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法国旅行,Let’s Go
定价:36.80元
售价:13.6元,便宜23.2元,折扣36
作者:陈荣,《亲历者》编辑部著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3-01
ISBN:978711312373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24开
商品重量:0.44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介绍了法国8大热门旅游圈,如巴黎、里昂、普罗旺斯等等。每个旅游圈中所介绍的景点,都提供了详细的地址、电话、交通、门票、开放时间等资讯。在每个旅游圈后,还有这个城市详细的交通、住宿、美食、购物、娱乐的信息,让你的法国之行畅通无阻。
目录
导读
1 法国概况零距离
了解点法国历史
与法国国旗有关的故事
需要知道的法国地理
一分钟了解法国气候
法国与北京的时差
法国旅行,用什么货币合适
去法国旅行,主要用什么语言
法国节日知多少
让总统头痛的法国罢工
懂一点民俗,别触犯了禁忌
2 去法国不可不看的10大景点
:埃菲尔铁塔
Top2:凡尔赛宫
Top3:卢浮宫
Top4:巴黎圣母院
Top5:香榭丽舍
Top6:凯旋门
Top7:协和广场
Top8:卡纳克石阵
Top9:尚博尔城堡
0:圣米歇尔山
3 法国值得—游的10大名城
:巴黎
Top2:第戎
Top3:里昂
Top4:戛纳
Top5:斯特拉斯堡
Top6:马赛
Top7:尼斯
Top8:波尔多
Top9:阿维尼翁
0:阿尔勒
4 法国的6大料理
:鹅肝酱
Top2:鱼子酱
Top3:松露
Top4:乳酪
Top5:焗蜗牛
Top6:马赛鱼汤
5 法国的8大酒庄
6 不可不知的法国10大品
7 畅游法国的3种玩法
开始在法国自助旅行
Part 1:巴黎旅游圈
Part 2:里昂旅游圈
Part 3:斯特拉斯堡旅游圈
Part 4:勃艮第旅游圈
Part 5:普罗旺斯旅游圈
Part 6:卢瓦尔河旅游圈
Part 7:蔚蓝海岸旅游圈
Part 8:诺曼底旅游圈
Part 9:法国其他景点
Part 10:附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这本书中对“时间”在法国的意义的探讨。它似乎有一种魔力,能让读者暂时抽离出我们日常生活中那种被效率和速度驱动的焦虑感。作者似乎在告诉我们,在法国,时间不是用来追赶的,而是用来品味的。他花了很多篇幅去描绘那些看似“浪费时间”的活动:在美术馆前驻足超过规定参观时间只为多看一眼某幅画作的细节;或者仅仅为了等待日落时分,让光线以最完美的方式洒在某个广场上。这种对“慢”的推崇,在快节奏的当代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书中关于那些老手工艺人的片段尤其打动我,他们对技艺的坚守,对完美近乎苛刻的追求,展现了一种跨越时代的匠人精神。读完后,我感觉自己看待日常事务的眼光都发生了一点微妙的转变,开始懂得放慢脚步,去欣赏那些原本容易被我们忽略的、需要时间沉淀才能显现其价值的美好事物。
评分翻开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那种扑面而来的、近乎“粗粝”的真实感。我之前也看过不少关于法国的游记,很多都把一切描绘得过于光鲜亮丽,仿佛那里没有一丝阴影,人人都在享受着精致的生活。但这本不同,它毫不避讳地展现了旅行中那些意料之外、甚至略显窘迫的瞬间,比如在某个偏僻小镇迷路时,当地人带着口音却无比热情的指引,又或者是在某家米其林餐厅服务员不耐烦的眼神。这种不加修饰的记录,反而让我觉得更加可信赖。它没有刻意去美化行程,而是忠实地还原了一个旅行者在异国他乡可能遭遇的全部情绪光谱——从登顶埃菲尔铁塔时的震撼,到因为语言不通而产生的挫败感,再到最终克服困难后获得的满足。这种“亲历者”的视角,使得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张力,让我仿佛能与作者一同经历那些起起伏伏,跟着他一起大笑、一起叹息。它教会我的不是如何避开陷阱,而是如何拥抱旅途中那些不完美的、但却是最真实的部分。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感掌控得非常出色,读起来有一种行云流水的韵律。它不是线性的时间叙事,而是更像一首由不同乐章组成的交响乐。有时候,它会突然从对历史建筑的详尽考证,猛地跳跃到对当地市井生活场景的生动描摹,这种跳跃非但没有让人感到突兀,反而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关联性。比如,当作者描绘完某座中世纪古堡的宏伟时,下一页可能就转到了对一家街角面包店里最新鲜出炉的可颂的赞美,这种古老与日常的并置,极其精准地捕捉到了法国文化中那种既崇尚古典又热爱生活的情怀。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文化差异时的那种带着幽默感的观察,它不是批判,也不是盲目崇拜,而是一种带着好奇心的探索,比如对法国人午休时间制度的无奈与理解并存。阅读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反复回味某一句形容词的巧妙运用,它像一把精准的刻刀,将法国的某个侧面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不由自主地在脑海中进行二次创作。
评分从装帧设计和文字排版上看,这本书也体现出一种对阅读体验的尊重,虽然我不能直接评论实物,但从整体感觉上,它给人一种沉稳、耐读的质感。更重要的是,作者在讲述过程中展现了一种深厚的历史素养,但绝不是枯燥的教科书式讲解。每当提到一个地标或一个事件,他总能巧妙地将其与法国历史的长河中的某个关键节点联系起来,使得那些冰冷的日期和人物瞬间获得了鲜活的背景和意义。比如,在描述某个小镇的建筑风格时,他会穿插几句关于当时社会思潮或某位哲学家的论断,这种多维度的解读,让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进行一次跨学科的学习。它成功地将旅行的感性体验与严肃的文化探究融合在了一起,让读者在享受美景的同时,也能获得知识的滋养。这本书更像是一张通往法国灵魂深处的邀请函,而非简单的旅游指南。
评分这本《法国旅行》的书,说实话,我拿到手的时候,心头就涌起一股莫名的期待,毕竟“法国”这两个字本身就带着一种浪漫又充满历史厚重感的魔力。我前前后后翻了好几遍,它给我的感觉,就像是走进了一家时间沉淀下来的老书店,空气里弥漫着羊皮纸和淡淡的咖啡香。那些文字,不是那种冷冰冰的景点罗列,而是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仿佛能透过纸面闻到普罗旺斯薰衣草田的馥郁,听到塞纳河畔街头艺人手风琴流淌出的忧郁曲调。我尤其喜欢其中对一些小细节的捕捉,比如巴黎左岸咖啡馆里,老人们眼神中流露出的那种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又或者是在卢浮宫某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光线斜射进来时,照亮一尊雕塑的微妙角度。这些描述极其细腻,让你觉得作者绝对不是走马观花地打卡,而是真正沉浸在了那片土地的肌理之中,用心去感受了它的呼吸和脉搏。它不像一本攻略书,更像是一本陪伴你漫步在巴黎鹅卵石街道上的老朋友,适时地为你指点迷津,但更多的是分享他对这座城市独有的、带着温度的观察与感悟。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好像不仅仅是“看”了一次法国,而是真真切切地“经历”了一场与法国的深度对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