理4.5.3检测4.6肖特基二极管4.6.1外形与图形符号4.6.2特点、应用和检测4.6.3常用肖特基二极管的主要参数4.7快恢复二极管4.7.1外形与图形符号4.7.2特点、应用和检测4.7.3常用快恢复二极管的主要参数4.8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4.8.1外形与图形符号4.8.2性质4.8.3检测第5章晶体管5.1普通晶体管5.1.1外形与符号5.1.2结构5.1.3电流、电压规律5.1.4放大原理5.1.5三种状态说明5.1.6主要参数5.1.7检测5.1.8晶体管型号命名方法5.2特殊晶体管5.2.1带阻晶体管5.2.2带阻尼晶体管5.2.3达林顿晶体管第6章光电器件6.1发光二极管6.1.1普通发光二极管6.1.2双色发光二极管6.1.3三基色发光二极管6.1.4闪烁发光二极管6.1.5红外线发光二极管6.1.6发光二极管的型号命名方法6.2光敏二极管6.2.1普通光敏二极管6.2.2红外线接收二极管6.2.3红外线接收组件6.3光敏晶体管6.3.1外形与符号6.3.2性质6.3.3检测6.4光耦合器6.4.1外形与符号6.4.2工作原理6.4.3检测6.5光遮断器6.5.1外形与符号6.5.2工作原理6.5.3检测第7章电声器件7.1扬声器7.1.1外形与符号7.1.2种类与工作原理7.1.3主要参数7.1.4检测7.1.5扬声器的型号命名方法7.2耳机7.2.1外形与符号7.2.2种类与工作原理7.2.3内部接线及检测7.3蜂鸣器7.3.1外形与符号7.3.2种类及结构原理7.3.3类型判别7.4传声器7.4.1外形与符号7.4.2工作原理7.4.3主要参数7.4.4种类与选用7.4.5检测7.4.6电声器件的型号命名方法第8章显示器件8.1LED数码管与LED点阵显示器8.1.1一位LED数码管8.1.2多位LED数码管8.1.3LED点阵显示器8.2真空荧光显示器8.2.1外形8.2.2结构与工作原理8.2.3应用8.2.4检测8.3液晶显示屏8.3.1笔段式液晶显示屏8.3.2点阵式液晶显示屏第9章晶闸管、场效应晶体管与IGBT9.1单向晶闸管9.1.1实物外形与符号9.1.2结构原理9.1.3主要参数9.1.4检测9.1.5种类9.1.6晶闸管的型号命名方法9.2门极关断晶闸管9.2.1外形、结构与符号9.2.2工作原理9.2.3检测9.3双向晶闸管9.3.1符号与结构9.3.2工作原理9.3.3检测9.4结型场效应晶体管9.4.1外形与符号9.4.2结构与原理9.4.3主要参数9.4.4检测9.4.5场效应晶体管型号命名方法9.5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9.5.1增强型MOS管9.5.2耗尽型MOS管9.6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9.6.1外形、结构与符号9.6.2工作原理9.6.3检测0章贴片元器件与集成电路10.1贴片元器件10.1.1贴片电阻器10.1.2贴片电容器10.1.3贴片电感器10.1.4贴片二极管10.1.5贴片晶体管10.2集成电路10.2.1简介10.2.2特点10.2.3种类10.2.4封装形式10.2.5引脚识别10.2.6好坏检测10.2.7直插式集成电路的拆卸10.2.8贴片集成电路的拆卸与焊接10.2.9集成电路的型号命名方法1章常用传感器11.1气敏传感器11.1.1外形与符号11.1.2结构11.1.3应用11.1.4检测11.1.5常用气敏传感器的主要参数11.1.6应用举例11.2热释电人体红外线传感器11.2.1结构与工作原理11.2.2引脚识别11.2.3常用热释电传感器的主要参数11.2.4应用11.3霍尔传感器11.3.1外形与符号11.3.2结构与工作原理11.3.3种类11.3.4型号命名与参数11.3.5引脚识别与检测11.3.6应用11.4热电偶11.4.1热电效应与热电偶测量原理11.4.2结构说明11.4.3利用热电偶配合数字万用表测量电烙铁的温度11.4.4好坏检测11.4.5多个热电偶连接的灵活使用11.4.6热电偶的种类及特点2章用数字万用表检测常用电子元器件12.1数字万用表的结构与测量原理12.1.1数字万用表的面板介绍12.1.2数字万用表的基本组成及测量原理12.2数字万用表的使用12.2.1直流电压的测量12.2.2直流电流的测量12.2.3交流电压的测量12.2.4交流电流的测量12.2.5电阻阻值的测量12.2.6二极管的测量12.2.7线路通断测量12.2.8晶体管放大倍数的测量12.2.9电容容量的测量12.2.10温度的测量12.2.11数字万用表使用注意事项12.3用数字万用表检测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方法12.3.1电容好坏的检测12.3.2二极管极性和好坏的检测12.3.3晶体管类型、引脚极性和好坏的检测12.3.4晶闸管的检测12.3.5市电相线和零线的检测3章常用电工器件13.1开关、熔断器、断路器和漏电保护器13.1.1开关的识别与检测13.1.2熔断器的识别与检测13.1.3断路器的识别与检测13.1.4漏电保护器的识别与检测13.2接触器与继电器13.2.1交流接触器的识别与检测13.2.2热继电器的识别与检测13.2.3小型电磁继电器的识别与检测13.2.4中间继电器的识别与检测13.2.5固态继电器的识别与检测13.2.6时间继电器的识别与检测13.2.7干簧管与干簧继电器的识别与检测附录附录A半导体器件型号命名方法附录B常用晶体管的性能参数及用途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对电子世界一窍不通的“小白”量身定制的!我一直对电路板上的那些小零件充满好奇,但那些厚厚的专业书籍总是让我望而却步。