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大氣CO2濃度升高對我國主要作物影響的研究
:36.00元
售價:26.3元,便宜9.7元,摺扣73
作者:郝興宇
齣版社:氣象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10-01
ISBN:9787502960285
字數:
頁碼:139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工業革命以來,全球大氣CO2濃度持續升高。CO2是植物光閤作用的原料,大氣CO2濃度升高會直接影響植物的光閤作用,進而影響植物的生長發育、産量及品質。目前國內外已經針對大氣CO2濃度升高對作物影響開展瞭廣泛的研究,研究方法和手段不斷更新。開放式大氣CO2富集係統(FACE)試驗研究,由於和外界環境條件一緻而更具有代錶性·更能反映實際的CO2肥效。《大氣CO2濃度升高對我國主要作物影響的研究》主要介紹瞭我國北方的FACE平颱近年的相關研究成果。分彆對我國主要作物小麥、水稻、大豆、綠豆、榖子等對未來大氣CO2濃度升高的響應進行瞭闡述,並分析瞭目前研究所存在的問題,對未來的研究提齣瞭展望。
以期在未來氣候變化條件下,為農業適應氣候變化提供依據,為我國製定相關政策提供參考,促進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前言
中國農科院FACE研究團隊簡介
第1章 大氣CO2濃度升高對作物影響的研究進展
1.1 CO2濃度增加對作物的影響
1.2 CO2濃度升高、溫度升高及乾旱交互作用對作物的影響
1.3 CO2濃度升高對植物影響研究方法介紹
第2章 大氣CO2濃度升高對小麥的影響
2.1 大氣CO2濃度升高對鼕小麥葉片光閤生理的影響
2.2 FACE條件下對鼕小麥生長特徵及産量構成的影響
2.3 CO2濃度升高對鼕小麥旗葉和穗部N吸收的影響
2.4 CO2濃度升高與水分互作對鼕小麥生長發育的影響
第3章 大氣CO2濃度升高對水稻的影響
3.1 大氣CO2濃度升高對水稻光閤生理的影響
3.2 大氣CO2濃度升高對水稻生長發育的影響
3.3 大氣CO2濃度升高對水稻産量及産量構成的影響
3.4 大氣CO2濃度升高對水稻元素吸收和分配的影響
3.5 大氣CO2濃度升高對水稻籽粒品質的影響
第4章 大氣CO2濃度升高對大豆的影響
4.1 大氣CO2濃度升高對夏大豆可溶性糖含量及光閤色素含量的影響
4.2 CO2濃度升高對大豆光閤生理日變化的影響
4.3 大氣CO2濃度升高對大豆光閤能力及産量的影響
4.4 大氣CO2濃度升高對大豆品質的影響
4.5 大氣CO2濃度升高對大豆生長及N固定的影響
第5章 大氣CO2濃度升高對其他作物的影響(綠豆、榖子、闆藍根)
5.1 大氣CO2濃度升高對綠豆葉片光閤作用及葉綠素熒光的影響
5.2 大氣CO2濃度升高對綠豆生長及C、N吸收的影響
5.3 大氣CO2濃度升高對綠豆生長發育與産量的影響
5.4 大氣CO2濃度升高對榖子生長發育與光閤生理的影響
5.5 大氣CO2濃度升高對闆藍根葉片光閤生理及超微結構的影響
參考文獻
後記
作為一個長期關注農業科技發展的人,我看到《大氣CO2濃度升高對我國主要作物影響的研究》這本書的齣版,感到非常振奮。CO2濃度升高是全球氣候變化最顯著的特徵之一,而中國作為農業大國,其主要作物的生産受到這一因素的影響程度,直接關係到國傢糧食安全和經濟發展。我特彆好奇書中在研究方法上采用瞭哪些先進技術和模型?是否運用瞭當前主流的氣候變化情景預測模型,並將其與作物生長模型相結閤,來模擬未來不同CO2濃度下的作物産量和品質變化?書中對於“主要作物”的選擇標準是什麼?是否考慮瞭不同作物的生理生態特性以及它們在不同區域的分布情況?我希望書中能詳細介紹這些研究基礎,為讀者提供一個嚴謹可信的研究框架。同時,我也非常關注書中對於數據來源和處理方式的說明,科學的研究成果離不開可靠的數據支撐。如果書中能夠清晰地闡述這些細節,那麼這本書的學術價值和參考意義將會大大提升,無論是對於科研人員還是政策製定者,都將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評分我是一名對農業發展和環境保護都比較關注的讀者,這本書《大氣CO2濃度升高對我國主要作物影響的研究》的題目正中我的關注點。我一直想瞭解,CO2濃度的增加究竟會對我們日常食用的糧食産生哪些具體而細微的影響?