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西藏绵羊和西藏山羊养殖技术
定价:17.20元
售价:12.6元,便宜4.6元,折扣73
作者:仓木拉,顾庆云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3-01
ISBN:9787040490640
字数:
页码:11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西藏绵羊和西藏山羊养殖技术》以养羊学和动物生产技术课程教学目标为依据,结合畜牧兽医高职、中职院校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规律而编写。
《西藏绵羊和西藏山羊养殖技术》共八章,涵盖西藏羊(绵羊、绒山羊)优良地方类群、藏羊育种、藏羊品质鉴定、藏羊育种档案的建立、藏羊改良技术、羊的品种培育、补饲、药浴以及羊产品等内容,对西藏养羊产业进行了全面且系统的梳理与总结。内容丰富,实践操作性强。
《西藏绵羊和西藏山羊养殖技术》可作为高职院校、中职学校、继续教育学院畜牧兽医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养羊生产和科研工作的人员参考。
章 西藏绵羊与山羊的品种识别技术
节 国内外绵羊与山羊的品种分类方法
第二节 西藏绵羊品种
第三节 引入西藏的绵羊品种
第四节 西藏山羊品种
第五节 引入西藏的山羊品种
第六节 羊品种的引进与改良
第七节 绵羊与山羊的生物学特性
第八节 现代羊业的主要内涵和西藏羊业发展趋势
第二章 西藏绵羊与山羊的产品
节 羊毛
第二节 羊绒
第三节 羊肉
第四节 羊皮
第五节 羊奶
第三章 西藏绵羊与山羊的繁殖技术
节 西藏绵羊与山羊的繁殖现象和规律
第二节 西藏绵羊与羊的繁殖方法
第三节 西藏绵羊与山羊的人工授精技术
第四节 西藏绵羊的改良技术
第五节 西藏山羊本品选育技术
第六节 西藏绵羊与山羊的育种档案建立技术
第四章 西藏绵羊与山羊的鉴定技术
节 西藏绵羊与山羊的年龄及体尺部位
第二节 西藏绵羊与山羊的品质鉴定技术
第五章 西藏绵羊与山羊的饲养管理技术
节 西藏绵羊与山羊的放牧饲养
第二节 种公羊的饲养管理技术
第三节 成年母羊的饲养管理技术
第四节 育成羊的饲养管理技术
第五节 羔羊的饲养管理
第六节 西藏绵羊与山羊的补饲与管理
第六章 西藏羔羊与绒山羊的培育技术
节 羔羊培育技术
第二节 西藏绒山羊饲养管理技术
第七章 西藏羊场的建设与设备
节 场址的选择与羊舍建筑
第二节 西藏绵羊与山羊的饲养设备
第八章 西藏绵羊与山羊常见疾病诊断与防治技术
节 西藏绵羊与山羊的常见传染病
第二节 西藏绵羊与山羊的常见寄生虫病
第三节 西藏绵羊与山羊的普通病
第四节 西藏绵羊与山羊常见中毒病
参考文献
《西藏绵羊和西藏山羊养殖技术》:
当前西藏养羊业的饲养管理和经营方式,主要以千家万户分散饲养为主,与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不适应。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积极发展专业化、规范化、集约化和标准化养羊,改良养殖的品种,是农牧区的发展方向。
绵羊、山羊在古代统称为羊。为了区别起见,绵羊称为羊、白羊;山羊称为羊、黑羊、投羊。直到宋代,羊才逐渐明确分出绵羊和山羊。
羊是牛科动物中分布广、成员复杂的一个亚科,成员之间体型和习性相差较大,可以分成几个不同的族,其分法有一定的争议。羊亚科成员多生活于高原山地,其分布中心是亚洲腹地。
羊亚科的羊族统称为羊,其他族多称为羚羊。
羊族共有5属,均是一些非常适应山地生活的动物。
绵羊属是分布广的羊,在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的山地都能见到,以角大而呈螺旋形为特征,其中家畜绵羊因出产羊毛而被广泛饲养。亚洲中西部的赤盘羊可能是家畜绵羊的野生祖先。我国产的盘羊则是绵羊属中体型大的一种。
山羊属以嘴下有须为特征,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的山地。西敏羊是非洲仅有的两种野羊之一,分布于非洲埃塞俄比亚的西敏,数量非常稀少。非洲的另一种野羊是蛮羊,是蛮羊属的代表,分布于北非,雄羊颈下有长须。岩羊属和塔尔羊属是亚洲的特产。岩羊属有两种,岩羊分布于我国西南部和西北南部及中亚一些山地,倭岩羊是较新承认的种,产于我国西南。塔尔羊属有三种,雄性身披长毛,分布于南亚和西南亚的山地,其中喜马拉雅塔尔羊,也见于我们西藏南部。
家绵羊源于野生绵羊是不争的事实,至于是源于一种或多种野绵羊,还是源于一地或多地,一直存在争议。全世界有6或7个野生绵羊种,分布在欧亚两州北纬30°~北纬45°的大陆与岛屿上的有4种,即摩佛伦羊、盘羊、阿卡尔羊和吴利尔羊,这些野生绵羊与家绵羊的起源有关。
家山羊的野生始祖是野山羊。野山羊中的塔尔羊、羱羊和普利斯卡羊,在漫长的驯养过程中可能参与了现代家山羊的形成。这些野山羊分布在以西亚为中心,南至北非,北至中、北欧的广大山地。野山羊包括3个亚种:弯角(分布在小亚细亚半岛到伊朗高原),旋角(分布在喀喇昆仑山脉、克什米尔、阿富汗),羱羊(散布于埃塞俄比亚、阿尔卑斯山地、西亚、中亚以及我国新疆、青海)。目前认为弯角是全世界家山羊的共同始祖。
……
