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反向运作/以房养老研究系列丛书
:33.00元
售价:22.4元,便宜10.6元,折扣67
作者:柴效武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01
ISBN:978730806046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5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以房养老研究系列丛书。本丛书提出以房养老的思想,为我国老人增添了“房子养老”这一新的养老模式,并对此组织了全面系统而深入的探讨,力求使得亿万老年人能生活得更为安逸与幸福。我认为这个研究很有经济意义与社会意义。
目录
反向业务开办机构的抉择
反向运做的总体模式设想
银行推展反向的运作机制
寿险公司推展反向业务的探讨
寿险公司推展反向业务的风险与对策
反向运营市场研究
反向市场运作的策略
反向运营模式的福利型与市场型探讨
反向推出关联方及博弈的分析
特设机构在反向中的运作机制
反向制度推进中的政策支持与监管
美国反向业务开办的政策借鉴
老年人参与反向业务的资格限定
购房与反向抵押养老时点选择
美国反向市场规模的相关研究
反向产品的市场细分研究
我国推行反向的法律客体研究
反向运作的服务与监管
美国反向的制度法规与权益保护
反向业务开办的咨询和消费者教育
反向运作中的违约与防范
反向对借款人的陷阱与诉讼
售房养老实施与住房产权转移期间的确定
反向支付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及现金流分析
反向运作的成本与费用
房产养老寿险合同的签约及内容界定
反向合同终止界定及相关事项的探讨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介绍
柴效武,1953年9月出生于陕西延安,复旦大学经济学硕士,现为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出版《现代家庭经济生活知识大全》、《家务劳动研究》、《高校学费制度研究》、《高校学费制度研究》、《个人金融理财理论与实务》等专著8部,一般读物教材10余部,发表各式论文100余篇。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以房养老、基地养老和个人金融理财三方面内容。提出了“60岁前人养房,60岁后房养人”,“建设养老基地,打造养老天堂”等观点,取得较大社会影响。主持完成国家和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课题、地方合作项目共10多项等。
孟晓苏,1949年12月出生于江苏扬州,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博士,原中房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总裁,现任幸福人寿保险公司董事长。兼任北京大学等多所大学教授。出版《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等著作10多部,发表论文200。多篇,国内外报刊、电视台访谈700余次。主持完成《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设计》、《住房建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政策研究》等国家重点软科学课题。获得奖项和称号包括:“中国地产风云人物”、“房地产十大英才”、“房地产创新人物”、“中国房地产领军人物”、“中华名人”、“终身成就奖”等。在我国力推住房按揭贷款和反向,提出大学城和分时度假的构想,均取得极大的社会反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书名确实引人注目,"反向运作/以房养老研究系列丛书"。光是这个名字,就勾起了我对传统养老模式的思考。我一直觉得,当我们谈论养老时,似乎总是在围绕着“储蓄”、“投资”这些词汇,但“以房养老”这个概念,总让我觉得有一种“以物换物”的直觉,似乎能更直接地解决住房和养老金的双重压力。尤其是“反向运作”这个词,更是让人浮想联翩。难道是以房产作为一种主动的、能产生现金流的工具,而不是仅仅作为一种被动的资产等待升值?或者是说,是将我们固有的思维模式进行颠覆,从“养儿防老”转向“以房为老”?我好奇书中会如何详细地剖析这一概念的由来、发展、以及它背后隐藏的经济学和社会学原理。从书名的“研究系列丛书”来看,这应该不是一本浅尝辄止的普及读物,而是一部严谨、深入的学术探讨,这让我对它的内容充满了期待,希望能从中获得一些关于未来养老模式的启发和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反向运作/以房养老研究系列丛书”这个书名,让我立刻联想到了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养老压力与房产价值的博弈。尤其是在中国,房产往往是家庭最重要的资产,但其流动性较低,如何将这一部分资产有效盘活,成为许多家庭关注的焦点。这本书名中的“反向运作”,让我觉得它可能不是仅仅停留在“卖掉房子养老”这种比较表层级的概念,而是会深入探讨一些更具创新性、更具操作性的“反向”机制,比如如何通过房产获得持续的收益,而不是一次性变现,或者如何通过房产来规避潜在的风险。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前沿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比如关于“以房养老”的法律法规、金融产品设计、以及不同地区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这本书是否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更清晰、更具操作性的“以房养老”蓝图?
评分读到这本书的名字,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当下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未富先老”和“高房价”的双重困境。许多家庭将大部分积蓄都压在了房产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子女也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传统的养老模式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而“以房养老”,这个概念听起来就像是一剂“对症下药”的良方,能够将沉睡的房产资源盘活,为老年人提供持续的现金流,让他们在晚年能够有尊严地生活。我尤其对“反向运作”这几个字感到好奇,它究竟是如何打破传统思维,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并且同时解决养老金不足的问题?这本书是否会深入探讨各种“以房养老”的具体模式,比如以房抵债、以房收益、甚至是以房产进行反向抵押贷款的细节?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详实的案例分析和数据支撑,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新兴的养老方式,并评估其可行性和潜在风险,毕竟,任何一种创新的金融产品或模式,在推广开来之前,都需要有充分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检验。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反向运作/以房养老研究系列丛书”相当有吸引力,特别是“反向运作”这个词,它暗示了一种突破常规、颠覆传统的思路。在讨论“以房养老”时,人们往往会想到的是将房产变现,然后用于日常生活,但这似乎是比较直接和单一的逻辑。而“反向运作”则可能意味着更复杂的金融设计、更巧妙的资产配置,甚至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我个人对这种“反向”的、非线性的解决问题的方式非常感兴趣。这本书是否会深入探讨“以房养老”的金融工具和法律框架,例如相关的信托、保险、或者甚至是新兴的区块链技术如何介入?我也很好奇,它是否会分析不同类型的房产(如自住房、投资房)在“以房养老”中的不同作用和价值,以及如何评估房产的真实价值,避免被低估或高估。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反向运作/以房养老研究系列丛书",立刻吸引了我。作为一个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人财富管理都比较关注的人,我对“以房养老”这个概念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在当前社会老龄化日益加剧,而年轻人经济压力又很大的背景下,如何为老年人提供更有保障的晚年生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本书的名字中的“反向运作”,让我联想到了颠覆性的创新,也许它会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解读“以房养老”,而不是简单地重复大家已经熟知的那些操作。我很好奇,书中是否会探讨“以房养老”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践经验,以及它在中国的具体可行性和潜在的法律、金融障碍?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前瞻性的思考,帮助我们理解如何在现有经济体系下,创新性地利用房产资源,来解决养老难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