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世界奇遇记(20世纪科普经典特藏) 9787030166494

物理世界奇遇记(20世纪科普经典特藏) 9787030166494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伽莫夫(Gamow G.) 等 著
图书标签:
  • 科普
  • 物理
  • 科学
  • 经典
  • 20世纪
  • 通俗读物
  • 趣味科学
  • 知识
  • 文化
  • 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学精华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166494
商品编码:29687060392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6-0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物理世界奇遇记(20世纪科普经典特藏)

:29.00元

售价:19.7元,便宜9.3元,折扣67

作者: 伽莫夫(Gamow G.) 等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2-01

ISBN:9787030166494

字数:

页码:26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20世纪科普经典特藏,世界经典科普名著英文原版,国内科学文化名家点评导读。介绍20世纪物理学奇妙思想的好书比比皆是,但伽莫夫之外再也无人能让一般大众这么深入地去看离他们那么远的物理世界。这是感受20世纪重要的科学思想的很好地方。

内容提要


《物理世界奇遇记》(20世纪科普经典特藏)序言为中文,目录为中英文,主体内容为英文,旁边有刘兵点评内容。20世纪在科学发展史上是一个辉煌的世纪,以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创新性成果为标志的科学成就,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类的认知水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20世纪也是科学史上的一个英雄世纪,一大批别具一格的科学大师风云际会,相继登场,使科学的舞台展现出的绚丽风采。20世纪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二战催生的原子弹,使社会公众了解了科学的巨大威力,也促使人类认真地审视科学,了解到科学必须要与人类的良知,与人文精神结合在一起,只有合理地利用,才能造福于人类,才能有利于和平,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入20世纪80年代,人类更进一步认识到必须携起手来保护生态,控制环境污染,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是20世纪阶级社会发展观进步的一个重大的事件。
  回顾20世纪科学走过的道路,从突飞猛进的科学创造,到科学与人文伦理的深度撞击,形成与人文精神交融并进的局面,终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不同寻常的篇章。
  20世纪诞生的科学和思想大师所取得的非凡的科学成就、创造的充足科学和思想养分,孕育了一批的科普作品,为公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人们可以跟着爱因斯坦、薛定谔、伽莫夫、沃森、温伯格、霍金等等科学大师的生花妙笔去领略科学创造的历程、登攀一个个科学高峰的征程和科学高峰的神奇景观;可以跟着卡逊在寂静的春天里思考知更鸟的命运;可以跟着萨根去观察宇宙和生命……。今天这些科学大师和思想大师大部分都已离开了我们,但那些科普作品是他们留给后代的不朽的精神财富。
  20世纪已经过去,21世纪已经肯定是一个全球化、知识化的世纪,也是科技国际化、网络化的一个时代。可持续发展依然是人类少数的发展道路,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精神将交叉融合,世界的文化环境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东西方文化将会在激荡过程中进一步融合升华,创造出具有国际化,又有民族特色的新文化。在未来15年,中国要基本完成向一个创新型国家过渡。建立创新体系、创新机制配套的基础是要大幅度提高国民的文化教育水平和科学素质,把我国庞大的人口负担真正转化为无可比拟的创新人力资源。
  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传播普及科技知识、科学精神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组织倡导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努力。中国科学院也承担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们有义务整合全院资源努力把科普工作做大、做好,为国家和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科学出版社是科普图书出版的一支战略方面军,应该大有作为。《凹世纪科普经典特藏》把原汁原味的经典科普大餐奉献给新时代读者,辅之以中文点评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希望这些经典著作能给读者以启发,开拓读者的科学视野,更希望这些经典著作能起到示范的作用,推进我们自己的原创科普和科学文化作品的创作和出版。

目录



点评者序
Reviser’S Foreword
Gamow’s Preface to Mr Tompkins iPaperback

1 City Speed Limit
城市速度极限
2 The Professor’s Lecture oRelativity which
Caused Mr Tompkins’Dreanl
教授那篇使汤普金斯先生进入梦境的相对论
演讲
3 Mr Tompkins Takesa Holiday
汤普金斯先生请了个疗养假
4 The Notes of the Professor’s Lecture oCurved Space
教授那篇关于弯曲空间的演讲稿
5 Mr Tompkins Visits a Closed Universe
汤普金斯先生访问一个封闭宇宙
6 Cosmic Opera
宇宙之歌
7 BlackHoles,Heat Death,and Blow Torch
黑洞、热寂和喷灯
8 Quantum Snooker
量子台球
9 The Quantum Safari
量子丛林
10 Maxwell’s Demon
麦克斯韦妖
11 The Merry Tribe of Electrons
快乐的电子部落
11.1 The Remainder of the Previous Lecture through
which Mr Tompkins Dozed
上一次演讲中汤普金斯先生因为睡着而没有听到的那部分
12 Inside the Nucleus
原子核内部
13 The Woodcarver
老木雕匠
14 HolesinNothing
虚空中的空穴
15 Visiting the‘Atom Smasher’
参观“原子粉碎机”
16 The Professor’s Last Lecture
教授的后一篇演讲
17 Epilogue
尾声

