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中國期貨市場微觀結構研究 | 作者 | 劉嚮麗,汪壽陽,洪永淼 |
| 定價 | 35.00元 | 齣版社 | 科學齣版社 |
| ISBN | 9787030239457 | 齣版日期 | 2010-01-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281Kg |
| 內容簡介 | |
| 本書以分析我國期貨市場的日內效應為起點,以時間效應為主綫,利用計量經濟學的*研究成果,對我國期貨市場微觀結構進行瞭較為係統的研究。內容主要包括:中國期貨市場簡介、市場微觀結構理論、中國期貨市場收益率和交易量的日內效應、中國期貨市場價格久期、交易量久期與持倉量久期、中國期貨市場日內流動性分析、中國期貨市場波動性分析、期貨市場風險估計和中國期貨與現貨市場間信息溢齣效應的研究。 本書適用於高等學校經濟學、金融學、管理學、統計學等相關專業的師生以及相關研究領域的從事定量分析的研究人員。書中提齣的一些政策建議對期貨交易者和監督機構進行決策有的藉鑒意義。 |
| 作者簡介 | |
| 目錄 | |
| 總序 序言 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2 相關文獻綜述 1.3 本書研究內容及結構安排 1.4 本書創新之處 第2章 中國期貨市場簡介 2.1 中國期貨市場的産生與發展 2.2 中國期貨市場的管理結構與交易機製 2.3 中國期貨市場的功能與作用 第3章 市場微觀結構理論 3.1 市場微觀結構理論的概念與研究意義 3.2 市場微觀結構理論的主要構成 3.3 市場微觀結構理論的研究方法與模型 3.4 本書對市場微觀結構的研究 第4章 中國期貨市場日內效應分析 4.1 引言 4.2 數據描述 4.3 日內特徵分析 4.4 收益率與交易量、持倉量關聯性動態分析 4.5 本章小結 第5章 中國期貨市場價格久期研究 5.1 引言 5.2 價格久期 5.3 ACD模型估計及檢驗結果 5.4 引入微觀結構變量的擴展ACD模型 5.5 ACD模型的應用 5.6 本章小結 第6章 交易量久期與持倉量久期 6.1 交易量久期 6.2 交易量久期模型估計及檢驗結果 6.3 擴展的交易量久期模型 6.4 持倉量久期 6.5 本章小結 第7章 基於ACD模型的中國期貨市場日內流動性分析 7.1 流動性概念及研究意義 7.2 傳統流動性度量方法及指標 7.3 基於ACD模型的流動性度量指標 7.4 我國期貨市場流動性日內趨勢 7.5 流動性影響因素分析 7.6 本章小結 第8章 基於ACD模型的中國期貨市場波動性分析 8.1 引言 8.2 微觀結構理論對久期與波動率的關係描述 8.3 ACD-GARCH(-M)模型 8.4 實證分析 8.5 本章小結 第9章 中國期貨與現貨市場間信息溢齣效應研究 9.1 引言 9.2 數據描述 9.3 風險值的估計 9.4 Granger因果檢驗方法 9.5 模型與檢驗 9.6 本章小結 0章 總結與展望 10.1 主要研究結論 10.2 展望 參考文獻 |
| 編輯推薦 | |
| 本書研究運用1分鍾高頻數據對我國三個市場、六個品種的商品期貨的收益率和交易量的日內變動模式進行瞭研究,得齣瞭日內**收益率及交易量的“L”形變化模式,並根據金融市場微觀結構理論、交易機製及交易者心理給予瞭解釋。在此基礎上,利用Granger因果關係檢驗和嚮量自迴歸(vector autoregression,VAR)模型,研究瞭影響收益波動的各種因素及滯後階數。實證結果錶明:**收益率與交易量、持倉量之間兩兩存在著雙嚮Granger因果關係。通過對VAR模型進行方差分解和脈衝響應分析,實證分析瞭三者之間的動態關係及影響程度。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是一名金融工程專業的學生,正在準備畢業論文。我的研究方嚮是量化交易和市場微觀結構。在搜集研究資料的過程中,我瞭解到“市場微觀結構”是理解現代金融市場運作的關鍵領域,尤其對於理解高頻交易、算法交易以及市場流動性等方麵至關重要。中國期貨市場作為全球最大的期貨市場之一,其微觀結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這本書的齣現,為我提供瞭一個深入瞭解中國期貨市場微觀結構研究的絕佳機會。我期望書中能夠提供關於中國期貨市場特有的微觀結構特徵的研究,例如其獨特的交易規則、市場參與者的構成以及信息傳遞機製等。我特彆關注書中是否會涉及對訂單流分析、交易者行為建模以及市場微觀結構指標(如買賣價差、深度、成交頻率)的實證檢驗。如果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量化的研究方法和模型,用於分析和預測中國期貨市場的微觀結構變化,並將其應用於構建交易策略,那對我完成畢業論文將是巨大的幫助。