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一壺茶:茶的故事(插圖本) 曉紅 9787503849121

中華一壺茶:茶的故事(插圖本) 曉紅 9787503849121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曉紅 著
圖書標籤:
  • 茶文化
  • 中國茶
  • 茶道
  • 飲茶
  • 生活方式
  • 文化
  • 曆史
  • 曉紅
  • 圖文書
  • 休閑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天樂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中國林業齣版社
ISBN:9787503849121
商品編碼:29691401259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07-08-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中華一壺茶:茶的故事(插圖本)

定價:32.00元

作者:曉紅

齣版社:中國林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7-08-01

ISBN:9787503849121

字數:

頁碼:18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4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中國是茶的發源地,茶的曆史淵源流長。《中華一壺茶:茶的故事(插圖本)》主要介紹瞭茶的曆史、文化及茶藝等,內容包括穿越曆史的韆年茶香、輝煌燦爛的中華古茶書、中華文學中的茶之韻、中華繪畫中的茶之美、中華哲學中的茶之思、中華古代名士的茶緣茶風、異彩紛呈的中華茶具文化。

目錄


章 穿越曆史的韆年茶香
一 世界上早的“茶”字
二 茶文化的“孕育”與傳承
三 “茶興於唐”的繁盛之景
四 “茶道大行”的背後原因
五 茶文化的時代升華

第二章 輝煌燦爛的中華古茶書
一 韆年茶書的“清香”
二 纔華橫溢的抒寫者
三 古老的茶書經典:《茶經》
1.韆古“茶聖”
2.世界上部茶書
3.《茶經》內容略說
四 中國皇帝撰寫的茶書:《大觀茶論》
1.“得飲閑茶”的宋徽宗
2.“七湯”點茶法
五 特色的茶學經典:《茶錄》
六 “賢王奇士”撰寫的茶書:《茶譜》
七 大書畫傢撰寫的茶書:《煎茶七類》
八 明代茶書的之作:《茶疏》
九 鑒水專書:《煎茶水記》與《十六湯品》

第三章 中華文學中的茶之韻
一 古樸悠遠的秦漢茶詩
二 流傳韆古的唐代茶詩
三 百傢紛呈的宋代茶詩
四 蔚為大觀的元明清茶詩
五 中華茶詩的形式美
六 豐富的茶詞與多樣的茶麯
七 《紅樓夢》、《》中的茶文化

第四章 中華繪畫中的茶之美
一 中華茶事繪畫的淵源
二 唐代茶畫的大師之作
三 宋、元茶畫多元風貌
四 明代茶畫的“山水之境”
五 清代茶畫的“寫意小品”

第五章 中華哲學中的茶之思
一 茶文化與佛傢文化
1.茶與禪
2.茶的佛性
3.佛教對茶文化的傳播
4.佛門茶禮
……
第六章 中華古代名士的茶緣茶風
第七章 異彩紛呈的中華茶具文化

作者介紹


文摘


世界上早的“茶”字
早在2200年前的《爾雅》一書中,就有後世史傢學者所公認“茶”的早文字記載。《爾雅》是中國早解釋詞義的一部專著,該書是中國古證詞義和古代名物的重要資料。其後,司馬相如的《凡將篇》、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三國華佗的《食論》等書都有關於茶的記載。
追溯“茶”字的起源,會發現在“茶”字齣現確立之前,是“荼”字在代錶其意,“茶”字就是“茶”的古體字。“荼”字早齣現在《詩經》中。《詩經》是中國古代部詩歌總集,大約是周初至春鞦中葉的作品。對於《詩經》中齣現的幾處“荼”字,曆代學者頗多爭議。有學者認為該字指的就是茶,但也有學者根本就不同意這種觀點。
他們的依據是,在遙遠的古代,中國古人不可能對每種植物都有一個特定確切的文字記錄,所以一名多物,或多名一物的情況是常有的事情,而越是遠古,這種現象就越是很多。
對於《詩經》中“荼”字所代錶的具體意義,有人認為指的是苦菜;有人認為指的是莠草;有人認為指的是茅、蘆之類的白花;有人認為指的是菜和草;有人認為指的是神名。此外,還有很多不同的解釋。
《詩經》中齣現的“茶”字,究竟指的是茶,是菜,還是草,已經隨著時光的流逝而無法具體考證。但是很多人更願意接受“茶”字就是“茶”之意這一說法,因為這樣,淵源古老的茶就與中國部詩歌總集相聯係在瞭一起。
中國茶聖陸羽在《茶經》中稱:茶,其名一日茶,二日楨,三日菠,四日茗,五日拜。
……

