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厦门大屿岛白鹭自然保护区
定价:58.00元
售价:39.4元,便宜18.6元,折扣67
作者:陈宗团,王博,朱开建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7502769536
字数:
页码:140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5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厦门大屿岛白鹭自然保护区》介绍了厦门大屿岛白鹭白然保护区的成立过程、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自然生态等基本情况。鹭科鸟类是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厦门大屿岛白鹭自然保护区》对厦门鹭科鸟类的物种多样性、繁殖和行为以及厦门地区鹭科鸟类的重要繁殖地进行了介绍。《厦门大屿岛白鹭自然保护区》通过对保护区以及鹭科鸟类的介绍,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普及鹭科鸟类的相关知识,增进民众对于保护区的了解。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章 厦门与白鹭保护
厦门岛早被称为“鹭岛”,这由一个民间传说而来。很久以前,厦门岛是一个荒无人烟的海岛,这里寸草不生。一群白鹭南飞途经,停在岸边栖息。领头的白鹭,发现这里的水域鱼虾成群,有充足的食物,而且既没有毒蛇猛兽的威胁,也不见猎人弓箭的骚扰,便喜欢上了这个小岛,率领这群白鹭定居下来。白鹭们随之打扮起自己的家园。一些白鹭用嘴啄爪挖,开凿了许多泉眼,引出了哗哗的清澈泉水;另一些则从大陆上衔来各种花籽、草籽,播撒在岛上,小岛从此百花齐放,绿草葱葱,也引来了其他鸟儿筑巢共栖。此番景象使盘踞在东海海底的蛇王异常嫉妒,它想霸占这座白鹭建设的美丽小岛,于是率领蛇妖兴风作浪,瞬间岛上飞沙走石,天昏地暗。
白鹭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与蛇妖展开殊死的搏斗。领头的白鹭重创了蛇王,赶走了蛇妖,但是她自己也身负重伤,躺在血泊之中。赶走蛇妖后,白鹭们安心地嬉戏于树林、海水、沙滩之间,做这个美丽小岛的主人。小岛也就因此而得名“鹭岛”。
从这个源于民间的故事不难看出人们对白鹭所怀有的热爱和崇敬之情。厦门人民对白鹭这一生灵的感情,已远远了它本身的生物学价值和生态学意义。
经考证,厦门称为“鹭岛”,真正的由来是人们次登上这个岛屿时,看见白鹭常年成群地生活在这里,于是冠名以“鹭岛”。
……
序言
《厦门大屿岛白鹭自然保护区》这个书名,在我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画面。我仿佛看到了白鹭在朝阳或晚霞中展翅翱翔,它们雪白的羽毛在光线下闪烁着柔和的光泽。我猜想,书中一定会花费大量笔墨来描绘白鹭的形态之美,它们的优美姿态,它们与周围环境的和谐融洽。但我想,这本书的意义绝不仅仅停留在对白鹭外在形态的描摹。真正的“自然保护区”,其核心在于“保护”。我好奇地推测,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保护白鹭所面临的挑战?比如,随着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这些曾经宁静的岛屿是否也面临着外来物种入侵、垃圾污染、甚至非法捕猎等威胁?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保护区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从设立禁猎区、修复湿地,到开展公众教育、推动可持续旅游。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书中能够传递出一种积极的声音,告诉我们,即使是看似渺小的白鹭,其生存也与我们息息相关,保护它们,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未来。
评分最近偶然翻阅到一本名为《厦门大屿岛白鹭自然保护区》的图书,虽然我并没有机会深入了解书中的具体内容,但光是这个书名就勾起了我浓厚的兴趣,让我对这个遥远而神秘的地方充满了无限遐想。我想象着,书中所描绘的“大屿岛”一定是一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海岛,那里有着最原始的自然风貌,未经太多人工雕琢,保留着最纯粹的美丽。而“白鹭”作为这个保护区的核心意象,更是点亮了我对书中场景的想象。白鹭,我一直觉得它们是仙气十足的生灵,洁白的身姿,优雅的飞行,仿佛是这片土地最忠实的守护者。我猜测,书中一定花费了大量篇幅来描绘这些美丽的生灵,从它们的栖息习性,到它们的繁衍后代,再到它们在大屿岛的迁徙足迹,一定都描绘得细致入微。我仿佛已经能闻到海风中夹杂着淡淡的咸味和泥土的芬芳,看到一片片芦苇丛随风摇曳,听到白鹭在滩涂上觅食时发出的清脆叫声。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够带领我走进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感受那份宁静与和谐,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评分虽然我还没有机会通读《厦门大屿岛白鹭自然保护区》这本书,但我对它的期待是相当高的。单看书名,我就能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生态气息和人文关怀。我设想,作者在撰写这本书时,一定怀揣着一份对自然深沉的热爱和敬畏。他/她笔下的“白鹭”应该不仅仅是一种鸟类,更是这片土地生命力的象征,是衡量生态健康的重要指标。书中是否会通过描绘白鹭的生存状态,来折射出整个大屿岛生态系统的兴衰?例如,如果白鹭的数量在增加,那是否意味着岛上的食物链完整,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反之,如果白鹭的数量在减少,书中又会如何分析原因,是栖息地破坏,还是水质污染?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科学的论证和数据分析,但同时我也希望,作者能够以诗意的笔触,将这些冰冷的科学事实转化为感人的故事。毕竟,对于“自然保护区”这样的主题,最能打动人心的,往往是那些充满情感的叙述,能够唤醒读者内心深处对自然的共鸣。
评分当我第一次看到《厦门大屿岛白鹭自然保护区》这本书时,我心中涌起了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仿佛书中所描绘的场景,我曾经在梦中或是在遥远的记忆中经历过。我试着去想象,作者是如何捕捉到大屿岛那份独特的宁静与野性的?书中是否会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岛屿上四季的变化,春天的生机勃勃,夏天的繁茂盛大,秋天的静谧深沉,冬天的肃穆悠远?而白鹭,作为这个保护区的灵魂,又会在不同的季节里,展现出怎样的姿态?是春日里成群结队地归来,还是在秋日里悠然地踱步?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讲述一些关于白鹭的故事,或许是它们在繁殖季节的温情脉脉,或许是它们在严酷环境下的顽强生存。我相信,一本真正优秀的自然读物,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共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感受到大屿岛的生命脉搏,感受到白鹭那份对自由和自然的渴望,从而引发我对生命、对自然更深层次的思考。
评分在一次偶然的图书选购经历中,我注意到了《厦门大屿岛白鹭自然保护区》这本书。书名本身就蕴含了一种独特的魅力,它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科普读物,而是将焦点锁定在一个具体的地理位置和一个标志性的物种上,这让我觉得这本书的内容会非常聚焦且深入。我好奇地想象,作者是如何将“大屿岛”这个具体的地名与“白鹭自然保护区”这一概念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是大屿岛本身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才孕育了如此丰富的白鹭种群吗?还是因为大屿岛上白鹭的聚集,才促使了这片区域被划定为自然保护区?书中是否会追溯这段历史,讲述人类如何认识到保护这片区域的重要性,又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这座保护区的?我猜想,书中必然会包含大量的地理信息、生态学知识,甚至可能还有一些关于当地历史和人文的片段,它们共同构成了大屿岛这片土地的立体画卷。我渴望从书中了解,在这个被冠以“保护区”之名的岛屿上,生态系统是如何维持平衡的,又是如何应对各种自然和人为的挑战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