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構建一個紮實的理論基礎,並為我的實證研究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評分我對微觀經濟學和博弈論有著濃厚的興趣,並且一直試圖將這些理論應用於理解復雜的市場現象。期貨市場,尤其是中國這樣發展迅速且不斷變化的市場,無疑是檢驗這些理論的絕佳場所。我一直覺得,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市場價格波動,背後其實是無數交易者在信息不對稱、交易成本以及自身風險偏好等因素影響下,做齣一係列微觀決策的集閤。這本書的題目讓我看到瞭一個能夠將這些理論與中國期貨市場的實際情況結閤起來的研究。我特彆想瞭解書中是如何定義和衡量期貨市場的微觀結構,例如訂單簿的深度、買賣價差、交易量以及交易頻率等關鍵指標。我更希望書中能夠深入探討不同類型的市場參與者,比如機構投資者、散戶投資者、做市商等,他們在微觀層麵的交易行為是否存在顯著差異,以及這些差異如何共同塑造瞭市場的整體微觀結構。我對書中可能分析的,例如信息不對稱如何影響交易者的決策,以及不同信息傳播速度對價格發現效率的衝擊,也充滿期待。如果書中能有一些關於市場摩擦(如交易成本、滑點)對交易者行為和市場效率影響的討論,那將是非常有價值的。
評分我是一名風險管理的研究者,在工作中經常需要處理各種金融衍生品,而期貨市場無疑是其中最核心的組成部分。我深知,有效的風險管理不僅需要對宏觀經濟和市場趨勢有深刻的理解,更需要對市場本身的運作細節瞭如指掌。對於中國期貨市場,我一直在尋找能夠提供更精細化分析的工具和理論。這本書的題目,特彆是“微觀結構”這個詞,讓我看到瞭一個能夠填補這一空白的可能。我希望書中能夠深入探討影響期貨市場流動性、價格發現效率以及市場穩定性的微觀因素。我非常好奇書中是如何分析不同交易策略,例如套利、投機、套期保值等,在微觀層麵上與市場結構相互作用的。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市場衝擊如何通過微觀結構傳導,並最終影響價格波動的分析框架。例如,當一個重大利好或利空消息齣現時,微觀結構的變化是如何加速或減緩價格的反應的?書中對不同交易規則和監管政策如何影響微觀結構的討論,也對我理解和評估中國期貨市場的風險控製機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雖然樸實,但透露齣一種嚴謹的學術氣息。我之前就對期貨市場有著濃厚的興趣,但總覺得在實際交易中,很多理論知識的應用總是差那麼一點火候,難以觸及到最核心的層麵。我一直希望能夠深入理解期貨市場的內在運作機製,究竟是什麼樣的力量在推動著價格的波動,交易者們是如何在信息不對稱和市場摩擦中做齣決策的。特彆是在信息傳播和技術進步日新月異的今天,微觀層麵的交易行為、訂單簿的動態變化、以及市場參與者的異質性,對於我這樣的普通投資者來說,更是充滿著神秘感。這本書的齣現,讓我看到瞭一個深入探索這些問題的可能性。我期望它能揭示一些隱藏在宏觀價格波動背後的微觀邏輯,幫助我理解為什麼在某些時刻市場會突然加速或停滯,以及信息如何有效地傳遞和消化。我特彆想知道,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下,例如高波動時期和低波動時期,微觀結構的差異會對交易策略産生怎樣的影響,以及流動性是如何在微觀層麵被創造和消耗的。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能提供一些實證分析和案例研究,讓我能夠將學到的知識與實際的市場觀察聯係起來。
評分作為一名在金融領域摸爬滾打多年的從業者,我深知宏觀經濟指標和政策導嚮固然重要,但真正決定市場短期走勢的,往往是微觀層麵的交易行為和市場結構。我一直關注著中國期貨市場的快速發展,也觀察到瞭一些有趣的現象,例如某些閤約在特定時間點會齣現異常的波動,或者流動性會突然枯竭。我一直在思考,這些微觀層麵的“噪音”和“摩擦”是如何産生的,它們對市場效率又有著怎樣的影響。這本書的標題“中國期貨市場微觀結構研究”立刻吸引瞭我的目光。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去剖析那些構成市場“肌理”的細節。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對不同的交易機製,如限價委托、市價委托,以及它們在不同市場條件下的錶現進行深入分析。同時,我也對書中可能涉及到的算法交易、高頻交易對微觀結構的影響,以及它們如何改變市場的流動性和價格發現機製産生瞭濃厚的興趣。如果書中還能結閤中國期貨市場的實際數據,進行一些實證研究,驗證相關的微觀結構理論,那就更具參考價值瞭。我希望能從中獲得一些啓發,更好地理解市場動態,規避潛在的風險,並在交易中獲得更優的決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