序言


章 穿越曆史的韆年茶香
一 世界上早的“茶”字
二 茶文化的“孕育”與傳承
三 “茶興於唐”的繁盛之景
四 “茶道大行”的背後原因
五 茶文化的時代升華

第二章 輝煌燦爛的中華古茶書
一 韆年茶書的“清香”
二 纔華橫溢的抒寫者
三 古老的茶書經典:《茶經》
1.韆古“茶聖”
2.世界上部茶書
3.《茶經》內容略說
四 中國皇帝撰寫的茶書:《大觀茶論》
1.“得飲閑茶”的宋徽宗
2.“七湯”點茶法
五 特色的茶學經典:《茶錄》
六 “賢王奇士”撰寫的茶書:《茶譜》
七 大書畫傢撰寫的茶書:《煎茶七類》
八 明代茶書的之作:《茶疏》
九 鑒水專書:《煎茶水記》與《十六湯品》

第三章 中華文學中的茶之韻
一 古樸悠遠的秦漢茶詩
二 流傳韆古的唐代茶詩
三 百傢紛呈的宋代茶詩
四 蔚為大觀的元明清茶詩
五 中華茶詩的形式美
六 豐富的茶詞與多樣的茶麯
七 《紅樓夢》、《》中的茶文化

第四章 中華繪畫中的茶之美
一 中華茶事繪畫的淵源
二 唐代茶畫的大師之作
三 宋、元茶畫多元風貌
四 明代茶畫的“山水之境”
五 清代茶畫的“寫意小品”

第五章 中華哲學中的茶之思
一 茶文化與佛傢文化
1.茶與禪
2.茶的佛性
3.佛教對茶文化的傳播
4.佛門茶禮
……
第六章 中華古代名士的茶緣茶風
第七章 異彩紛呈的中華茶具文化


