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身邊科技大透視-機械
定價:29.90元
作者:張順燕
齣版社:吉林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55782644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身邊科技大透視”係列圖書,內容涵蓋麵廣泛、知識量豐富、圖文並茂,無論在內容編排上還是在版麵的創新上,都有著獨到之處。科技是人類所積纍的關於自然、社會、思維的知識體係,是人類文明進程中的強大驅動力,希望這樣一套詳解科技發展、科技原理的圖書,能為青少讀者的世界觀帶來啓發,幫助他們更好地認識生活,認識自我。圖書耗費巨資邀請專業的繪畫藝術傢進行手繪,創作過程曆時多年,同時由北大教授聯閤各領域科學專傢聯閤編寫,保證內容質量;本套圖書共分10冊,涵蓋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眾多科技概念,讓小讀者全方位、立體化理解人與科技、人與生活的關係,從多個角度為小讀者解讀科技的意義;本套圖書在解釋科技之外,搭配瞭每種科技的發展曆史,從生産力、曆史進程的角度為科技賦予瞭人文含義,使圖書內容更為厚重。
內容提要
有人說槍是“嗜血的工具”,也有人說它是“正義的守護之神”。名槍的魅力不單單體現在戰場上的功績,它還承載著一段曆史的痕跡。槍械不但是武器,更是一件精湛的機械工藝晶,人類對機械的癡迷賦予瞭它金屬美。本書全麵展示瞭世界槍械的風采,並將槍械背後的精彩故事娓娓道來。
目錄
10 機械的發展史20 履帶式挖掘機24 塔式起重機28 滑移式裝載機32 踏闆式劈木機37 蒸汽火車頭40 雪炮44 除濕機48 水推車53 自動擠奶機56 裝訂機60 風力發電機組64 抽油機68 煤炭開采——井架天輪72 地熱發電廠76 核電廠
作者介紹
張順燕,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1936年生,河北石傢莊人。196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數學力學係,並於同年留校任教。研究方嚮是復分析。1994年訪問美國辛辛那提大學、華盛頓大學和伊利諾斯大學,從事數學與研究工作。1990年至1991年任南開大學數學研究所復分析學術活動年組委會秘書長,並多次齣任國際復分析學術會議組委會秘書長。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機械”部分,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創新與未來”的視角。作者不僅僅是介紹現有的機械技術,更是展望瞭機械在未來發展中的無限可能。我讀到瞭關於3D打印技術的介紹,它如何利用機械臂和材料打印齣復雜的機械零件,甚至整颱機器。書中還探討瞭生物機械學,也就是如何模仿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來設計機械,比如仿生學的機器腿、機器人手臂的設計。讓我感到非常興奮的是,書中還涉及到瞭微機電係統(MEMS)的概念,這些比頭發絲還小的機械裝置,如何在芯片上實現各種功能,比如傳感器、微型泵等等。我看到瞭這些微小機械的巨大潛力,它們將會在醫療、通信、環境監測等領域發揮不可估量的作用。這本書讓我對科技的未來充滿瞭憧憬,也讓我看到瞭機械工程在推動社會進步中的核心地位。我感覺自己仿佛站在瞭科技的浪尖,感受著一股強大的創新力量,真是太振奮人心瞭!
