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非洲猪瘟
:95.00元
售价:64.6元,便宜30.4元,折扣68
作者:王功发,田克恭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6-01
ISBN:9787109137011
字数:633000
页码:54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863kg
《非洲猪瘟》是由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多位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专业人士编写而成。编写过程中,编者以非洲猪瘟的基础知识和防控技能为线索,重点阐述了该病在全球的分布和流行趋势,并对我国的防控形势、风险分析和应急计划进行了总结,其主旨是全面系统地介绍非洲猪瘟的理论研究和试验操作技能。
全书共分为理论篇和技术篇两大部分。理论篇包括非洲猪瘟概述、病原学、分子病原学、流行病学、致病机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风险分析、应急预案、预防与控制、公共卫生意义、流行趋势和防控展望共13章,较为详尽地阐述了非洲猪瘟的危害和防控特点,包含了该病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研究进展;技术篇包括样品的采集和运输、病毒分离培养与鉴定、抗原检测、核酸检测、血清抗体检测、遗传分析和溯源共6章,是对非洲猪瘟的临床检测和溯源的详细概括。
《非洲猪瘟》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实践性,是关于非洲猪瘟基础知识和防控技能的一本全面、系统的专著,不仅可作为教学、科研人员和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者的参考书籍,同时也可作为基层养殖者和临床兽医的培训教材。
收到这本书的时候,感觉它是一份厚重的资料,内容应该会相当详实。我主要对书中关于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研究和防控策略部分感兴趣。作为一名对动物卫生领域有一定关注的普通读者,我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深入了解这种疾病的传播动力学,以及不同地理区域和不同养殖模式下的防控难点。此外,书中对于疫情暴发后,对全球猪肉供应链、国际贸易格局以及相关经济体造成的连锁反应的分析,也是我非常期待的内容。我猜想,这本书可能会涉及一些专业术语和数据图表,需要我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去理解,但我相信,通过阅读,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这种疾病的严峻性,以及国际社会在应对此类跨国界公共卫生事件时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它提供了一个了解复杂科学问题如何影响我们现实世界的窗口。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本书完全是出于好奇。非洲猪瘟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带有一种神秘感和潜在的威胁性。我平时对这种比较“硬核”的科学话题接触不多,但最近看到了一些关于它影响的新闻报道,觉得很有必要去了解一下。我并没有指望这本书会像小说一样引人入胜,但我希望它能以一种相对易懂的方式,为我揭示非洲猪瘟的“庐山真面目”。比如,它究竟是什么样的病毒?为什么会对猪类造成如此严重的威胁?它的传播速度究竟有多快?书中会不会有一些生动的案例,或者用图表来解释一些复杂的概念?我更想知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可以间接帮助阻断疫情传播的。这本书的编号看起来很标准,应该是一本比较权威的学术著作,希望能从中获得一些实用的信息,而不只是枯燥的理论。
评分我最近在寻找关于新兴传染病的研究资料,偶然间发现了这本书。虽然我对非洲猪瘟这个话题本身并不是非常熟悉,但我对这本书的作者团队和出版机构非常看好。国内在动物疫病防控领域的研究一直都很扎实,特别是与国际接轨的研究成果,往往能提供非常宝贵的参考价值。我个人对这本书的结构和内容走向有自己的预期,希望能看到一个清晰的脉络,从疾病的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特征,到对畜牧业经济带来的冲击,再到国际社会共同应对的策略。我尤其感兴趣的是,书中是否会探讨一些成功的防控案例,以及在这些案例中,哪些经验教训是可以被其他国家借鉴的。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未来疾病预警和快速响应机制的建设性意见,毕竟,预防永远是最好的治疗。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空白,期待它能为我提供一个深入研究的起点。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很朴实,封面没有花哨的插图,整体色调偏向沉静,给人一种专业、严谨的学术感。拿到手里沉甸甸的,纸张的质感也很好,翻阅起来不会有廉价感,这对于一本以“非洲猪瘟”为主题的书籍来说,我认为是非常恰当的,它传递出了一种严肃对待疾病的态度。我当初购买这本书,主要是出于对这个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关注。虽然我不是直接从事养殖业,但作为普通民众,对食品安全和潜在的疫情传播始终保持警惕。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对非洲猪瘟的起源、传播途径、以及它对全球经济和社会的深远影响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特别是关于疾病的防控措施和国际合作方面,我非常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深入的见解和案例分析,这对于我们理解类似的跨国界公共卫生挑战非常有意义。我猜想,这本书会包含大量的数据和研究成果,对我这种非专业人士来说,或许会有一定的阅读门槛,但我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消化,毕竟了解真相才能更好地应对未知。
评分这本书我之所以会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所涵盖的议题的现实意义。非洲猪瘟作为一种全球性的生物安全威胁,其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畜牧业本身,触及到粮食安全、经济稳定乃至社会民生。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个宏观的视角,来审视这一疾病的复杂性。它不仅是病毒学和流行病学的问题,更是涉及国际贸易、政策制定、公众健康教育等多个层面的挑战。我尤其关注书中对疾病的溯源、早期发现、快速诊断以及多国联防联控机制的探讨。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准确、可靠的信息尤为重要,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一个权威的参考,为理解和应对这类公共卫生危机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包含一些关于科技在疾病防控中的作用的讨论,例如基因编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如何助力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控制疫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