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前后赤壁赋洛神赋/历代碑帖经典原帖彩色放大本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洛神赋/历代碑帖经典原帖彩色放大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艺美联 编
图书标签:
  • 赵孟頫
  • 赤壁赋
  • 洛神赋
  • 书法
  • 碑帖
  • 古代文学
  • 艺术
  • 文化
  • 名家字帖
  • 彩绘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木垛图书旗舰店
出版社: 中国书店
ISBN:9787514917567
商品编码:29669020793
开本:8
出版时间:2018-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赵孟頫前后赤壁赋洛神赋/历代碑帖经典原帖彩色放大本
  • 作者:编者:艺美联
  • 定价:30
  • 出版社:中国书店
  • ISBN号:9787514917567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8-01-01
  • 印刷时间:2018-01-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8开
  • 包装:平装
  • 页数:35

内容提要

赵孟頫(1254年10月20日-1322年7月30日), 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鸥波 ,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南宋 末至元初**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 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艺美联主编的《赵孟 頫前后赤壁赋洛神赋/历代碑帖经典原帖彩色放大本 》收录了赵孟頫的行书作品以供书法爱好者赏析。
    

目录

正文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洛神赋/历代碑帖经典原帖彩色放大本》是一部集书法艺术与文学经典于一体的瑰宝。本书精选元代书画大师赵孟頫的代表性行书作品——《前后赤壁赋》和《洛神赋》,以原帖彩色放大本的形式呈现,力求最大限度地还原原作的风貌与神韵。 作品背景与价值 《前后赤壁赋》: 此赋为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借赤壁之景,抒发人生感慨,寄托哲理思考,文笔雄健,意境深远,是中国古代散文的巅峰之作。《前后赤壁赋》是赵孟頫晚年所书,此时他的书法已臻化境,笔力遒劲,墨色淋漓,结字严谨而又富于变化,充分展现了他“学晋人而能自成一家”的艺术造诣。此本高清放大,使观者得以细致地体察赵孟頫运笔的起承转合,笔画的顿挫提按,字里行间的血脉贯通,感受其“古意”与“新妍”的完美结合。 《洛神赋》: 东晋文学家曹植的《洛神赋》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辞赋名篇,以其瑰丽的文采、凄美的爱情故事以及丰富的想象力而著称,成为后世文人传颂的经典。赵孟頫所书《洛神赋》是他艺术生涯中的重要代表作之一,此时他的书法已是炉火纯青,笔势流畅,骨力遒健,墨色浓淡适中,字形结构既有二王一脉的清秀飘逸,又不失自己的雄浑大气,将《洛神赋》中那种飘渺、哀婉、动人心魄的美感,通过笔墨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本书特色与内容解析 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其“原帖彩色放大本”的呈现方式。 原帖呈现: 本书忠实于原作,力求呈现赵孟頫书写的每一个细节,包括纸张的质感、墨色的深浅、笔触的痕迹,甚至是作者书写时的气息,都得以尽可能地保留。这对于书法研究者、学习者以及艺术爱好者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彩色印刷: 采用高品质彩色印刷,真实还原了原作的墨色和纸色,使得观众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赵孟頫笔墨的韵味,体会色彩在书法艺术中的辅助作用。 放大尺寸: “放大本”的设计,使原本需要细心凑近才能辨别的笔画和结构,得以清晰地展现在眼前。每一个字的起笔、行笔、收笔,每一个钩、挑、捺,都变得一目了然。这种放大使得观者能够深入研究赵孟頫的用笔技巧,如“蚕头燕尾”、“屋漏痕”、“折钗股”等,体会其笔法的精妙之处。 对于学习者的价值 临摹范本: 对于书法学习者而言,本书提供了最权威、最直接的临摹范本。通过对放大原帖的细致观察和模仿,学习者可以逐步掌握赵孟頫的笔法、结字、章法,甚至可以从中领略到其书写时的精神状态。 提升鉴赏力: 即使不以临摹为目的,本书也能极大地提升观者的书法鉴赏能力。通过对比不同字、不同篇章的风格变化,以及体会赵孟頫在驾驭不同文本时的处理方式,观者能逐渐培养出对书法艺术的敏锐感知和深刻理解。 感受文化魅力: 本书不仅是书法作品,更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和哲学思想的呈现。阅读苏轼的赤壁赋,感受其胸襟;品读曹植的洛神赋,体会其情感。在欣赏书法的同时,也能深刻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本书的意义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洛神赋/历代碑帖经典原帖彩色放大本》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字帖,它是一座连接古代书法艺术与现代读者的桥梁。它让人们有机会“零距离”地接触中国书法史上的璀璨明珠,感受大师的风采,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本书,读者可以走进赵孟頫的书法世界,领略其雄浑奔放又细腻婉约的笔墨艺术,体味《前后赤壁赋》的豪迈与《洛神赋》的凄美,在字里行间,感悟中国古典文学与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 本书适合书法研究者、书法爱好者、古籍收藏者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广大读者。它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收藏价值,更具备深厚的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意义。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赵孟頫前后赤壁赋洛神赋/历代碑帖经典原帖彩色放大本》光是书名就足以让人心生向往。赵孟頫的书法,那可是艺术史上的瑰宝,尤其是他的《前后赤壁赋》和《洛神赋》,堪称楷书和行书的典范。一直以来,我都很想能有机会亲身感受一下这些伟大作品的魅力,而非仅仅是通过一些模糊不清的线上图片或者普通尺寸的印刷品。想象一下,如果这本“彩色放大本”真的能做到“原帖”,意味着我们能看到字迹的细微之处,墨色的浓淡变化,纸张的肌理,乃至于可能存在的些许不完美,这些都是放大后才能捕捉到的精髓。艺术的价值,往往就蕴含在这些最细微的细节之中。如果这本书记载了这些,那么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让我得以与古人进行无声的交流,去体会他们笔尖流淌的情感和思想。对于任何一个热爱书法、醉心于传统文化的读者来说,这样的书简直就是一座宝藏,能够从中汲取无穷的灵感和艺术的滋养。我期待它能提供一种前所未有的观赏体验,让我能够近距离地欣赏和学习赵孟頫那融会贯通、超凡脱俗的艺术境界,真正领略中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