作者介绍


乔治·伽莫夫,1904年生于俄国的敖德萨市,系天才的俄裔美籍科学家。在原子核物理学和宇宙学方面成就斐然,“大爆炸”宇宙理论的创始人之一,在生物学上首先提出“遗传密码”理论。他还是一位杰出的科普作家,许多科普作品风靡全球。《从一到无穷大》、《物理世界奇遇记》是他的科普作品。
  罗素·斯坦纳德,1931年生于英国,1956年在伦敦大学学院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971年起任英国开放大学物理学教授。他一贯热心科普工作,曾获得英、美两国的多项科普图书奖。

文摘


序言



点评者序
Reviser’S Foreword
Gamow’s Preface to Mr Tompkins iPaperback

1 City Speed Limit
城市速度极限
2 The Professor’s Lecture oRelativity which
Caused Mr Tompkins’Dreanl
教授那篇使汤普金斯先生进入梦境的相对论
演讲
3 Mr Tompkins Takesa Holiday
汤普金斯先生请了个疗养假
4 The Notes of the Professor’s Lecture oCurved Space
教授那篇关于弯曲空间的演讲稿
5 Mr Tompkins Visits a Closed Universe
汤普金斯先生访问一个封闭宇宙
6 Cosmic Opera
宇宙之歌
7 BlackHoles,Heat Death,and Blow Torch
黑洞、热寂和喷灯
8 Quantum Snooker
量子台球
9 The Quantum Safari
量子丛林
10 Maxwell’s Demon
麦克斯韦妖
11 The Merry Tribe of Electrons
快乐的电子部落
11.1 The Remainder of the Previous Lecture through
which Mr Tompkins Dozed
上一次演讲中汤普金斯先生因为睡着而没有听到的那部分
12 Inside the Nucleus
原子核内部
13 The Woodcarver
老木雕匠
14 HolesinNothing
虚空中的空穴
15 Visiting the‘Atom Smasher’
参观“原子粉碎机”
16 The Professor’s Last Lecture
教授的后一篇演讲
17 Epilogue
尾声