这本书的排版和语言风格简直是教科书的反面教材——用一种极其亲切、仿佛邻家大哥在给你讲解的语气,把那些晦涩难懂的电阻、电容、三极管讲得像搭积木一样直观易懂。特别是关于基础概念的引入,完全没有上来就抛出一堆公式和参数,而是从生活中的小电器入手,比如手电筒、收音机,让我立刻就能找到知识点与现实的连接。我记得有一段讲解晶体管开关原理时,作者竟然用了“水龙头”的比喻,一下子就明白了它如何控制电流的“通”与“断”。这种化繁为简的能力,绝对是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对于想入门电子工程,又害怕被复杂理论吓跑的人来说,这本书绝对是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它真正做到了“超简单”,让人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不知不觉就掌握了核心要点。我毫不夸张地说,读完它,我看向家里的电子设备,眼神都变得不一样了,充满了探索欲。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具有感染力,它没有使用那种高高在上的“专家腔调”,而是充满了一种分享和鼓励的态度。这种风格尤其适合我这种有一定文化水平,但缺乏电子学背景的人群。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解过程中流露出的那种对电子科学的热情,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学习过程,变成了一种探索未知的乐趣。例如,书中在介绍“万用表”的使用方法时,不仅教了“如何测量”,还解释了“为什么要那样测”,以及不同档位切换时需要注意的潜在危险,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让人感觉作者真的把自己当成了读者可以信赖的伙伴。这本书的编排逻辑层层递进,每学完一个单元,都会有一个小结和实际应用案例来巩固所学,这种闭环的学习方式,极大地增强了我的自信心。它不是一本速成秘籍,而是一本系统、友好、且充满温度的电子元器件入门指南,强烈推荐给所有对电子世界心存敬畏却又渴望亲手创造的人。
评分这本书的视觉设计和内容编排上,看得出是下了大功夫的,完全打破了我对传统技术手册那种枯燥乏味、黑白印刷的刻板印象。随处可见的彩色插图和精美的剖视图,将抽象的电子元件实体化、立体化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每一个元器件的介绍,都遵循了一个清晰的结构:实物图、工作原理图、关键参数解读以及最常见的应用案例。这种高度结构化的呈现方式,使得信息检索极其方便,即使是作为一本工具书来查阅,效率也非常高。而且,书中对于一些复杂概念的解释,往往会配上一个形象化的类比,这些类比非常巧妙,比如将电阻比作水管的粗细,将电压比作水压,这些基础的比喻贯穿始终,确保了学习者在认知层面不会出现偏差。这本书的升级版做得非常成功,每一个细节的处理都体现了对读者学习体验的尊重,让人在翻阅时,体验感极佳,根本不会产生阅读疲劳感。
评分我对技术书籍的评价通常都很苛刻,因为很多“入门”书籍只是把专业术语换了个更花哨的包装,内容深度依然不够。然而,这本《学电子元器件超简单》在保持易读性的同时,对于核心元器件的讲解深度把握得非常到位。它没有停留在“这是什么”的层面,而是深入到“为什么是这样”和“实际中如何应用”的关键节点。比如,书中对于不同类型电容器的性能差异,不是简单地列举参数,而是通过图示清晰地展示了等效电路模型,让读者明白为什么某些场合必须使用钽电容而非普通的电解电容。更令人称道的是,它在讲解中穿插了大量的“避坑指南”和“工程师经验谈”,这些经验往往是专业教材中缺失的,却是初学者在实践中极易犯错的地方。这种实用主义的写作手法,极大地提升了学习效率。我感觉作者不仅是懂技术,更是一个经验丰富、愿意倾囊相授的导师。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构建了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无缝衔接的学习路径,避免了“纸上谈兵”的尴尬局面,非常适合需要快速建立工程直觉的学习者。
评分坦白讲,我购买这本书之前,对电子元器件的认知仅限于“电路板上五颜六色的东西”。我尝试过一些在线教程,但那些视频课程总是节奏太快,很多基础概念一笔带过,看完感觉知识点是碎片化的。这本《学电子元器件超简单》最大的贡献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坚实且连贯的知识底层架构。它没有急于介绍那些炫酷的微控制器或复杂的数字电路,而是脚踏实地地花了大篇幅来解析最基础的“砖瓦”——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常用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和选型依据。作者对这些“基本功”的重视,让我意识到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重要性。书中对于半导体器件的能带理论介绍得非常克制,没有陷入物理学的泥沼,而是聚焦于其宏观的开关和放大特性,这恰恰是工程师最需要掌握的实用知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打地基”,它确保了读者在进入更高级的电路设计之前,对每一个基本元件的脾气秉性都有了深刻的理解和尊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