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絨山羊研究
定價:80.00元
作者:馬寜
齣版社:中國農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7-01
ISBN:978710915716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99kg
編輯推薦
中國絨山羊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遺傳資源,在畜禽遺傳資源中具有特殊地位。《中國絨山羊研究》對中國絨山羊不同品種種質特性、主要品種類型羊絨品質及其遺傳多樣性、皮膚組織型遺傳規律等的係統深入的比較研究,對於揭示中國絨山羊種性遺傳規律,無疑是一個巨大貢獻,填補瞭世界關於優質高産絨山羊遺傳特性研究方麵的空白。本書作者馬寜教授是新中國培養起來的傑齣畜牧學傢。
內容提要
中國絨山羊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遺傳資源,在畜禽遺傳資源中具有特殊地位。《中國絨山羊研究》對中國絨山羊不同品種種質特性、主要品種類型羊絨品質及其遺傳多樣性、皮膚組織型遺傳規律等的係統深入的比較研究,對於揭示中國絨山羊種性遺傳規律,無疑是一個巨大貢獻,填補瞭世界關於優質高産絨山羊遺傳特性研究方麵的空白。本書作者馬寜教授是新中國培養起來的傑齣畜牧學傢。
目錄
作者介紹
馬寜,女,1932年8月生。1948年12月在瀋陽東北大區農業部乾訓班參加革命工作,1949年入瀋陽農學院畜牧係學習。1953年7月於東北農學院畜牧係本科畢業,留校讀研究生。1954年末轉入北京農業大學,嚮前蘇聯育種專傢學習。1956年北京農業大學研究生班畢業,留校任教。1957年奉調長春畜牧獸醫大學工作,後為吉林農業大學動物遺傳育種專業教授,享受國傢特殊津貼,2004年退休。一生從事草原牧業與綿羊、山羊育種研究,參加培育瞭三個細毛羊新品種。20世紀80年代後,科研方嚮重點轉入國傢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工作及絨山羊保種選育研究,先後承擔國傢自然科學基金兩項,主持絨山羊保種研究兩項。80年代後曾擔任兩屆農業部畜牧專傢顧問組成員,1996年後擔任國傢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委員及羊品種審定委員會主任,中國畜牧獸醫學會養羊學分會、二屆副理事長,第三屆名譽理事長,中國畜牧業協會養羊業分會顧問,中國標準化協會縴維檢驗分會副會長等職。
文摘
序言
讀完這本書,我仿佛經曆瞭一場關於絨山羊的奇妙旅程。它以一種非常細膩和宏觀的視角,勾勒齣瞭絨山羊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畫捲。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不僅僅將絨山羊視為一種單純的經濟動物,而是將其置於一個更廣闊的生態和文化背景下進行審視。書中那些關於不同地域絨山羊品種的詳細介紹,讓我驚嘆於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也讓我看到瞭中國遼闊疆域內生物多樣性的豐富。從內濛古的廣袤草原到青藏高原的巍峨群山,再到黃土高原的溝壑縱橫,不同環境下絨山羊展現齣的獨特魅力,都被作者一一呈現。更讓我感動的是,書中對於絨山羊養殖曆史的梳理,那些代代相傳的經驗和智慧,不僅是科學的結晶,更是中華民族與自然和諧共處精神的體現。那些關於傳統養殖方式的描述,讓我仿佛能聽到牧民低沉的歌謠,看到他們在星空下守護羊群的身影。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動物的科普讀物,更是一部關於人與自然、關於曆史與文化的厚重史詩。
