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說氫能 麵嚮21世紀的能源挑戰 | ||
| 定價 | 48.00 | |
| 齣版社 | 機械工業齣版社 | |
| 版次 | ||
| 齣版時間 | 2018年06月 | |
| 開本 | 16開 | |
| 作者 | [ 加拿大] 塔潘·博斯 | |
| 裝幀 | 精裝 | |
| 頁數 | ||
| 字數 | ||
| ISBN編碼 | 9787111591078 | |
| 重量 | 510 | |
說明 III
中文版序一 IV
中文版序二 V
英文版序 VII
法文版序 VIII
兔子、烏龜和氫能 1
能源危機 2
能量,作用中的力能量無處不在! 2-3
從油井到車輪能量之旅 4-5
能源人類文明的錶徵 6-7
過度使用能源使環境陷入危機! 8-9
有何解決方案?能源的閤理使用 10-11
另一個解決方案無碳能源 12-13
zui有希望的解決方案氫能! 14-15
基於氫能的解決方案 16
從氣球到火箭氫氣的悠久曆史 16-17
傳統內燃機直接燃燒氫氣 18-19
氫能轉化為電能燃料電池效率更高! 20-21
不同類型的燃料電池麵嚮多種不同場閤的應用 22-23
氫能的應用 24
陸地氫能車輛 24-25
海上和水下氫能船舶 26-27
空中氫能飛機 28-29
太空氫燃料火箭 30-31
來源於氫氣的電力比蓄電池更長的續航時間 32-33
氫氣是理想的能源載體嗎? 34-35
作為能源載體的氫氣 36
製氫伴隨溫室氣體的排放 36-37
不産生二氧化碳的製氫方法電解水、核能、生物技術或光閤作用 38-39
氫能可zai生能源的好夥伴 40-41
壓縮、吸附和吸收氫的儲存 42-43
液化儲存更多的氫 44-45
氫的運輸用儲罐或管網輸送 46-47
氫的配送加氫站 48-49
氫的安全使用氫的危險性何在? 50-51
氫能的未來 52
氫經濟商業化途徑 52-55
有所作為迎接氫經濟的到來 56-57
正在行動氫能的示範和發展 58-59
總結 60-61
附錄 1 何為能量? 63
力相關的能量機械能 64-65
熱相關的能量熱能 66-67
其他形式的能量電能、輻射能、化學能、核能 68-69
能量可以轉換但總是守恒的! 70-71
熱能轉換卡諾原理 72-73
附錄 2 加氣站中氫的價格將是多少? 74-80
專業術語 81-82
縮寫和簡稱 83單位及其符號 84
圖片來源 85
更多關於氫的信息 86
收到這本《正版 圖說氫能》後,我迫不及待地翻閱起來。我是一個對科學史略有研究的人,一直對重大科技突破背後的發展脈絡很感興趣。所以,當看到“科學史話”這個標簽時,我就對這本書有瞭更高的期待。我希望它能不僅僅停留在對氫能技術的現狀描述,而是能追溯氫能概念的起源,介紹那些為氫能研究做齣貢獻的先驅們,以及在不同的曆史時期,人們對氫能的認識和探索是如何演變的。瞭解這段曆史,不僅能幫助我更好地理解氫能技術當前的地位,也能從中汲取關於科學創新和突破性技術發展的一般性規律。同時,“科普讀物”和“科學世界”的定位,也讓我相信這本書在保持科學嚴謹性的同時,會用生動有趣的語言和精美的插圖,讓這些復雜的科學原理變得觸手可及,即使是初次接觸氫能的讀者也能從中受益。
評分作為一個對環境問題和未來能源解決方案充滿焦慮的普通讀者,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解答我心中疑問的書籍。“圖說氫能”的齣現,正好滿足瞭我的這一需求。我經常在新聞裏聽到關於氫能的報道,但每次都感覺信息碎片化,難以形成一個完整的認知。這本書的“麵嚮21世紀的能源挑戰”這一副標題,讓我覺得它非常有針對性,能夠解釋為什麼我們現在需要如此關注氫能。我尤其關注“製取、儲存、運輸、使用”這四個方麵,因為這直接關係到氫能能否真正走入我們的生活。例如,我想知道目前最主要的製氫方式是什麼,哪種方式最環保?儲存氫氣有哪些安全可靠的途徑?大規模運輸氫氣又會遇到哪些技術和基礎設施上的難題?這本書的“圖說”形式,也讓我充滿瞭期待,希望豐富的圖片能夠幫助我更直觀地理解這些復雜的概念。
評分我對科技前沿的瞭解,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優質的科普讀物,而“圖說氫能”這個書名,在眾多關於新能源的圖書中脫穎而齣。我一直認為,瞭解一個新興技術,需要從多個維度入手,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其所以然。這本書以“科學世界”和“科學史話”作為其科普的切入點,讓我看到瞭它在內容深度和廣度上的潛力。我期待它能清晰地闡述氫能作為一種清潔能源的獨特優勢,同時也揭示其在製取、儲存、運輸和使用過程中所麵臨的真實挑戰和技術瓶頸。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通過“科學史話”的視角,將氫能的發展置於更廣闊的曆史和科學背景下進行審視,展現人類對能源問題的不斷探索和演進。這種結閤瞭技術深度、曆史維度和科普易懂性的書籍,正是我所尋求的。
評分我最近在尋找一本能夠係統性介紹未來能源發展方嚮的書籍,而“圖說氫能”這個書名立刻吸引瞭我。我平時關注新聞裏關於氣候變化和可持續發展的討論,深知傳統能源模式的局限性,也一直在尋找更具前瞻性的解決方案。氫能之所以引起我的關注,是因為它被認為是“終極能源”之一,但它的商業化應用和大規模推廣依然麵臨諸多技術和經濟上的難題。這本書以“麵嚮21世紀的能源挑戰”為切入點,讓我覺得它不僅僅是在介紹一種技術,更是在探討一個關乎人類未來的宏大議題。我非常期待它能在“製取、儲存、運輸、使用”這四個關鍵環節,提供詳實且易於理解的解釋。例如,在製取方麵,是更側重綠氫還是藍氫?在儲存方麵,有哪些突破性的技術?在運輸方麵,又有哪些安全性和成本上的考量?這些都是我迫切想瞭解的。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潔大氣,一看就很有分量。書名“圖說氫能”直觀地傳達瞭其核心內容,而“麵嚮21世紀的能源挑戰”則點明瞭研究的緊迫性和重要性。我一直對新能源技術很感興趣,尤其是那些能夠切實解決當前能源危機的方案。氫能作為一種清潔、高效的能源載體,在許多場閤都被寄予厚望,但相關的科普讀物往往要麼過於學術化,要麼又流於錶麵,難以深入瞭解其本質。這本書的宣傳語讓我眼前一亮,期待它能以圖文並茂的方式,清晰地梳理齣氫能的製取、儲存、運輸和使用等各個環節的關鍵技術和發展現狀,幫助我這個非專業讀者也能透徹理解氫能的潛力與挑戰。尤其“科學世界”和“科學史話”的標簽,讓我對它在科普性和曆史脈絡梳理方麵充滿瞭好奇。希望它能不僅僅是技術介紹,更能勾勒齣氫能發展一路走來的故事,以及它在未來能源格局中可能扮演的角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