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趣味几何学 |
| 作者 | 别莱利曼 |
| 定价 | 35.00元 |
| 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 ISBN | 9787515341866 |
| 出版日期 | 2017-01-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趣味几何学》是俄罗斯科普作家别莱利曼百余部作品之一。这本书不仅是为爱好数学的人而写的,也是为那些还没有发现数学上许多引人入胜的东西的读者写的。许多读者曾在学校里学过 ( 或者现在正在学 ) 几何学,但并不习惯去注意在我们周围世界里各种事物常见的几何关系,不会把学到的几何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方面去,不知道在生活中间遇到困难的时候、在郊游或露营的时候应用学到的几何学知识。引起读者对于几何学的兴趣,或照作者的说法:“引起研究它的愿望,培养研究它的嗜好,是本书的主要任务”。为了这个目的,作者把几何学从学校教室的围墙里、从科学的“围城”中,引到户外去、到树林里、到原野上、到河边、到路上,在那里摆脱教科书和函数表,无拘无束地来做几何作业,利用几何知识重新认识美丽的世界…… |
| 作者简介 | |
| 雅科夫·伊西达洛维奇·别莱利曼(Я. И. Перельман,1882~1942)是一个不能用“学者”本意来诠释的学者。别莱利曼既没有过科学发现,也没有什么称号,但是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他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作家,但是他的作品的印刷量足以让任何一个成功的作家艳羡不已。 别莱利曼诞生于俄国格罗德诺省别洛斯托克市。他17岁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1909年毕业于圣彼得堡林学院,之后便全力从事教学与科学写作。1913~1916年完成《趣味物理学》,这为他后来创作的一系列趣味科学读物奠定了基础。1919~1923年,他创办了苏联份科普杂志《在大自然的工坊里》,并任主编。1925~1932年,他担任时代出版社理事,组织出版大量趣味科普图书。1935年,别莱利曼创办并运营列宁格勒(圣彼得堡)“趣味科学之家”博物馆,开展了广泛的少年科学活动。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别莱利曼仍然坚持为苏联军人举办军事科普讲座,但这也是他几十年科普生涯的后奉献。在德国侵略军围困列宁格勒期间,这位对世界科普事业做出非凡贡献的趣味科学大师不幸于1942年3月16日辞世。 别莱利曼一生写了105本书,大部分是趣味科学读物。他的作品中很多部已经再版几十次,被翻译成多国语言,至今依然在全球范围再版发行,深受全世界读者的喜爱。 凡是读过别莱利曼的趣味科学读物的人,无不为他作品的优美、流畅、充实和趣味化而倾倒。他将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完全结合,将生活实际与科学理论巧妙联系:把一个问题、一个原理叙述得简洁生动而又十分准确、妙趣横生——使人忘记了自己是在读书、学习,而倒像是在听什么新奇的故事。 1959年苏联发射的无人月球探测器“月球3号”传回了人类历史上张月球背面照片,人们将照片中的一个月球环形山命名为“别莱利曼”环形山,以纪念这位的科普大师。 |
| 目录 | |
| 章树林里的几何学1.1阴影的长度 31.2还有两个方法 71.3儒勒·凡尔纳的测高法 91.4侦察兵的测高法 111.5利用记事本的测高法 131.6不接近大树测树高 141.7森林工作者的测高仪 151.8利用镜子测高 181.9两棵松树 201.10大树树干的形状 211.11公式 221.12长在地上的树的体积和重量 251.13树叶的几何学 281.14六脚力士 30第二章河边几何学2.1测量河宽 352.2利用帽檐测距 402.3小岛的长度 422.4对岸上的行人 432.5简单的测远仪 452.6河流的能量 482.7水流的速度 492.8河水的流量 512.9水涡轮 552.10彩虹膜 562.11水面上的圆圈 572.12爆炸中的榴 592.13船头浪 602.14 的速度 622.15水池的深度 642.16河里的星空 652.17在什么地方架桥? 672.18要架两座桥梁 69第三章开阔原野上的几何学3.1月亮的视大小 733.2视角 753.3盘子和月亮 763.4月亮和分币 763.5摄影的特技镜头 773.6活的测角仪 813.7雅科夫测角仪 843.8钉耙测角仪 863.9炮兵的测角仪 873.10视觉的灵敏度 893.11视力的极限 913.12地平线上的月亮和星星 933.13月亮影子和平流层气球影子的长度 953.14云层离地面多高? 