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国书系 应急科普丛书 火灾的预防与应急 9787110074008

科普中国书系 应急科普丛书 火灾的预防与应急 9787110074008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浙江省现代科普宣传研究中心 著
图书标签:
  • 科普
  • 应急
  • 火灾
  • 预防
  • 安全
  • 应急处理
  • 灾害
  • 知识
  • 消防
  • 自救互救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影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科学普及出版社
ISBN:9787110074008
商品编码:29667684250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7-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科普中国书系 应急科普丛书 火灾的预防与应急

定价:8.00元

售价:5.8元,便宜2.2元,折扣72

作者:浙江省现代科普宣传研究中心

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11007400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人们常说“水火无情”。火灾,一个可怕的词语,一支、一根蜡烛、一段蚊香,不小心都可能引发火灾,在生活中对火的运用不当,随时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灾难。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火灾已成为一种多发性灾难,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火灾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避免火灾的发生?怎样才能将火灾带来的损失降到 低,避免悲剧的不断重演?这些都是亟须向公众普及的问题。本书聚焦人们的日常生活,用饶有趣味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漫画,全景式普及了火灾小常识,不但通俗易懂,而且便于查阅。

目录


作者介绍

浙江省现代科普宣传研究中心于2005年7月由浙江省科协批准成立。中心一直致力于科普宣传的研究、创作、策划、设计与制作等相关工作,并与大学进行科研合作,共同研发数字科技馆、科普教育基地数字化、科普资源新媒体数字化项目等。

文摘











序言



科普中国书系 应急科普丛书:地震与海啸的科学应对 图书信息: 书系名称: 科普中国书系 丛书系列: 应急科普丛书 本书主题: 地震与海啸的科学应对 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0074015 (示例,此处为非指定书目信息) --- 内容简介: 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始终面临的严峻挑战,其中,地震和海啸以其突发性强、破坏力巨大、难以预测的特性,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构成直接且致命的威胁。本书《科普中国书系 应急科普丛书:地震与海啸的科学应对》正是基于这一严峻现实,旨在为广大公众,特别是学校师生、社区居民以及一线应急管理人员,提供一套科学、系统、实用的防灾减灾知识体系。全书紧密结合现代地球科学研究成果与全球重大灾害应对经验,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地震和海啸的形成机理、潜在风险以及全方位的应对策略。 第一部分:认识地球的脉动——地震的科学解析 本部分是全书的理论基石,致力于揭示地震这一自然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我们首先从地球的内部结构讲起,详细介绍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大陆漂移如何导致地壳应力积聚与释放,从而引发地震。 1.1 地震的“为什么”:地球动力学基础 本章重点剖析了地震发生的深层地质原因,包括板块边界的类型(如俯冲带、转换断层、离散边界)与它们所对应的地震活动特征。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阐述了地震波的传播路径、类型(P波、S波、面波)及其对地表建筑物的不同影响机制。内容详实地介绍了地震的强度与烈度的区别,并详细解读了里氏震级和矩震级等常用量化指标的物理意义,帮助读者建立对地震规模的准确认知。 1.2 风险评估与监测预警 地震的不可预测性是其最令人恐惧之处。本章聚焦于现代科学如何尝试“听懂”地球的低语。我们将深入探讨地震预报研究的现状与挑战,介绍地应力监测、地下流体变化、电磁场异常等前兆现象的观测技术。更重要的是,本书详细介绍了当前最先进的地震预警系统(如区域预警网络)的工作原理,解释了警报级别、传播速度与有效预警时间之间的关系,指导读者如何正确理解和利用这些宝贵的预警信息。 第二部分:海啸的隐形杀手——水下巨浪的特性与追踪 海啸,常常是海底大地震最致命的伴生灾害。本部分将目光投向广袤的海洋,系统讲解海啸的成因、传播规律及其对沿海地区的毁灭性影响。 2.1 海啸的生成机制与传播动力学 本章从海底滑坡、大型崩塌事件以及深海地震(特别是大俯冲带地震)如何垂直扰动水体,生成巨量能量的波系开始。详细分析了海啸波在深海中高速(接近喷气式客机速度)和平稳传播的特征,并着重解释了海啸波“浅滩效应”的物理过程——即波速骤降、波高急剧增大的增幅机制。通过历史案例对比,强调了不同震源机制所产生海啸的破坏力差异。 2.2 海啸预警系统的全球协作 本书详尽介绍了国际海啸预警系统(如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的工作流程。重点阐述了海啸浮标、海底压力计(DART系统)等实时监测设备如何捕捉到海啸通过深海的微小水面变化,并将数据传输至分析中心。读者将了解预警信息的发布层级、内容构成(如预计到达时间、预估波高),以及各国沿海地区对这些信息所采取的本地化响应措施。 第三部分:全方位的应急准备与实战技能 理论知识最终要落实到行动上。本部分是本书的核心应用指南,提供了一套从“灾前准备”到“灾中自救”再到“灾后恢复”的完整操作手册。 3.1 灾前:筑牢生命防线 灾前准备是降低生命损失的关键。本章指导读者如何进行家庭和工作场所的风险评估,包括识别家中的“非结构性危险源”(如高柜、悬挂物、燃气管道)。详细列出了“应急物资包”的清单,强调水、食物、急救药品、通信工具和能源的储备原则。此外,还提供了社区层面的疏散路线规划、家庭联络计划的制定方法,以及如何在地震和海啸发生前,与家人约定分散后的集合点。 3.2 灾中:临危不乱的生存法则 本章针对不同场景,提供具体的“就地避险”或“快速撤离”指南。 地震避险: 详细解析了“趴下、掩护、抓牢”(Drop, Cover, and Hold On)这一黄金法则的科学依据及其在不同环境(如办公室、商场、床上)的实施要点。特别指出在密闭空间和高层建筑中应避免的行为。 海啸应对: 强调海啸的主要危险是二次或三次巨浪,而非单一波峰。指导居民在收到海啸预警或感知到强烈近海地震时,应立即向内陆或高地(海拔15米以上)垂直疏散,而不是等待官方通知或观察海边退潮现象。书中明确指出,海啸来临前的海平面异常(退潮)是极度危险的信号。 3.3 灾后:互助与恢复的重建之路 灾害发生后的“黄金72小时”至关重要。本章聚焦于基础的现场急救技能,如止血、包扎、心肺复苏(CPR)的基础知识,以及如何辨识并安全避开次生灾害(如燃气泄漏、电线短路、建筑余震倒塌)。同时,本书也关注灾后的心理调适,指导个人和社区如何寻求心理援助,恢复正常生活秩序。 总结: 《地震与海啸的科学应对》不仅是一本知识手册,更是一份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体现。它摒弃了夸张的渲染,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将复杂的地球物理知识转化为清晰、可执行的行动指南,帮助每一个读者将“敬畏自然”转化为“科学自救”的能力,从而在自然灾害面前,构建起坚实的心理和物质防线。本书是提升全民防灾减灾素养,建设韧性社会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用户评价