《物理世界的奇遇:探索无形之巨力与微观之奥秘》 在这本引人入胜的科普读物中,我们将一同踏上一场穿越时空、洞悉宇宙的奇妙旅程。本书并非仅仅罗列枯燥的公式和定律,而是以生动的故事、形象的比喻和深入浅出的讲解,带领读者领略物理学那令人惊叹的魅力。我们将剥开日常生活的表象,探寻隐藏在其下的基本法则,感受无形力量的磅礴,窥视微观世界的精妙。 第一章:运动的艺术——从苹果坠落到行星运转 我们的旅程始于最直观的现象:运动。当牛顿被传说中的苹果砸中脑袋,他的思绪便由此出发,最终触及了支配宇宙万物的引力。本书将详细阐述牛顿运动三大定律,并通过一系列贴近生活的例子,如踢足球、乘坐交通工具时身体的感受,来解释惯性、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我们会看到,从婴儿的蹒跚学步到宏伟的星系旋转,都遵循着同样的物理规律。我们将一同追溯抛物线的轨迹,理解行星为何能够在既定的轨道上运行,又会探讨万有引力如何在宏观尺度上塑造宇宙的形态,从月球潮汐到星辰大海的聚合。 第二章:能量的舞蹈——光的颜色与热的传递 在物理学的殿堂里,能量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章将从我们最熟悉的“光”开始,揭开光的神秘面纱。我们看到的五彩斑斓的世界,皆因光的不同波长;而日升日落,阴晴圆缺,也与光在传播中的折射、反射息息相关。我们将深入探讨光的粒子说和波动说之争,了解光电效应如何催生了量子世界的开端,以及激光技术的奇妙应用。 接着,我们将把目光投向“热”。冷热交替,是物质最基本的属性之一。本书将解释热力学定律,从微观的分子运动到宏观的能量守恒,阐释热量是如何传递的——无论是通过传导、对流还是辐射。我们会了解为什么金属比木头更容易导热,为什么空气的流动可以带来凉爽,又如何通过红外线来感知远方的物体。这不仅是关于温度计上的数字,更是关于能量在宇宙中不断转化和流动的宏大叙事。 第三章:物质的本质——原子、分子与化学的魔力 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由无数微小的粒子构成。本章将带领读者走进原子和分子的世界。我们会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如何一步步被完善,质子、中子、电子的组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接着,我们将探讨元素周期表背后的逻辑,理解不同原子如何结合形成千变万化的分子,进而构筑起我们所认识的一切物质。 化学反应的奇妙之处也将在本章展开。我们会学习到,不同物质是如何通过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发生不可逆转的改变,并释放出能量。从燃烧的火焰,到生物体的代谢,再到工业生产中的催化过程,都充满了化学的智慧。本书将用生动有趣的例子,解释化学反应的驱动力,以及催化剂在加速反应中的神奇作用,帮助读者理解物质世界多姿多彩的演变过程。 第四章:电的召唤——从闪电到电子设备 电,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能量形式。本章将追溯电学的起源,从最早对静电的观察,到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再到麦克斯韦统一电磁理论的辉煌成就。我们会了解电荷的性质,库仑定律如何描述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电流是如何在导线中流动。 本书将进一步解析直流电和交流电的区别,欧姆定律如何描述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关系。我们将看到,电能是如何通过发电机转化为机械能,又如何通过变压器进行传输,最终点亮我们的灯泡,驱动我们的电器。同时,我们也会探讨电磁波的奥秘,从收音机信号到手机通信,再到我们日常使用的WiFi,都离不开电磁波的传播。 第五章:磁的魅影——指南针的指引与核磁共振的秘密 磁,常常与电形影不离,共同构成了神秘的电磁学。本章将从最古老的指南针谈起,解释磁场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地磁场为何能够指示方向。我们会了解磁的极性,异性相吸,同性相斥的规律,并探讨永磁体和电磁体的区别。 本书将深入到电磁感应的奇妙世界,理解变化的磁场如何产生电流,这正是发电机工作的原理。我们将了解磁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如电动机、磁悬浮列车,以及在医疗领域,核磁共振成像(MRI)如何利用磁场的特性,为我们提供无创的诊断手段。 第六章:相对论的远航——时空弯曲与宇宙的奇观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彻底颠覆了我们对时间、空间和引力的传统认知。本章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狭义相对论的核心思想——光速不变原理和相对性原理。我们将了解到,时间和空间不再是绝对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更令人惊叹的是,本书将带领读者走进广义相对论的殿堂,理解引力并非一种“力”,而是由物质和能量引起的时空弯曲。我们将通过生动的类比,如在橡胶膜上放置重物会使其凹陷,来形象地解释大质量天体如何扭曲周围的时空,影响光线的传播,甚至导致黑洞的形成。本书还将触及相对论在理解宇宙膨胀、星系形成以及导航系统(如GPS)中的重要作用。 第七章:量子世界的微光——粒子的奇异与概率的舞蹈 物理学的另一场革命,来自于对微观世界的探索——量子力学。本章将带领读者进入一个与我们宏观世界截然不同的领域。我们将了解到,在微观尺度上,粒子不再是简单的点状物体,而是具有波粒二象性。电子可以像波一样衍射,光也可以像粒子一样撞击。 本书将阐释不确定性原理,解释为何我们无法同时精确测量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我们将接触到量子叠加态的概念,一个粒子可以同时处于多种状态,直到被观测才坍缩到某一确定状态。量子纠缠更是如同“鬼魅般的超距作用”,两个纠缠的粒子,无论相距多远,一个粒子的状态变化会瞬间影响另一个。尽管这些概念听起来匪夷所思,但它们却是解释原子结构、化学键形成乃至现代电子器件工作原理的基石。 第八章:宇宙的浩瀚与我们的位置——从大爆炸到生命的起源 在掌握了物理学的基本法则后,我们将目光投向我们所处的宏大宇宙。本章将从宇宙大爆炸理论出发,描绘宇宙从一个极小的奇点膨胀至今的壮丽图景。我们将了解宇宙的年龄、尺度,以及构成宇宙的物质——普通物质、暗物质和暗能量。 本书还将探讨恒星的生死轮回,黑洞的神秘属性,以及星系是如何形成的。我们还会思考,在如此浩瀚的宇宙中,我们地球生命的出现是否是偶然。虽然物理学本身不直接解答生命的起源,但它为我们理解生命赖以生存的物理环境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结语:未尽的探索与永恒的好奇 本书的旅程终将抵达一个节点,但物理学的探索之路永无止境。从基本粒子的奥秘,到宇宙的终极命运,物理学家们仍在不断挑战已知,拓展认知的边界。希望通过这场“奇遇”,读者能够点燃心中对科学的好奇,理解物理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我们认识世界、理解自身在宇宙中位置的有力工具。愿读者带着这份好奇,继续在这精彩纷呈的物理世界中,探索属于自己的无限可能。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就像一扇门,把我带入了那个我从未想象过的奇妙世界。封面上的那句“20世纪科普经典特藏”就足以勾起我无限的好奇。我一直对那些深邃而又迷人的物理现象充满向往,但又常常因为那些艰深的公式和理论而望而却步。然而,当我翻开这本书时,我惊喜地发现,它并没有让我感到一丝的畏惧,反而是一种豁然开朗的畅快。作者用一种极其生动、形象的语言,将那些抽象的概念变得触手可及。我仿佛看到了原子在微观世界里活蹦乱跳,感受到了宇宙大爆炸时那股震撼人心的力量,甚至还体会到了相对论所带来的时间与空间扭曲的奇妙。更让我着迷的是,作者在讲述科学知识的同时,还将那些伟大的科学家的故事融入其中,让我看到了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执着与热情。那些曾经被视为高高在上的科学巨匠,在我的眼中瞬间变得有血有肉,他们的思考过程、他们的灵感火花,都深深地打动了我。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继续往下读,去探索更多隐藏在这本书中的奥秘。