963.15从照片上计算塔高 1013.16给你去做练习 102第四章路上的几何学4.1步测距离的本领 1074.2目测法 1084.3坡度 1104.4 一堆碎石 1134.5“骄傲的土丘” 1144.6公路转弯的地方 1164.7弯路半径 1174.8谈谈洋底 1194.9世界上有“水山”吗? 121第五章不用公式和函数表的行军三角学5.1正弦的计算 1275.2开平方根 1315.3从正弦求角度 1325.4太阳的高度 1345.5小岛的距离 1355.6湖的宽度 1365.7三角形地区 1385.8不作任何度量的测角法 139第六章天地在哪儿碰头?6.1地平线 1456.2地平线上的轮船 1476.3地平线的远近 1486.4果戈里的塔 1516.5普希金的土丘 1526.6铁轨在什么地方碰头? 1536.7灯塔的题目 1546.8闪电 1556.9帆船 1566.10月球上的“地平线” 1566.11在月球的环形山上 1576.12在木星上 1576.13给你去做练习 157第七章鲁滨孙的几何学7.1星空几何学 1617.2神秘岛的纬度 1647.3地理经度的测量 166第八章黑暗中的几何学8.1在船舱底层 1718.2水桶的测量 1728.3测量尺 1728.4还需要做些什么 1748.5验算 1768.6马克·吐温的夜游 1798.7瞎转圈子 1818.8徒手度量法 1908.9黑暗中的直角 192第九章关于圆的新旧材料9.1埃及人和罗马人的实用几何学…1979.2圆周率的度 1979.3杰克·伦敦的错误 2009.4掷针实验 2019.5圆周的展开 2039.6方圆问题 2059.7兵科三角形 2089.8头或脚 2099.9赤道上的钢丝 2109.10事实和计算 2119.11钢索女郎 2159.12经过北极的路线 2189.13传动皮带的长度 2239.14聪明的乌鸦 225第十章不用测量和计算的几何学10.1不用圆规的作图 22910.2铁片的重心 23010.3拿破仑的题目 23110.4简单的三分角器 23310.5时计三分角器 23410.6圆周的划分 23510.7打台球的题目 23710.8“聪明”的台球 24010.9一笔画 24610.10可尼斯堡的七座桥梁 24910.11几何学玩笑 25010.12正方形的检验 25110.13下棋游戏 252第十一章几何学中的大和小11.1一立方厘米里有27,000,000,000,000,000,000个 25711.2体积和压力 25911.3比蛛丝更细,可是比钢还结实 26111.4两个容器 26311.5巨人卷烟 26411.6鸵鸟蛋 26411.7隆鸟蛋 26511.8大小对比鲜明的蛋 26611.9不把蛋壳打破,测定蛋壳的重量 26711.10硬币的大小 26811.11百万卢布的硬币 26811.12鲜明对比的图画 26911.13我们正常的体重 27211.14巨人和侏儒 27311.15格列佛的几何学 27311.16云和灰尘为什么会浮在空气中 276第十二章几何学中的经济学12.1巴霍姆怎样买地?(托尔斯泰的题目) 28112.2是梯形还是矩形? 28512.3正方形的奇妙特性 28612.4其他形状的地块 28812.5大面积的图形 28912.6钉子 29212.7大体积的物体 29312.8定和乘数的乘积 29312.9大面积的三角形 29512.10重的方木梁 29512.11硬纸三角形 29712.12白铁匠的难题 29812.13车工的难题 30012.14怎样把木板接长? 30212.15短的路程 305 |
| 编辑推荐 | |
| 中国青年出版社于20世纪50年始引进别莱利曼的系列作品。早期出版的系列作品影响了几代读者,广受好评,多次获奖,长销不衰。然而,近年来,市场中也出现了别莱利曼作品多种多样的“翻刻版”,甚至是“改写版”,这样的读物破坏了作品的逻辑性、准确性和流畅,对学习者来说是有害无益的。为满足读者对高品质图书的需要,中国青年出版社重新修订已出版的系列作品内容,全面整理、甄选别莱利曼的其他作品,组织翻译了《趣味数学世界》等作品,还特别收录了《趣味迷宫》《趣味七巧板》等单行专辑——这些趣味无穷的学习单元是与中国读者见面。经过重新改版整理的“别莱利曼趣味科学作品全集”,共11册,分为三卷:物理卷、数学卷、天文卷。现在将*为、准确、全面的“别莱利曼趣味科学作品全集”奉献给读者,希望大家能在这位科普大师的引导下轻松跨入科学之门。 |
| 文摘 | |
| |
| 序言 | |
我被这本书的叙事方式深深吸引。作者用一种非常引人入胜的语言,将原本可能有些晦涩的几何概念,描绘得栩栩如生。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像是一个小小的冒险,带领读者去探索几何学的不同领域。我尤其喜欢书中对“想象中的几何”的探讨,它不仅仅局限于我们熟悉的二维和三维空间,还延伸到了更高维度的几何学,虽然听起来有些抽象,但作者用非常形象的比喻,让我能够勉强理解。此外,书中还涉及了一些几何学在自然现象中的应用,比如晶体的形成、植物的生长模式,这些都让我惊叹于自然界中隐藏的数学之美。这本书让我明白,几何学不仅仅是数字和线条的组合,它更是一种理解宇宙运行规律的语言,是一种认识世界、探索未知的有力工具。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享受一场智力与想象力的盛宴。
