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方大曾 消失与重现-一个纪录片导演的寻找旅程
定价:68.00元
作者:冯雪松著
出版社:锦绣文章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1-01
ISBN:9787545215748
字数:
页码:
版次: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在中国20世纪战争摄影史中,有两个极其重要的人物与上海有关。一个是沙飞,他不仅是鲁迅的崇拜者,也是为鲁迅拍摄遗像的人。沙飞后来成为一名战地记者和新闻出版人。再一个就是方大曾。他是抗战初期活跃的战地记者,“七七事变”后由北京离家奔赴抗日前线,由范长江介绍作为上海《大公报》前线记者进行采访,1937年就在他的《平汉铁路的变化》报道发表后失去消息。
2000年中央电视台专题部把方大曾的事迹列入选题,拍了一个纪录片叫《寻找方大曾》,该片入选并荣获了第十五届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纪录片导演就是本书的作者冯雪松,他当年拍摄纪录片时,带领摄制组沿着方大曾走过的路,克服了很多困难,走了一圈,采访了一些人,比如说在保定、在石家庄,他这个路线完全是按照当时范长江写《忆小方》的那条路线。
2002年7月,方大曾家属挑选了方大曾的120幅作品,在成都的四川美术馆用很大一个展厅举办了一个展览。
2006年,方大曾遗留的800多张底片由家属捐赠中国国家博物馆。
15年前,纪录片的导演冯雪松是以口述历史的形式拍摄了《寻找方大曾》的纪录片,15年后,冯雪松以作者的身份,以纸上纪录片的形式将寻找和重现的旅程记录下来。
内容提要
本书的主人公是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受上海《大公报》的派遣,以前线通讯记者的身份前往华北抗战前线,在两个多月的时间内,以“小方”为笔名连续发表了多篇前线报道的中国战地记者——方大曾。但不久后他即在前线失踪,时年仅25岁。他是“卢沟桥事变”报道人!他是抗日战争中个在前线牺牲的新闻记者!他是中国的罗伯特·卡帕!他是让作家余华、战地记者唐师曾等人顶礼膜拜的人!本书作者从史料和研究的角度,将方大曾的经历梳理出来,从初的寻找不知不觉变成了对于一种高尚精神的认同和追随。
目录
作者介绍
冯雪松,男,回族,生于1970年,南开大学硕士,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纪录片导演,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纪录片学会会员。多次担任建党八十周年、春节联欢晚会、澳门回归五周年、第四届东亚运动会等重大宣传报道的主创、策划和组织工作。主要作品:大型文献纪录片《使命》、大型纪录片《澳门十年》《寻找方大曾》《二十世纪中国女性史》《澳门新闻报道集》等,曾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特等奖、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全国好新闻一等奖、中国广播电视奖、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中国电视金鹰奖特等奖等奖项。
文摘
序言
对于《方大曾:消失与重现》这本书,我一直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期待。书名本身就充满了故事性,“消失”与“重现”这两个词汇,仿佛预示着一段跌宕起伏的探寻之旅。更吸引我的是“一个纪录片导演的寻找旅程”这个副标题,它将一个具体的个体,一位执着的探索者,置于历史的长河之中。我脑海中不禁勾勒出一位导演,带着他的镜头和不懈的精神,穿梭于历史的碎片之中,试图拼凑出一个被遗忘的身影。我好奇,这位导演是如何发现方大曾的?这个“消失”的故事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曲折与无奈?而“重现”的过程,又会是怎样的充满力量和意义?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描绘导演的寻访经历,不仅仅是历史细节的呈现,更是情感的碰撞和精神的共鸣。我想,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次关于坚持、关于勇气、关于对真相不懈追求的史诗。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我一直觉得有一种沉静而有力量的美感,它暗示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也透露着一种探寻的决心。虽然我还没有翻开这本书,但我光是看到书名和作者,就觉得它一定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方大曾:消失与重现”,这个标题本身就足以勾起读者的好奇心,让人想要知道“方大曾”是谁,他为何“消失”,又如何“重现”。而“一个纪录片导演的寻找旅程”,则为这个故事注入了现实的血肉,导演的视角,让整个寻找过程更加具象化,也充满了故事性。我设想,这不仅仅是一次对人物的追溯,更是一次对历史的挖掘,对真相的求索。导演在寻找方大曾的过程中,必然会接触到许多珍贵的史料,也会采访许多与方大曾相关的人物,这些零散的线索,最终汇聚成一条清晰的脉络,让我们得以窥见一个被时间尘封的灵魂。我迫切地想知道,在导演的镜头下,方大曾会以怎样的形象出现?他的故事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评分读到《方大曾 消失与重现》这本书的标题,我的思绪立刻被拉回到那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书名本身就带着一种神秘感和史诗感,“消失”与“重现”两个词语,仿佛是时间的潮汐,冲刷过,又沉淀下。而“一个纪录片导演的寻找旅程”,则为这个抽象的概念增添了具象的色彩,它告诉我,这不是一个枯燥的历史陈述,而是一个充满情感和行动的故事。我脑海中浮现出一位导演,怀揣着对历史的好奇和对真相的渴望,踏上漫漫寻访之路。他会经历怎样的艰难?会遇到多少意想不到的阻碍?又会在不经意间,触碰到怎样触动人心的回忆?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关于方大曾这个人,更是关于那个时代,关于那些被历史湮没却依然闪耀着人性的光辉的个体。我期待它能带我进入一段荡气回肠的追寻,去感受一位导演的匠心独运,去见证一个被遗忘的灵魂的“重现”。
评分《方大曾:消失与重现》这本书,我一直对它心存好奇。书名本身就带着一种神秘的吸引力,"消失与重现",仿佛 unfolding 一个尘封已久的故事,又似乎暗示着某种失而复得的珍贵。再结合“纪录片导演的寻找旅程”,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探险。我常常想象,一位纪录片导演,是怎样怀揣着怎样的执念,去追寻一个可能已经模糊不清的身影?他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又会从中发现些什么?是关于历史的真相,还是关于人性的光辉?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领我一同踏上这段旅程,去感受那种执着,那种探索,以及最终揭开谜底时的震撼。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一个人,更是关于一段历史,一段被遗忘或被刻意掩埋的记忆,它可能承载着那个时代的面貌,那个时代的精神。我想,一个优秀的纪录片导演,他的作品往往能够触及到那些深藏于人心的东西,能够唤醒人们的思考,能够引发共鸣。所以,我满心期待着,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发生在动荡年代的故事特别感兴趣,尤其是那些在历史洪流中被忽视或遗忘的个体,他们的人生轨迹往往能折射出那个时代的复杂与残酷,以及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坚韧。这本书的标题,"方大曾:消失与重现",就深深地吸引了我。它暗示着一个曾经存在过的人物,却又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了,然后又以某种形式“重现”。这种“消失”和“重现”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而“一个纪录片导演的寻找旅程”,则为这种探寻增添了更多的人物视角和故事性。我很好奇,这位纪录片导演是如何开始他的寻找的?他的切入点是什么?他又是如何一步步剥开历史的层层迷雾,最终找到方大曾的?在这个过程中,他是否也经历了自己的人生“消失与重现”?我期待这本书能够详细地描绘出导演的寻访过程,展现他所付出的努力、遇到的挑战,以及他因此而产生的内心变化。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了解方大曾这个人,了解他“消失”的原因,以及他“重现”的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