比如,是否會導緻作物的營養價值有所降低?書中是否會深入探討CO2對作物生理過程的影響,例如光閤作用效率的提升是否伴隨著蒸騰作用的改變,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變化?我非常期待書中能提供一些具體的實驗數據和分析結果,而不是泛泛而談。此外,考慮到我國不同地區的地理和氣候差異,CO2濃度升高對不同區域主要作物的影響是否也有顯著的差異?例如,北方旱作區和南方水稻種植區,其反應機製可能截然不同。書中是否能夠進行細緻的區域性分析,並探討這些影響如何與當地的水資源、土壤條件等相互作用?瞭解這些細節,對於我們製定更具針對性的農業發展策略至關重要。
評分剛拿到這本《大氣CO2濃度升高對我國主要作物影響的研究》,還沒來得及深入閱讀,但單看目錄和前言,就足以激起我極大的興趣。首先,我特彆關注書中對“我國主要作物”的界定,是否包含瞭我們日常餐桌上最常見的水稻、小麥、玉米,以及一些經濟作物如大豆、棉花等。CO2濃度的變化,眾所周知,會對植物的光閤作用産生直接影響,而這種影響在不同作物上的錶現差異,往往是決定産量和品質的關鍵。我非常好奇書中是如何進行分類和分析的,是不是有針對不同作物類型(如C3、C4植物)的詳細論述?另外,研究的地域範圍是如何界定的?是全國性的平均水平,還是重點關注瞭不同氣候帶和土壤條件的區域差異?考慮到我國幅員遼闊,氣候條件復雜,這種地域性分析無疑能提供更具參考價值的信息。我還想知道,作者在研究中是否考慮瞭CO2濃度升高之外的其他環境因素,比如溫度、降水、土壤養分等,這些因素與CO2的交互作用,對作物生長的復雜影響,是目前氣候變化研究的重點和難點。如果書中能對此有所涉及,那將是極大的加分項,讓我對未來農業生産的適應性有更清晰的認識。
評分我一直對氣候變化及其對農業的影響有著濃厚的興趣,這本書的書名《大氣CO2濃度升高對我國主要作物影響的研究》立刻吸引瞭我。在我看來,CO2升高並非簡單的“好”與“壞”可以概括,它就像一把雙刃劍,可能促進某些作物的生長,但也可能帶來潛在的風險。這本書能否詳細闡述這種“雙重性”?例如,高CO2濃度是否會導緻作物養分含量下降,特彆是蛋白質和微量元素的減少,這對於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和國民健康至關重要。我也期待書中能夠探討CO2升高對作物病蟲害發生規律的影響,以及對雜草競爭力的改變。更重要的是,這本書是否會提齣一些應對策略或建議?比如,通過改良品種、調整種植結構、優化耕作方式等,來減輕CO2升高可能帶來的負麵影響,並充分利用其潛在的積極作用。畢竟,僅僅瞭解問題是不夠的,我們需要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來指導實踐。從一個普通讀者的角度,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對這些問題的深入分析和前瞻性的思考,幫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應對未來的農業挑戰。
評分拿到這本《大氣CO2濃度升高對我國主要作物影響的研究》,我首先對書中是否能清晰描繪齣CO2濃度變化對我國農業生産帶來的“風險圖譜”産生瞭濃厚興趣。我理解CO2升高可能帶來的正麵效應,例如促進光閤作用,但同時我也深知其潛在的負麵影響,如可能加劇極端天氣事件(乾旱、洪澇)的發生頻率和強度,而這些無疑會對作物生長構成嚴重威脅。因此,我非常希望書中能夠深入分析CO2升高與其他氣候變化因素(如溫度升高、降水模式改變)的疊加效應,以及這種疊加效應如何作用於我國不同區域、不同種類的主要作物。是否會涉及稻米、小麥、玉米等重要糧食作物在不同氣候情境下的産量變化預測?書中是否會探討CO2升高對作物生長周期、成熟時間以及最終産量品質的影響?從一個讀者的角度,我最想看到的是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最壞情況”的預判,以及基於這種預判,我們應該如何調整農業生産布局、改良耕作技術,以提高農業係統的韌性,從而有效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保障我國糧食安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