评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几何学与人类的创造力紧密联系起来。我一直以为几何学只是关于测量和计算,但读了这本书后,我才明白它更是关于设计、艺术和建筑的基石。书中对各种建筑风格背后的几何原理的剖析,让我对宏伟的建筑有了更深的理解。比如,哥特式建筑的飞扶壁和尖拱,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分散重量,实现更高更大的空间,而这背后都离不开精确的几何计算。此外,书中还探讨了图案设计、服装剪裁等与几何学息息相关的领域,让我意识到几何学无处不在,它塑造着我们所见的和所用的。特别是关于对称性和比例的章节,让我对艺术作品中的和谐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几何学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是如何完美结合的,它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帮助我们理解和塑造世界。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的标题“趣味几何学”一点都没错!它完全颠覆了我对几何学的刻板印象。以前学几何,感觉就像在背公式,死记硬背,根本体会不到其中的乐趣。但这本书不一样,它用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把几何学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我最喜欢的是它讲解了如何用简单的几何工具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如何确定房子的最佳朝向,如何设计一个更有效率的花园布局,甚至还涉及到了股市的趋势分析。这些应用真的让我大开眼界,原来几何学并不是只存在于书本里的抽象概念,而是能够实实在在地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提升生活品质。而且,书里的一些小谜题和挑战,更是激发了我极大的兴趣,让我跃跃欲试,想要亲手去验证和发现几何的奥秘。感觉这本书就像一个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我通往几何世界的大门,让我看到了一个充满逻辑、和谐与美的宇宙。
评分这本《趣味几何学》简直打开了我的新世界!一直以为几何就是枯燥的图形和公式,没想到还能这么有趣。书里没有那种冷冰冰的定理推导,而是用大量生动有趣的例子,比如如何用几何学来测量月亮的距离,如何设计一个完美的喷泉,甚至是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看似平凡的现象,背后竟然隐藏着深刻的几何原理。读起来就像在听一个知识渊博的朋友讲故事,不知不觉就把那些复杂的概念给吸收了。特别是关于比例和黄金分割的部分,让我对艺术品和自然界的美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它们的美不仅仅是主观感受,更是数学规律的体现。书中的插图也非常精美,把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我在脑海里能够清晰地构建出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读完之后,我对周围的世界都充满了好奇,总想去发现更多隐藏在事物背后的几何之美。感觉这本书不仅是学习几何的工具,更是一种开启观察世界新视角的方式,强烈推荐给所有对科学和美有探索欲的朋友们!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原来几何学可以这么“玩”!它没有上来就灌输一大堆理论,而是用一种游戏化的方式,引导读者一步步走进几何的世界。书中的许多小实验和思考题,都设计得非常巧妙,能够激发我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折纸几何”的部分,通过简单的折纸动作,竟然可以演示出许多复杂的几何定理,这让我觉得既神奇又有趣。还有,书中对一些古代文明中的几何知识的介绍,也让我感到非常震撼,原来古人就已经掌握了如此精妙的几何学原理。感觉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用最有趣的方式,把最深刻的知识传递给我,让我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培养了对几何学本身的兴趣。读完之后,我对数学的态度都有了很大改观,不再觉得它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探索的乐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