评分

总的来说,我对《火灾的预防与应急》这本书抱有极高的期待。在如今这个生活节奏快、意外频发的时代,掌握必要的应急知识显得尤为重要。火灾,作为最常见的突发灾害之一,它的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直接关系到我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详实、易懂的火灾预防知识,涵盖家庭、办公场所、公共区域等多个方面,让我们能够从源头上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同时,我也非常期待书中关于火灾发生时的应急预案,包括如何正确报警、如何使用灭火器、如何在不同火灾类型下采取有效的自救和互救措施。这本书的“科普中国书系”和“应急科普丛书”的定位,让我相信其内容会具有极高的科学性和权威性,能够为读者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这个ISBN号,我也会牢牢记住,它代表着一份安心与保障。

评分

一直以来,我对安全知识的获取都抱有一种“宁可信其有”的态度,尤其是像火灾这种具有毁灭性后果的灾害。这本书《火灾的预防与应急》正好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空白。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打破我们对火灾的固有认知,提供一些更加前沿和科学的预防方法。比如,在现代社会,电子设备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因电器故障引发的火灾也屡见不鲜。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如何安全使用各类电子产品的详细指南,以及如何识别电器老化、电路短路等早期火灾迹象。此外,对于火灾发生时的应对,我希望书中能有更具操作性的指导,不仅仅是“逃跑”,而是如何“有序逃生”,如何在高层建筑、地下室等复杂环境中找到最安全的逃生通道。这本书的“应急科普丛书”系列定位,让我相信它会非常注重实操性,能够真正帮助我们在危急时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行动。9787110074008这个号,我一定把它记清楚,这是我获取宝贵安全知识的钥匙。

评分

拿到这本《火灾的预防与应急》,我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火灾,这个词语本身就带着令人心悸的色彩,但这本书却以一种平和而坚定的姿态,引导我们去了解它、预防它、应对它。书中的内容,我预感会非常实用,因为它触及的是我们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想象一下,如果家中发生火情,而我们只是惊慌失措,那后果不堪设想。这本书,我想它会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一步步地教会我们如何识别火灾隐患,如何在家中设置防火设施,如何正确使用消防器材。更重要的是,它应该会详细地讲解在不同类型的火灾中,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逃生策略,比如在浓烟中如何呼吸,如何匍匐前进,如何在楼梯间保持冷静。我尤其希望能看到书中对于儿童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在火灾中的保护指导,这部分内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套“科普中国书系”的整体定位,让我对这本书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充满信心,相信它一定能为我们提供最权威、最有效的知识。

评分

我之所以会对《火灾的预防与应急》这本书产生浓厚的兴趣,很大程度上源于它所处的“科普中国书系”这一光环。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我深知科学、权威的知识对于提高个人和家庭的安全意识至关重要。火灾,是我们生活中无法回避的潜在危险,而这本书的出现,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系统学习火灾预防与应急知识的平台。我希望书中不仅能讲解基础的防火常识,更能深入探讨一些现代社会特有的火灾风险,例如新能源汽车充电安全、电子产品过载引发的火灾等。同时,对于火灾发生时的应急反应,我期待书中能有详细的案例分析和图文并茂的指导,帮助我们建立清晰的应急思维,从而在危急关头保持冷静,做出最有利于生存的选择。9787110074008这个编码,对我来说,不仅是一个识别码,更象征着一份来自权威机构的知识馈赠。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封面上“科普中国”四个字就奠定了其权威性和普及性。“应急科普丛书”更是直接点明了主题,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本关于如何应对突发状况的书。而《火灾的预防与应急》这个书名,虽然直白,却恰恰反映了我们生活中最常遇到的、也最需要掌握的技能之一。我一直觉得,很多时候我们对火灾的认识停留在“小心火烛”这种非常基础的层面,但真正遇到火灾时,却往往手足无措。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给我们打了一剂强心针,让我相信,通过学习,我们是可以更从容地面对火灾的。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不同场景下的火灾预防措施,比如家庭用电、燃气使用、电器保养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容易被忽略但又至关重要的环节。同时,我也希望能看到书中关于火灾发生时的逃生技巧,比如如何判断火势、如何选择逃生路线、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等等。毕竟,了解了预防,更重要的是知道如何在紧急时刻保护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9787110074008这个ISBN号,我把它记了下来,方便我日后查找和推荐。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