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新型视频设备——彩色电视机维修
定价:22.00元
作者:李永星,肖龙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9-01
ISBN:978711133535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7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以海尔29f3a型阴极射线管电视机和海尔l42r1型液晶彩色电视机为载体,系统地介绍了新型彩色电视机的维修、调试和使用过程,充分反应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
本书内容以新型彩色电视机的维修为*终目标,通过对阴极射线管电视机的电源电路、信号处理电路、扫描电路、音频信号处理电路、彩色显像管及其附属电路、其他电路,平板彩色电视机的电源电路、机心电路、液晶显示器及其附属电路、等离子体显示器,整机使用与调试等的介绍,使学生掌握彩色电视机的原理和维修方法,*终完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活动。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等相关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电子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新型视频设备--彩色电视机维修》
序
前言
模块1阴极射线管电视机的维修
任务1.1电源电路的维修
任务1.2信号处理电路的维修
任务1.3扫描电路的维修
任务1.4音频信号处理电路的维修
任务1.5彩色显像管及其附属电路的维修
任务1.6其他电路的维修
模块2平板彩色电视机的维修
任务2.1电源电路的维修
任务2.2机心电路的维修
任务2.3液晶显示器及其附属电路的维修
任务2.4等离子体显示器的拆装
模块3整机使用与调试
任务3.1液晶彩色电视机日常使用
任务3.2整机软件升级与调试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对未来技术趋势的展望部分,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它让我意识到,我们手中的工具书需要不断与时俱进。作者在最后几章探讨了超高清、HDR(高动态范围)以及新型显示技术(如MicroLED和量子点技术)对传统维修理念带来的冲击和变革。他没有简单地罗列新技术名词,而是深入分析了这些新技术在底层信号处理和硬件结构上对维修工程师提出的全新挑战。例如,作者详细分析了如何在新一代系统中,区分是软件算法导致的色彩失真,还是硬件像素阵列的物理损坏,这需要一种跨学科的诊断思维。这种前瞻性的内容布局,体现了作者的远见卓识——维修工作不仅仅是对既有故障的修复,更是对未来技术迭代的预判和准备。对于我这样的从业者来说,这本书不仅解决了眼前的“疑难杂症”,更像是一份未来五到十年的“职业发展路线图”,让我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学习和掌握哪些新技能才能不被时代淘汰。它赋予了我面对未来技术变革的勇气和知识储备。
评分这本书在实战应用方面的指导性,是让我爱不释手的主要原因。理论知识的再高深,如果不能转化为实际的维修能力,那对于一线技术人员来说,价值也会大打折扣。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没有停留在高屋建瓴的理论层面,而是非常贴近实际工作场景。书中对故障排查的步骤描述得极具条理性,从最基础的电源检测到最复杂的图像处理芯片级调试,都给出了一套标准化的流程图。我曾经遇到一个棘手的亮度不均问题,翻阅这本书的“显示单元异常诊断”章节后,书中的“三步走”排查法立刻让我锁定了问题所在——原来是背光驱动电路中一个不起眼的限流电阻出现了微小偏差。作者提供的不仅仅是“怎么修”,更是“为什么这样修”,这种对底层逻辑的挖掘,使得读者在面对全新故障时,也能迅速套用已学的方法论进行有效判断。此外,书中还收录了不少经典故障案例的“维修日志”,这些真实的记录,比任何抽象的理论讲解都来得生动和实用,极大地增强了我的实操信心。
评分我阅读这本书的初衷是想系统性地了解现代视频设备,尤其是那些涉及到复杂信号处理和色彩还原技术的最新进展。这本书并没有让我失望,它以一种非常宏大且深入的视角,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作者在开篇就对视频信号的生成、传输和显示过程进行了详尽的历史回顾和理论梳理,这为后续的深入探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尤其欣赏作者处理技术概念时的严谨性,他不会轻易跳过任何一个关键的数学推导或者物理原理,而是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即便是涉及傅里叶变换或矩阵运算的部分,也能让人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书中对不同扫描制式(比如逐行与隔行)的优劣势对比分析得尤为透彻,这在很多入门读物中是往往被草草带过的。通过这本书,我仿佛坐上了时光机,从黑白信号的诞生,一直见证到如今高清数字时代的色彩动态范围的突破。它不仅仅是一本“如何维修”的指南,更是一部关于“为什么是现在这样的视频”的百科全书,知识的密度和广度都达到了令人惊叹的程度,让我对这个领域的热情又提升了一个档次。
评分从语言风格上来说,这本书的作者显然是一位经验极其丰富、并且乐于分享知识的专家。他的叙述方式既有老一辈工程师的沉稳和逻辑性,又融入了新时代技术人员的开放和创新精神。书中并没有使用过多晦涩难懂的行话,即便是第一次接触相关领域的读者,也能被其流畅的叙述所吸引。比如,在解释关键元器件的工作原理时,作者常常会采用形象的比喻,将复杂的电学概念拟人化,使得抽象的电流和电压仿佛有了生命和目标。这种亲和力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心理门槛。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讲解技术难点的同时,也穿插了一些行业内的趣闻轶事和技术发展的小花絮,让阅读过程充满乐趣,避免了技术手册常见的枯燥乏味。这种行云流水的文笔,使得原本厚重的技术内容变得轻快起来,让人愿意一页一页地读下去,而不是机械地去查找某个知识点。这是一种将知识的深度与阅读的愉悦度完美结合的典范。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吸引人,封面采用了沉稳的深蓝色调,配合着烫金的书名和作者信息,给人一种专业而可靠的感觉。初拿到手时,我就对它的重量和纸张的质感留下了深刻印象,厚实的纸张和精良的印刷工艺,预示着内容的扎实与深度。内页的排版布局也相当考究,字体大小适中,行距舒适,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更值得称赞的是,书中插图和示意图的清晰度达到了极高的水准,每一个电路图的细节都描绘得淋漓尽致,这对于需要参照图纸进行实际操作的技术人员来说,简直是福音。我记得有一次,我正在研究一个复杂的信号处理模块,书中的流程图层次分明,逻辑清晰,一下子就帮我理清了思路。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艺术品,体现了出版社对技术书籍出版的匠心。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无疑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愉悦的阅读体验,也从侧面反映了编著者对所涉猎领域的敬畏之心。整体来看,这本书的“硬件”部分,就已经超越了许多同类书籍的平均水平,让人非常期待内页的知识盛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