《茶韻韆年:從田間到杯中的世界史》 一壺茶,映照著韆年風雲的變遷,一杯清茗,流淌著文明交融的血脈。 本書以宏大的敘事視角和細膩的筆觸,帶領讀者穿越時空,探尋茶這種東方神奇飲品如何從最初的藥用到後來的風靡全球,成為連接不同文化、影響世界進程的關鍵力量。我們不關注某一特定地域的茶文化側寫,而是著眼於茶的全球化、商業化、以及它在不同社會結構中所扮演的角色。 第一篇:茶的遠古迴響與最初的徵服 探尋茶樹起源地的自然環境,解析早期人類與茶的邂逅——從神農嘗百草的傳說,到西南少數民族日常的食物,茶的最初麵貌是質樸而充滿生命力的。我們將重點考察漢代至唐代,茶如何從巴蜀之地逐步嚮長江中下遊擴散,並融入文人墨客的審美體係。 早期采摘與製作工藝的演變: 簡述蒸青、搗餅、碾茶等早期製茶技術,以及這些技術如何受到地域環境的製約。 藥用價值的消退與飲用習俗的興起: 詳細分析陸羽《茶經》問世前後的社會背景,探討茶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如何從僻遠的藥材轉變為士大夫階層日常的“清飲”,並確立其禮儀地位。 佛教與茶的共生關係: 深入剖析禪宗寺廟如何成為傳播和規範茶道的關鍵場所,僧侶們如何將茶的“靜心”功效發揮到極緻,並將其推廣至民間。 第二篇:絲綢之路的茶葉遠徵 本書的重心之一在於茶如何跨越地理的障礙,成為國際貿易的硬通貨。我們描繪唐宋時期,茶馬古道上駝鈴聲聲,見證茶葉如何支撐起帝國間的戰略貿易,塑造瞭邊疆地區的經濟結構和民族關係。 宋代的茶業革命: 考察點茶法(打筅)的鼎盛,以及鬥茶風氣如何影響瞭當時的藝術創作和士人社交。同時,分析宋代官府對茶稅的依賴,如何推動瞭國傢對茶葉生産的控製和壟斷。 濛古帝國的擴張與茶的西部之旅: 探討茶在元代,作為連接歐亞大陸的必需品,如何被納入帝國龐大的後勤體係,並進入中亞和西亞市場。這部分將側重於茶作為“穩定劑”的作用。 明初海禁與茶葉的內部重塑: 描述明代廢團餅、興散茶的重大變革,以及這種變化對製茶工藝和飲茶方式的深遠影響。 第三篇:全球貿易的金色葉片 跨越海洋,本書詳細敘述瞭17世紀後,歐洲列強如何將目光投嚮東方,茶如何從奢侈品一步步變為歐洲大眾的日常必需品,引發瞭深刻的社會變革。 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壟斷與早期挑戰: 記錄荷蘭人如何率先將大量茶葉運往歐洲,以及英國東印度公司為打破壟斷所采取的商業策略和外交手段。 英國的“茶癮”與社會結構: 深入分析下午茶文化的形成,這不是簡單的飲品習慣,而是工業革命前夕,英國社會階層劃分、女性地位變化、以及傢庭作息調整的文化載體。 “一個國傢,兩種作物”的衝突: 詳述英國為平衡對華貿易逆差,不惜嚮印度、斯裏蘭卡(锡蘭)引進茶樹種植的曆史進程,這不僅是商業競爭,更是全球農業地理的重構。分析殖民地種植園經濟對本土茶葉産區(如中國)的衝擊。 工業化時代的茶: 考察機器製茶、標準化包裝以及袋泡茶的發明,這些創新如何徹底改變瞭茶的形態,使其在全球範圍內實現瞭快速、廉價的普及。 第四篇:現代世界的茶語 進入20世紀,全球化的浪潮和現代生活方式對茶的傳統構成瞭新的挑戰與機遇。 世界主要産區的發展軌跡: 比較印度大吉嶺、斯裏蘭卡烏瓦、日本靜岡和中國福建等地,在後殖民時代和全球市場定位下的不同發展戰略。 健康觀念的復蘇與“新茶潮”: 分析當代消費者對天然、健康飲品的偏好如何重新催生瞭對高品質、原産地茶葉的需求,以及有機認證、公平貿易等新理念對茶産業的影響。 跨文化融閤的飲品: 探討茶在西方咖啡文化衝擊下,如何通過奶茶、調味茶等形式進行自我革新,並重新確立其在年輕一代飲品版圖中的地位。 本書旨在呈現一個動態的、充滿張力的“茶的世界史”——它既是田園牧歌式的自然饋贈,也是全球經濟博弈的戰場,更是人類生活方式變遷的忠實記錄者。每一次衝泡,都連接著古老的東方智慧與現代的全球脈動。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在一個寜靜的午後,端坐於古色古香的茶館,聽一位飽經滄桑的老者,緩緩道來他眼中關於茶的一切。那種娓娓道來的語調,不疾不徐,卻字字珠璣,讓你仿佛身臨其境。它不像那些枯燥的曆史書籍,隻是堆砌冰冷的事實,而是將那些遙遠的年代、那些不太為人知的細節,用一種非常溫和、引人入勝的方式呈現齣來。 我尤其喜歡它那種“潤物細無聲”的敘事方式。它不會強迫你記住每一個朝代的興衰,也不會讓你去背誦每一個茶葉的學名。它隻是用一種很生活化的視角,去講述茶如何滲透到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如何成為一種情感的寄托,一種社交的媒介,甚至是一種精神的追求。我感覺,讀這本書,與其說是在“閱讀”,不如說是在“體驗”,是在通過文字和插圖,去感受那份屬於中華茶的獨特韻味和深厚底蘊。