评分

我一直认为,艺术品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在于其“在场感”和“原真性”。当我看到《赵孟頫前后赤壁赋洛神赋/历代碑帖经典原帖彩色放大本》这个书名时,立刻被“原帖”和“彩色放大本”这两个词吸引住了。这意味着它极有可能不是简单地复印,而是尽可能地还原了原件的真实面貌。想象一下,能够看到赵孟頫那些经典作品,比如《前后赤壁赋》那行云流水般的笔势,《洛神赋》那飘逸灵动的韵味,不是通过模糊的黑白印制,而是以接近原作的色彩和放大的尺寸呈现,这将是多么令人震撼的体验!我期待这本书能够让我们窥见原帖的细微之处,比如墨色在纸上扩散的痕迹,笔锋的绞转,甚至是一些由于年代久远而产生的自然“瑕疵”,这些恰恰是构成作品生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这本书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本临摹的工具书,更是一本可以用来鉴赏、研究和体悟艺术的读物,它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赵孟頫的书法风格,以及他在创作过程中所融入的时代精神和个人情怀,从而在精神层面与这位伟大的书法家产生共鸣。

评分

我对于那些能够提供沉浸式艺术体验的书籍总是充满期待。这本《赵孟頫前后赤壁赋洛神赋/历代碑帖经典原帖彩色放大本》,光是听到书名,就勾起了我对传统艺术的无限遐想。赵孟頫的书法,尤其是他为我们留下的《前后赤壁赋》和《洛神赋》这两篇传世名作,一直是我心中难以逾越的高峰。我一直渴望能够有机会,以一种最接近原作的方式去“读”懂它们。当提到“原帖彩色放大本”,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那种感觉:仿佛可以触摸到纸张的纹理,感受墨色在纸上层层晕染的微妙变化,清晰地看到每一个笔画的力度、速度和方向。这种“放大”不仅仅是尺寸上的增加,更是对艺术细节的极致挖掘。如果这本书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对于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来说,它将是一扇通往赵孟頫艺术世界的大门,让我能够更加细致地欣赏他的笔法功底,体会他融汇古今的书学思想,甚至能够从中揣摩出他创作时的心境。这是一种超越单纯学习临摹的体验,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艺术对话和精神传承。

评分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艺术史文献的读者,我深知“原帖”复制的重要性。在书法艺术领域,对原作的忠实呈现是传播和学习的关键。这本《赵孟頫前后赤壁赋洛神赋/历代碑帖经典原帖彩色放大本》的名字本身就传递出一种极高的追求——“原帖”意味着对原作的尊重和还原,“彩色放大本”则表明了对细节的关注和展示。赵孟頫的书法,尤其是他的《前后赤壁赋》和《洛神赋》,是历代书法爱好者和研究者学习的宝贵范本。然而,很多市面上流传的碑帖,往往因为技术限制,色彩失真,尺寸不符,导致许多细微的笔法变化和墨色韵味难以被清晰地捕捉。如果这本书能够克服这些困难,用先进的印刷技术,将原作的色彩、笔触、肌理都尽可能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并且放大到足以让我们看清每一个笔画的细微之处,那么它将极大地提升我们学习和研究的效率和深度。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阅读,更像是一次近距离的“对话”,能够让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到赵孟頫书法艺术的魅力,体会其用笔的精妙和结构的美感,从而在艺术道路上获得更深刻的启迪。

评分

作为一名初涉书法领域的爱好者,我总是在寻找能够引领我入门的优秀教材。市面上关于名家碑帖的书籍琳琅满目,但真正能够让我感受到“原帖”质感,并且对初学者友好的,却不是那么容易找到。这本《赵孟頫前后赤壁赋洛神赋/历代碑帖经典原帖彩色放大本》,听起来就有一种“大器晚成”的感觉,仿佛是为我们这些渴望深入学习的读者量身定做的。我特别看重“彩色放大本”这个说法,这意味着它在还原原帖的色彩细节和放大字迹尺寸上应该下了不少功夫。要知道,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碑帖印刷品,要么色彩失真,要么字迹过于微小,难以辨认笔画的起承转合,更别说体会墨色的晕染和笔法的精妙了。如果这本书能做到色彩逼真,尺寸够大,那么学习者就能更清晰地看到赵孟頫运笔的轨迹,体悟他的结构布局,甚至能够模仿他的用笔,一步一步地提升自己的书法技艺。这种“原帖”般的呈现,对于打下坚实的临帖基础至关重要,它能够帮助我们避免走弯路,直接接触到最纯粹的艺术源头,从而在书法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