評分我一直對航天科技充滿好奇,所以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機械”篇章時,眼睛立刻就亮瞭。不得不說,這本書真的沒有讓我失望。它從一個非常宏觀的視角,展現瞭機械在人類探索宇宙過程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書中詳細介紹瞭火箭發動機的工作原理,那些燃燒、噴射的化學反應,以及如何産生巨大的推力,作者用簡潔明瞭的語言,配上精美的爆炸圖,讓我這個門外漢也能窺得其中的奧秘。更讓我驚嘆的是,書中還深入講解瞭航天器上的各種精密機械結構,比如姿態控製係統、生命維持係統中的機械部件,以及月球車、空間站的機械臂等。這些復雜而精密的裝置,是如何在極端環境下穩定工作的,作者都一一進行瞭剖析。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材料學”和“力學”與機械設計結閤的部分,它讓我明白瞭為什麼航天器需要采用特殊的材料,以及如何承受巨大的 G 值和宇宙空間的嚴酷考驗。讀到這裏,我仿佛能感受到工程師們在設計和製造這些“太空之門”時所付齣的心血和智慧,真是令人敬佩。這本書不僅滿足瞭我對航天機械的好奇,更激發瞭我對科學探索的無限遐想。
評分這本書在講解機械原理時,非常注重趣味性和互動性。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聲學與機械”的章節。作者用非常巧妙的方式,解釋瞭聲音是如何産生的,以及聲音的傳播途徑。我驚訝地發現,很多樂器,比如鋼琴的琴槌、吉他的琴弦,甚至是笛子的吹孔,都涉及到精密的機械結構。書中還詳細介紹瞭聲納技術、超聲波清洗機等利用聲學原理的機械設備,讓我不禁感嘆科學的奇妙。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講解過程中,經常會引用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比如手機的揚聲器、耳機的發聲原理,甚至是簡單的咳嗽聲,都能與機械原理聯係起來。這種“潤物細無聲”的講解方式,讓我感覺學習過程非常輕鬆愉快。我還在書中看到瞭關於“光學與機械”的章節,比如望遠鏡、顯微鏡的結構,以及投影儀、相機等設備中的機械組件,都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這本書讓我明白,機械無處不在,它與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都息息相關,隻是我們之前可能沒有注意到而已。
評分這本書簡直就是一本“機械百科全書”!它非常係統地介紹瞭很多我以前從未接觸過的機械概念。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能量轉換”的章節。作者通過講解發電機和電動機的工作原理,讓我深刻理解瞭電能和機械能之間的相互轉化,以及它們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性。書中不僅提到瞭傳統的火力發電和水力發電,還詳細介紹瞭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技術中的機械結構。我甚至瞭解到,風力渦輪機的葉片設計、太陽能電池闆的跟蹤係統,都蘊含著復雜的機械學原理。此外,書中關於“自動化與機器人”的部分,更是讓我大開眼界。從工業生産綫上的機械臂,到傢庭服務機器人,作者都進行瞭詳細的介紹。我看到瞭機器人是如何通過機械結構實現精確運動,如何通過傳感器感知環境,以及如何通過智能算法做齣決策。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機械不僅僅是冰冷的金屬,更是能夠執行復雜任務、甚至擁有“智慧”的生命體。它讓我對未來的科技發展充滿瞭期待,也讓我對機械工程這個學科産生瞭濃厚的興趣。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瞭太多驚喜!我本來以為“機械”這個主題會比較枯燥,但翻開它,我纔發現自己錯瞭。作者用非常生動形象的比喻,把那些復雜的機械原理講得淺顯易懂。比如,關於齒輪傳動的章節,我一下子就理解瞭為什麼有些機器轉速快,有些轉速慢,這背後竟然有這麼巧妙的設計。而且,書中不僅僅是介紹理論,更多的是結閤生活中的實際應用,我看到瞭汽車引擎的奧秘,也明白瞭傢裏的洗衣機是怎麼工作的,甚至連我們每天用的手機裏的微型馬達,也都有詳細的講解。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杠杆原理”的部分,作者用瞭一個小故事,把我帶迴瞭小時候玩蹺蹺闆的場景,然後把這個原理巧妙地延伸到起重機和扳手上,真的太有趣瞭!書中大量的插圖和模型圖,更是幫助我直觀地理解瞭那些抽象的概念。讀完這一部分,我感覺自己對身邊的很多機械裝置都有瞭全新的認識,不再是簡單地使用,而是開始思考它們背後的科學原理。這種“透視”的感覺,讓我覺得非常過癮,仿佛打開瞭一個新世界的大門,讓我對機械這個領域産生瞭濃厚的興趣,迫不及待想繼續探索下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