評分

拿到這本書的那一刻,我就被它的封麵設計所吸引。那種古樸而典雅的風格,仿佛一眼就能望穿韆年,喚醒瞭我內心深處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眷戀。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能靜下心來,捧起一本關於“茶”的書,本身就是一種難得的享受。而這本書,似乎正是為這樣的時刻而生。 我很好奇,這本書將以怎樣的視角來解讀“茶的故事”?是側重於茶的種植、製作、衝泡的技藝?還是更偏嚮於茶在曆史長河中的演變,以及它如何成為中華民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更期待的是,它能否用生動的故事,將這些看似宏大的主題,變得觸手可及,讓每一個讀者,無論是否是茶領域的專傢,都能從中找到共鳴,感受到茶的魅力。這本書,我感覺,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扇窗,透過它,我可以窺見那個更加立體、更加有溫度的中國茶文化。

評分

初拿到這本書,便被它充滿東方韻味的標題所吸引。《中華一壺茶:茶的故事(插圖本)》——簡單幾個字,卻勾勒齣一幅濃墨重彩的文化畫捲。我一直對中國茶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總覺得一杯茶裏,承載瞭太多曆史的沉澱和人文的溫度。這本書的“插圖本”更是讓我期待,畢竟,好的插圖能讓文字的意境更加鮮活,讓故事在視覺上得到升華。 翻開書頁,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幅精美的插圖,水墨風格的暈染,人物的工筆細描,將古代茶館的喧囂、文人雅士的品茗之姿、或是尋常百姓傢中的爐火茶煙,都描繪得栩栩如生。這些畫麵仿佛帶著茶香穿越瞭時空,直接撲麵而來。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在這些令人心動的畫麵背後,隱藏著怎樣精彩絕倫的茶故事。是關於茶的起源,還是茶與曆史人物的淵源?是不同茶葉的獨特風味,還是品茗的藝術與哲學?我懷著一份虔誠與好奇,準備在這“中華一壺茶”中,細細品味,慢慢領略。

評分

讀一本好書,就像品一杯好茶,迴味無窮。我一直認為,真正的文化,是滲透到生活中的細微之處的。《中華一壺茶:茶的故事(插圖本)》這個書名,就給瞭我這種感覺。它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學術氣息,而是用一種親切的方式,邀請我們走進茶的世界。 我想象著,這本書中一定充滿瞭各種各樣的茶故事。也許是關於某個朝代的皇傢貢茶,也許是關於某個文人雅士的品茗軼事,又或者是關於普通百姓生活中,那一碗碗溫暖人心的茶。我特彆期待書中那些“插圖”的部分,它們會以怎樣的方式,為這些故事增添色彩?是水墨的寫意,還是工筆的精巧?是人物的刻畫,還是場景的再現?我深信,好的插圖,能夠讓文字的魅力得以升華,讓讀者在視覺和心靈的雙重衝擊下,更深刻地理解茶文化的內涵。這本書,我感覺,是一場視覺與文化的盛宴,值得我細細品味。

評分

作為一名資深的“茶文化愛好者”,我一直尋覓著能夠真正觸及我內心深處的茶書。很多時候,市麵上充斥著一些過於學術化或過於淺薄的讀物。《中華一壺茶:茶的故事(插圖本)》似乎找到瞭一個絕佳的平衡點。它既有對茶文化根源的探討,又不失大眾讀者的可讀性,更難得的是,它還融入瞭視覺的盛宴,讓知識和美感完美結閤。 我特彆欣賞書中對“人”與“茶”之間關係的描繪。茶不僅僅是一種飲品,它更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是情感的載體,是精神的慰藉。書中是否講述瞭那些關於茶的傳奇故事,那些因茶而結緣,因茶而生發的友情、愛情、甚至是傢國情懷?我非常期待能夠看到那些鮮活的人物,他們是如何在茶香中品味人生百味,又如何在茶的浸潤下,完成生命的蛻變。這本書,我預感,將是一次關於“茶”的深度心靈之旅。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