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碳金融:理論模型與探索
:56.00元
售價:38.1元,便宜17.9元,摺扣68
作者:曾詩鴻,劉琦
齣版社:知識産權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6-01
ISBN:978751301922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狹義碳金融主要指碳排放權的各種現貨與期貨的定價、有效性等,包含清潔發展機製(CDM),即通過碳基金或産業基金的投資實現的節能減排所産生的碳排放權的交易。廣義碳金融包括銀行、保險、證券、財政與稅收等部門為實現節能減排開發的各種投融資。研究發現碳排放權市場的有效性得到瞭加強,所以建議中國建立統一的碳排放權市場,發揮碳金融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為瞭更好地實現碳減排與清潔發展機製(CDM),建議:(1)公務員要起到領頭羊的作用,行為金融理論在碳減排中的運用是:把乘坐“公共汽車”的天數或者購買自願減排數量作為公務員承擔社會責任的指標之一。(2)中央聯閤地方有關部門用與“食用油”相同的價格“地溝油”發電或供暖,全國統一部署與行動,消除空間與時間套利。(3)優先對信用好的節能減排企業與産業授信。
上篇狹義碳金融的理論模型與方法
1碳金融及其研究意義
1.1研究背景
1.1.1碳金融的交易機製及市場構成
1.1.2國外碳金融市場概覽
1.1.3國內外碳金融衍生品市場概況
1.2研究意義
1.3國外碳金融市場研究現狀
1.3.1關於影響碳價格變化因素的研究
1.3.2關於碳排放權衍生品定價的研究
1.4國內學者關於碳金融研究現狀綜述
1.4.1碳金融概念與發展策略研究綜述
1.4.2商業銀行開展碳金融的意義研究綜述
1.5小結
2關於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有效性的實證檢驗
2.1有效性理論概述
2.2單位根檢驗
2.2.1時序數據的平穩性
2.2.2DF(Dikey-Fuller)檢驗法
2.2.3ADF(AugmentDikey-Fuller)檢驗法
2.3方差比率(VR)檢驗與隨機遊走模型
2.4實證檢驗的數據選取
2.5研究設計
2.6數據分析結果
2.6.1描述性統計及價格走勢圖
2.6.2碳排放權現貨與期貨價格序列的單位根檢驗
2.6.3碳排放權現貨與期貨價格序列的方差比率檢驗
2.7研究結果分析
2.8小結
3基於MFDFA的碳排放權價格行為研究
3.1MFDFA算法概述
3.2MFS算法概述
3.3關於碳排放權産品價格的多重分形性質的實證研究
3.3.1實證研究中數據的選取
3.3.2實證研究結果分析——多重分形與DFA方法的結閤(MFDFA)
3.3.3實證結果分析——多重分形譜(MFS)
3.4小結
附錄多重分形消除趨勢波動分析及多重分形譜算法的MATLAB程序實現
4基於EMD-ARMA模型的碳排放權期貨價格預測
4.1EMD算法簡介
4.2EMD算法步驟
4.3ARMA模型原理
4.4基於EMD-ARMA的碳排放權價格預測
4.4.1樣本數據選取
4.4.2研究設計
4.4.3EMD分解結果分析
4.4.4基於EMD-ARMA預測模型的仿真結果與分析
4.5小結
5北京市清潔發展機製(CDM)能源項目的發展研究
5.1引言
5.1.1研究意義
5.1.2國內外研究現狀
5.2CDM方法學與北京市CDM能源項目發展的因素分析
5.2.1CDM項目的主要目標
5.2.2CDM項目的分析框架
5.2.3CDM項目的分析方法
5.2.4北京市利用CDM實現能源發展的因素分析
5.3北京市經濟發展、能源消耗和C02排放的現狀分析
……
下篇廣義碳金融-KMV模型研究低碳、戰略性新興産業等現代製造上市公司信用風險
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劉琦,現於北京市西城區中國工商銀行總行産品創新管理部産品研發中心工作:於北京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實驗班)獲工學學士學位後,師從曾詩鴻老師於北京工業大學經管學院金融學專業獲得經濟學碩士學位:曾參與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傢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等多項課題研究。
曾詩鴻,現任北京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學專業(學術型)研究生導師;美國經濟學文獻數據庫(Econlit)收錄的國際英文學術期刊JournalofAppliedFinance&Banking;與AdvancesinManagementandAppliedEconomics編委與匿名審稿人。
曾經與正在擔任《係統仿真學報》編委,《世界經濟》《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中國科學》匿名審稿人: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通訊評審專傢:獲北京市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二等奬;獲由諾貝爾經濟學奬獲得者濛代爾親自頒發的第二屆“黃達-濛代爾經濟學奬”。
剛拿到這本《碳金融:理論模型與探索》,還沒來得及深入翻閱,但憑著書名和大緻的排版,就能感受到它沉甸甸的學術分量。封麵設計簡潔大氣,透露齣一種嚴謹的科學態度,我猜裏麵一定匯聚瞭眾多前沿的研究成果和精闢的理論分析。對於我這樣一個對碳金融這個概念既好奇又有些模糊的讀者來說,這無疑是一份寶貴的入門指南。我想,書中一定會對碳金融的基本概念、發展曆程、以及它在應對氣候變化和推動綠色經濟轉型中的核心作用進行係統性的闡述。
評分這本書給我最直觀的感受是它的前瞻性和國際視野。書名中的“探索”二字,暗示瞭作者們並沒有止步於理論的梳理,而是積極地將目光投嚮瞭未來的發展方嚮和現實的挑戰。我猜測書中會探討一些最新的碳金融産品和創新模式,比如碳期權、碳期貨,甚至可能涉及到綠色債券、可持續發展金融等更廣泛的領域。同時,考慮到碳金融的全球性,我相信作者們一定參考瞭國際上的最新研究和實踐經驗,為我們提供一個更廣闊的視角來理解這個新興領域。
評分翻開書頁,初步瀏覽,立刻被書中豐富的圖錶和公式所吸引。這顯然不是一本輕鬆讀物,而是一部需要潛心研究的學術專著。作者們似乎在用一種非常嚴謹的邏輯鏈條,試圖構建一套完整的碳金融理論體係。從各種經濟模型的設計,到數據分析的深入,我能預見到書中會涉及大量復雜的數學工具和統計方法,這對於研究宏觀經濟、金融學或是環境經濟學的學者來說,絕對是一場盛宴。我期待著能夠從中理解碳交易市場的運作機製,以及各種衍生品如何影響碳價的波動。
評分我對於書中可能包含的案例研究部分尤為期待。理論模型固然重要,但脫離實際的理論終究是空中樓閣。我希望書中能夠穿插一些國內外成功的碳金融實踐案例,通過真實的商業運作和政策實施,來印證和深化理論的理解。例如,不同國傢或地區在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建立和運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解決方案,或者是一些企業如何通過創新的碳金融工具來降低成本、實現可持續發展。這樣的內容,能夠讓抽象的理論變得生動起來,也更能啓發讀者在實際工作中進行思考和藉鑒。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顯得非常係統和專業。從導論部分對碳金融的定義和重要性進行鋪墊,到主體部分對各種理論模型進行詳細解讀,再到最後的案例分析或未來展望,整體邏輯脈絡清晰可見。我推測書中會針對不同的研究視角,比如微觀企業行為、宏觀政策調控、以及金融市場機製等,設計齣具有針對性的理論模型。這對於我這樣一個希望係統性學習碳金融知識的讀者來說,無疑提供瞭一條清晰的學習路徑,讓我能夠循序漸進地掌握核心概念。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