我一直对西藏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充满向往,在一次旅行中,我亲眼看到了当地牧民与他们的绵羊和山羊和谐相处的情景,深深触动了我。回到家后,我便开始寻找相关的书籍,最终选择了《西藏绵羊和西藏山羊养殖技术》。虽然我不是专业的养殖户,但这本书以一种非常贴近生活化的方式,讲述了如何与这些可爱的生灵建立联系。书中关于羊群的习性、性格特点的描述,让我觉得仿佛看到了我旅途中遇到的那些温顺的羊儿。它并没有使用太多生硬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解释了如何满足它们的日常需求,如何与它们建立信任。我读到书中关于如何通过声音和肢体语言与羊群沟通的部分,感到非常有趣,也学到了很多如何更温和地对待动物的知识。这本书让我对西藏的畜牧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有了新的认识。
评分我是一名刚开始尝试生态养殖的农户,一直对如何科学地繁育和管理藏区的特色畜种感到困惑。在朋友的推荐下,我购买了这本《西藏绵羊和西藏山羊养殖技术》。起初,我担心这本书的内容会过于理论化,但我惊喜地发现,它恰恰相反,充满了实操性和指导性。书中对藏绵羊和藏山羊的生长周期、营养需求、疾病预防等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且配有大量的图片和图表,使得复杂的养殖知识变得直观易懂。特别是关于不同季节的饲养管理,书中给出了非常周到的建议,比如冬季如何补充能量,夏季如何防止中暑等等。我根据书中的指导,调整了我的饲料配方,并且加强了对羊群的日常观察,明显感觉羊的体质得到了改善,生长速度也加快了。而且,书中还提到了如何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来辅助养殖,这一点对我来说非常有价值,不仅降低了养殖成本,也更加符合生态养殖的理念。
评分我是一名退役军人,退伍后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够利用自己的体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为社会创造一些价值。经过一番考察,我决定回到家乡,尝试发展畜牧业,尤其对西藏的特色羊种很感兴趣。在搜寻相关资料时,我发现了这本《西藏绵羊和西藏山羊养殖技术》。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落地”和“实用”。书中的每一个技术要点,无论是关于羊舍的搭建、饲草的选择,还是疾病的早期识别和处理,都写得非常具体,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师傅手把手地教你一样。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如何利用当地现有的资源进行饲料搭配的建议,这对我这样的新手来说,能够大大降低启动成本。而且,书中还提到了如何应对突发天气变化,比如暴风雪或者高原反应,这些细节对于在复杂环境下养殖至关重要。我正在根据书中的指导,一步步规划我的养殖计划,希望能通过这本书,真正地掌握一项能够养家糊口的技能。
评分作为一个长期关注高原生态和畜牧业发展的研究者,我一直希望能有一本全面、权威的著作来系统性地了解西藏绵羊和山羊的养殖现状与未来。这本《西藏绵羊和西藏山羊养殖技术》无疑填补了这一空白。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藏区特有品种的深入挖掘,不只是简单地介绍,更是从生物学、遗传学、乃至民俗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了阐释。书中对于不同品种的溯源、基因改良的方向、以及在严酷高原环境下生存的适应性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我特别对书中关于藏区传统养殖模式的演变及其对现代养殖技术的启示的部分印象深刻。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份关于藏区畜牧业发展历程的记录。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保护这些珍贵的畜种资源,并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评分这本书我看了好几遍了,每次都有新的收获。最开始是因为工作原因需要了解一些关于高原畜牧业的知识,偶然在书店翻到了这本书。封面设计朴实,但内容却十分扎实。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藏绵羊和藏山羊的品种介绍部分,不仅详细列出了它们的形态特征、优缺点,还深入分析了它们各自适合的养殖环境和气候条件。这对于我这种刚开始接触这个领域的人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而且,书中对于不同品种的繁育、疾病防治、饲料配比都给出了非常具体的操作指导,甚至连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比如产羔期的管理、仔畜的早期护理,都讲得清清楚楚。我记得有一次,家里的一只小羊羔突然出现精神不振的情况,我赶紧翻到书里关于幼畜疾病的章节,对照着症状,找到了可能的原因,并及时采取了措施,最终小羊羔平安度过了难关。这本书真的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随时准备着解答我的疑问,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