評分我之所以被這本書吸引,是因為它成功地將科學研究的嚴謹性與人文情感的溫度巧妙地結閤在瞭一起。讀這本書,我仿佛置身於中國廣袤的草原和高原,與那些溫順而堅韌的絨山羊共同呼吸。書中關於絨山羊生活習性的描繪,細緻入微,充滿瞭生活氣息。無論是它們在嚴寒中互相依偎取暖,還是它們在春日裏在綠草地上歡快奔跑,都讓人感受到一種蓬勃的生命力。更讓我感動的是,書中對那些為絨山羊事業默默奉獻的科研人員和養殖戶的描寫。他們那種對事業的熱愛,對知識的追求,對傢鄉的熱土的眷戀,都深深地打動瞭我。書中穿插的許多故事和案例,都充滿瞭人情味,讓我看到瞭科學研究背後的辛勤付齣和感人故事。這本書讓我不僅僅瞭解瞭絨山羊,更瞭解瞭那些與絨山羊緊密相連的人們。它讓我看到瞭一個産業的成長,也看到瞭中國人民的勤勞與智慧。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瞭前所未有的震撼,它不僅僅是對“中國絨山羊”這個特定物種的深入研究,更像是一次對生態文明和可持續發展的深刻思考。作者以一種非常嚴謹的學術態度,探討瞭絨山羊在整個生態係統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們如何與環境相互影響、相互依存。我被書中關於絨山羊對草地生態係統影響的分析所吸引,那些關於草場退化、物種多樣性變化以及絨山羊在其中的復雜關係的論述,讓我對生態保護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書中還詳細介紹瞭絨山羊在改良品種、提高産毛量和質量方麵的科研成果,這些都為我國畜牧業的發展提供瞭寶貴的科學依據。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並沒有迴避絨山羊産業發展過程中可能麵臨的挑戰和問題,而是以一種客觀的態度進行瞭分析,並提齣瞭許多富有建設性的解決方案。這種勇於直麵問題的學術精神,讓我對這本書的專業性和權威性深感敬佩。這本書不僅讓我增長瞭知識,更啓發瞭我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思考。
評分這是一本厚重而精美的書,我拿到它的時候,就被它那沉甸甸的分量和封麵細膩的質感所吸引。封麵上那隻溫順而又充滿野性生命力的絨山羊,仿佛就在眼前,讓我立刻對書中的內容産生瞭濃厚的興趣。打開扉頁,精美的插圖映入眼簾,它們不僅僅是裝飾,更是為文字內容增添瞭無盡的想象空間。翻閱內頁,我被一種嚴謹而又充滿人文關懷的學術氛圍所包圍。從絨山羊的起源、演化,到它們在不同地理環境下的適應性,再到它們與人類社會發展的深度交織,每一個章節都像是一次深入人心的探索。我尤其被書中關於絨山羊毛縴維特性的描述所打動,那些精細的數據和科學的解釋,讓我對這種天然縴維有瞭全新的認識。那種柔軟、保暖、透氣的特質,不僅僅是體現在服裝上,更蘊含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書中的圖錶和案例分析也十分詳實,它們並非枯燥的學術堆砌,而是生動地展現瞭絨山羊在實際生産中的價值和意義。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産業背後的艱辛與智慧,也讓我對中國這片土地上孕育齣的獨特物種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
評分這是一本真正意義上的“乾貨”,它以一種極其紮實的研究精神,為我們揭示瞭中國絨山羊的無限可能。我之所以如此評價,是因為書中呈現的內容,無論是在理論深度還是在實踐應用上,都達到瞭令人驚嘆的高度。作者在絨山羊的遺傳育種、疾病防治、精細化管理等方麵的研究成果,不僅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更有著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我尤其對書中關於絨山羊毛縴維深加工和高附加值産品開發的探討感到興奮,這為我國毛紡織産業的轉型升級提供瞭新的思路和方嚮。書中提齣的許多創新性技術和理念,都讓我看到瞭中國畜牧業發展的巨大潛力。這本書並非空中樓閣,而是建立在大量實地調研和科學實驗的基礎之上,數據詳實,論證嚴密,充滿瞭科學的嚴謹性。它讓我看到瞭中國絨山羊産業在科技創新驅動下的光明未來,也讓我對中國在絨山羊研究領域的國際地位有瞭更清晰的認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