评分

我一直坚信,科学的魅力在于它的探索精神和对未知的好奇。《物理世界奇遇记》这本书,正是这种精神的绝佳体现。它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为我揭示了物理学世界的种种奇迹。我曾经对宇宙的浩瀚感到迷茫,但在这本书的引领下,我开始对宇宙的运行规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者的叙述逻辑清晰,层层递进,让我能够循序渐进地理解那些复杂的概念。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那些伟大科学发现的解读,他不仅仅是罗列事实,更是深入剖析了科学家的思考过程和探索路径。比如,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作者的解释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其中的精妙之处。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在和一群最聪明、最有好奇心的人进行对话,我从中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受到了启发,对物理学产生了由衷的喜爱。

评分

我一直认为,真正的科普读物,不仅仅在于传达知识,更在于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求知欲。而《物理世界奇遇记》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就像一位睿智的向导,带领我探索物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被那些关于宇宙起源、时空结构的讨论所深深吸引,仿佛自己也参与到了人类对宇宙的伟大探索之中。作者的语言非常有感染力,他能够将那些宏大的概念,用一种非常具象化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我曾经对量子纠缠感到困惑,但在阅读了这本书之后,我仿佛能够“看见”两个粒子之间那种奇特的关联。而那些关于暗物质、暗能量的最新研究成果,也被作者用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展现出来,让我对宇宙的未知充满了敬畏。这本书让我认识到,科学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充满了令人惊叹的智慧和创造力。

评分

我是一个对科学充满好奇但又缺乏专业知识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希望能够有一本书,能够以一种轻松有趣的方式,为我打开物理学的大门。而《物理世界奇遇记》正是这样一本我梦寐以求的书。它没有那些令人头晕的公式,也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术语,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流畅而引人入胜的叙述。我仿佛跟着作者一起,穿梭于原子核的内部,感受着电子的跳跃;又仿佛漫步在宇宙的边缘,眺望着遥远的星系。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解释一些非常抽象的概念时,会用非常贴近生活的例子,比如用一个球的滚动来比喻力的作用,用一个钟摆的摆动来解释时间的流逝。这种方式让我立刻就能产生共鸣,并且更容易理解那些深奥的物理原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一场奇妙的探险,每一次翻页都充满了惊喜和发现。我不再感到物理学是冰冷的科学,而是充满了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

评分

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让我重新审视我们所处世界的书,一本能够激发我内心深处对知识的渴望的书。而这本《物理世界奇遇记》恰恰做到了这一点。我通常不是一个特别喜欢阅读科普读物的人,总觉得它们要么过于枯燥,要么过于浅显。但这本书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以一种近乎于诗意的语言,描绘了物理学世界的壮丽图景。我被那些关于量子力学、黑洞、弦理论的描述所深深吸引,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充满未知的宇宙之中。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巧妙,他善于运用类比和故事,将那些复杂的物理定律转化为读者容易理解的画面。我曾经对黑洞的吞噬能力感到无比恐惧,但在这本书里,我却看到了它在宇宙演化中扮演的奇特角色。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因为作者的生动解读,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理论,而是一种全新的观察世界的方式。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迪,让我开始用更宏大、更深刻的视角去理解这个世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